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山西境内流经4市19县,县县需先期摸底调研,县县需协调采访事宜,先头工作越扎实,正式采访越顺畅。藉此从今年3月底开始,前期策划和联络工作重任最先摆在了山西晚报地市新闻中心和驻忻州记者站面前。没二话,先锋开路。吕梁、临汾、运城三市记者站同时启动,黄河行全盘策划联络隆隆开动。星夜兼程,饿肚赶路,已是常态,一顿热乎饭,就可以让记者站的幸福感满满。
策划、协调、出方案、再出方案、再协调;从各市往返于太原,千里千里再千里;遭遇车祸险情不算什么、面对无奈的大拥堵不算什么、忍饥挨饿更不算什么;记者的使命在路上、记者的激情在心里、记者的回报就在以百万量级不断增长的读者回馈数字中……4位记者站站长感叹前期策划联络的脚步一直在路上,“黄河,千万里我追寻着你”。随着采访报道不断顺利推进,蓦然回首,越来越多的读者,体味到黄土高原的厚重、欣赏到万里黄河的奔流、感受到长城边关的沧桑。是的,负责前期策划联络的记者站释然了,这是践行所有驻站新闻人职责使命的最好回报和诠释。
忻州记者站
25小时见3位县委书记
偏关,是黄河入晋第一县,长城与黄河在这儿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此为开端。也因此,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选择在偏关启动,是天经地义的安排。这项看似“简单”的前期策划和联络工作由于没有任何参考,一次次的沟通、一次次的策划,这项工作让山西晚报社地市新闻中心主任刘巍和我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4月10日,第一份关于携手忻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千里之行”大型采访策划活动的函件,送呈到了忻州市政府,4月11日很快得到了忻州市市长郑连生的批示。4月16日常务副市长赵志坚将这项工作批示到了忻州市旅发委,责成旅发委主任杨松树拿出“方案和意见”。活动方案因为各种原因几经更改,时间安排愈加紧迫,晚报地市新闻中心主任刘巍和我火速到黄河流经的忻州市偏关、河曲、保德三县直接敲定方案。
太原到偏关行程约公里。8月22日,忻州境内,大雨。注定又是一个前途茫茫的“千里追寻”之行。没想到,途经繁河高速时险情突发,由于前车在岔路口高速行驶中急减速,我们的车距前车不足半米时,采取紧急制动,避免了车祸发生。定定神,我们继续赶路。经过一番苦苦等待后,于当晚8点左右见到了偏关县委书记王源,经过沟通说明,得到了十分肯定的支持答复。
8月23日赴保德县走访县委书记温建军也充满“艰辛”。由于该县正处在脱贫攻坚“摘帽”的最后时刻,上午10时赶到保德县时,县委书记已赴会场主持召开脱贫工作会议。我们就守候在会场门外,从上午10点一直等到下午4点,长达18个小时水米未进的我们终于见到了温建军,并做了详细沟通,取得了首肯。
还想着要在一天之内见河曲县委书记边东圣时,其已经到了省城太原开会,为尽快做好联络,我们星夜赶赴太原,终于在当晚九点半,找到了河曲县委书记边东圣。25个小时,面见3位县委书记,至此,3县工作,得到了初步确定,我星夜乘火车返回忻州已是第二日凌晨。
10月9日上午,我先赶赴偏关,积极与当地宣传部、新闻办等主要负责人沟通协调第二天的启动仪式。夜幕降临,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采访团的首批队伍抵达偏关,“亲人们”汇合,“家里话”还没说几句,就赶快忙着拟定第二天启动仪式的细节。晚上11点左右,迎来第三批采访团成员,安排完各项事宜,已是凌晨1点。
10月10日上午,黄河入晋的第一站偏关县城,天气晴好。一场精心准备的“千里走黄河”采访启动仪式,在县城文化广场如期举行。当山西晚报采访团领队谢燕接过采访大旗激情挥舞时,“千里走黄河”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山西晚报驻忻州记者郭小强
吕梁记者站
我在采访团“幕后”的日子
10月18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开始了沿黄第四站——兴县的采访,也是吕梁境内的第一站。
其实,真正的幕后工作,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10月15日,忻州驻站负责人郭小强先期从忻州赶到兴县,一方面为采访团打前站,落实行程和食宿问题,一方面传授忻州活动方面的经验,让我有备无患。按照流程,采访团到达一个县,首先要开一个座谈会。需要县里的领导、文物旅游、文化等方面负责人和地方文化学者向采访团介绍当地的基本情况和文旅资源。看似一个小型的座谈会,需要协调的事却千头万绪。
敲定采访团在兴县的基本行程后,我又开始操心下一站临县的情况。临县前段时间刚刚举行了“红枣文化节”,对大型的采访活动多少有些疲倦。尤其是碛口古镇,从中央到地方各式各样的记者早已见多不怪了。还好,在报社文化副刊中心主任李遇的帮助下,临县的前期工作顺利搞定。
16天,我全程陪同采访团,遇到各种问题及时为大家“排雷”,让兄弟姐妹们可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到采访工作上。在采访团的“折磨”下,我感觉自己暑期膨胀起来的肚子,明显回落了不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