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晋中日报3月16日报道
市委书记赵建平慰问一线医务人员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调研中西医救治情况一线护理人员医务人医院各科室相关人员参加晨会院长刘向东与市医疗救治组、市级儿科专家会诊市医疗救治组与省驻点专家讨论病情市诊疗专家组与市医疗救治组讨论评估医生在进行新冠肺炎阅片对比儿科医生给患者进行咽部检查患者治愈出院互助严检规范隔离服着装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作为全市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骨干单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指示要求,聚焦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集中医疗力量和资源向救治一线倾斜,先后派出90余名“白衣战士”站在护卫生命的最前沿,逆风而上,同时间赛跑、与病*搏击,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疫情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使一名又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截至3月13日,经过中西并重、心理疏导、营养支持以及多学科协作,以个体化精准医治和护理为重,医院医院完成了全市3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实现了确诊病例动态“清零”,治愈率达到%;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为我市及我省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向*和人民交出一份“特别答卷”。特别听指挥——闻令而动快速集结主动请战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1月24日,医院接到市卫健委通知,迅速抽调专业医务人员进驻医院——医院开展工作。没有紧张失措,没有慌张无序,当号角吹响时,一个个医生挺身而出——“我上!”没有排斥埋怨,没有敷衍塞责,当疫情来临时,一名名护士选择站在疫情一线——“我来!”没有犹豫退缩,不畏艰难险阻,当冲锋来临时,一个个*员用坚定的信念告诉大家——“我在!”1月25日,两例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医院,35名医务人员第一医院投入战斗。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院*委向全院*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发出的倡议书,如“集结号”,如“动员令”。全院上下积极响应,先后共有人递交请战书,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斗中。医院病区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紧张展开。制订方案,对病区感染控制、医疗管理、设备配置、工作流程等进行反复评估和完善,并规范相关制度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开展防护技能培训……调试测试设备,联通信息化系统,完成病区搬运物资、打扫卫生、环境营造……他们用突击的脚步,换来最完善的收治条件,争取创造最好的救治条件。询问患者个人现病史等基本情况,进行初步检查,下达医嘱,填写病历,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尽可能优化治疗效果。医疗器械科全员到岗保供应,调试设备、调拨物资有条不紊。计算机中心进驻医院信息科,立即开展信息化系统改造,服务一线诊疗。总务科紧急增援医院,协助医院完善各类工作,全力做好发热门诊、儿科发热门诊、一线人员所住酒店、火车站等处的物资供应,保障一线正常运转。榆次火车站,联防联控医疗保障组开始进驻,协助车站工作人员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排查工作,并进行体温监测,对整个区域进行消*、杀菌。*员就是力量,*员就是希望。为全面、有力加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现场处置工作,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医院驻医院、榆次火车站、院发热门诊临时*支部。一批奋战在医院一线病区、火车站、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递交了入*申请书,积极要求火线入*,希望能在一线践行初心使命,接受组织考验。截至目前,疫情期间全院递交入*申请书的医护人员共有65人。近50天时间内,全院医疗、院感、护理、医技、行*宣传后勤共计91人增援医院病区参与救治任务;82名护理人员支援发热门诊;72名护理人员支援急诊医学科预检分诊与隔离诊室;17名护理人员支援留观病区;12名医务人员支援榆次火车站,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特别能战斗——敢打硬仗善打大仗能打胜仗医院收治确诊病例全省最多,达到36例;收治的病人结构极其复杂,其中年龄最小病例仅9岁,年龄最大病例为86岁;收治病例中,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有9例,占比近1/4。承担全省最艰巨的医疗救治任务,工作量庞大,但设施、条件却相对薄弱。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医院与全省各市相比都严重不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应对大规模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救助工作,难度很大。不仅如此,医院医疗救治队伍均为从各级医疗单位临时抽调,来自不同科室,工作习惯不同、临床思路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整合难度大,开展工作磨合期较长。医院原无CT设备,难以满足医疗救治需求,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仅用1周多的时间即完成采购、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大型生化分析仪、床旁DR机、床旁彩超机等各种必要的设备均在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相继配齐,为病情分析和疗效判断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白衣执甲勇担当,大疫当前展风流。“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显了责任和担当。经医务人员通道进入清洁区,换上工作服、工作鞋,再进入潜在污染区,穿好防护服,戴上鞋套、手套、护目镜,然后进入病区,到达工作岗位,医护人员进入医院后的工作每天这样进行。防护装备穿脱特别费劲,防护服密不透气,穿在身上几分钟就会满身大汗;长时间佩戴N95口罩,会有缺氧的感觉。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第一次穿上隔离衣和防护服,比想象中的情况还要局促难熬。身上的衣服一遍遍捂干,再一遍遍湿透,在长时间的防护隔离下,汗水蒸发成水珠使护目镜上起满了水雾,比平常正常操作时间要翻倍。但是为了战胜疫情,大家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不喝水、不上厕所、不离开实验室,这些普通人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自进驻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以来,已成为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常态。一天工作下来,无论对体力还是脑力,都是极大的消耗,常常到下班的时候,他们已经累得说不出一句话。但他们却“对战胜此次疫情有信心!”第二天上岗依然斗志不减,抬起头、挺起胸,步履坚定地走向病房。“天职所在,我们不上,谁上!”这是医护人员的思想共鸣。新冠肺炎疫情来得快、涉及面广、传染性强、防控难度大,对医疗救治工作是个极大的考验。面对患者每天要完成多次近距离的操作,各种潜在的危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却从不退缩,无所畏惧。询问病史、血常规化验、C反应蛋白化验、血气分析、肝功能化验、心肌酶化验、咽拭子化验、制订治疗方案、下医嘱单、服用药物……每一名患者到来,医护人员都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一项又一项的诊疗程序。护理人员每天除了要到患者身边采集咽拭子样本,加药、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检查各种仪器,为患者拍背吸痰、打饭送水、标本转运外,还要处理医疗废物……穿着防护服的他们要付出更多的体力来工作,在极度缺氧的状态下,他们对每项操作都竭尽全力、细致到位。特别讲科学——精准施策科学救治成效显著迎战非常之“疫”,要有超常规的救治机制,才能保证精准施策,提高治愈率。依托市级专家诊疗组、省级驻点专家、省级专家诊疗组的支持指导,医疗组共申请省市级专家会诊27次。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每天对患者进行会诊、全面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治疗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一人一策,科学施治。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诊疗方案科学施治,对第1例患者及时使用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国家不断更新的诊疗方案及时组织学习,开展全员培训,调整治疗方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病情,组织齐全必备药物,确保病例的治疗安全及时。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鼓励患者捐献血浆,用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目前,出院的36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自愿无偿捐献血浆,已有6例患者成功捐献,累计捐献血浆量达ml,该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中西医并重,多管齐下。除了开展西医科学施治外,还大力提倡中医中药治疗,多管齐下。积极响应国家开展的中药专项应急救治项目,医院中医药救治流程,固定2名中医师专门负责该项工作。根据患者实时病情,拟定每个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群体制定健康食谱,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贫血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个性化定制食谱,通过监测血液生化指标等手段,评估患者疾病及营养情况,确保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有充足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快患者康复。特别对于老人、小孩以及一些饮食习惯不适应的患者,开展个性化订餐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饮食需求,让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安心治病,早日康复。充分发挥MDT模式的优势。打破学科之间壁垒,努力提高疾病的诊疗效率和水平,增加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制定最佳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依托市级专家诊疗组、省级驻点专家、省级专家诊疗组的支持指导,共申请省市级专家会诊27次,对于病情分析、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建立出院后随访制度。患者康复出院后,继续进行跟踪随访,了解患者当前身体状况、隔离方式,隔离期间有无特殊不适及心理状态、生活困难,并及时与当地卫生部门联系,为患者排忧解难。同时,在患者出院两周后,由当地卫生部门协助,复查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及CT,及时汇总统计,评估肺炎康复情况。科学规划、科学统筹、科学施策,为患者救治提供了坚实保证,也为打赢这场战役树立了必胜的信心。特别重配合——全院联动步调一致共同担当疫情防控是一场事关全局的人民战争,特别是对医疗机构来说,疫情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这场战斗中,医院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的原则,全员上阵,全天候抗“疫”,确保步调一致、整体联动。承担一线诊疗的门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儿科、妇科、产科等科室即刻行动,联防联控。医务、护理、院感、设备、总务、宣传等科室各自发力,又密切配合,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迅速增援院内及医院病区,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院内,医院迅速启动发热门诊,进一步规范发热患者诊疗流程,建立留观病房,院内分区诊疗,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期间,身处一线的发热门诊全天24小时待诊,先后有33人次医师到岗支援。为了方便发热门诊、留观患者用药,防止交叉感染,又增设发热门诊药房,备齐药柜、调剂台及相关办公用品。各调剂室领用充足的专项防治药品,保障临床需求。药学部组织临床药师查资料、阅文献,质控药师广泛征求呼吸与危重症科、重症医学科、儿科、感染疾病科等专家意见,医院治疗新冠肺炎的采购供应目录。原本冬季就异常繁忙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此刻成了与病*搏斗的主力*。医院安排,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现有医护力量进行重新整合,一部分医护人员坚守门诊和住院病区,一部分人员派增发热门诊,一部分骨干支援医院。截至3月6日,发热门诊共接诊人,留观41人。随着发热病人逐渐增多,感染性疾病科和急诊科作为防控前哨和急救阵地,每天应对的病人逐步增多,尤其是急危重症病人也在增加。为了确保发热病人和危重病人得到及时的医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院内扩散,保障医疗救治的安全。2月12日,医院内科楼增设新冠肺炎留观隔离病区,作为此次疫情的缓冲区。留观隔离病区虽然收治的都是发热、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但也不能排除有无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医务、医疗、护理、药剂、药供等相关科室特事特办,多学科联动救治患者。截至目前,收治19位患者,经过治疗已出院13位患者,所有患者都为痊愈出院,收到表扬信7封。进入留观病区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心理,针对患者的情绪反应,采取医生与患者点对点、护士包干到病人的办法。医生和护士通过嘘寒问暖,及时了解和查找患者压力源,耐心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分散患者心理压力、缓解不良情绪。信息科提供开通WiFi服务,方便患者及时获取网络信息;院*委书记武保平、院长刘向东多次询问、落实治疗和后勤保障情况,甚至亲临病区,关心患者和医护人员,了解患者情况、病情变化。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前端部门,护理部为加强护士应对新冠肺炎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全员自我防护能力,组织线上和线下系列培训课程15次,修订多项工作制度,实施小组长负责制,并根据病区收治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力,从最初的3人4组6小时轮班制调整为6人5组6小时轮班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工作模式。并将骨干力量下沉一线,派驻发热门诊和医院一线病区,丰富了基层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护理水准,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院感组一方面加派20余名骨干力量前往医院进行感染防控部署,先后多次对病区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制定预案、制度和流程62项。另一方面,在院内制定医务人员防护制度等9个工作制度,出台了《病区医务人员工作流程》等7个工作流程。此外,还从学习实操入手,先后组织理论、实践培训50场,培训人员余人次,并对防护薄弱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判,再梳理、再细化、再调整,确保一线医务人员安全。疫情的发生,让全院门急诊面临着巨大压力和考验。本就忙碌的急诊科更显繁忙,防护难度不断加大。为切实保障儿童患者、孕产妇及相关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医院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对就诊患儿、孕产妇及家属的问诊和体温监测,发现发热人员及时登记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特别受感动——真情关怀传递温暖点燃希望2月4日,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救治,我市两例新冠肺炎患者已符合治愈标准,从医院正式出院。“感谢每一位无畏风险的‘逆行者’,感谢每一位坚守一线的‘白衣天使’,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梁某是我市首批治愈出院患者之一,医院治疗的那段时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刚住进病房的患者,都会感到害怕、焦虑,情绪低落。为此,救治专家组对患者实行特人特护。看到医护人员冒着危险、冲在一线,像照顾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时,患者逐渐不再害怕,也有了恢复健康的信心。患者在治疗期间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放心,很快就会好。”“放心,我们在。”在与医护工作者朝夕相处的时间里,患者对医生这一伟大的职业更加崇敬。除了关心患者的身体,医护人员也将他们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医护人员每天准时给患者送餐、倒水、送药,很是贴心。心理医生每天与他们聊天,让他们科学、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正是由于医护工作者的精心照顾,一个个患者成功治愈出院。“会好的,都会好的。”这句简单的话,每一名患者每天都要听好几遍。当病人感到焦虑甚至绝望时,医护人员又一次次给他们安慰、给他们打气。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医护工作者对他们特别好,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可惜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他们连医护人员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但他们却从这群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身上,看到了团结、看到了奉献、看到了希望。每位出院患者发来的致谢信息,都成为医护人员的纪念品。有一位患者说,他出院时回头看见,在病房的缓冲区,医护人员们穿着绿色隔离服、戴着口罩向他挥手告别,眼角漾着笑纹,他没法用语言表达感激,只有对他们深深鞠躬。初春的阳光和煦温暖,3月13日,全市最后1例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治愈出院,标志着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疫情是一时的,关爱和温情才是长久的。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医院的医护人员们通过这场艰苦战役更加坚信,只要我们聚沙成塔,众志成城,就一定会迎来曙光,战胜疫情。文/王文安吕秋瑾董冬梅图/刘勇董冬梅郭兴*一线医护人员来源晋中日报
编辑晋中一院宣传科
抗击疫情保障人民健康
发热门诊电话
胸痛中心
卒中中心
门诊总服务台咨询电话
(工作时间内)
晋中一院医疗服务监督投诉电话
价格监督举报电话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