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重磅山西晚报专题报道ldquo激
TUhjnbcbe - 2020/11/14 16:54:00

多措并举助力“三农”

----介休范本

公园绿地遍布城乡,城市道路宽阔平整,人们生活闲适安逸……当记者对介休市的印象依然停留在污染严重的“煤焦之都”时,再到介休,记者眼前所见的却是一座井然有序的园林之城。这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城市,最出名的其实远不止煤焦,来自外地的游客更愿意津津乐道的,是这里以“奇、险、秀”著称的国家5A级景区——绵山,以及全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张壁古堡,还有其作为“三贤故里”和“清明寒食文化之乡”的深厚文化。事实上,如今的介休,不仅城区居民生活安逸,工业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名声在外,随着水土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改善,这里越来越多的村镇也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农田6月底,午后的介休天气炎热,不过,当地不少农田的作物并没有因为太阳的炙烤而受到太大影响。穿过刚建好不久的田间公路,公路两边是大片枝繁叶茂的玉米地,不时还能看到农民在公路上晾晒的粮食,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了介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宋古乡西段屯村片区项目部。项目部的一侧,“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高标农田基础建设”的大红条幅赫然在目;另一侧,堆放着水泥和管道的工地现场依然繁忙。在这里,亩农田将被全部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从去年12月开工至今,项目目前已进入尾声。项目负责人宋英文是当地村民,对于农田的情况最熟悉不过,他告诉记者,在以前农田未改良时,田间的路都是扬尘的土路,农田里的玉米有的高有的矮,玉米苗总是因缺乏水分和营养整体泛*。而在农田改良之后,就算今年气候干旱,作物的抗旱能力却明显增强,记者眼前的大片玉米地却都是绿油油的。“这其实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的施肥改良和节水灌溉。”介休市土地整理中心负责人葛峰介绍。在介休,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涉及的不仅仅是土地的平整,还包含了土壤的施肥改良、农田道路工程、农林防护工程及管网工程等。如今,将近米的管道基本将被改造的农田覆盖,通往田间地头的道路也基本都被建成了水泥路。放眼望去,平整宽阔。宋英文告诉记者,此前,做这个项目最难的地方,是与老百姓不厌其烦的沟通,由于要将当地老百姓的农田统一进行改良,虽然多数老百姓大力支持,有的人却迟迟不能理解,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直到今年看到了改良后的成效,其他农户才转变态度。作为典型的工业主导型城市的介休,尽管所处地势开阔平坦,很多土地有着一定的先天优势,但农业发展却相对薄弱。十九大之后,乡村振兴战略迅速被介休市提上日程。尤其是在晋中市开展“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活动以来,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则成为这里激活农村资源的重中之重。按照晋中市此前下达的相关任务,从年到年,介休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总共为18.31万亩,其中,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万亩,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万亩,年高标准农田建设7.万亩。年,介休市财*总共投入.4万元,实际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万亩,分别用于当地义安镇、宋古乡、义棠镇、三佳乡、城关乡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已进入验收阶段。目前,剩余的任务依然不小,由于晋中市对于各县(市、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年至年,介休市将继续投入.6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3.21万亩。

点击右边下拉键可阅读更多内容资本助推打通“农业命脉”纵横交错的水网、长满林木和青草的滩涂、羊群在水边悠闲吃草……在介休市境内的汾河沿线,这样的田园风光随处可见。水利,一直都被这座城市当作一项命脉性工程,亦是此次介休市“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当地*府的大力支持,水利这一“农业命脉”也更加通畅。在一座开闸不久的翻板坝附近,清澈平静的水流让沿岸的农田多了些生机,附近是一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泵站。介休市水利局副局长郭俊告诉记者,从介休过境的河流有33公里,截至年,已经有至少30公里得到整治。像这样的翻板坝,介休总共建了三座,这样的泵站有31个,另外,境内还建了两座橡胶坝。这一工程,正是为了让境内汾河两岸共约12万亩的耕地,得到更好的灌溉。“汾河两岸土地平整、水量丰富,是介休市主要的粮食产区。通过这些水坝和泵站,每年使用的汾河水共有多万立方米,通过渠道送到各个灌溉区域,最远能送至五六公里以外,以保证两岸土地的灌溉。”郭俊介绍。事实上,农业的节水灌溉一直是介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介休总共有近39万亩耕地,其中的水浇地就有26万亩,目前,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已经有22万亩耕地被做完节水灌溉工程,多公里管道和渠道被铺设,实现了较大面积的覆盖。
  在介休市的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工程并非唯一的一个项目。按照规划,今年,晋中市对于介休市水土保持的6个乡镇2万亩的任务,已经全部分解到各个乡镇。除此之外,小水网的建设,也是当地水利工程今年的“重头戏”。
  介休市的小水网建设,采用的是PPP模式,这也是介休市的第一个PPP项目。
  今年2月16日,介休市与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山安碧泉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小水网配套工程PPP项目合同签约仪式。按照规划,小水网配套工程PPP项目将充分发挥大水网工程效益,改善介休市居民用水,实现农村农民水资源全覆盖。
  郭俊介绍,小水网工程总投资5.8亿元,包含了东山供水小水网管网配套、大沟水库扩容、大沟水厂、新建南河水库、下梁水库改扩建、下梁水厂、朱家堡堤外调蓄水工程、北辛武堤外调蓄水工程等8个子项,涉及全市6个乡镇、30个行*村,五条供水干线,总长余公里,涉及供水企业70余户,供水支线60余条,总长60余公里。目前,当地开始做的是新建南河水库,其规划涉及到多万立方米的总蓄水量,其中,共有万立方米将被用于农业灌溉,介休市从南到北共有10万亩的耕地将因此得到灌溉。
  “小水网投资太大,难度最大的其实还是资金,即便是搞PPP,也仍然存在融资的问题,三年的项目需要5个多亿,作为介休市的首个PPP项目,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研究的地方。目前,人力有限,战线较长,仅仅管线就需要铺设60余公里,如何快速推进工程不断考验着我们。”郭俊告诉记者。今年,介休市财*投入.6万元注册资本金,引入银行中长期贷款4.7亿元,助力小水网配套工程PPP项目开工建设。多管齐下 打造美丽乡村

走进介休绵山镇坂地村,平坦的乡间小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映入眼帘,在村*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农忙结束的人们正在棋牌室玩得不亦乐乎。活动室对面,绵山主人公介子推的故事用大幅水墨画的形式展现在了白墙上。在这里,道路硬化、墙体美化、旱厕改造,整洁通畅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宁静祥和成为新农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如今,村子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齐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像我们年龄大一点的人,都不愿意搬到城里去住。”坂地村*支部副书记温建国告诉记者。近两年内,随着当地*府的大力投入,坂地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村里的土地也得到了更好的治理。

从坂地村村口的休闲广场向远处俯瞰,村子附近被山坡环绕着的数百亩土地平坦而齐整。温建国介绍,去年,这里还是大片荒地,高低不平,到处是沟壑和土坡,几乎没有路。去年年底,介休市*府为了促进当地的土地开发,用了四个月时间,将村子里的余亩荒地进行了整理。

葛峰告诉记者,坂地村的土地开发项目总投资万元,安装管道米,建造田间道路0多米,整个项目完成后,将整理出将近亩的水浇地,当地农业收入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提升。“整理以后的土地比以前好多了。”坂地村委会会计梁秀芝介绍,按照村里在册人口近人,此前人均耕地2.5亩左右,土地被开发整理之后,人均土地至少在3亩以上,不管将整理后的耕地分给村里的老百姓,还是划入村里的集体经济,对于村里人而言,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记者了解到,去年,介休市在土地开发项目的总投资共计.68万元,完成了绵山、龙凤、连福、义棠、张兰共5个乡镇的.52亩土地开发,带来的新增耕地面积达到余亩。今年,介休市还将在土地开发项目方面投入.1万元,其中涉及到义棠、张兰、连福、绵山、洪山、龙凤等6个乡镇,共2.8亩土地的土地开发项目。目前,这些项目也已经开工。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年,介休市投资1亿元用于实施“一乡一实事”和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与此同时,为了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介休市同样做了大量投入。目前,当地的10个试点村项目总投资.52万元,其中,财*奖补资金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52万元,吸引社会资本万元,村集体投入万元。据介绍,待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将实现收益每年万元。同时,当地通过开展股份合作,搞活经营机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过试点,按照“因村制宜、发挥优势、项目带动、分类实施”的原则,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的目标。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既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又提升了村级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对于我们而言,老百姓的事情没有小事情。介休市虽工业发达,但一直以来,对于农村和农业一点都未放松。相信,在晋中市、介休市的重视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介休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越来越强。”介休市副市长王锐强告诉记者。

做土地文章促乡村振兴

----介休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驰专访

打开介休市*府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山西晚报专题报道ldquo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