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太和岩琉璃牌楼流光溢彩印证晋商兴盛三进院
TUhjnbcbe - 2023/10/23 22:20:00

介休位于山西腹地、太原盆地南端,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后拒高官俸禄被烧死在绵山,便有了清明寒食节,介休由此闻名天下。再加上东汉名士郭林宗、北宋名相文彦博均为介休贤达,因而介休被誉为“三贤故里”。

介休不仅名人望士辈出,还是“万里茶路”开拓者之一的冀家、八大皇商之一的范家、以及“侯百万”侯家为代表的众多晋商大家的故里。他们凭借自己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所取得的辉煌及财富,在整个山西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商业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1月14日、15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的“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介休,在这里寻访当地晋商传奇,并将寻访过程进行了网络直播,共获得.9万次播放量。

一座牌楼

彰显琉璃艺术之乡盛名

采访团所到第一站是义安镇的北辛武村,这里是晋商巨贾冀家的“大本营”。冀家世居于此,所在村庄有近千年的历史,冀姓人最多。冀家经商始于明正德年间,历四百年,传十一代,是晋商中持续时间较长的一家。

刚进村,一座四柱三楼歇山顶琉璃牌楼便进入大家的视线。这座牌楼除四柱的基座外,通体包砌琉璃,以*绿蓝三彩为主彩,鲜艳靓丽,十分夺目,主楼檐下正中斗拱之间有龙牌额书“太和岩”三字。

介休冀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冀广大告诉采访团记者,这座“太和岩”牌楼始建于清道光四年,是原真武庙前的一处献坊,由晋商冀家十七世冀国定组织村人修建。清光绪十七年,经历地震之后,由十八世冀以龢对其进行了修复。牌楼修建时,在现场掘式彻建琉璃窑,根据设计需要现场烧制和建造,每一个构建都是定制的。

“不仅是牌楼,对面的戏楼挑檐等外装饰都曾经是琉璃的。上世纪70年代,我们在牌楼前曾经挖出过琉璃窑。”冀广大介绍说,遗憾的是牌楼上那些孔雀蓝色的烧制技艺已经失传了。

介休作为琉璃艺术之乡,建筑琉璃艺术久负盛名,其高超的琉璃烧造技艺,在这座“太和岩”牌楼上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牌坊主楼阑额的南侧浮雕图案为八仙拜寿,中间是扶杖依鹿而坐的寿星老,两侧分别为八仙,人物身份特征非常明显。左右次楼的南面分别为“无上道”和“众妙门”,北面则分别为“除俗障”和“契真源”。次间柱的两侧面上也有精美的图案,西侧为松下猛虎,东侧为鲤鱼化龙,色泽鲜丽,造型传神。

整座牌楼无论龙纹瑞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或楹联匾额,还是文字措辞,既有道教的隐喻,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福寿平安的美好祈愿。

据资料记载,这座牌楼不仅是我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佳作代表,而且从侧面印证了当年晋商的兴盛。年5月,“太和岩”牌楼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一处老宅

见证冀氏家族昔日辉煌

绕过“太和岩”牌楼,村里的道路四通八达,冀广大一边走一边指着路边民宅说,“这里,这里,还有那边,曾经都是冀家花园,共占地两万多平方米。”随着冀广大的指引,采访团到达一处大宅院内,这里是冀家“五信堂”之一的“敦信堂”旧址。

这是一座三进多组合的院落,主院南厅、正楼和两厢侧楼尚在,正楼由于其东面的明柱石鼓被盗,造成近一半楼体下陷。虽然已是危房,院子里荒草丛生,门窗破烂不堪,但从深庭楼院的石、木、砖、瓦雕饰工艺上,依然能看到当年的阔绰豪华,着实令人震撼。

看着院子里破败的景象,原介休农工部部长曹锦先生有些激动。他说,这里曾经是北辛武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年到年,他担任公社管委会副主任期间就在这办公,当时房屋主体还相对完整。陪采访团来的这天,是曹锦离开37年后第一次故地重游,触景生情,曹锦老先生几度哽咽。

据《晋商冀家》记载:晋商介休北辛武冀家,是“万里茶路”的开拓者之一。早在清康熙五十六年,冀家十四世冀州升就在武夷山下梅村与茶商李氏学习焙茶技艺、交流销茶贸易。

清雍正三年,冀州升在湖北羊楼洞制作茶砖后,在汉口汉正街和樊城进行试销,效果良好。次年,冀州升在汉口的汉正街开设茶坊,并招聘十几名伙计分别到湖南安化和福建武夷山采茶,然后运往汉口的茶坊加工砖茶。清雍正六年,冀州升在古北口镇开设茶行,并在热河厅(承德)、张家口、库仑、归化和盛京设分茶庄。

清嘉庆到清道光年间,冀氏的商业帝国在第十七世冀国定主持时发展到强盛。当时,冀家仅在湖北襄阳、樊城一带的商号就有70多个,包括绸缎庄、京货铺、茶庄、钱庄等,据记载冀家当时净存白银万两。

冀国定生有五子,他去世时五子尚未成年,其妻马瑛仙挑起冀氏重担,人称“马太夫人”。她是当时晋商各大家族中唯一对内主持家*、对外综理商务的女性。清咸丰初年,五子长大成人,马太夫人主持分家,把冀氏三百余年“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传示后人,取名“五信堂”,即“悦信堂”“笃信堂”“立信堂”“敦信堂”“有容堂”,冀国定第四子冀以龢出任冀氏主东。

清光绪初年,冀氏在全国的商号、票号达余处,其中年创利10万两以上白银的有20余家,将冀氏商业推向顶峰。

冀氏四百年经商史中,始终将文化教育放在首位,开设儒学馆,创办书院、女塾和书社;冀家乐善好施,每遇灾年,北辛武村就会成为难民聚集地,使得这里逐步成了户逾千家、人逾万口的大村庄。

从清乾隆年到清光绪年,冀氏先后在北辛武村修建豪华大院5处,修缮和新建寺庙11处,大型花园1处,构成巨大的建筑群。

随行的介休冀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冀锦富介绍,采访团所在的“敦信堂”占地面积平方米,是“五信堂”中占地最小的一处,以小窥大,可见当时冀氏建筑群的规模。

随后,采访团一行人又来到不远处的“有容堂”,这里曾是马太夫人与其第五子冀以正居住的地方,现在仅存的院落已经成了民居。虽然院子不大,但随处可见精美砖雕石雕,门厅影壁、砖雕影壁、砖雕六角影、砖雕影壁“祝三多”匾额,还有隐藏在玉米叶堆中的“相敬如宾”石雕石础,都在向人们述说着这里主人曾经的辉煌。

一只茶杯

牵出当地人的特殊习惯

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冀广大、冀锦富、曹锦,或者是村里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人手一只泡着茶的水杯。

出于好奇,山西晚报记者上前询问。曹锦老先生笑着说,介休当地有句俗语,“介休一大怪,茶杯随身带”,说得正是这里独特的饮茶习惯。

曹锦说,介休人爱喝茶,尤其有喝早茶的习惯。当年赶车、下窑者早晨空肚出门之前要喝足浓茶。上世纪50年代,没有暖水瓶的时候,当地人家里都用“氽壶”(一种铜制或铁制柱形壶,灌水插在炉火中,很快可以烧开),不管是贵客临门还是近客串门,进门先泡茶。现如今,在介休,出门带茶杯已经成了大家的“标配”。

《介休市志》中有记载:“介休茶叶销量历来居全省各县之冠。清光绪年间,城内已有‘三盛昌’‘广源永’等店专营茶叶。民国时期,介休城内有6户专营茶叶。”

据年晋中商业局商品流转计划资料:当时,全区17个县共计划分配茶叶担,其中分配介休县担。并且附说明:根据以往销售情况和历史喝茶习惯分配。

上世纪60至70年代,介休张兰、北贾、上梁、板峪、化家窑5个偏远公社的供销社全部由平遥县分配调拨商品。据当时张兰供销社派驻平遥采购供应站采购员侯迺润记录,介休5公社当时不足3万人,平遥30万人,但10多年从平遥实际调拨回介休5公社的茶叶比例一直要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另据介休农调队抽样调査资料:年—年,介休农村人均年消费茶叶为0.7公斤—0.99公斤。

介休人有如此特殊的饮茶乡俗,究其原因,大概是历史上经商人多,养成习惯;水质多碱,冲茶添香;爱吃面食,调料味重,用茶清火,利于消化。

“我们介休人的喝茶习惯,除了上述原因,和当年冀家及晋商诸家贩茶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清乾隆二十七年,俄国发生宫廷*变,冀家运往恰克图的砖茶滞销,冀家只好将滞销茶转回介休,赊销和打折促销,当地人慢慢地也喜欢上了喝茶。”曹锦说,清道光初年,晋商冀家曾在介休的茶庄试销茉莉花茶,效果很好,所以介休的百姓对茉莉花茶也是情有独钟。

马太夫人的《经商赋》中曾写道:“万里贩茶路,数载记春秋。今日介邑捧杯饮茶,当思祖父插柳德荫。”

春喝花茶、夏饮绿茶、秋泡铁观音、冬品红茶。走在介休城区的大街小巷、乡镇农村,几乎随处可以看到各类茶庄茶店。

介休地域特色的饮茶文化,也带动了相关的陶瓷烧造业、手工铜制业等行业的发展。茶叶罐因实用性兼装饰性成为介休当地人所喜爱的物件,尤其是清中后期和民国时期,茶叶罐风靡城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带双喜字的茶叶罐是新婚洞房必备的物件或女子陪嫁的重要嫁奁;而带寿字的茶叶罐则成为大家拜寿的礼品。

在张兰镇古玩市场里,采访团见到了许多与茶有关的老物件:有普通百姓家里的氽壶、茶叶罐;有俄罗斯的彩绘瓷制茶壶;有上书“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等诗文的茶壶,以及极具北方饮茶特色的普通盖碗茶具。

张兰,是历史古名镇。明末清初,介休梁家、范家、冀家、侯家等商家到边关用茶饼、布绸等与蒙俄人互市,换取诸多马匹牲畜,到每年秋冬之交,便在张兰镇出售,渐渐形成了张兰古镇的骡马市场。

介休商人长期跋涉口外,行走在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漠地带,耐存保质的食物是他们的必需品。他们把老弱淘汰的骡马,让当地人宰杀后,煮熟加工成驴肉、马肉干,用作途中补给。近三百年的岁月,这也成就了张兰镇郝家堡的著名驴牛肉特产品牌。

一对华表

记录范氏皇商旧时荣光

临近*昏,采访团一行来到介休市张兰镇张原村。在一处刚刚翻过的耕地中,有一块刻着介休县人民*府年6月19日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毓?墓”的石牌,石牌不远处,立着两个华表,有资料显示其:“径约尺五,高达二丈”。

介休市文联副主席陈全告诉采访团记者,“范毓?”是介休范氏后人。作为最早发迹的晋商之一,范氏从明末清*入关前就与满人有生意往来,在满蒙地区小有名气。后来清兵入关,清*府为稳定新生*权,任用介休范永斗为内务府皇商,“诏赐张家口房地,隶内务府籍,仍互市塞上”,成为当时的八大皇商之一。

陈全说,范氏曾独家垫资为清*平叛准噶尔运输粮草,且经*府准许,独自经营山西的盐业,每年上交高额盐税。清康熙年间,国家铜币紧缺,铜产量低,不能满足供需。清*府打算到日本产铜量极高的长崎去购买铜。范家看到机会,上书请奏,愿减低利润,为清*府到日本去购买铜,获准。这使得范氏成为最早远赴日本经商的晋商之一,并且为介休范氏增加财富、加大对外贸易奠定了基础。

遗憾的是,清乾隆初期,范氏家族出现衰落之象。清乾隆四十八年,清廷因范氏“亏折日深,以至上年误运误课,拖欠官项累累”“亏损至一百五六十万两之多”,革除了范氏后人在内务府、户部等衙门的官职,没收财产,并将范家主事之人入狱。至此,介休范氏衰落。

范氏的财产没有具体统计,仅从清乾隆四十六年的财产清单看,范氏当时在直隶、河南二十州县遍设盐店,在天津沧州有囤积盐的仓库,在苏州有管理赴日船艘的船局,在北京有商店3座,在张家口有商店6座,在归化城有商店4座,在河南彰德府水冶镇有当铺1座,在张家口置地顷,分布各地的房产近间。(以上不包括其在介休原籍的财产。)

陈全说,范氏显赫一时,曾是《清史稿》中唯一为其列传的商人。范氏发迹于明末,他们一族在经商理念的创新进取精神,对后期的介休商人起到深远的影响。

“那对华表,是乾隆年间赏赐给范家的,只有对清朝有重大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得到这样的赏赐。”陈全说,华表上雕有盘龙柱,柱顶还有啸天吼,雕刻十分精美,只可惜,啸天吼前些年已经被盗。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随着采访团的离开,天地之间仅剩一对华表矗立在原地,孤独地守护着主人的陵墓。

一座村落

串起“蔚字五联号”过往

介休市北贾镇的侯家城堡村落分为旧堡村、旧新堡村、新堡村。自明清以来,历经三百年的不断修建,成为北方民居建筑珍品,并且分别入选第四批、第五批国家传统村落。

侯家城堡是山西最大票号之一的“蔚”字五联号财东侯氏家族的老家。

徐珂在其编著的《清稗类钞》中介绍,山西侯氏有资产七八百万两,是仅次于亢氏的大户。侯氏住介休县北贾村,原是南宋孝宗隆兴元年由陕西迁入。清康熙年间,家境尚一般,有十七世侯万瞻外出经商苏杭一带,专贩绸缎。万瞻生二子,长生祥,次生瑞。二子长大后,与父一起贩运绸缎。他们南贩北运,经过几十年的辛苦,获利颇丰,家业渐兴。到万瞻之孙侯兴域时,侯家已是外有商号数十处、内有大量房产土地的财主了,介休称其“侯百万”。

侯家到侯萌昌一辈时,业务飞速发展,他聘任日昇昌票号原主管毛鸿翙为其平遥蔚泰厚绸缎庄的经理,并由毛鸿翙全权负责改建票号的工作。清道光六年,蔚泰厚绸缎庄正式改为蔚泰厚票号,与日昇昌票号展开了竞争。在毛鸿翙的努力下,“蔚泰厚”票号大见其利。侯荫昌立即又把自己的“蔚丰厚”“蔚盛长”“新泰厚”和“天成亨”绸布庄全改成了票号,总号均设在平遥,被称为“蔚”字五联号,五个总号在全国各地开设有几十家分号。

和很多在外做生意挣钱,回老家置房子置地的晋商一样,随着侯氏在外生意越做越大,介休侯家村落也在逐步规划建设扩展。据介休市文联副主席陈全介绍,三个堡中最先有是旧堡,后来有了新堡,再后来又建一个新堡,原新堡便更名为“旧新堡”。

站在新堡村中央,可以发现这里的街道横二纵一,非常整齐宽阔,即使是现代车辆通行也不会觉得狭窄;院落多为长方体三进院,有资料显示,这里的院落高度有北京老四合院两倍,长度则有三倍,一些户檐前还装有名为“天罗地网”的钢丝网架。阁楼顶铺瓦扣缝处,都装有讲究的猫头滴水、屋脊、兽头等饰件。院落中垂花门、过道厅、照壁,一些还用隔扇、石坊装饰,砖雕、木雕、石雕“三雕”都非常精美,富有美好的寓意。

陈全说,这里每个院落都是大门宽敞,都可以赶着车直接进去。第一进是车马院,客人来了需要先下车,等候招呼才能入内。因为是一个家族内部居住,每个院子从二楼楼顶就可以径直走到隔壁,方便快捷。

同为介休籍商人,虽所处时期行业略有不同,但侯氏、范氏、冀氏之间一直互有往来,后辈也有姻亲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秉承着晋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精神,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一条古道

留住往来客商奔忙印迹

11月15日,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团来到介休市绵山镇西靳屯村小畅村。村口有座正方形的茶亭,村里人说,茶亭后面曾经有座“五道庙”,可惜现在已看不出庙宇的模样。茶亭面积仅10平方米左右,但是有可以遮风避雨的卷棚顶屋檐,有供人休息的石凳,石凳下的底座上雕有花朵样式。

陈全说,这里曾经是往来介休的驼帮和商人的必经之地,走累的行商们会进庙上香,而后在茶亭喝水休息。

不远处的大郎神村(同属西靳屯村自然村)村口有座关帝庙,虽然已经破败,依稀能看出曾经的观景台、钟鼓楼。因为道路较窄,弯道处的庙墙修建时候去了棱角,所谓“拐弯抹角”。关帝庙前也有一座茶亭,长约10米,宽不到3米,整体结构基本完好,亭中北墙上方存有“禅林”二字。“禅林”下方是被砖头封堵的门,从前经这里应该可以直达后面的关帝庙。

西靳屯村支部书记王钦周告诉采访团,这座关帝庙是清康熙年间修建的,庙里尚存两通石碑,碑记是关于清道光年间此处修路的事。王钦周介绍说,随着脱贫攻坚整村搬迁,大郎神村目前现在仅剩5户11口人。

与大郎神村紧邻的樊家湾村,是介休最西南的村子,与灵石县静升镇椒仲村接壤。王钦周在这里利用闲置土地种了一些柴胡,准备弄些药茶,他说这也是一种带领村民提高收入的尝试。

顺着村边一条小路,采访团一行开始折返。陈全说,这条路从樊家湾村到大郎神村,再到小畅村,是从前灵石县静升镇到介休行商的必经之地,往来商客非常多,“现在路没人走了,那些茶亭自然也失去了作用。”但是在当年,茶亭属于庙产,往来行人可以免费喝茶,相当于“公益性质的服务区”,有时候庙里师父还会拿出食物免费供给穷苦路人。

古道不足一米宽,两旁长满荒草,有些地方已经隐没不见,需要踩在草丛里才能通行,草丛两旁的荆棘时不时刺向小腿,扎得生疼。行走在这样的路上,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几百年前,晋商披荆斩棘,不畏艰险,开拓创新,抓住各种商机和市场,取得成功的身影。山西不产茶,山西人却创造了跨越中蒙俄三国的万里茶道辉煌。介休人不仅把生意做到福建、做到皇家、做到海外、做到蒙俄,还把外面的先进文化带到了自己的家乡,也深深地影响着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讲到,山西自古就有重商文化传统,并形成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这20个字是对山西商人几百年来走南闯北,为山西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最精准的概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晋中市委市*府、晋中市委宣传部联合山西晚报组织这样一次回归晋商精神的活动,也必将为山西经济腾飞增添新的动力,把晋商文化中的精髓基因提炼出来,有利于增强当前新晋商们开放的文化自信。

山西晚报记者赵琴

(责编:马云梅)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和岩琉璃牌楼流光溢彩印证晋商兴盛三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