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山西晚报记者节特别策划践行‘四力’我们这样行动”
编前语
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具体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在沁源森林火灾发生后,我们连续蹲守现场10天10夜,在报纸、
年11月8日,是第20个记者节,山西晚报推出主题策划——“践行‘四力’我们这样行动!”通过这样一组策划,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新闻背后,山晚记者如何践行“四力”,增强“四力”。
三上火线到新闻最核心的发生地去
山西晚报是首家深入火线核心地带媒体,记者(左一)与五天五夜没休息的沁源森林消防队员在隔离带上合影。
年3月29日,沁源县突发森林大火,省委、省*府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成立扑救前线指挥部,迅速调集各方力量投入扑救大火的工作中。沁源火情一时间成为全国
山西晚报迅速派出前线采访团,在沁源连续采访了10天10夜。从火灾扑救的指挥调度、应急处置、村民安置、后勤保障、*民互动等方面一一破题,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立体展现新闻事件,在报纸、
三上火线。到新闻最核心的发生地去!在大火还未扑灭的紧急状态下,烟霾笼罩的大山里,山西晚报采访团想方设法三次深入到了最后的火线,独家采访并用无人机拍摄到了10小时开辟出的8公里山顶隔离带,就是这条隔离带,最终将肆虐的山火彻底拦下。
最后撤离。作为本土媒体,山西晚报一直坚持到4月10日火情危险完全解除后才撤离现场,作为最后撤离的媒体,抓取了大量信息首发。不仅回访了着火点村民事后回村安置情况,专访到了由山西研发、首次在国家森林火灾中使用的灭火炮指挥员,还在最后一支救援部队撤离时,发现了战士们留下的暖心礼物;因为是清早撤离,为不扰民,山西晚报采访团建议官兵们步行出村,结果拍到了意想不到的、感人至深的民众送别场面,在直播和后期视频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的*民鱼水深情。
善用平台。本次报道充分运用了七大传播平台,尽管中间遇到清明小长假休报,但前线新闻并未受影响,从未间断。各种新媒体平台共同发力,尤其是一条“沁源人民欢送救火英雄”的抖音,两天的时间点击量突破了万,成为本次报道最大的爆款。
影响力大。10天10夜,前线采访团共计发回报道文章27篇、照片张、视频12个、抖音23条,总阅读量达余万次。受到了同行媒体、从指挥部到当地百姓,还有
此次报道,让我们更加确定大事件面前,作为本土媒体坚守阵地,主动担当舆论责任,只有不断做大做强,做最好的融媒体品牌,才能在这样的突发新闻面前经受得住考验,为期待获取消息的读者们奉献最优质权威的内容。
丈量脚下热土我们行走在沁河岸边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强调要增强“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是基础,如果不能走出去,不到实践当中去,不到基层去,新闻工作者如何感知鲜活的生活,如何体悟伟大的时代?
继“千里走*河”之后,年,山西晚报又组织了大型采访活动“千里走沁河”——就是要“走”,就是要记者亲自丈量脚下的土地,然后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最后,用“笔”去写言之有物充满真情实感的稿件。
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大型采访,我们17个人,行程公里,进行了10场网络直播,制作发布了短视频49条,VR21个,采写52篇文字报道,拍摄幅图片,刊发56块版面,全媒体阅读量万人次。
沁河,是*河一级支流,是我省第二大河流,全长公里,流经长治、临汾、晋城三市,采访团18天的行程满满当当,相对完整地领略了沁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之美。一路上,我们走过了许多早已名闻遐迩的地方,比如国家5A景区皇城相府,但更多的,我们发现了至今很少被人提及、总是被人忽视的风景和故事。
我国七大水系,目前低于Ⅲ类水标准的占58.2%,其中*河水系为63.6%,但沁河,是我省唯一一条没有污染的河流;现在,全国都在学习右玉精神,近七十年植树造林,将荒山变成林海。第五任右玉县委书记庞汉杰是沁源人,是他把沁源的油松带到了右玉;沁源县城只有6万人,但县体育馆,一年要接待50万人;全县共16万人,篮球爱好者有7万人,每年举行大小赛事多场(次);沁水县的张峰水库,是我省第三大水库,但蓄水量是全省第一,尤其是水质达到Ⅱ级,能养殖“舌尖上的贵族”三文鱼;皇城相府在阳城县独占风光,然而,离它不远的上庄、中庄、下庄的古村落,也别有风味,留下“天下景,数苏杭;天下庄,数三庄”的民谚……这些风景,这些故事,还有风景和故事里的人,他们的美,如果不是走出来,是我们所难以触及也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一旦走出来,我们便会因之感动,因之振奋,也会因之产生久违的报道这一切的冲动。
当然,我们报道的方式在改变,在完善,你看,除了笔以外,我们还用到了摄像、摄影,用到了网络直播,因为“山西晚报”,“报”并非仅仅是“报纸”,它的核心其实是“报道”。
看看这个“道”字,道者,路也。这不就是在暗示我们,作为记者,你就应该永远在路上吗?
点击观看视频“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献给第20个中国记者节”
采访大国工匠践行“四力”的“硬核”实战
山西晚报记者李莉(右)、孙轶琼(左)与年度大国工匠乔素凯合影。
年3月,我和同事孙轶琼、寇宁,远赴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对话中国第一代核燃料师、年度大国工匠、咱山西老乡乔素凯。
奔波两千多公里,五昼夜跟访,完成年3月号封面人物乔素凯的采访,着实是一场践行“四力”的“硬核”实战。
不吝脚力,我们始终跟随封面人物乔素凯工作、生活的所有现场。
在中广核模拟换料水池培训基地,在乔素凯工作室,我们每天都要跟着乔工来这里“上班”,看着他和徒弟们唇枪舌战,热烈讨论,研究新发明的可操作性;看着他在模拟换料水池边指导徒弟们模拟换料操作,一丝不苟,细致指导;看着他静静坐在那里拿着核燃料组件模型发呆……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一份为了“一次把事情做好”,背后捧出一份专注与追求极致的匠心。
来到乔素凯的办公室和职工宿舍,我们看到了他珍藏着的几百盘录像带和光盘,摞了老高,它们记录着乔工二十多年来每一次现场工作的思路、过程、数据和结果。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一个大国工匠的敬业和专注。
在乔素凯位于深圳市区的家,面对为他担起家中一切的妻子,工作中严肃认真的乔素凯,会露出憨憨的笑。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硬核”大国工匠内心的柔软。
“硬核”补脑,强脑力,学习了解陌生的核燃料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
核电安全吗?核电站都建在哪里……未去到大亚湾核电站前,尽管了解了一些核及核电相关理论知识,但核对于我们来说,仍是陌生的、神秘的,甚至是有些担心。
记得在中广核模拟换料水池培训基地,有一个按照真实工作场景1:1的比例建造的模拟换料水池。在这里,我们三个核电“小白”,知道了装有核燃料的组件共有组,每组核燃料组件有根核燃料棒,它们被放置在水下4米深处;知道了核燃料水池的水是加了硼酸的,可以屏蔽核辐射,它是蓝色的,是因为它特别纯净,在光的折射下发出蓝色的光;知道了在核电站周围生活一年所接受的辐射,比照一次X光所受的辐射还要小,完全没必要担心核辐射;知道了乔素凯更换、修复核燃料组件全部操作要在水下完成,“神器”竟是一根4米长杆;知道了核燃料组件的螺钉与普通螺钉不同,共有11圈,是细牙的。在水下拆螺钉,要慢要轻,通常拧6个到7个螺钉就需要休息一下,心急会损坏螺钉……
面对未知的新领域,采访现场变成了我们学习的课堂,对于乔素凯嘴里脱口而出的专业知识,不理解,搞不懂,我们就一遍遍请他解释、翻译,用语言实在解释不了,我们就请他拿着他的核燃料组件模型示范给我们看,直到明白。记得有两次,我们居然“扣”下乔工,问到深夜11点多才放他回宿舍休息。乔素凯打趣说:“你们是我见过最能问、最好问的记者!我在你们这里没有秘密了!”
看见细节,感受真实,眼中所见美好,笔端流淌真情。
采访的5天里,除了睡觉,我们跟着乔素凯一起工作,一起吃食堂,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我们看到,这个在深圳生活了27年的山西汉子,仍然不吃米饭,浓浓的家乡情结,丝毫未减;我们看到,乔素凯不仅工作上严谨细致,生活中也同样注重细节,开车十几年,从未领到过一个罚单;我们看到,他活动的所有场所都会有一个核燃料组件模型,随时拿在手里,琢磨琢磨;我们看到,说到妻儿,语塞脸红的硬汉红了眼圈,泪水打转……这些稍不注意就会一闪而过的细节,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落在笔头,使笔端流淌出的文字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正能量,从而使封面人物更加饱满、更加立体。
9个版面,文、图、视频结合,全媒体呈现,山西晚报年3月号封面人物大国工匠乔素凯的报道,是一次全面践行“四力”的“硬核”实战。
年1月至年10月,山西晚报共刊发22期封面人物,每一次报道,对于封面人物采访团的记者来说,都在践行“四力”,增强“四力”,写出了一篇篇鲜活饱满、真情实感的封面人物。
“最老”记者奋力追赶融媒体发展脚步在每次采访的路上,山西晚报记者王晋飞总是乐呵呵的。
我是山西晚报采编一线年龄最大的记者,今年已经55岁啦,依然战斗在新闻一线,在塞外朔州已经坚守11年有余。
许多认识我的朋友问:老汉,你咋那么有激情?一天背着飞机,拎着相机,别着手持云台,哪儿都有你,就不嫌累呀?用得着那么拼吗?
我的回答是:累是真的累,不拼肯定不行。读者对新闻的需求在升级,报纸要想生存发展,就要求记者做全媒体的记者,仅仅依靠一个本子、一支笔已经完全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而激发我在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寻找新突破等方面有所变化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代表——邢丙清。他是朔州第一个拿到无人机驾驶证的人。我听说后想方设法联系到他。邢丙清先生和我同龄,玩无人机是个高手。那时候,大疆精灵才刚开始搭载相机,我看过后大受启发,就有了学习操控无人机的想法:这样不是能从空中拍摄画面,让读者的视角更开阔吗?报纸的图片更出彩吗?邢丙清先生能学会,我为什么就不能?
年,我终于如愿以偿,买到了一台精灵4无人机。在邢丙清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学习一个月后,在拍摄广武长城猴儿岭锯齿长城的云雾时,天空突然变暗,一股风把雨吹了过来。我急忙降落无人机,可是,猴儿岭上的长城只有一尺多宽,上面残砖破墙,地面又是陡坡杂草,加上风大雨急,根本没法降落,眼看电池将要耗尽,怎么办?我左手拿遥控器,右手去抓头顶的无人机的支架。没料到,失去平衡的无人机一头栽进我的怀里,我急忙伸展手臂,无人机在我的右臂上连续划开几个血口子,猛地摔在长城上。结果可想而知,无人机镜头坏了,我的手臂受伤了。
在大雨中,我把无人机塞进包里,用手捂住手臂,趔趔趄趄地往山下挪。血混着雨水,洒在荒无人烟的山坡上。一个小时后,我钻进停在山下的车里,撕开靠枕,用猴皮筋做了简单包扎。给妻子打电话说,无人机毁了,怎么办呀?妻子说,人没事就好,你要是喜欢,就再买一个吧。我的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有了妻子的支持,我买了新的无人机,手持云台,买上了佳能5D4相机,用来“打鸟”的长焦镜头,学会了直播,学会了使用PS软件,学会了操作PTGUI软件,学会了视频剪辑。
真的,这几年我学会了很多新的东西,越学习,越觉得有乐趣。当我的图片登上山西晚报的头版头条、当我拍的视频在山西晚报多媒体上传播,受到读者的赞誉,我的心里真的很舒服!但是,我心里很清楚,在融媒体时代,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全媒体记者,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仅仅是在采、写、摄、录、编方面有了点儿收获,还不具备对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
怎么办?不断加强学习,努力践行“四力”!向同事学,向同行学,向实践学,向书本学,向读者学!只有学习,我们才能提高*治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思维素养、团队合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担当起*赋予我们媒体人的责任,无愧于这个壮丽的时代。
在路上在现场用爱心温暖每个角落
山西晚报携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接留守、流动儿童来太原,“益”起过中秋节。
每完成一次采访,要想走进采访者的心里,就要走到他生活的环境里。
今年中秋节前夕,得知山西晚报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携手,助力留守、流动儿童“益”起过中秋节时,领了执行任务的我,有些窃喜。
因为,我和部门的记者们,每年都会助力贫困儿童实现微心愿,坚持了8年。加上在山西晚报做记者的20年间,记不清到过多少所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的校园,进过他们家里。每一次离开他们的学校和家里时,孩子们会送我们上车,隔着车窗和我们挥手再见,然后一直看着车子离开。我太熟悉那种夹杂着羡慕期待的目光。
在车窗里的我,默默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有无限广阔的未来,一定会有一天,我在车下迎送车上的你。
做这样一场中秋节的公益活动,我的信心正源于此。山西晚报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山西惟一合作媒体,与大多组织志愿者到山村和留守儿童过中秋不同,我要把百名留守、流动儿童从家乡接到太原过中秋,点亮孩子们的笑脸,播下一颗向上的种子。
这个方案当即得到了总编辑和记者的一致点赞,如何让孩子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吃好玩好学好过好,大家纷纷出主意、想办法,与此同时,征集志愿者做“临时爸爸”“临时妈妈”的报道也收到读者热情反馈。
我和同事们综合考量,又实地探访了两所农村小学——东山脚下的太原市杏花岭区淖马小学、汾河岸边的娄烦县杜交曲小学,详细和校长、家委会落实行程、安全、纪律等出行事宜。中秋节当天,清晨六点半起,晚上七点送孩子们回家,这一天,精彩、温暖、快乐满满得能溢出来,随后我在看孩子们日记的时候,一次次被大家的付出感动落泪。
一天的时间,孩子们在老车博物馆感受车轮上的大国崛起,在省地质博物馆体验表里河山,在高新技术企业尚风科技了解前端的声风环保技术,然后品尝到“我有生以来吃得最好吃的一顿饭”。我忘不了太原汤煲儿餐厅多人的美味大餐精心准备一周;忘不了山西尚风科技公司搜集百名孩子们的心愿;忘不了蒲公英公益社志愿者们成了“临时爸爸妈妈”……摄影记者定格了一张张美丽温情的瞬间。
感动仍然没有结束,国庆节过后,山西尚风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分赴两所小学,兑现承诺,把遥控飞机、吉他、童话书、手账本等一个个礼物送到孩子们手里。娄烦县杜交曲小学王校长说:“孩子们收到的不仅仅是礼物,而是满满的关爱、深切的希望和无穷的动力。”
活动中,我们送出也收到无数声感谢,让我们感动的辛苦付出的志愿者们也在说,能过这样有意义的中秋节,真好。
真的是这样,我们抓新闻写报道找选题做策划,如何践行习总书记的“四力”教诲,不就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心里有群众,用真情感染人,用活事例说服人,用正能量鼓舞人么?
这是一次善意的集结,这是一次温暖的传递,这已经不是在太原度过的一个中秋节,更是激励幼小的生命,也是为他们打拼谋生的父母们一份有力量的托举。
“四力”合一一篇稿拿下两个大奖年2月4日,李朋璇(左二)回到家乡临猗,参加县委县*府举行的专题座谈会,受到欢迎。
上周从运城记者站回报社,返回运城前,同时拿走了两个荣誉证书:山西新闻奖一等奖、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两个奖项,都是颁给我的同一篇作品《为什么李朋璇参加了总理主持的座谈会》。
作品能获得这样的荣誉,总结经验,“四力”合力,拿出好的新闻作品势在必然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好的理论必然是形象的,践行“四力”,就是践行执行力、判断力、思考力、表达力。
临猗快递小哥李朋璇,因为感触保险业规则中对生鲜快递的不适用,上中国*府网发帖,被选中作为基层代表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座谈会,向*府工作报告提建议。
这是一条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
此事必做,必须大做。
难度在于,李朋璇走的时候静悄悄,新闻是央媒报道后才爆发出来,在当地引发
考验我脚力时候到了。记者的脚力就是执行,就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的能力。只有身处现场,才能心有感动,只有身处现场,才能见微知著。
几乎是枕戈待旦。我年2月3日获悉,2月4日李朋璇将从首都北京返回临猗,下午,临猗县委县*府举行专题座谈会,李朋璇会到场。
那天是个周末,我早早到达临猗县委*府大楼的座谈会现场,座位坐满。我发现,我是唯一在场的省级媒体的记者,其他同行也有,都是临猗报社、电视台的。
按照常规,我将获得一次独家报道的机会。
座谈会开始,我做笔记,同时录音备用,拍照片,观察细节,记住每一个的名字,职务,从事的行业,一个人顶下了所有记录工作。感谢山西晚报给了多年的培养和熏陶,让我具备一名新闻记者该有的职业素养。
座谈会结束,采访的第二阶段也随之开始,在临猗团县委书记的办公室,我采访李朋璇以及他的公司经理张峰,为深度报道挖掘素材。
“李朋璇不是一个健谈的小伙儿,甚至显得有些木讷。”
这是第二天也就是年2月5日,我刊发了独家专访报道写在开头的话。
对李朋璇的专访,是我至今不能忘记感受,我把提前设计好的各个问题甩过去,都打不开他的话匣子,考验脑力啊!我换着问题提问,甚至“戗”他,质疑他在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表现……艰难的采访终于完成了,我赶回运城写稿。两篇稿子组成一个整版的报道,一篇消息报道李朋璇回到家乡临猗,家乡为此举行专题座谈会,之后是深度报道“为什么李朋璇参加了总理主持的座谈会”。写完稿子传回报社邮箱,时间已经是2月4日23时21分。
“小李能被选中,是因为他提的建议是有价值的,说明他在思考。一个地方要发展,干部群众都要会思考,不盲从。我们的思考要围绕临猗的三产融合发展来进行,大力推进改革。”深度报道末尾,我用了临猗县委书记于鹏飞说的话。我觉得,在一个新的时代,中国人,中国青年在改变,在思考;*府官员在思考,*府作风越来越务实。于鹏飞的话,很切题。
讲好山西文博领跑媒体融合
在福州第八届中国博博会上,山西晚报记者(左)在采访云冈石窟工作人员。
又是一年记者节!记者工作有艰辛、有忙碌,更多的是收获。自年从事“文博山西”
多年来,我和团队成员多次走进各种文博现场,持续不断地
“文博山西”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独特的美感,语言美、图片美、版面美。这对于编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眼力”和“脑力”——每一期推送的内容,都经过精挑细选,去芜存菁;数不清有多少次熬夜加班,为了一个标题、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个版面,我反复琢磨、不断修改,力求将最好的效果呈现给读者。当看到读者留言中的一片赞扬,只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5年来,“文博山西”共推送原创文章达六十余万字,其中很多文章,是山西晚报副总编辑兼文博山西创始人吕国俊苦心孤诣之作。他深挖各种考古报告、历史典籍、馆藏文物中的山西故事,且以大历史的角度观照,增加了新的历史判断和价值判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文博山西”所推送的每篇文章都角度新颖,有自己的立场,吸引了大批读者阅读
“文博山西”的分众化、垂直化发展,有力地助推和扩大了山西晚报的影响。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目前,“文博山西”已从一个单一的
在“文博山西”平台工作的3年里,我切身感受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的艰辛,然而,当一篇篇精心采写和编辑的稿件获得读者和粉丝好评时,当“文博山西”以新媒体品牌栏目获得山西新闻奖时,当“文博山西”从
得知这个消息后,记者的脑海里立即闪现出两个人,一对在巷口卖鸡蛋灌饼的80后夫妻。大概有十多年了,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他们的小摊,也经常会光顾他家生意,饼子很好吃,巷子里虽然也出现过好几家竞争对手,唯独他家摊前经常排着长队。那时候,一个煤气罐、一辆手推车、一口摊饼锅就是他们全部的装备。两口子话比较少,每次路过,都能看到他们一直专注于自己手里的活。
年,太原市全面取缔街边小摊贩,他们曾一度消失在我的视野。那段时间,每次路过巷口,看不到他们,还有些失落,但当得知他们在东岗路开了自己的门面后,我又有些兴奋,还迫不及待地去光顾了他们的生意。店面大了,卖的东西多了,还有了学徒,但饼子的味道没变,门口依旧经常排着长队。
从年收入元到月收入过万元;从整日提心吊胆和城管“躲猫猫”的街边小摊,到合法合规拥有自己的门店;从两间加起来不到30平方米的小平房,到有了单独的工作间……十多年来,我见证了这对小夫妻早出晚归、吃苦耐劳的辛酸过往,也见证了他们奋勇向前、执着拼搏的奋斗历程,他们是这个群体充满正能量的代表。
“虽然这对小夫妻只是我们身边很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烟火味,也代表了身边无数个为生活艰辛打拼的群体形象,不需要太多的浓墨重彩,只要真实客观地把他们的故事展现出来,就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就这样,我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走进他们的店面、走进他们的生活,听他们讲述了很多辛酸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就是这一次,我才知道那个经常会在我脑海闪现的“脸被冻得红扑扑却始终面带微笑”的女人叫胡现菊,在她旁边一直默默打饼的憨厚男人叫宋斌。
最后的成文很简单,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考究的结构、布局,只是通过极其朴实的文字,将这对小夫妻十多年的奋斗史展现给广大读者。出乎意料的是,年2月22日,春节刚过的第一个工作日,《卖鸡蛋灌饼的小夫妻:从“游击队”到“正规*”日子越过越红火》作为山西晚报《奋斗》栏目开篇之作被正式刊发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用真情写出的这篇文章在今年第28届山西新闻奖评选中,获评通讯类一等奖,有人说这是对我在采写过程中付出的“眼力、脑力、笔力、脚力”的认可与肯定,但在我看来,像宋斌、胡现菊这样的身边“小人物”本身就自带光芒,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挖掘,这些“小人物”总会给我们的新闻注入意想不到的生命力。
沉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山西晚报记者(左一)在采访中。
作为年“最美社区干部”采访团的成员之一,我先后到平遥、晋城以及太原采访了4位候选人,历时半个多月,行程将近公里。在走访中,我观察了解到社区干部们工作中或感人或温馨的小故事,把他们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展现在大家面前。我想这也是自己践行“四力”的一点点体现吧。
在采访晋城市城区西街街道办事处北大街社区*支部书记刘会元的两天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
在走访中,刘会元轻车熟路地带着我走进一户人家,说这里住着他的奶奶。“是会元呀,好孩子,奶奶正想你呢,你就来了!”85岁的冯桂兰老人,还没起身就笑成了一朵花儿,刘会元赶紧走上前,慢慢搀扶老人坐在躺椅上。看着老人和刘会元聊得那个亲热劲儿,我一开始真的以为老人就是刘会元的亲奶奶。后来才知道,独居多年的冯桂兰老人,因为一直被刘会元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所以和他特别亲。我注意到,老人挂在墙上的几张照片里,也多次出现刘会元的身影。一大家子人围着老人过生日的合影,老人躺在沙发上泡脚、理发时,都有刘会元陪着。“会元这孩子可不是光对我一个人好,社区里的老汉汉、老婆子们,他都照顾得可好了!”冯桂兰说,社区给老人们免费洗澡、修脚、理发、按摩泡脚、过生日送蛋糕摆宴席、拍全家福,大大小小的服务有十几项,别的社区可羡慕了。
如果说刘会元带给我的是一种感动,那么采访平遥县古城街道壁景堡社区*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李爱萍,则给我一种震撼。娇小玲珑、温柔甜美的李爱萍,被居民们开玩笑地称为“小哪吒”。去年社区开展了“厕所革命”和“锅炉革命”,为了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李爱萍几乎跑遍了辖区每一户居民的厕所、每一间厨房。为了查清居民房顶漏雨点情况,她经常踩个长梯子,三下两下就爬上房顶检查去了。待得时间长,太阳又晒,胳膊上、腿上都晒脱了一层皮。
半个多月的走访中,我和社区干部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也把在现场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写在了稿件里。
就像我在颁奖会的演讲中说的: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大爱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记忆让我们无比温暖。社区干部们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居民,热爱自己的社区,他们在大家眼里都是最美的。
14年的记者生涯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在日常新闻报道实践中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我会一直秉承这种作风,认真踏实,记录我们这个时代。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谢燕李玉李莉王晋飞
赵晋燕胡增春南丽江薛琳张婉
视频策划: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谢燕李玉
视频拍摄: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永江杜金栋
张婷赵亮
视频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永江张婷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闫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