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媛送“太太团”小礼品 为女儿挑礼物图,
活动现场图
据新华社发布客户端11月10道,趁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习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会议的部分外方领导人夫人一起出席中国残联举行的“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主题系列活动,呼吁大家重视残疾人的权益和发展。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如此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体,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彭丽媛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常常身体力行参与公益活动。她对八位夫人出席今天的活动、关心和支持弱势群体表示感谢。“希望今天这个活动能够让全社会进一步意识到助残的意义,促进残疾人更好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她说。
在活动中,夫人们不仅了解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还观看了残疾人的才艺展示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残疾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在场所有人深受感动。夫人们还与残疾人亲切交流互动,赞叹连连。
也特地撷取了现场的一些感人细节,分享给大家。
【贴心的问候】
北京会议中心的会场里,展示着一些自闭症儿童的绘画,笔触稚嫩,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斑斓的色彩。彭丽媛和来宾们仔细观看,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还拿出手机拍照。
一些残疾人向彭丽媛和来宾们展示了他们的才艺,刺绣、剪纸、草编、书法 很难想象,这些正常人都可能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艺,这些残疾人做起来却驾轻就熟。
绣架前,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羌族姑娘宋琴和胡蓉正聚精会神地绣着一幅《八骏图》,骏马栩栩如生的神态引得来宾们由衷赞叹,几位夫人还俯身触摸绣图的质感。
得知胡蓉是聋哑人,彭丽媛特意伸出右手大拇指,用手语跟她打招呼:“你很棒”、“我喜欢你”、“谢谢”。一旁的马来西亚总理夫人罗斯玛赫忙问彭丽媛“这是什么意思?”"你好 怎么比划?”
彭丽媛热心地给夫人们示范:“这是 谢谢 。”“这是 我爱你 。”“这是 你好 。” 夫人们也学着用手语向两位姑娘表达对她们精美作品和顽强精神的称赞。
得知一旁的聋哑陶艺师康志敏也是山东菏泽人,彭丽媛笑着问手语翻译说:"老乡 怎么表示?”然后用手语告诉他,自己和他是老乡。康志敏高兴地向彭丽媛竖起大拇指。
【独特的礼物】
展厅里,聋哑陶艺师捏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陶塑;失去双臂的姑娘用双脚灵巧地剪出一张张大红福字;盲人编织师编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失去双手的工艺师用特制的细笔,在内画壶里绘出精美的图画;断臂口书书法家以口代手,写出的书法遒劲潇洒
彭丽媛和来宾们对残疾人们身残志坚的意志力表示钦佩,对他们的作品也非常喜爱。看到泰国总理夫人娜拉蓬很喜欢陶塑,彭丽媛拿起一尊作品和她一起细细欣赏。康志敏告诉他们,这个作品名叫《母爱》,并热情地提议将它送给娜拉蓬做礼物。娜拉蓬高兴地收下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剪纸展台前,夫人们对剪纸姑娘夏红的“心灵足巧”佩服不已。彭丽媛拿起夏红剪出的一张张大红福字送给夫人们,告诉大家“这代表着欢乐和幸福”。彭丽媛还接过夏红用脚递来的剪纸“和平鸽与爱心”,展示给夫人们看。夫人们应邀拿起剪刀一试身手。加拿大总理夫人劳琳很快剪出了一只蝴蝶,夫人们纷纷为她鼓掌
得知夏红还成立了公益团队,帮助其他残疾人学习剪纸技艺、解决生计,彭丽媛特意上前拥抱她,鼓励她将团队做得更好,并表示相信会有更多人关注她的团队。
在草编展台,盲人编织师吴风章编出一个个小巧的花鸟鱼虫,令夫人们爱不释手。彭丽媛请夫人们挑选各自喜欢的作品,送给她们做礼物,自己也挑了一只小小的翠绿色蝈蝈,说要“送给女儿做个纪念”。
憨态可掬的陶塑、喜庆的福字、生动的草编昆虫还有精美的山水画,残疾人纷纷将自己的作品赠给夫人们留念。
彭丽媛告诉她们,这些技艺也是这些残疾人们谋生的技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一直到参观结束,那些小礼物还被夫人们捧在手里。相信这些独特的礼物会给她们留下格外难忘的回忆。
【彭阿姨,把我的指环送给你】
展厅一角,十几个孩子正和老师们一起完成益智拼图,背后的展板是孩子们画的一幅画—五个孩子手拉手站在蓝天白云下,上方是中英文书写的“我的梦”。
这些孩子虽然有听力障碍,但由于在幼儿时期就植入了人工耳蜗或佩戴助听器,在康复中心训练一段时间后,掌握了正常的听说能力。
看到彭丽媛和夫人们的到来,孩子们很高兴,笑着喊道“阿姨好!”彭丽媛和夫人们也笑着回应,走进孩子们中间。
彭丽媛很喜欢孩子,非常关心孩子们的成长,艾滋孤儿曾亲切地称她为“彭妈妈”。
彭丽媛俯下身,兴致勃勃地陪身旁的小姑娘一起找拼图、拼拼图,小姑娘很开心,转过头对彭丽媛说:“阿姨,你真漂亮!”还轻轻亲吻了彭丽媛的脸颊,彭丽媛也蹲下身,亲吻孩子的脸颊。
“彭阿姨,把我的指环送给你。”一个小姑娘将自己手上戴着的花朵指环递给彭丽媛。彭丽媛高兴地接过来,戴在自己手上给孩子看,又俯身亲了亲她。
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感染了在场所有的夫人。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拉着身旁的小男孩儿一起玩起自拍,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文字|郝亚琳 摄影|*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