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类“网红”进口盐在网上十分火爆,也打破了人们对盐的认知。
▲网售夏威夷黑盐,g标价元。图/某电商平台截图
“网红”食盐售价贵得惊人
据《北京青年报》9月18日报道,一袋售价3元左右的克食用精盐,经过精美包装,加上原产地为“卖点”,价格就贵得惊人。一瓶克的美国夏威夷黑盐,售价竟高达元。
不管是普通盐,还是网红盐,
不管是海盐、湖盐,还是矿盐、岩盐,
主要成分都是钠、碘等元素,
核心功能都是调味。
(网络配图)
普通食用盐也来自天然世界,其成分和营养价值与网红盐相差无几。盐的主要成分是钠,此外的其他元素都可归入“杂质”范畴。商家给出的那些“网红盐所含的钙、镁、钾等含量,比普通盐高,营养更均衡。”的营销噱头,事实和消费者的体验都证明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食用盐的营养强化剂使用和营养成分标注,我国有严格的管理标准和限定范围。按照原卫生部修订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盐不得添加除碘以外的营养强化剂,其“营养成分表”标注方式,也只有“含钠”“含钠、碘”“含钠、碘、钾”三种。所以,其他所谓“矿物质”元素不在“营养成分表”标注范围内,也是不被允许添加到食盐中的。
▲某品牌喜马拉雅玫瑰盐的宣传文案。图/某电商平台截图
换句话说,
食盐只是一种调味品,
并非什么保健品或营养品。
想要通过食盐来补充“营养元素”。
基本不靠谱。
商家涉嫌故意误导
商家给网红盐贴上“自然”、“矿物质”、“营养”等标签,还给消费者打造了一个美丽诱人的营销故事,这或多或少都存在故意误导的嫌疑。
商家讲的“营销故事”严格来说是缺乏事实证据和科学支撑的,这种虚假宣传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进而妨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广告法》明确,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当然,消费者也需理性消费,不要被一些商家口中网红盐的所谓非调味功能迷花眼。相较而言,食盐的质量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吃盐,要选“对”而不是选“贵”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提醒消费者,适当减少盐的摄入有益于健康;而对于盐的选择,“选对”的意义远大于“选贵”。“中国人平均每天吃的盐大概在9~10克,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是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总体来讲,我们现在吃盐多了近一倍。所以最根本的一点是减少盐的摄入,至于选什么盐,其实最普通的盐就可以。”
中国注册营养师、科普作家、健康博主吴佳表示,正常人可以选择低钠盐,如果是有肾脏疾病就不太适合低钠盐,因为低钠盐是用钾替代了钠离子。“至于是不是要用碘强化的盐,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是富碘地区,比如沿海地区,那可以考虑不选用加碘盐,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选用没有加碘的盐。”
来源:山西晚报全媒体综合
新京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曹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