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报道传承ldquo工匠精神 [复制链接]

1#

传承“工匠精神”山西华翔在世界“滑翔”

全球冰箱、空调总销量一年约2.7亿台,其中,每4台就有3台中国造。每3台中,就有1台的压缩机零部件源于我省的一家企业——总部位于临汾市洪洞县的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于年的华翔集团,如何从一家当初只有几十名工人的民营铸造小厂,用20年的时间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拥有余名员工,在世界上冰箱、空调核心零部件,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企业?华翔集团总裁王渊说,这都要得益于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月初,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华翔,寻找让这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

A

工匠是企业发展最珍视的财富

5月6日上午,华翔工业园区压缩机部件精加工三厂机器轰鸣,生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生产线上,人工智能机械手稳稳地将零部件从机床上取下,又严丝合缝地把新部件安装上去,全程用时不过几秒钟。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在上万平方米的车间里,所有制造设备只需寥寥数名工人来操作。华翔集团副总工程师宋建辉介绍说,这是由他们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生产线,通过技术创新,用智能机械手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不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今年57岁的宋建辉,从华翔创建初期就到这里工作,距今已有16年,现在工业园中的“迪砂垂直分型铸造、真空负压造型(V法)铸造、精密加工”等10条生产线的建设及技术创新改造都是在他的参与和带领下完成的。

“人才是华翔的核心,工匠是华翔最为珍视的财富。”华翔集团副总裁、运营总监张杰介绍说,年至今,集团经中国铸造协会评定、工信部认定了52名“奉献铸造行业50年、40年、30年工作者”,宋建辉便是其中之一。这么多年来,宋建辉从当初的一线技术工人逐步成长为现在的技术总工,从一名小工匠成为当今中国铸造行业知名的大工匠,他的成长轨迹几乎与华翔是同步的。

张杰说,华翔集团是土生土长的民营装备制造企业,可生产出灰铁、球铁、合金铸铁材质的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汽车领域等的精密零部件。企业创立20年来,坚守主业,由传统铸造业发展到精密铸造、精密机加工,从过去的引进技术转变为自主创新、引领世界;从最初的年产3万吨,到年产35万吨精密铸件、机加工2.5亿件;再到工程机械类零部件单厂规模全国第一,与丰田、林德等全球工程机械前十强形成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从零开始,逐步打破欧、美、日、韩在家电核心零部件上的垄断,其生产的制冷压缩机零部件拿到“中国制造业单项冠*示范企业”称号,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冰箱压缩机零部件供应商,占据了全球市场25%的份额;从一个靠租赁厂房生产,到如今的生产基地、制造厂已遍布多座城市,在美国、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均设有子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全球主要区域,产品辐射整个中国及海外市场的集团公司。

B

华翔集团形成了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

张杰说,在华翔,工匠是“一块宝”,人人都受到尊重。华翔集团将“工匠文化”上升到战略层面,将“工匠精神”写入十年战略规划,要求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近年来,在华翔集团已经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内部也开展了“华翔工匠”评选、表彰,累计评定了多人,其中年轻工匠占30%以上。除了荣誉激励,华翔还设置了比较可观的工匠津贴。工匠中的很多人得到了公司的股权奖励、住房奖励,真正做到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

在华翔厂区,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退休后又被企业返聘回来的一级工匠宋金有。这名年逾六旬的铸匠精力充沛,热情开朗,他执着于事业,多年如一日,耕耘不辍。

在山西华翔集团去年的年会上,宋金有从十多位提名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年度技术工匠的奖杯。“当时走在红毯上,我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宋金有说,在华翔工作多年,他每天脑子里想的几乎都是如何改进铸造工艺。据了解,丰田X叉车原本车架和配重是分开的,后来客户要求将二者合为一体。宋金有带领的技术团队接到这一任务后,开始一次次地试验。“每一次都因为钢渣太多不成功,一次在街上看到一家卖滤网的商店,就想到可以试着把滤网加进去过滤钢渣。”这一灵感最终使宋金有团队获得成功,使产品废品率从50%降到了5%。最后,他们还获得了10万元的奖励。面对新的课题,宋金有和他的团队刻苦钻研,成功开创了V法工艺制造球铁件/铝合金件的先河,打破了日本发明人最早对于V法工艺的材质设定。他大力推进工艺优化,降低成本,使得公司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爱惜工匠、尊重人才的做法,让我铁了心,要为华翔服务到干不动为止。”宋金有说。

C

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华翔集团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通过正式的“拜师仪式”,使工匠与学员之间确立师徒关系,传承技艺,薪火相传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在华翔企业展示柜里,放着一个木头做的叉车车桥模具,那是老工匠陈六海亲手做的,他被誉为山西最好的木匠之一。今年年近七旬的陈六海,刚刚从华翔集团光荣退休。他的事迹在华翔仍然广泛流传,他培养的三代徒弟都成为核心骨干。

今年50岁的郭凌冰,现为华翔集团工程机械公司技术部部长,也是华翔出名的工匠之一,曾经获得过“平阳工匠”十大人物,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

图右为郭凌冰

“我带过的徒弟将近20人,现在都是各个岗位上的业务能手。”郭凌冰说,一个人即使很有能力,但是毕竟精力有限。有了徒弟带,可以多培养年轻人,他们一两年后就能独当一面,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也能将工匠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华翔集团,有一个专门培训卓越工匠的场所,取名为精工道场。山西晚报记者来到这个不足平方米的工匠培训基地时,这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培训。学员们全部佩戴学员证,华翔工匠们轮流向十余个刚入职的新员工授课。

“华翔所有员工都必须在这里进行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老员工每3个月一回炉。”精工道场的负责人张彬彬介绍说,华翔整体推行精益管理模式。员工通过以老带新,师徒传承,以及丰富的受训、方案研讨、现场模拟和实践体验等“心传身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在技能的传习、工匠精神传承上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D

将“工匠精神”融合到现代精益管理生产经营模式中

华翔集团制造平台总经理助理兼运营部、生产管理部部长范永富介绍说,华翔创新体制机制,传承“工匠精神”,自年起在内部出台了《华翔创新、创业管理办法》,成立了集团创客平台,全面打造“人人创新、全员创客”的双创示范基地,与市场紧密对接,全部实现定制化、个性化生产。

范永富,总是被工匠们亲切地称呼为“阿富”。年,他以合资企业美的集团的股东代表、投资负责人的身份被派驻华翔,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直接留在了华翔工作。阿富说,工匠是最宝贵的财富,物质是精神的基础。所以华翔推崇“由员工而工匠,由工匠而创客,由创客而股东”。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员工不断追求卓越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共享激励机制”,按照贡献10%分享收益,并将这项红利融入月度奖金、年终绩效、股权激励等收益分配中,每一项创新都同每个人利益紧紧挂钩。同时,推行“失败兜底”原则,建立容忍失败机制,解决了创客后顾之忧,形成创客敢于创业、敢于试错的文化氛围。阿富表示,正是这种氛围,从根源上引导和决定了华翔的发展。

阿富介绍说,WHI公司创客团队原负责人范鹏也是受华翔双创体制机制吸引,从世界强企业跳槽到华翔,提出“华翔产品北美客户一小时服务圈”的大胆设想。不到两年时间,打开了美国销售市场,成为华翔新的经济增长点。

年至今,华翔创客累计提出两万余条创新、改善和流程优化建议,其中余条被纳入公司层面重点推进,涌现出华翔“创客十杰”30人,累计表彰先进创客人次,评选出优秀改善创新案例项。

在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在“双创”新体制的激励下,华翔员工干劲十足。值得他们骄傲的是,目前已经有十余趟中欧班列满载着华翔生产的精密铸件和工程机械件,分发到德国、波兰、捷克、罗马尼亚、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用于供给欧洲10个世界知名机械设备工厂使用。

华翔集团董事长王春翔说,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合到现代精益管理生产经营模式中去,利用“双创”新体制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企业上市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打造中国制造,让华翔在世界“滑翔”。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江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助理梁飞

转载请标明出处:山西晚报——山西头条临汾号,并注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