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援外9年她努力让ldquo神针r [复制链接]

1#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关于表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医院主任医师张妍玲、医院副主任医师甄晓然、长医院主治医师孙翠萍三名援外医生榜上有名。为此,12月17日,山西晚报记者对远在非洲多哥卡拉的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孙翠萍医师进行了独家采访。

“在非洲工作9年,虽然艰苦,但我不后悔。”面对山西晚报记者的采访,孙翠萍对她的援外工作充满了成就感。

孙翠萍是长医院理疗科的一名医生,她擅长中医针灸治疗,已累计在非洲多哥卡拉执行援外任务长达8年。年,经过层层选拔和语言、*治、宗教信仰及外交礼仪等一系列严格培训,孙翠萍被派往非洲多哥首都洛美执行援外任务。

在非洲工作期间,孙翠萍不仅治疗病人,还对当地医生进行培训。经她治疗的患者达数万人次,邻国布基纳法索、贝宁、科特迪瓦等国病人也慕名而至。经她培训的多名非洲医生,已能独立开展工作。因为出色的法语水平和敬业的工作精神,孙翠萍被评为优秀援外队员,被任命为援多哥卡拉医疗队队长。

针灸结下的异国情谊

在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一名法国女士曾因右上臂疼痛,活动受限,活动时加重等症状,医院救治未有好转迹象。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慕名找到了孙翠萍,孙翠萍检查后诊断为“三角肌下滑囊炎”。

“针灸结合拔罐疗效甚好,但由于中法两国存在文化差异,担心外国人对中医针灸缺乏了解,患者能接受中医吗?尤其是拔罐治疗留下的印记,很容易引起误会。”孙翠萍有了些许担忧。

孙翠萍决定先在自己身上拔罐演示,再耐心解释,直到这名法国女士消除顾虑为止。经过12天的治疗,这位法国女士被完全治愈,连连道谢。

“半年后的一个周末的早上,我散步时又碰到了这对法国夫妇,一见面,这位法国女士就高兴地抡起了她的胳膊,然后握着我的手连声说Merci,merci.(谢谢,谢谢),并热情地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带着中国的礼物如约去拜访,从此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我的法国朋友——与我同岁的SYLVIC女士。”孙翠萍说道。
  

自学法语,传授中国医术

多哥卡拉广泛使用法语,为更好地与非洲病患交流病情,对症治疗,孙翠萍苦学法语。不但两次在语言培训中获得老师和队员的一致认可与赞誉,更利用工作之余自学了法语教材,大大提高了她的法语语法水平。大家都夸她是医疗队的“法语王”。

医院里,无论在办公室,还是诊疗所,或病房中,都能看到孙翠萍熟练地与同事和患者亲切交流。由于新队员语言交流困难,工作中离不开翻译,但队里只有一个翻译,经常忙不过来。而孙翠萍医学知识扎实,医学词汇量丰富,于是她就自觉地充当起了第二翻译,帮助其他队员解决语言交流问题,并进行法语讲解,使其他队员的法语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医院同事竖着大拇指夸她的法语讲得很好。

针灸治疗经济、便捷、疗效独特,很适合条件艰苦的非洲人民,孙翠萍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为了弘扬祖国医学之精粹,我要给当地医护人员讲授中医针灸学,培养一批正规的针灸专业技术人才,医院、各基层,帮助更多的非洲人民解除病痛”。

有了这个信念,孙翠萍就开始实施行动。首要任务就是备课。中医的医学术语都要翻译成法语,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孙翠萍牺牲休息时间,在诊室、宿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备课,电子词典、法语助手、在线翻译、医用汉法词典和针灸学教材都是她的工具。经过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她终于制作完成了中医针灸法语教学PPT课件,创办“中医针灸培训班”。从年12月她正式开始给助手授课,每天完成工作后,坚持讲授2个小时。孙翠萍开创了我省中医针灸法语教学之先河,这在我省援外史上前所未有,如今已有数名非洲医生可以独立进行中医治疗。

一位非洲朋友的中国情结

现年58岁的KARABOU是卡拉地区卫生局局长,曾经在中国留学,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孙翠萍介绍,他们的初次相识是在年8月底,在来到卡拉后的第三天,新老队员交接时做客KARABOU家迎新送老的宴会上,从他们夫妻的热情好客中,看得出他们对中国医疗队是有特殊感情的。听老队员说:自从年他回国后至今,对每届医疗队都是如此,每年在中秋节或元旦都要精心准备一次丰盛的晚宴,邀请医疗队和建院组的专家到家里做客,就这样一批接一批,一年又一年,延续到现在,相互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我国纪念医疗援外50周年之际,孙翠萍萌生了想走近KARABOU一家,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他们对中国的特殊感情的由来做一个了解。

“一天晚上六点半,我们几个人相约来到KARABOU家,接待我们的是他的妻子MAGNIM,43岁的医院的会计。看到我们来访,问明来意后马上拿出手机联系她的丈夫。十分钟后,KARABOU回来了,一问才知道他在给一个助产士护士班代课,刚刚下课赶回来,工作之余还在代课的他让我们感觉到他对工作的敬业,尽管脸上写着一丝倦意,但依然掩饰不住他内心的喜悦。从他那强劲有力的握手中,感觉到了他对我们的友好。表明来意之后,我们的谈话很快就切入了正题。”

KARABOU生于年,年9月6日受多方委派赴北京学习汉语,年9月1日转去中国沈阳医科大学学习全科医学,经过6年半的艰苦学习,于年毕业回国,回国后的KARABOU潜心研究了三年的卡边语,然后通过考试被分配到BAGOUBA当社区的全科医生,医院都在做全科医生,年被调回到卡拉地区卫生局担任局长职务,尽管快退休了,他依然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他家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已经晒得发*的汉语版的医学书籍,有《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中医学》《中医针灸学》和《针灸解剖图谱》……其中还有年出版的,花两毛八买的一本名为《腰痛》的中医正骨手法。一本用硬皮包着的外面用汉字写着“辅助账”字样的16开26本厚厚的书,打开一看,没想到全是他在中国学习期间用法语做的笔记!整洁而干净,30多年过去了竟然保存得完好无损,可想而知它的主人对它的珍惜程度。

KARABOU说他最喜欢吃中国的饺子和红烧鱼,他知道饺子是中国北方传统的年夜饭。他还回忆起了有一次右手腕患腱鞘囊肿,经过理疗和抽液不见好转,后来一个护士建议他接受针灸治疗,他忐忑不安地在一个同学的陪同下去了,没想到经过6次火针治疗就痊愈。至今,一提起针灸,他还是惊叹不已——神针!他还想起了在北京学语言时的王老师和他毕业前在沈阳医科大第三附院儿科实习时代教的白老师,由于他的优秀,白老师非常喜欢他,曾经一再挽留他留在中国继续工作。他说:如果白老师还健在的话,应该有80多岁了,很想知道他现在的状况,他很想再次去中国拜访他,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实现,这个遗憾成了他心中多年的一个结。每次看到中国人,都会令他想起一些在中国的往事,有机会他非常想再到中国,看看他曾经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看看他的老师和同学们。

孙翠萍回忆说,前段时间他们又一次应邀去他家里做客,热情的主人拿出威士忌、葡萄酒、啤酒、饮料、香槟,还有自制的棕榈酒和tchoukoudou(酒咕嘟——谐音,当地人从田间回来后都会用葫芦瓢喝上一瓢,既解渴又解乏)招待我们,还品尝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饺子、牛肉、羊肉、鱼、珍珠鸡等。席间,KARABOU还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几个孩子彬彬有礼,看得出受到了良好家庭教育,很有教养。

孙翠萍说,春节将至,他们商定:一定要隆重邀请KARABOU一家到医疗队做客,让他们品尝一下地道的中国菜和年夜饺子,重温一下中国年的气氛和中国人的情谊,使中多友谊不断添加新的元素,延续和增进中国人民与非洲朋友之间的这种珍贵友谊。
  

“长治烩面”让队员尝到家乡的味道

拉面,是山西这个面食之乡的一大主要饭食,孙翠萍在家的时候,随吃随做,她拉面的手艺不仅娴熟,而且味道很美,经常得到家人和朋友的赞誉。可是来到非洲很长一段时间,队员们从来没吃过一次拉面,每每提及此事,大家都忍不住垂涎三尺。

由于当地不生产小麦,面粉都是从法国运来小麦,在洛美加工而成的,一回揉就上劲儿,特脆,按照传统工艺是做不出拉面的。大家吃不上拉面,孙翠萍心里惦记着。时隔一周后,孙翠萍在散步时,突然想到了长治的烩面。“有了!我要给大家做一道改良的拉面。”先把面揉好,擀成厚片状,再抹上油,一片一片摆在盘中,盖上保鲜膜放到冰箱冷藏,这样就能避免回揉。第二天,孙翠萍终于做出了久违的拉面,让全体队员都尝到了家乡的味道。看着大家吃得心满意足,孙翠萍心里也美滋滋的。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张文举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张文举

转载请标明出处:山西头条长治号,并注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