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让中国人的艺术收藏走向理性时代
TUhjnbcbe - 2020/8/1 10:15:00

让中国人的艺术收藏走向理性时代


近期,《华尔街》撰文披露了中国投资者的一些 奇怪 的投资领域:传统中药,艺术品份额,国产烈酒,红木家具,玉石等。而与此同时,在近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却是捷报频传,接连拍出天价,刷新纪录。 没错,艺术品投资,随着近年来中国亿元富豪级别的人群增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海外市场,由一些艺术家和金融人士不断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交流活动也别开生面,进入海外观众视野。中国艺术品,在海外观众眼里印象如何?艺术品收藏这个在公众眼里属于 阳春白雪 的领域又是怎样的现状?它又如何走向大众?本期 华人 版将对话王春华女士,聊聊关于艺术品投资那些事儿。 采访王春华女士是在一月,她刚刚和她创办的中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在伦敦举办了一场名为 中国:记忆与印象 的艺术展览。这个由8位艺术家组成的展览以画作等艺术符号展示了中国六七十年代的记忆与印象,在伦敦华文媒体中受到好评。和其他从事艺术工作的女性不同,王春华一头整洁利落的长发,穿着裁剪得体干练的连身裙,说话不打腹稿,侃侃而谈,以一副精明干练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媒体视野。而她最大的不同是,其实,早年艺术出身的她后来转行学习MBA,在投行工作了十来年。艺术+金融的背景双管齐下,让她更加精准地把脉中国艺术品投资的海外市场。 《英中时报》:在别人觉得你薪水丰厚,看好你在金融界的前景时,你又一个转身拾起旧专业。为什么又要回归艺术,创办中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 王春华(以下简称王):我在伦敦的几个大的投行都工作过,但我之前在国内学的是艺术。从艺术到金融,经过十几年在金融界的奋斗以后,我还是有一种向往,就是想回到艺术界去,朝花夕拾吧,把我的梦想实现。所以选择了离开我前一个工作JPMorgan,现在成立了中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通过这个协会来推广中国优秀的艺术家,希望能够把他们带到国际市场上来,让他们优秀的造诣能够得到国际收藏艺术家的认可。 《英中时报》:协会是怎样的性质?《中国:记忆与印象》的展览反馈如何? 王:协会是个非营利性的机构,在伦敦注册的,现在在成都和北京都有办事机构,团队成员主要是艺术界和金融投资界的。 展览是协会和伦敦阿伯玛画廊合作的。因为今年是中英文化年,我们希望尽一些力量,通过这种文化交流的方式介绍一些中国优秀的艺术资源,为西方社会更广泛地接受。 这次展览是群展,有8名艺术家,其中最资深的艺术家罗发辉是60年代的,他的创作体现了他这个时代的特色。还有几个70年代的画家,他们的时代虽然较晚,但还是有一定的传承性,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又陶冶出一种不同的个性。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中国人的艺术收藏走向理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