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街角,遇上一个墨绿色的报刊亭,花上一两块钱,买上一份当天的报纸。对于许多北京人来说,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份记忆。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报刊亭仅靠书报销售维持经营,已越来越难。近日,有媒体透露,京城邮政报刊亭有望升级变身。
本就承载着城市文化宣传功能的报刊亭,能否华丽转身?市民又需要什么样的街头载体?
现状:“人家想买点热乎的,我这儿没有”
清晨8点,城南二环内,一处十字路口西北角,从地铁站涌出的人流,一股一股,断续却不停歇。站口右拐不到十米,是一处邮政报刊亭。摊主刘子谦斜倚在几箱矿泉水边,羡慕地看着街对面生意红火的鸡蛋灌饼摊。
平日里,刘子谦靠着地段的优势,售卖饮料等商品,贴补书报销售的缺口。可入冬以来,他的生意又转差了些,“这天儿手都伸不出来,人家想买点热乎的,我这儿还没有。”
刘子谦还记得十多年前,邮政报刊亭的火爆,知名的报纸杂志,需要早来才能买到;报纸后面,他总放几盒手机充值卡,那是摊主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这买卖现在基本都没了。”刘子谦尴尬地笑了一下,“这说明报刊亭一直随着时代走。”
就在最近,他在报纸上看到了消息,北京市已于近日完成了《关于规范提升邮政报刊亭的工作方案》的起草工作,并提请市政府审议。邮政报刊亭的再一次升级转型,势在必行。
“到底怎么转,希望能听听我们的意见。”毕竟,这是刘子谦干了小二十年的活计,感情仍在:“这街头连张报都看不见的话,能叫文化之都么。”
现如今,刘子谦最有“存在感”的工作,仿佛成了指路。“好多人出了地铁,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有手机导航也不好使,我们简单几句话,就说明白了。”
某种意义上,正是指路这项本不属于刘子谦的工作,让他对报刊亭的存在,仍怀揣着信心。就在《关于规范提升邮政报刊亭的工作方案》的报道中,刘子谦看到这样一段话:
“报刊亭将被打造成精致的城市家具、新型的阅读空间、便捷的服务载体”。
“城市家具是什么我不懂,但服务载体咱们是现成的啊。”在刘子谦的希冀中,报刊亭的转身,也许会从经营转为公益。他的角色,也将从经营者,转变为“城市家具”的管理者,乃至于服务载体的提供者。
期待:“街头的报刊亭,就是一道文化风景”
事实上,在城市管理的规划中,被称为“城市家具”的报刊亭、电话亭等公共设施,早已被赋予了提供公共服务、妆点城市氛围的功能期许。
“今儿我的北京晚报来了吗?”
“早来了,就等着您嘞。”下午4点半,80岁的王如福来到曙光西路附近的报刊亭取报纸。几十年来,他的买报“开场白”和活动路线,几乎没有变过:“从家门口出来走几百米就到了,一般不买其他的,就拿报纸,回家慢慢读去。”
对于报刊亭,王如福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是咱们北京城的文化窗口啊,也是我们老人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有关部门将要升级报刊亭一事,他认为很有必要:“希望升级后的报刊亭经营管理能够更规范,你看这除了卖报纸,还有饮料小吃香烟等,这些摊主们有时也提心吊胆。”
“不管怎么改造,我觉着还是要坚持公益便民的性质,别做成以营利为目的。可以运用一些电子化、信息化的手段。比如安装一个电子屏幕播放新闻、宣传片等等。有什么重要新闻、好的书刊都可以推荐。”前来买报的居民冯先生建议,引入电子化、信息化手段,既可以让报刊亭变得高端智能,同时也能吸引和培养年轻读者:“我去过巴黎,街头的报刊亭就是一道文化风景,外表有城市特色不说,服务的范围也挺广,咱们的报刊亭要能做成那样将是一件好事。”
西直门附近的报刊亭经营者施小伟,则有着更为详细的规划。在他的脑海里,报刊亭应该转变成模块化的城市家具,不同的功能在报刊亭中拼凑,因地制宜,迎合需求,量身订制。
“报刊亭本来就可以变形的,无非是要设计好。”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京城的报刊亭,实际是一个前方被打开,接近六角形的亭子。两侧的折叠门,如今成为杂志陈列的展示台。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赋予更多的功能。
“就这个占地面积,升级之后也不可能扩展很多,你指望每个报刊亭功能都一样没必要,可以根据周边的需求选择几个模块。”就拿施小伟的报刊亭来说,除了书报销售,指路等公益服务,行人的餐饮需求最多:“我这里就可以主做一些方便食品的售卖。但有些报刊亭旁边就是超市,你还卖水就意义不大了。”
在一些公共场所周边,路人休息需求较多,报刊亭可以利用其封闭空间的特点,给路人提供临时休憩的场所。进来冬暖夏凉,歇脚、读报、充电、等人……“几个模块一拼,就是一个报刊亭。”
施小伟的设想,阻碍不仅来自于现有条件,也源于管理政策。按照目前的报刊亭管理相关规定,京城绝大多数报刊亭并没有经营食品、提供休息场所等资格。报摊卖水,往往都在违规经营。
然而在实际中,往往正是这些违规项目,给报刊亭带来最多的收入:“升级之后,管理政策也得扩展一下,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报刊亭应该能提供更多的服务。”
建议:“24小时服务,不只便民还能救急”
“升级的功能要实用,要有可持续性,还不能跟现有业态抢戏。”施小伟表示,无论是文化展示还是阅读空间,报刊亭的升级应是“小快灵”的城市调剂,“‘大而全’走不通,说是阅读空间,但你不能比图书馆。虽然报刊亭经营困难了,但内容精美充实的报纸杂志,现在仍然有市场。报刊亭升级,应该留下这样的精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升级报刊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京有着近二十年卖报经历的胡先生,见证了报刊亭的几次变身,自己也先后换了多个地方。起初专门卖报纸杂志,后来才慢慢卖点小吃小喝、电话卡、彩票等等。
“谁能经营改造后的报刊亭、能卖点什么、面积有多大、选址在哪里等等,都是问题。”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升级后的报刊亭统一风格、统一布局和经营范围:“里里外外美观、安全、便民,同时也让我们踏实经营下去。”
“选择什么功能要考虑,管理也得跟上。别万一哪天机器坏掉了,又没人去及时维护,那样就挺浪费的。”读者冯先生建议,为了避免设备损坏等情况,应该在改造后的报刊亭显著位置,标明责任单位和反馈联系电话。
“现在报刊亭营业时间以白天为主,要是能24小时服务就更好了。”上班族何先生对报刊亭的改造升级也有自己的期待。他认为,除了售卖书刊外,不妨利用数字化、无人化技术,把报刊亭改造成城市街头的综合服务体:“大家可以下载电子书刊报纸、缴纳水电气网费用等等。而且,白天由人工管理,夜间由机器提供服务,不只是便民了,有时候可能还会对一些人起到‘救急’的作用。这从技术上来说,感觉不是特别大的难题。”
受访经营者为化名
来源:北京晚报吴楠李松林
编辑:付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