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9月20日,北京日报纪事版刊发《时间开始—北京日报诞生记》,详细介绍了北京日报创刊史,拉开了庆祝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的序幕。文章回顾了北京解放前后的历史,展示了新闻工作者的革命精神,讲述了毛主席为新创刊的北京日报题写报头以及北京日报经历的峥嵘岁月。“70载春秋,多个昼夜交替不息,它在每个夜晚亮起的灯光,它在每个清晨散发的墨香,它在每一个历史现场的身影,早已融入首都人民和这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中。”
下面,我们邀请《时间开始》一文的作者——特别报道部年轻记者杨丽娟为我们讲一讲采写背后的故事。
一次前所未有的新闻史
学习和革命传统教育
作为“纪事”栏目的记者,历史领域的选题并不陌生,作为新闻专业出身的学生,中国新闻史亦是必修课,但书写自家报纸的创刊史,对我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实话实说,在采写《时间开始——北京日报诞生记》一文前,我只知本报创刊于年10月1日,但从未细究过,北平解放是年1月,为何市委机关报的创刊却晚了三年多?
习惯了“看山不喜平”式的写故事,初步查阅史料后,结果让我喜忧参半。喜的是发现了很多出乎意料的史实,比如,“新闻巨子”范长江带队创办了《北京日报》的前身之一《人民日报》(北平版),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新民报》竟与本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市委机关报最初筹建时曾叫《北京晚报》……
忧的是,创刊史千头万绪,单是《北京日报》的前身就有好几个。“纪事”通常是以关键人物为中心讲故事,但创刊时期的人员不断变动,从《人民日报》(北平版)的范长江,到《北京日报》第一任社长范瑾,几乎找不到“串”起全程的人物。并且,现有的社史资料多集中于创刊后的报社宏观发展,而我们希望文章不仅庄重准确,还要生动可读,应该从何入手?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早在去年10月召开纪事选题会时,社领导就提出,年是《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可用“纪事”的形式,写一篇创刊记。此后,在日常版面采写的间隙,部门主任带着我们一直在思考、讨论如何呈现创刊记,并趁着每次开选题会的机会,向社领导汇报。最后,还是社领导指点了迷津:集中讲述年10月1日之前的创刊“前传”,旁征博引一些,重点把《人民日报》(北平版)等诸多报纸和本报的勾连梳理清楚。
今年7月,我们通过报社离退休处,正式开始联系采访老同志。经过前期“摸排”,董主任确定了第一个采访对象——岁的周启祥。他从年在《新民报》北平版当排字工人,后来随着《新民报》并入市委机关报,他亲历了《北京日报》创刊前后的岁月。
谈及创刊岁月,周老激情澎湃
周老在石景山的一家养老院安度晚年,特殊时期,养老院的探访要求极为严格,开始说不能进院,只能隔着玻璃门采访。8月8日,约定好采访的前一天,又传来消息,因石景山出现疫情,采访临时取消。眼看十一将至,我们只好做了两手准备,一边与养老院保持联络,预备随时登门采访;一边搜集资料拟出详细采访提纲,计划万一来不及面采,就通过书面采访。幸好,8月下旬,养老院传来了好消息,我们终于见到了周老。周老不负众望,为我们讲述了在《新民报》社护厂、在本报创刊前两天两宿没睡觉等诸多独家故事。
周老贺北京日报创刊70年创作的画作
本报初创时期,工作人员主要有三个来源:从根据地来的老报人,《新民报》合并来的业务骨干,以及从学校来的年轻同志。除了来自《新民报》的周老,我们还采访了筹备时期加入报社队伍的张沪,她是年从北师大女附中调来的。
我们还见到了本报最早的美术记者之一李滨声老人。李老是文化名人,幽默风趣,寥寥几语,令人忍俊不禁。他关于范瑾社长给自己起外号的回忆,为我们笔下英姿飒爽的新闻女战士,增添了别样活力和丝丝温情。
李老幽默风趣,寥寥几语,令人忍俊不禁
9月20日,文章见报,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广泛传播。很荣幸,能够重新挖掘本报创刊的艰辛历程,感悟一份报纸的初心与使命。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业务锻炼,还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新闻史学习和革命传统教育。
文尾彩蛋:李老的画,您能看出画的是谁吗?
(原标题:《北京日报》诞生前史是如何挖掘的?)
来源:北京日报嘚吧嘚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