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山西作家文苑薛振堂,男,山西河津市人、教育工作者。中国文学艺术家俱乐部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学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中华诗词学术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终身名誉副院长、中国爱情诗刊金牌诗人、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特约记者、特约编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火炬》杂志社通讯员,《走向新世纪》系列丛书全国十佳明星作者,一级撰稿人。运城市委社情民意信息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河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副秘书长,河津市地方志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河津市委老干部局《河津老干部》杂志主编,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法人代表,河津市关工委副主任、五老宣讲团团长。年,个人事迹入编《中国教育界名人大辞典》。作品散见于中宣部《*建》杂志、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全国*媒信息公共平台》、《人民代表报》、《中国老年》杂志、山西省委组织部《映像》杂志、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东方散文天津版《散文福地》、人民网、凤凰网、*河新闻网、《作家时代》、《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报》《星星.散文诗刊》、《微篇小说》、安徽《城乡文化》、湖北《映山红》文学季刊、黑龙江《文学艺术家》、山东青年作家协会《文化前沿》、陕西人民出版社《文化艺术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河东文学》等全国各类报刊。
母亲做的冬天饭
今天霜降,季节就要进入冬天了。小院里那株高大的香椿树,开始落叶了,金*色的椿叶,像一个个翩翩飘飞的金蝴蝶,从树上落下,在空中慢慢的旋转,恋恋不舍地、慢慢地落在了院子里。一股炒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哦,妻子正在做中午饭,厨房里想起了锅碗瓢盆、刀勺铲筷的交响曲。这响声,让我顿觉冬天的温暖,让我的思绪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那些冬天,让我的记忆的闸门打开到了那些贫穷的冬天里,母亲为我们精心做的每一顿喷香的冬天饭。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是我国最困难的时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生长的农村里,自然灾害不断,粮食连年欠收,农民们吃不饱肚子。尤其到了冬天,昼短夜长,家里的粮食没有多少了,人们开始节衣缩食。田野里一片空旷,没有了野菜可采,没有可以用来食用的东西来填塞肚子,饥饿的人们更是难熬日子。我的家庭是一个多人口的家庭,孩子多,劳力少,分到的粮食也少。虽然父亲有木匠的手艺,起早贪黑地加班加点地制作一些锨把、扁担、小板凳、小桌子等等拿到集会上换回一些粮食,但是,还是解决不了一家人贫穷和饥饿的状况。为了让我们一家度过饥荒,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母亲就在饭食的做法上想起了办法,想着法子把那些粗粮、杂粮,甚至红薯叶子、萝卜叶子、胡萝卜叶子变着方式做成各种花样的饭食,让我们在这寒冷而饥饿的冬天,能够吃好,能够感受到温暖。这些花样的冬天饭菜,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流连难忘那饭香弥漫。在我们这一带农村,人们的中午饭离不开面条,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中午吃一碗拌着油辣子的面条,人们就感到心满意足,非常惬意、非常幸福、非常地知足了。但那时候粮食极其缺乏,小麦白面更是宝贵得很,即便有一点,也不可能把它全部做成面条吃。为了让我们吃一顿满意的中午饭,母亲就想办法,做了好几种面食。一种叫做削卜岔,就是用玉米面先用温水烫了,然后和成面团,再把面团做成粗粗的面条,等锅里的开水沸腾了,就用快刀把玉米面条削成半厘米左右的面片下到锅里煮熟,配上一些萝卜叶子当做蔬菜,烧上半勺子油辣子拌在饭里,吃起来非常的可口。因为用刀削面,母亲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削卜岔。还有一中午饭叫杂面饭,就是用极少量的小麦,拌上高粱、大豆、豌豆、小豆,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磨成面,然后做成面条,虽然没有纯粹的白面面条好吃,但也别有一番风味,我们也非常爱吃。另一种我们爱吃的中午饭叫漏圪斗,就是用一块木板,上面做成很多小圆孔,把玉米面先做成熟米饭,然后用铁匙把玉米米饭用力在木板上的圆孔里压成一个个玉米圪斗,或凉拌、或炒菜吃,在当时都是一种可口的美食。大众的午饭就是饸饹了,那时家家都有饸饹床子,母亲也让父亲做了个饸饹床子,隔三差五地压一些高粱面饸饹、玉米面饸饹、红薯饸饹,来改善我们的中午饭。冬天的早饭,除了蒸红薯、熬玉米糁糁稀饭,我们最爱吃的当属母亲精心给我们做的熟面团了。所谓熟面,就是母亲把各种杂粮炒熟,然后磨成面,吃早饭的时候,每人舀一勺子,然后用开水、最好用糁糁稀饭把熟面搅拌成面团,那香味直入心扉,吃起来,我们都是狼吞虎咽的吃不够。熟面里放些糖更好吃,可是没有白糖、没有红糖,母亲就端来一盘子红彤彤、亮晶晶的软柿子,取了薄薄的柿子皮,把红如蜜汁的柿子搅在熟面里,那个甜,那个香,真是诱人。晚饭母亲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菇蕾,有红薯叶菇蕾、红薯丝菇蕾、萝卜叶菇蕾、胡萝卜叶菇蕾,有时我们饸饹吃多了,母亲就把饸饹也做成菇蕾,炒上一碗飘香的的萝卜胡萝卜叶子腌制的酸菜,一家人的晚饭也别有风味。母亲那一双灵巧的手,为我们创造了近百种冬天的饭菜,我的记忆力,还有许多,比如用玉米面包蔬菜当包子的菇团馍,用玉米面烙饼子,红薯和玉米糁糁做稀饭,烙黍子面饼子,用杏仁、杂粮做的油坨面,用胡萝卜和玉米面、野菜和玉米面做的各种菜团子馍馍,等等。她还就地取材,巧做各种蔬菜;凉拌萝卜丝、凉拌胡萝卜丝、凉拌小白菜、凉拌土豆丝、凉拌野菜、炒红薯丝、炒红薯片、炒土豆丝、炒白菜等等、等等,整个一个冬天,我们虽然缺少粮食,但是我们的饭桌上,却是丰富多彩,变换着各种饭食,变化着花样,一家人吃得温暖、吃的幸福。母亲用她那双勤劳的手,为我们度过寒冷的冬天做过很多饭菜。虽然没有白面,虽然没有肉蛋,虽然不是以粮食为主,但她用心血精心打造了我们的冬天饭。母亲做的冬天饭,我们百吃不厌。我们吃着母亲做的冬天饭,健康地成长。美味的冬天饭菜里,凝聚着伟大的母爱;飘香的冬天饭菜里,蕴含着伟大的母爱!我们在这些普普通通的饭菜里,领略着母亲的养育,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母爱,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感受到了母爱的幸福,感受到了母爱的温馨,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疆,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外二篇
独轮车霜降时节,是农村收获红薯的最佳季节,想起了过去那种独特的运输工具——独轮车。独轮车,也叫推车,农村的人们习惯叫它“小推车”。现在已经在农家消失,只有在民俗博物馆里,还能看见它的身影。一架活力涌动的独轮车,身架用的是山上的杂木,硬得很,牢固又结实,车轮最早为木制,后来变为为胶制,中间轮毂里有一根轴,车架就支撑在那根轴上,车轮将车架分成左右两边,各有一条可以撑在地上的车腿,长长的车辕像两条伸展的手臂,手臂末端的车攀带,挂在双肩上,能减轻扶手的压力以及保持推车的平衡。凭着一只单轮着地,只要有一条窄窄的小道,就足以容身了,担起农事中最繁重的部分。在我很小的时候,也就是五十年代末,我家里曾经有过一辆全木制的独轮车,奶奶叫它“车辆滑”。据奶奶说,这辆独轮车,是我家的“功臣”,盖我家的南房和西房,所有的土石和土胚,全都是用它推回来的。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独轮车的车轮就有胶质轮胎代替了,也成了人们运输的主要工具。它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粪运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都离不开它。记得七十年代我们村深翻土地、垫涧造地、兴建北水南调大坝,都是人们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在那个运输工具还不太发达的时代,谁家里有一辆独轮车,那可算是宝贝了,顶得上现在的一辆农用机动车了,让人眼馋。尤其是到了霜降节收获红薯的时候,独轮车便能发挥它特有的功能。记得那时候我们生产队里栽种着几十亩红薯,每年每口人要分个斤左右的红薯。收获红薯大约得一个星期左右,早上和上午是挖红薯,每天大约要挖五六亩。中午人们回家吃饭,把挖好的红薯晾晒在田野里,下午的时候,生产队的干部们先预估一下当天挖出的红薯分量,预计每口人能分多少斤,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人口数预分挖出来的红薯,然后由社员们自己把红薯从蔓上摘下来,清理泥土后,放进筐里,统一过秤,每天每人应该分到斤左右的红薯,人口多的,一家人要分上奖金一千斤。过完秤,就可以往家里运了。这个时候,有独轮车的人家就省事了,可以一次性地运完分到的红薯。而没有独轮车的人家,就必须用扁担担上往家里运,人口多,大人少的人家,运完分到的红薯要到当天半夜才能运完。所以,在当时,谁家里有一辆独轮车,那可是让人羡慕的哦。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的家乡在吕梁山下,在那个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经济来源,全靠自己的双手从山里赶出来。人们在闲暇时间,从大山里的炭窑拉炭卖,赚一点差价;去大山里砍盖房子用的栈子,变浓用工具耱用的耱杆、耱条、耱档头。以及编筐、编篓子、编笆片用的各种木条。这些东西都要从二三十里远的深山里运回家。山高路陡够深,大多数时间往回运,都靠的是人背。后来有了独轮车,这个运输工具的好处就是即便是很窄的小路,也可以行走,从山里往回运炭,运栈子、条子这些东西,既省力,又快捷,还运的多。记得七十年代初期,叔父盖房子时,家里专门购置了一辆独轮车。那一年夏天,我和叔父两个人去山里看栈子十多天,三间大北房用的两千多斤栈子都是我们俩人从山里运回来的。早上我们早早起床,在山下行走十里路,把独轮车寄存在山下佛峪口的老百姓家,然后进山去看栈子。中午的时候,把两捆栈子背出山外,然后放到独轮车上,叔父在后边推,我在前边用一根绳子来,一个小时就可以顺利地回到家里。如今,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农村的运输工具早已实现了现代化。农民们家家户户都有了三轮车、农用车,耕田种地用上了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独轮车的时代早已成了历史。但我还是对独轮车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每在民俗博物馆看到他。都要走上前去,用手抚摸抚摸,然后情不自禁地双手握着车杆推一推它,好像与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深情地眷恋着,久久不想离开。河津莲池公园文清阁河津市莲池公园文清阁,金碧辉煌,巍峨壮观,雄踞于河津市西南河津老城莲池公园四面环水的莲心岛上,是为纪念明代理学大师、清廉宰相薛瑄而建造的,是莲池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和主要景观。河津,是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薛瑄的故乡,薛瑄当官清廉,刚直不阿,执法如山,勤*爱民,是“清官”、“薛青天”、“一代廉吏”、“清廉宰相”“铁汉公”;在河津创办文清书院,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实践之儒”、“薛夫子”、“一代师表”。薛瑄是河津著名的历史名人,历来被河津人民所敬仰,所崇拜。文清阁的建立,为河津人民纪念薛瑄,传颂和发扬薛瑄精神,开辟了一处廉*教育的好基地。当我们穿过广场,走过栈桥,拾阶而上,到达文清阁前面的时候,看见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巍然屹立在莲心岛上,充满着雄浑、壮丽的美,刹那间时光流转,让人仿佛进入梦幻世界。文清阁是一座仿古楼阁,为三层三檐高台式建筑,高20.62米,整各建筑为钢筋混凝土与木制混合结构,采用唐代彩画艺术的仿古现代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大门上书写的“廉为世范”四个金*大字的匾额,这四个大字,高度评价了薛瑄清廉当官、两袖清风的高贵品德,他的高贵品格作为后人的楷模,当之无愧。匾额的两端绘有两幅彩画,右边的一幅画着薛瑄画像和一株伟岸挺直的青松,是薛瑄刚直不阿精神的象征;左边的是一幅荷莲图,寓意薛瑄为官出污泥而不染的清正廉明的作风。新的文清阁大气而雄伟,崭新的楼阁内用宏大的空间将陈列薛瑄当年那些古老的瞬间。我们拾级而上,从台基正中进入文清阁,从第一层登至第三层,一层一层,兴致在不断提升。每一层的北阁壁上有雕绘师精心绘制的三幅浮雕,九幅浮雕的意境,浓缩了了薛瑄伟大的一生,让我们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和感受。“执法如山”,“严以律己”、“刚直不阿”是一楼三幅浮雕的主题,记述了薛瑄为*“以法律为师”,惩治贪官,秉公断案,两袖清风,拒贿肃贪,一身傲骨,不趋炎附势的事迹,堪称“清官”、“薛青天”,“一代廉吏”、“光明俊伟”、“清廉宰相”、“铁汉公”。二楼的三幅浮雕分别是“设教讲学”、“理学大师”和“勤*爱民”。讲述的是薛瑄在河津创办“文清书院”,创立“河东学派”以及为*“以爱人为本”,为民请命,诤谏朝廷减免贡税的故事,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为百姓生活殚精竭虑,被誉为“实践之儒”、“薛夫子”、“一代师表”,“本朝理学一人”,“理学大师”,“一代鸿儒”和“南京好官”终于登上了“文清阁”顶,凭栏临风,观赏浮雕,遥想当年:薛瑄居官二十四年,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宰相之职”,卒谥文清,从祀孔庙,一生光明俊伟,廉为世范,高风亮节,流芳千古;薛瑄为官“正以处心、严以律己、出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处事”,权势利达无以动其心,死生厉害无以移其志,年至以退为乐,退后以心美为乐,终生以全节为乐;薛瑄才华横溢,一生创作诗歌一千五百七十首,文章二百里十余篇,《读书录》古今称颂,纪晓岚评价说“明代淳儒,瑄为第一,有德有言,瑄为当之”,堪称“一代文豪”。哦,登文清阁,可以让我们领略文清公薛瑄壮志凌云的胸怀,走进他的梦幻世界,和他一起感受世间的万象和他的内心世界∶胸中装着国家,心中想着朝廷,才会坦荡做官,才能做到严以律己、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才能刚直不阿,敢于向恶势力斗争;胸中装着人民,心里想着百姓的疾苦,才能做到勤*爱民、为民请命。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这又是何等伟大的精神,难怪,数百年来,文清公薛瑄的英名,在人民的心中永不磨灭。盛夏的太阳放射着灿烂的光芒,把文清阁照耀的金碧辉煌。站在文清阁顶放眼望去,碧波荡漾的莲池水,迭菪起伏的九龙山、水天一色的景象,是那样富有感染力,那样迷人,让人流连忘返,神驰遐想。静静地望着远处的荷塘,感受着薛瑄的灵*灵光,深深地感受着那一幅幅浮雕的意境和深邃,此刻,我懂得了什么是廉为世范,刚直不阿,清正廉明,勤*爱民,一代文豪,无与伦比!大明的风从莲池深处吹来,敲响了池水中风车声声,那骄阳在风儿摇曳下像个顽皮的孩子的笑脸,晃晃悠悠跃进了莲池之水,溅响了咯咯的笑声,风声水起的声音传得很远,依稀间我们听到莲池公园管理处的马平主任正和大家谈论着文清阁阁内的陈设远景规划的声音,字字脆朗,声声旷远……征文启事《我与动物》征稿启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爱动物的人,也一定热爱这火热的生活,欢迎关爱动物的人群,书写与动物的故事。作品题材要以“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为主题,体裁以原创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小品文等均可。投稿并随文稿附作者本人电子照片一张、简历一份。征稿日期:年从即日起至11月底止。参赛优秀作品将在本台选登!尊敬的各位文友:山西作家文苑微平台拟征稿《我的初恋故事》,欢迎积极投稿。初恋是青涩美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恋故事,你想找一个角落倾诉吗?你想再次回味那份滋味吗?或甜蜜,或酸涩?我在这里静静聆听你的故事!山西作家文苑每位编辑用心期待你的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