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简介及荣誉
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医院被誉为“生命之舱”,是武汉疫情防控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方舱战“疫”中,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作为首批进驻医院的医疗力量之一,探索总结出“六个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湖北抗疫一线奉献山西力量、贡献山西经验,谱就一曲山西方舱战“疫”之歌。
在武汉的53天里,这支救援队先后奋战在江汉方舱、硚口武体方舱等3所医院,收治病人例,实现了零死亡、零感染、零返院、零事故的“四零”目标。
“义无反顾、奋勇向前、舍己救人!”年2月5日,医院,由该院5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该院白求恩铜像前庄严宣誓。在随后的53天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湖北“抗疫一线”贡献了力量、守护了患者、践行了诺言,也为山西医疗队赢得了荣誉。
难忘的第一次进舱
2月5日,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以下简称“救援队”)抵达武汉,所有人收拾好行李已是次日凌晨2点。就在大家准备返回驻地休息时,接到“当日就要安排进舱”的通知。
“虽然我们之前都做了相关的防护培训,但当地的情况我们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可情况又这么紧急,几乎没有给我们预留熟悉、适应的时间。”时任救援队医疗救治组组长的李萍回忆,作为救援队唯一的院感专家,院感组组长薛文龙整夜未眠,不到5点,他就提前跑到医院,了解出入舱的通道、流程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然后再返回驻地,为大家做紧急培训。
2月6日下午,真正要入舱了。虽然首批入舱人员只有4人,但医疗队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来为他们加油、鼓劲儿,男护士郝铁蛋也是其中之一。“大家挥手、转身,然后径直往进走,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们很多人眼眶都湿润了,那个画面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清晰。”郝铁蛋说,那一刻,他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生死未卜。
“作为医疗救治组副组长,薛岚平主任身先士卒,第一批带队进舱,回来后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舱里面的环境布局、患者情况以及工作流程,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带回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我们后面进舱的人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李萍说。
采访中,救援队很多人表示,那53天里,最艰难、也最难忘的就是刚到武汉时。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进舱,护士张芳用“狼狈”两个字来形容。“又是隔离衣、又是防护服的,从没有被这样包裹过,一层一层地捂下来特别难受,有种缺氧的感觉,就一直想吐,可在那种环境下,是千万不能摘下口罩的,否则就会有职业暴露的风险。护士长张燕看到后,就让我赶紧出舱,担心我状态不好,在脱隔离衣时出错,还安排了其他同事帮助我脱了衣服。”张芳说,一出舱,她就控制不住地吐了,旁边很多志愿者都跑过来安慰,这让她特别感动。“当时我就在想,我来这儿是干什么的?怎么能因为这一点困难就退缩了,况且里面还有那么多病人在等着我。”于是,张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重新回到了属于她的“战场”。
为所有医院建章立制
“因为之前参加过汶川地震的救援,当时我们就是在户外就地工作、休息,去武汉的时候我们都带了睡袋,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没想到条件比我们想得要好很多,还有酒店可以住。”对于这次出征,护理组负责人张燕感触颇深。但是,未知的病*还是让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充满了恐惧。“虽然医院接诊的都是确诊的轻症病人,但感染的风险还是蛮大的,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我们每个人的压力都特别大。”张燕说,因为他们是首批进驻医院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去了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建章立制。在江汉医院,首日就接诊名患者。由于病人数量多,如果按照专业分工管理病人,医生、护士就会面临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通过分析研判,病人主要诊断都是“新冠肺炎”,都会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病房的管理主要是巡查病情变化,心理疏导,指导用药。于是,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医护人员分工,组成医护一体化团队,一起查房,共同管理病人,既解决了医生、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管理病人的效率。
“刚开始在江汉医院,医院开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主导权,但我们还是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我们参加了预检分诊和诊治工作,并制定预检分诊、出(入)舱、舱内外人员对接等流程。”李萍介绍,这些工作制度之后都被收入国家卫健委主编的《医院工作手册》,用于指导武汉市所有医院。
之后,救援队又先后转战硚口武体方舱等2所医院,从管理到救治基本上是山西队在主导。当时,硚口武体方舱内有张床位,每天国家救援队的专家们都要对舱内病人的病情进行梳理,从病情诊断、基础疾病评估、是否需要CT及化验检查、是否需要核酸检测以及是否可以出舱等情况进行摸底,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交每日院务会;及时发现病情加重的患者,亲自安排并护送转院;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那些日子里,既是救治专家又是信息报送员的薛岚平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零点以后。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我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医院的通力合作下,硚口武体医院病人治愈率、周转率两次位列武汉市所有医院之首。救援队还利用休息时间对我省支援湖北的其他医疗队以及在医院执勤的警察、保安、保洁、消防等人员进行防护培训与考核,累计培训16次、余人次。
冒雨通宵搭建帐篷
去年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那段时间,我省先后派出13批医疗队共计名医护人员。和其他医疗队不同的是,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唯一一支整建制队伍,其中,不仅仅有呼吸、神内、心内、精神卫生、院感等专业医护人员,还有车队及其他后勤保障人员。
张鑫是救援队后勤保障组副组长,这次出征是他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的首次任务。“医护人员就像是排头兵,他们为了救治患者,一直奔跑在最前线,那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而我们作为后勤保障人员,就是要想方设法保障好医护人员的安全,解决他们所有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救治中。”张鑫介绍,后勤保障组由司机、水电工、财务等工作人员组成,此前虽然都没有防护经验,但在去了疫区后,却都成为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医护人员的消杀、送饭、接送、发放物资等工作都是我们在做,开始时,消杀工作都在酒店,环境还稍微好一些,后来,提出要端口前移,我们就在医院门口的帐篷前等候大家,也是轮流值守。”张鑫说,一方面要给出舱医护人员进行消杀,另一方面还要接收来自各方的物资捐赠,并给进舱医护人员发放防护用品,工作看似简单,但量特别大,开始时由于人员紧张,他们每8个小时才能倒一次班。
2月10日23时,救援队接到指令,要求连夜转战硚口武体医院。这次转战给很多队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雨雪交加,天气特别冷,按照计划,第二天就要正常收治病人,我们必须在最快时间内做好一切准备。”薛岚平介绍,当时已经是深夜了,队长李学文要求,除了正在舱内执行任务的,其他所有男队员必须全部上阵。“天气不好,又是在户外作业,没一会儿,搭好的帐篷里地上就全都是水,大家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穿梭、忙碌,一直持续了12个小时,最终圆满完成了医院的布局改造、流程设置、人员分工,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也没有一个人找借口溜号,尤其是后勤保障组的同志们,特别让我感动。”薛岚平说,还有一次,也是雨雪天,帐篷都快被风刮倒了,大家就召集人员,紧急加固帐篷,好几个后勤人员都是刚下夜班又被叫了出来,连轴转了十多个小时。
“孟晓东是我们后勤保障组组长,也是我们组唯一的女性。每一次连夜作战,她都和我们在一起,她的腰本来就不好,这次出去又加重了,但她一直忍着,也从没和我们说过。”张鑫说,这次出征,他见证了太多的感动: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凌晨2点还在给工作人员做防护培训的薛文龙;拉着一车蔬菜去捐赠、然后主动留下来做支援的山西籍志愿者;还有队伍中年龄最大、每一次救治都冲在最前面的队长李学文……
记者手记
“我们是一个团队”
一接到采访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任务,脑海里就闪现出去年2月5日他们出发时的一幕幕场景。因为不想让老人担心,他们很多人瞒着年迈的双亲偷偷出发;想到长发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不少女队员忍痛割爱,好几个男队员也剃了光头。男护士郝铁蛋更是抛下了刚出生2天的女儿和还在月子中的妻子。“我们是一个团队,大家都去,为什么我就不行,这样的特殊时期,国家的事儿才是最重要的,家里那点儿小事儿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郝铁蛋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采访中,我也很多次听到“我们是一个团队”“不能有一个人掉队”“不能让大家为我担心”等等话语。
因为压抑、紧张,个别队员还出现了心理障碍,有人躲在宾馆偷偷哭泣,还有人觉得自己感染了新冠,偷偷吃上了治疗的药物,但这都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不管是一线医护人员,还是后勤保障人员,他们每个人都时刻把团队使命、团队精神、团队荣誉放在第一位,相互照顾、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湖北“战疫一线”贡献山西力量的同时,也彰显了“义无反顾、奋勇向前、舍己救人”的山西救援队精神。
结束语
在刚刚过去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候选人系列报道陆续刊发,分别讲述了候选人的感人故事。他们中,有年初在湖北抗疫一线贡献力量的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有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用青春续航山村“扶贫梦”的90后女孩郭子涵;有6年提供3万多份爱心早餐的朔州“暖男”任刚;有立身三尺讲台,无悔教育路的“最美教师”夫妻张杰、王秀秀……勇敢、诚信、责任、勤奋、忠诚、专业,他们用一言一行丰富着这些美好词汇的内涵。他们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
时至今日,“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候选人系列报道全部结束。希望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人的故事,能温暖您的心灵,给予您前进的力量。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薛琳
原标题:《“南绍北代”*酒杯感动山西候选人物系列报道之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贡献山西力量,托起生命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