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进李家院步耕读韵,感念草木黄落雁南
TUhjnbcbe - 2024/10/25 16:03:00

黄河万荣段

黄河,由河津禹门流经宝井乡西,然后南下进入临猗。是该县与陕西韩城的天然界线。万荣县境内河岸线长37公里,河床上宽下窄,最宽处10.5公里,最窄处5公里,平均7.8公里。由于泥沙沉积,河床逐渐增高,河道不断变迁,所以才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

在万荣黄河沿县境内西边,汾河由河津注入,流经本县徐家崖、西范、西孙石、大兴、北辛店、南辛,然后汇入黄河。汾河以西至黄河为河槽地带无村落。境内共有冲沟多条。

华夏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其底色是黄土的颜色,人们也称之为农耕文明。在万荣,这里有国内最具规模的后土祠庙,是古人土地崇拜的最集中体现,从汉到宋,有9位皇帝先后24次来这里举行过祭地的活动;稷王庙,表达了人们对于后稷教民稼穑的一种感念,也是对传统农耕活动记忆的浓缩;而李家人,虽发家致富建了“豪宅”李家大院,却依然以“善”为家训,告知后世子孙,“敬祖先、和亲邻、行善道,此乃人之根本”,践行着古老农耕社会中最为人珍视的价值观。

秋风楼上追述后土崇拜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的第十三站万荣,在历史上称之为“汾阴脽”,传说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后,在汾阴扫地设坛,祭祀后土。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在黄河和汾河的交汇处的土丘上,又建立扫地坛以祭后土,刘彻先后来了6次,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风辞》。

11月23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来到了万荣县的后土祠。如今所见的清代建筑当然并非彼时的扫地坛,但祠宇的建筑和形制都体现着皇家祭祀场所的威严和雄壮,尤其是站在秋风楼上望向黄河,低吟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诗句,不胜感喟。

古人有“皇天后土”之说,也是帝王们统治合法性的来源,于是便要“敬天礼地”,唐宋时期,后土祠的建筑形制和规格达到鼎盛,也是北京“社稷坛”和“地坛”的前身。在万荣后土文化传承人沈伟杰的带领下,采访团在后土祠内看到了一通明代时期的石碑,上面记录的是宋代后土祠的面貌,多亩的占地面积,殿阁林立,院落重重,除了扫地坛外,后土的神殿、随扈的各种神灵庙宇,不一而足,规制严格,庙貌庄严,可以想见,古人崇祭之心如何虔诚。

沈伟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当年汉武帝选址的时候,将后土祠建立在了四面环河的小土丘上,但在清代康熙年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湮没在水中。当今现存的后土祠,是清代同治年间迁址后修建的,并由皇家祭祀场所逐渐演化成了老百姓祭祀后土的祠庙,大家都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后土祠里标志性的建筑是秋风楼,因楼上藏有几块后代书家所写的《秋风辞》碑而得名。据传,这座清代建筑是当地老百姓的“自发之作”,为了纪念汉武帝刘彻所建;还有一种说法,说该楼有明代的风格,是清代迁建到此处的。

最让山西晚报记者印象深刻的,则是秋风楼顶层暗藏玄机。顶层屋顶西北角的横梁上刻有一个“福”字木雕花瓶,透过悬柱与“福”字连成一线,远眺前方的河滩地,就是汉唐宋时期后土祠老庙的所在地。“这是清代重建后土祠时,当时知县设计的,为后人凭吊怀古提供了最确切的依据。”沈伟杰说,当年汉武帝创作《秋风辞》的地方,就是在黄河与汾河交汇的地方,他从韩城而来,横渡黄河,从黄河进入汾河,在小土丘的东北角登陆进入后土祠。

从后土祠出来,山西晚报记者开始寻找汉武帝当年写《秋风辞》的地点,旧后土祠原址,只可惜那里早已成为一片荒芜的湿地,在落日的余晖下,金黄的芦苇随风飞舞,汾黄交汇处,一群野生的鸟儿,盘旋着、低鸣着……听说不久后,这里将建一座湿地公园。

稷王庙里怀念农业始祖

通常,我们用“社稷”来指代国家、政权,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意味着土地与庄稼,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其中,稷既是谷物的名称,也是传说中农业开创者——后稷的名字。

后稷,又名弃,是我国农业始祖、五谷之神。相传后稷小的时候,就对农事特别感兴趣,后来他就教给老百姓怎么种庄稼,百姓们也因此衣食饱暖。晋南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的地区,稷王庙非常多,体现了百姓对这位农业始祖的崇敬。稷王庙素来香火鼎盛,事实上,体现的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对五谷庄稼的深厚感情和依赖。

万荣县的稷王庙在太赵村,年,古建部门工作人员对其修缮时无意中发现了“天圣元年”(年)的墨书题记,确定了稷王庙的大殿创建于北宋中早期。

这一发现,添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这座大殿,是国内仅存的北宋庑殿顶建筑。庙里原有戏台,是元朝至元八年(年)所修建,可惜后来塌毁。采访团22日所见,是民国十年(年)重新修建起来的,由此,戏剧史专家推断,元朝初期,登台表演已经出现,对了解我国戏剧史是重要的实物资料。

李家大院里感喟善行义举

山西晋商大院多,都说王家归来不看院,但来到万荣的李家大院,是另一番感受。这里有着山西大院中唯一的英式建筑,部分院落中还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是一座南北融汇、中西合璧的晋商大院。李氏家族的发展脉络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缩影,他们以传统农业为立家根本,逐渐进入商贸领域,世代秉持“富而不骄”的家规,其乐善好施的义举时至今日还在村子及周边广为流传。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用不同字体书写着个“善”字,意思是李家祖先让李家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在李家历史上,善行不断:“清光绪三年,李家出资在万泉一带放赈舍饭;清光绪十六年,李敬修捐助五百金重修万泉书院;清光绪二十年,孤峰山发大水,房倒屋塌,粮食遭淹,李家伸手相助,不让一人受饥饿;民国十九年(年),瘟疫流行,李家购回防疫用药,户户发放,安度疫情之灾;年至年,山西接连大旱,李家“道”字辈先后赈济河东十七县灾区每县银元……”不胜枚举。便是从李家院落宅门上的匾额也能看出来,有清代县令鹿公颁发的“急公好义”匾额;有阎锡山颁发的“博施济众”牌匾;还有很多村民们集资捐赠的“为善有方、世人标的”匾。

讲解员王媛说,李家是当地的大善人,因为万荣是干旱的重灾区,农民们经常颗粒无收,李家就广设粥棚,接济穷人。李家赈灾用的粥有个标准——碗中插筷不倒。王媛记得曾经在重阳节时接待过几位年长的游客,在讲到李家的善举、善行时,游人中有一位老者就说,他是万荣人,小时候还在李家大院吃过李家人发的馍。

在李家族人李道升的院落里,还有一个故事。深夜,小偷跑到了他家房顶上,李道升听到了就高声喊着,“快下来吧,天这么黑,要是你不小心摔下来,父母该多心疼?等着,我给你搬梯子。”待小偷下来后,李道升听了他们的难处,亲自送上银两,最后还给小偷安排了工作。

农耕文化的特点是朴实厚重、与人为善,李氏家族耕读传家、善行天下,便是最好体现。在古代,这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之一,在今日,也应当发挥它传承的作用。

山西晚报记者孙轶琼

1
查看完整版本: 进李家院步耕读韵,感念草木黄落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