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呼吸沁源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大型采访特刊
TUhjnbcbe - 2020/11/22 3:19:00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绿色沁源·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大型采访特刊到沁源深呼吸

扫描
  

千里走沁河,山西晚报采访团首站来到了沁源这个“深呼吸”山城,我们看到了沁河源头和岭上村的青山花坡,看到了桃园村和长征村的田园如画,看到了郭道镇三线记忆的峥嵘岁月,看到了南峪村和积善村的幸福人家,看到了灯光球场的人声鼎沸,看到了大山深处的煤企转型……

沁源县永和水库位于郭道镇闫家庄村东紫红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主要任务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灌溉、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

报道在山城引发
  

你深爱的家乡,你不一定真的认识它。
  

发现自己,就是发现山西。
  

顺河而下,千里追寻,我们愿意做那双眼睛,带你去看世界,也看自己。

苍鹭在沁河里觅食。

沁河日记


  

这个平日空灵寂静的国家湿地公园,云集了上百人,开进来两辆通迅信号车,最惹人眼的,是那辆联通5G,就是它们,在技术上实现了沁河源头史上首场直播!
  

播的不仅是绿色沁源·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的启动仪式,更是将这深山一线泉的神秘面纱完全揭开,让世人得以一窥她的绝世美貌,惊叹不已,就连采访团的记者都在汗颜:天哪,我都不知道山西居然有这么美的地方。
  

——节选自《沁河日记·若无涓涓崖底水,哪得滔滔江河来》

积善泉是沁河源头之一,其源泉出于村边崖岩之间。

千里沁河之旅从二郎神沟起步

8月25日,“绿色沁源·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从太原出发,一路向沁源挺进。这是一次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体验式人文采访活动,采访团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真实记录沁河沿线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底蕴,也切实记录沿线百姓的脱贫故事、致富故事、创业故事和幸福故事。


  

8月26日,本次活动在沁河源头所在地——沁河源湿地公园启动。松柏青翠,秋风习习,近距离感受到沁源的美,感受到沁河的与众不同。那一刻,真希望时间凝固,可以心无旁骛地感受这份别样的美。

沁河源头出水口,水清澈透明。

在沁河源头,感知生命之水


  

沁源,以沁河发源地为名。沁河是*河的一大支流,主要流经山西、河南两个省的10个县,全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在山西境内的长度有公里。沁河源头,就成为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的第一站。从沁河源头出发,我们将走访这条山西省的第二大河流。

沁河源头的水喷涌而出。 

 

沁河源出沁源县太岳山东麓二郎神沟,在沁源境内干流全长98公里,故称“百里沁河”。从沁源县城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太岳山,进山的那条道并不好走,全是石子路,车开上去颠簸不已。大家都很好奇,既然很多人慕名来源头游玩,为何不把路修好?当地随行的工作人员说,“进山的路,我们每年都会人为修护,但不大张旗鼓地修,是因为要保护源头的水资源,保护山里的植被不被破坏。”
  

走在太岳山沁河源湿地公园,你能看得到青山,茂密的森林层峦叠嶂,美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你还能看到清澈见底的河水,那水从源头处流入河道里,静静地流淌着。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为了提升这种美感,湿地公园还专门在河道旁边修建了步道,你可以顺着木板路一路前行,找寻源头活水,而在行进的过程中,身边处处是风景。沁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史晓亮说,“沁源是千年古县,文化大县,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就是绿水青山,全省在加大文旅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以生态保护为重中之重,通过自然生态资源,展现沁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幸福指数。”
  

走到沁河源头,就看到一条狭长的沟谷,在一侧石崖下方有一个水源丰盛的山泉出水口,水质清冽,终年不减,长流不息。很多人会拎着水桶,来这里打水,还有人顺手接起一杯水品尝。“沁河,沁源人的生命之水。我们做过检测,沁源境内的沁河水,是山西境内唯一没有被污染过的河流。”沁源县水利局局长阴永明说,近年来,沁源的治水理念就是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系生态环境,改善了13.6万农村居民吃水安全问题,实施54.73公里的沁河干流重点段河道治理工程,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让沁源百姓真正享用到沁河之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沁源人爱沁河爱得深沉,大家早已把润泽四方的沁河当成了“母亲河”。沁源人来这里,总是拎着水桶来,带一壶源头水回去,泡茶、熬稀饭,口感非常好,阴永明顺势接了一瓢源头水喝了起来,“源头水可以直饮,你也尝尝!”采访团的成员们相继饮下源头水,发现这甘甜的河水,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无独有偶,一位来自长治的女士正在源头打水,一番聊天后才知道,她是沁源人,每次回老家,总会把故乡的水带到长治去,让家人和朋友们共同品尝。“这是沁河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到达沁源后,还见到了山西籍著名导演、本报评选出的“感动山西”人物李伽西,她正好在沁源拍摄一部新电影,用她的话说,“电影最主要的功能是带给人希望,我希望用镜头定格沁源的美,定格沁河两岸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劲头,以此带给山西人更多的希望。”
  

李伽西将用电影去展现沁源的美,而我们采访团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
  

多机会+多平台,全媒体手段展现沁河美景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认识沁河,也为了用更快捷的传播方式把采访团沿线采访的实况传播出去,这一次,本报采用全媒体报道方式,并在去年“千里走*河”经验的基础上,做出更多提升,首次尝试5G直播、多平台直播、多机位直播,同时每日视频和Vlog随时推送,展示沁河更多美丽细节,以及采访路上的所见所闻。
  

启动仪式上,就采用了多平台直播+多机位直播的方式,把现场的盛况,以及源头之美,播放给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新华社现场云、新浪微博的一直播、今日头条的西瓜视频、快手的直播平台,犹如跨越时空,网友仿佛和采访团一起,身处沁源仙境,大家一起互动,一起欣赏美景,还通过多机位直播,实现空间转场,刚刚在这里看到了沁河源头的清澈和秀美,片刻时间就又能看到主会场的庄重和恢弘。尤其要说的是,本次直播现场,为了不破坏生态美景,特地设计了空相框的背景板,透过它,网友直接能看到青山,成为美景的一部分。
  

说到多机位直播,这真是“高级”了,就像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样,这会儿还是北京的主舞台,一会儿就是广州、西安等地的分会场。说实话,当采访团的成员们运用开这一技术手段后,也是小小的欢喜了一把,因为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大家看到丰富的画面,也能让大家在观看感受上更加顺畅。再透露给大家一个小秘密,直播当天,为了确保直播的顺利和平稳,负责此次导播工作的山西晚报记者赵亮可是没少下工夫。那天,他一个人窝在幕后做技术支持,突然出现了断网的情况,赵亮急中生智插播了航拍的画面,才使直播平稳进行。等大家直播结束后去后台看他时,小伙子满头大汗,身上的T恤都紧张得被汗水打湿了。
  

如果说山西晚报千里走*河采访团,趟出了一条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道路,那么此次千里走沁河,则是将媒体融合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还记得在沁源县郭道镇“三线记忆馆”多平台直播时,网友们对“三线人”的尊重和感慨,令人唏嘘,这种及时的互动,也让在现场的“三线人”们倍感温暖,这是对他们人生的认可和尊重;记得在岭上村直播时,网友们都相继询问这个地方是哪里,表示一定要来旅游时,村长乔元龙的震惊,而当他知道有近20万的网友观看了直播后,乔元龙紧紧握着采访团成员们的手,“有20万人知道了我们村?太感谢了,你们是我们村的‘恩人’啊!”在带领村民们进行旅游致富的道路上,乔云龙太需要得到
  

一路走来,我们听到了太多的“感谢”,这些话,让我们惶恐,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回想初心,我们不就是希望运用全媒体报道的手段,让更多人认识到秀美山西,认识到奋进山西,以及那群扎根山西最朴实的人吗?

沁河日记


  

我瞬间理解了积善庄的庞汉杰,在右玉当县委书记时,为什么会把家乡的油松籽带去育苗,治沙种树,开启右玉绿化之路。一个在青山绿水花开鸟鸣的环境长大的人,怎么能忍受漫天*沙飞不见一点绿!
  

——节选自《沁河日记·右玉满山绿何来,沁源油松开善端》

人类荒山造林的成功典范芊林背景区。

苍鹭翩翩油松翠芊林浩浩呼吸新

沁源县委书记金所*经常说一句话: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在沁源“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倾听鸟鸣”。这是一个地方执*者心中的梦想。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诸多珍禽异兽聚居沁源的基础。如何保护和建设好沁源的生态环境,沁源的苍鹭、褐马鸡和红锦腹鸡替县里的决策者写下了答案。
  

沁源,被誉为“天然氧吧”,是山西省森林覆盖率最大的县,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全县森林面积万亩、天然牧坡万亩,森林覆盖率56.7%,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天然林保护重点县、全国“油松之乡”,也是山西省确定的省级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

每年清明后,苍鹭从南方飞到沁源栖息和繁殖。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沁源自然条件优越,成为众多鸟类首选的栖息地。8月30日一早,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驱车赶往沁源县法中乡水泉村去看苍鹭。
  

清晨的山间,宁静而祥和。看不到一个村民,只能听到声声鸟鸣。沿着乡间小路,我们兴奋地扛着一堆拍摄器材,静静地向山上靠近。
  

穿过一大片一人高的“青纱帐”,眼前豁然开朗,漫山遍野的格桑花,恣意地开满了小路两侧,大家瞬间被这一美景吸引,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摄像机,专注地开始拍摄。
  

“快看,树上有好多鸟窝!”不知谁喊了一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越过这一片山坡,对面远处山坡上高高耸立的杨树和油松树上,点缀着一个又一个鸟窝。
  

可惜我们盼了一个小时,却始终没看到一只飞翔的苍鹭。
  

“苍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经常栖息在溪流、湖泊等水域边或浅水处。观鸟未必看鸟,听到鸟叫也是一种观鸟。早起的鸟儿先得食,这个时间是苍鹭的觅食时间,它们应该去河滩觅食了,要不咱们就再早点来,要不就到它们归巢时再来,要了解鸟儿的生活习性才能观赏到鸟儿。”陪同采访的沁源县林草局主任科员赵红斌安慰并提醒着我们。
  

接下来的时间,采访团一行辗转奔波到各个河滩去寻觅苍鹭的踪影。果不其然,在几个河滩上,摄影记者终于抓拍到了正在觅食的苍鹭。
  

年,多只苍鹭突然飞降沁源县法中乡水泉村时,乐坏了沁源人,也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外地人观鸟、拍鸟。从那时起,沁河上游沿线的景凤乡、官滩乡、交口乡、郭道镇、沁河镇、中峪乡的村庄境内的沁河边、油松林中,便栖息着越来越多的苍鹭。每年清明后,这些苍鹭从南方飞到沁源栖息和繁殖,成群的苍鹭在沁河边、油松林中翩翩起舞,成了沁河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因为沁源县森林树种越来越多样化,已经有苍鹭定居在沁河沿岸。越来越多的沁源人养成了爱鸟的习惯。村民们为了不打扰鸟,不到有鸟的地方放牧,不在有鸟的地方用火,不在有鸟的地方放鞭炮,还禁止孩童打扰鸟类。”同为爱鸟人士的赵红斌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其实,除了苍鹭,还有好多鸟类栖息定居在沁河两岸。年6月12日至16日,沁源县举办了中国山西‘绿色沁源·凤舞太岳’首届国际观鸟节,来自国内外的18支参赛队经过3天时间,用62个小时有效记录鸟种种,超过了之前预计的种。但活动时间短,并没有观测到全部鸟种,其实沁源大概有近种鸟,比如说红腹锦鸡就没有观测到。这个活动不仅首次建立了沁源县鸟类名录,还大大丰富了山西省鸟类名录。”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换个角度讲,是我们沁源人最大的愿望。不仅要鸟多,动物也要多。前一段经过整理,通过红外相机拍摄,我们还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喉貂。生态环境好了,才会吸引来各种野生动植物。”赵红斌说,“我们把国内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请过来,开展调研和保护。以前我们的认识只停留在保护上,却不懂得怎么保护,我特别认可‘不曾相遇的相逢’这句央视公益广告语,这就是保护野生动物最好的写照。”
  

“观测它们,不一定非得去打扰它们,可以安装红外相机拍摄,就能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保护野生动物的食源地等等,都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赵红斌越说越动情,“同样,河也是有生命的,就好比我们沁河,我们就希望它在沁源境内可以流得慢一点、缓一点,千姿百态地走,沿岸的生态环境才会越来越好。我们不仅要会爱,而且知道怎样去爱它,不去打扰它们的爱,就是最好的爱。我们不仅要从人的眼光、人的视野和感受上去考虑,更应该从野生动植物、整个自然界、从整个宇宙的角度去考虑,建立科学的生态观。动植物高兴了,我们人类也就高兴了!”


  

人间仙境芊林背,太岳山上的好地方
  

当你到沁源县韩洪乡的好地方林场,进入太岳山上的芊林背景区时,会立刻对“天然氧吧”这四个字有了感官上的认识。一眼望去,是看不到边的华北落叶松;深深呼吸,清甜的味道迎面扑来,好一个“林茂草奇花艳丽”的人间仙境啊!

从好地方林场进入“天然氧吧”芊林背景区。


  

芊林背景区的林场,是拥有优良生态环境的沁源的一种象征,也是一张奖状。
  

芊林背景区海拔较高,山体多为露绵岩,形成了高山壑口,也形成了绝美的自然风光。当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一路前行时,已经被眼前开得千姿百态的山花、直入云霄的油松迷得迈不开腿了,再加上远处不时传来的鸟鸣声,犹如进入世外桃源一般。站在山顶最高处的瞭望台,满眼都是绿意,凉飕飕的山风抚摸着脸颊、臂膀,瞬间能感受到高山旷野所带来的凉爽。
  

实际上,芊林背非天然形成,而是人类荒山造林的成功典范。山西省森林公安局太岳山分局好地方派出所郭海民所长介绍,在上世纪40年代,这里只有一处天然落叶松林(约亩),其余全部是大面积的荒山荒坡,人称之为“大漫”。太岳林局于年建立好地方造林站(年改称林场),从此拉开了这里荒山造林的序幕。
  

在芊林背的山顶,有两通纪念碑,一通是“人工造林纪念碑”,一通是“森林抚育纪念碑”,上面详实记录了沁源人民植树造林的成就。从亩天然林,到千亩油松,再到十万亩落叶松……几十年如一日,沁源人民勇于攀登高峰,相继开山种树,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如今郁郁葱葱的茫茫林海。
  

除了开山种树之外,沁源人民为了改造家园,不断探索,先后通过林分改造、迹地更新等措施,更新了大片的天然桦树,栽种了华北落叶松,使林分结构得到了优化,林相趋于统一。郭海民说,曾经的“大漫”,多是高山草甸,后来经过老一辈林业人的努力,开始小面积培育落叶松,最终成功后于年至年期间大面积推广造林。“如今的好地方林场,和将台、七里峪林场累计有十万亩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就像千*万马一样,巍然屹立,是几代人艰苦创业的见证,也体现了一批又一批林业建设者勇攀高峰的精神。”
  

时至今日,不少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沁源人还记得当时在芊林背植树造林的场景。当地的老百姓告诉山西晚报采访团的记者,少年时曾经在好地方林场勤工俭学,帮着植树护苗,“那会儿上初中,学校安排我们去接受劳动教育,于是大家就抬着树苗上山,当时山上全是灌木丛,林业工人前边砍掉灌木开路,我们后边栽树,非常辛苦。但是今天看到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林,真是非常骄傲和自豪。”
  

青山永在,珍禽常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沁源一直在努力,也将“绿色沁源”这张名片,打得响亮。

沁河日记


  

鱼儿泉,白狐窑,五龙川,花坡,灵空山……沁源的地名,就是诗。
  

看着每个地名,都能让人脑补出美丽的传说和神话,空灵神秘,充满原始气息。其中最惹人起探究之心的,莫过灵空山,莫过圣寿寺。
  

——节选自《沁河日记·昔日皇子出家寺,今朝森林康养地》

灵空山——沁源要在这里打造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绿色康养模式弥漫灵空山景区

久居都市的你,究竟有多久没有感受过绿荫环绕?嚷着开窗透气的你,究竟有多久没有大口地深呼吸?出国寻找美景的你,知不知道家门口就有一片森林?这里清水潺潺、百花争艳,一幅幅美丽又梦幻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这就是被誉为三晋绿肺、太岳花篮,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沁源。
  

临近中秋的沁源,秋高气爽,凉风习习。8月30日,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吃罢早餐赶往森林王国——灵空山,这里高山起伏、奇峰竞秀、屏障叠翠、天蓝水碧、松涛阵阵、楼阁林立、殿宇高悬。接待我们的灵空山镇镇长郑云亮早已在被誉为油松之王的“九杆旗”下等着采访团的到来。

坐落在灵空山半山腰的圣寿寺。

昔日皇子修身养性遁入空门


  

“灵空山原名九顶山,后因佛教活动改名为灵空山。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80%,全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夏季最高气温在25℃左右,年平均气温7℃,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天以上,适游期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达个以上。在灵空山的半山腰,有一块平地,古老的圣寿寺就坐落在这里。据史籍记载,唐懿宗的第四个儿子李侃,因*巢起义,避难到此,削发为僧。后来坐化此地,被世人奉为先师菩萨。宋太祖赵匡胤在灵空脱险,为报答先师菩萨赐匾‘圣寿寺……’”面对摄像师的镜头,郑云亮滔滔不绝地介绍着灵空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千年前,灵空山的空灵能让皇子看破红尘在这里修身养性,如今,它一样能疗愈抚慰城市里众多活得焦虑不安的心灵。“我们不但要在这里建设医养基地,还要设立禅修场所,打造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的郑云亮对灵空山充满了感情,提及未来信心满满。
  

今朝建设康养胜地推进全域旅游
  

据了解,去年以来,沁源县委县*府提出了“尚旅,做活绿色文章”的发展思路,把全域康养与全域旅游相结合,以打造“绿色沁源”康养胜地为目标,规划创建“灵空山康养特色小镇”和“琴泉山森林特色小镇”,积极推进“绿色沁源”康养胜地建设,把康养作为沁源旅游的主打品牌推向市场,吸引全国乃至海内外对生活和健康有更高要求的游客。
  

在灵空山遮天避日的原始森林里,我们跟随郑云亮顺着步道往下走,畅行其间,空气清新,大口呼吸,顿感有洗肺的功效。提及“灵空山康养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郑云亮说,灵空山康养小镇规划区域包含灵空山镇周边七个村庄,分别是:五龙川村、第一川村、黑峪村、柏子村、下兴居村、庄则沟村、西务村以及韩洪乡仁道村。目前项目设计具备优美的高山景观和较好的产业基础,旅游客群的黑峪村-五龙川村-第一川村成为康养小镇的重点启动区域。
  

“整体设想为康养避暑,定位为健康老人主题。这几年每到夏天,临汾、霍州、平遥等地的好多老人就来了,他们会各自找村民的房子租住。为了满足这种分散式养老需求,我们对这些村子的居民房屋进行了改水改厕和建筑外观改造,随后还要建一部分老人休闲的地方,如把天然的草地做成高尔夫球场、门球场等,打造小菜园,建老人漫步道,几个村要形成生态康养环。此外,准备在五龙川建一个书院,建一个中医药康养中心,让老人有吃的、有住的、有玩的、有医疗保健的地方。”
  

“我们还要充分挖掘绿色生态优势,突出森林康养、度假旅游,提出‘国际慢城·生态灵空’绿色康养的旅游理念,把灵空山镇逐步打造成一流的旅游康养胜地。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森林康养体系建设工程、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提升工程、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等。对市*水电按照旅游容量进行扩容规划,对道路进行旅游标准提升,对村庄村貌进行提升修复,完善区域内车位,旅游床位、食宿接待能力的提升规划,依据现有圣寿寺、灵寿寺、高山古村、风洞沟、溶洞等自然资源合理布局,分期规划。同时规划以灵空山宗教文化和高山农耕文化为载体,设计居住度假养生、高山户外运动体验等康养活动,形成森林中医综合康养的大格局。”郑云亮对“灵空山康养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信心十足。
  

“灵空山康养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工作年5月启动,目前已投资万元完成了启动区策划、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小镇区域的给排水管网改造、村民厕所改造、强弱电入地、景观风貌、康养民宿示范户建设等工作。日前,有部分村给水污水管网、强弱电入地工程已完成。另外,灵空山镇还在北京分别与上海、长治两家公司签订了《沁源县灵空山康养小镇及周边乡村振兴项目》招商引资协议。年10月,灵空山镇人民*府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采取PPP模式实施康养小镇建设被正式批准;年3月,省民*厅批准灵空山康养小镇作为全省年重点推进项目之一;年8月18日,PPP项目“两评一案”评审会顺利通过。
  

这些村落将成为动感朝气的户外体验区
  

临近中午,采访团来到了被列为康养小镇规划区域的第一川村就餐。这个村庄处在一块低凹的小盆地上,四面环山,一排排整齐的红瓦房被绿色的高山草甸所包围。村口一块巨石上“第一川”三个鲜红的大字赫然醒目,入村的一条笔直的大道两侧五颜六色的彩旗迎风招展。

拥有独特区域气候的第一川村。
  

就餐点在村中的一处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朴实憨厚的大妈边给我们端菜边介绍说,她们做饭用的食材都是自家种自家养,从不在外面买。
  

的确,第一川村独特的区域气候、优良的环境盛产优质的食材,如豆角、西葫芦、马铃薯等蔬菜,莜麦、荞麦等优质小杂粮,蕨菜、木耳、蘑菇等山珍……连翘、*参、*芪等道地中药材与近乎野生状态下生长出来的这些食材相搭配,再加上山猪肉和土鸡蛋,餐桌上的美味着实让人垂涎。
  

年,灵空山镇聘请中国乡建院对第一川、五龙川、黑峪3个示范村进行了一体策划、一体规划设计。目前第一川村首批民宿打造已开工建设;第一川私家峪露营地已具备运行条件;投资1.2亿元计划新建的第一川高原射击射箭基地项目已经完成初步选址;山西省定向测向训练基地在此挂牌成立,并于去年10月成功举办了山西省第一届“绿色沁源”杯GPS定向越野锦标赛;年第一川村还成立了全县首家内置金融合作社,农民互助迈出了新步伐。
  

相信不久的将来,灵空山山区的气候优势、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将转化为休闲农家乐、高端民宿、户外体育运动基地发展引擎;灵空山镇的这些村落也将成为康养小镇内最具动感朝气的户外体验区。
  

慢生活,深呼吸,有种绿色康养模式叫沁源。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沁源,走进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感受着这里古老的人文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

沁河日记


  

我们的到来,扰动了村子。全村人都出来当围观群众,也不过十来个人。他们微微笑着,看我们拍摄,看无人机从他们头顶飞过,也没有惊奇稀罕,一如这平静的大山,不管来了风雨,还是阳光,只管自己泰然着。
  

——节选自《沁河日记·右玉满山绿何来,沁源油松开善端》

航拍闫寨村太岳*区司令部旧址。

三处革命遗址见证热血历史

8月30日一大早,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从沁源县城出发,往东南方向约走7公里来到了闫寨村太岳*区司令部旧址。
  

年至年,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区***领导机关驻地,当时有太岳区的“小延安”之称。
  

现在,闫寨村里留下太岳*区司令部旧址及老一辈革命家办公居住窑洞26孔、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抗战四年阵亡将士纪念碑及纪念亭一处、太岳区*委旧址、太岳区各救会旧址、东沟抗战遗址、太岳区供给部、看守所、公安局、电台、报社、话剧团旧址等。

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太岳*区司令部旧址的守门人段留印。

太岳山上的“小延安”——红色闫寨


  

“一九四二年,正在秋收天,日本*子横行霸道进攻咱沁源,又杀人又放火真呀么真野蛮,从此后沁源人民遭下了大难。半夜就起身,鸡叫就爬山,沁源人都住进深山里面,铺*蒿盖百草冷水拌炒面,多少人白天黑夜眼望着延安……”面对山西晚报记者,71岁的段留印老人唱起了当年的沁源民歌《望延安》,这首歌闫寨村人人都会唱。
  

段留印是这处国保级文物单位的守门人,他唱的是“沁源围困战”,当年抗战的一个奇迹——太岳区*委组织群众撤离家园,把日*围困在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最终迫使日*逃离沁源。沁源人最骄傲的是:围困战两年半里,沁源没有出过一个汉奸,没有建一个维持会。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向沁源*民致敬》的社论,沁源被毛泽东赞誉为“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
  

段留印在太岳*区司令部旧址已经工作了7个年头,他每月只有元的工资,既当管理员又当讲解员,每天还要早早起来,把整个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段留印说:“我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段留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年6月成立了太岳*区司令部后,闫寨村这些窑洞是当年10月旅的部队挖的,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都曾在这里住过。年至年10月,日*占领了沁源县城后,沁源*民以沁源城关为中心,发动群众全部转移出来,把水井填死,粮食深埋,生活用品搬空,使方圆数里的村庄成为“无人区”。日*得到的是一座空无一人的空城,惟一的补给运输线还被八路*和民兵用地雷封锁,粮食运不进来,沁源的日*只得杀野狗、*马充饥。在我*民长期的围困下,日*惶惶不可终日,最终狼狈不堪地逃出沁源县境。
  

在谈及当年*民一家亲的故事时,段留印老人朴实而震撼心灵的话语,让山西晚报采访团的记者几次抹泪。“那个时候闫寨村的四个老大妈看着部队的战士们吃不好,就把挖回的野菜做成菜团子送到部队里。首长们不让要老百姓的东西,这些老人们看着战士们挨着饿也不要百姓的东西,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就坐着不走,就这样首长允许收下了菜团子。几个老大妈说,我们要看着你们吃了才走。把菜团子分开后,有的战士们咬一口就装起来了,有的含在嘴里一直嚼呀嚼,不是嫌不好吃,而是太金贵了,舍不得往下咽。战士们看着这些老妈妈,说实在话也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嘴里嚼着菜团子,眼里止不住流下了泪。这些当时的画面,事情很小但是很感人。”
  

现在,每年七一前后都是闫寨村最热闹的时候,会迎来大大小小的参观学习团队,段留印老人会一次次热心地给大家介绍那段热血历史。当然,他也愿意让采访团看到闫寨村现在的新变化,他说村里开工了十几个项目,要做休闲观光、农俗体验等为一体的红色田园体验小镇。
  

苦难与怀念留在了过去,静好的岁月里,未来变得愈发可期。
  

名南下干部支援福建贡献了青春年华
  

在沁源县城东,有一处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的公园,这就是沁源县“中国人民解放*长江支队”纪念园,年12月24日建成正式开园。这处革命教育基地与太岳*区司令部旧址一起,成为沁源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长江支队”纪念园内的纪念碑。


  

年初,在*中央和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下,中共华北局从太行太岳革命老区抽调四千多名干部人员,组成中国人民解放*长江支队,南下接收*权。长江支队中,沁源干部最多,名优秀儿女南下支援福建的革命与建设。
  

沁源这批红*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优秀儿女,听从*的召唤,远离家乡亲人,途经八省六十三县,翻过太岳、太行、武夷三大山脉,跨越*河、长江、淮河、钱塘、闽江五大河流,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冒着枪林弹雨,历经艰辛跋涉,历时二百余天,行程六千余里,从沁河岸边抵达八闽大地,以沁源籍干部为主的二大队三中队,建制接管了闽北重镇邵武县;另有大批沁源籍南下干部,分赴福建各地。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在八闽大地经历了接管*权、建*支前、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等光辉岁月,为福建和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
  

刘少奇化装成商人在村里住过13天
  

8月27日,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来到了赤石桥乡涧崖底村,随行的赤石桥乡宣传委员王伟刚指着村中一处正在修缮的民房说,“这里是刘少奇路居地,当年他在去往晋绥根据地的途中在这里居住过13天”。
  

据涧崖底村委主任安晓东介绍,年10月20日晚,时任新四**委的刘少奇赴延安途中到达沁源。当时,正值日*纠集9个大队万余人的兵力,分数路对太岳地区实施疯狂的秋季“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太岳区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在四面受敌、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刘少奇于当晚同太岳*区领导紧急转移到安泽,其间刘少奇化名胡服。第二天,太岳*区司令员陈赓电令洪赵支队,由*委解学恭亲自带队赶赴安泽接刘少奇到晋绥。刘少奇在洪赵支队的护送下,由安泽县出发,经沁源县的阳城、定阳、紫红、汝家庄村,最后到达涧崖底村。途中少奇同志身着便装,头戴火车头帽子,身穿一件青布大褂,脚蹬布底鞋子,化装成商人模样。为安全起见,刘少奇及护送部队决定在该村暂避时日,待情况稳定以后,再择机通过。
  

安晓东说,在涧崖底村路居期间,刘少奇又化名老许(许兴仁)。平日里他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多次深入家户访贫问苦,详细了解开展对敌斗争,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实施减租、减息的*策法令,对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和*组织的建设等做了十分重要的指示。同时对沁源县群众自制的石雷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的指示,给正在同日*浴血奋斗的全县***民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对“沁源围困战”的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并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13天后,刘少奇仍由洪赵支队护送,安全通过同蒲线到达晋绥根据地。
  

自年8月起,赤石桥乡涧崖底村乡村两级投资余万元,对刘少奇路居地进行了整体的修缮和保护,修缮面积余平方米,并对周边配套设施进行了改善。

沁河日记


  

我更感慨的是,在当年那么困难的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是什么支撑着那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精神!而如今,我们努力往前奔跑的时候,又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的信念?
  

——节选自《沁河日记·好人好马上三线,曾经尘封半世纪》

郭道镇三线记忆展览馆,记载了一代热血青年奉献青春的壮美诗篇。

七座三线工厂深情述说家国情怀

红色,是沁源的基因。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是太岳抗日根据地腹心地区,沁源*民在八路*太岳*区主力一部配合下,在沁源地区对日*进行了长达两年半的围困战,战斗2余次并取得胜利。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备荒备战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国家号召下,重点国防科工企业迁往了中西部三线地区,从年后,有七家*工企业一万五千多人相继落址迁入沁源。今天的故事,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批上世纪60年代人的故事。
  

年,郭道镇在七家*工企业的旧址上开始筹划建设“三线记忆展览馆”,就是想留住那一段特殊的三线故事,定格广大在沁源生活了二十年之久的“三线人”在国家发展历程中所做出的无私贡献。如今,这个展览馆吸引了许多“三线人”重返沁源,从青春年少到两鬓花白,他们相拥而泣,在老照片中寻找青春记忆。这里,流淌着太多人的汗水、泪水,书写着一段看似普通却着实不普通的历史芳华。

三线记忆展览馆外展示着工人们曾经使用的机床。

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在三线记忆展览馆进行直播。

何为“三线”?它绝不仅仅是一段历史


  

时下很流行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这句话,放在三线建设的历史长河中看,也很有意味。“三线”也被称为“三线建设”,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紧张的国际局势下,为了战备需要,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沁源因为地理位置隐蔽,成为当时首选的三线地区。
  

在*中央号召下,很多原居于大城市的干部职工、知识分子扛起背包,跋山涉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宁静的太岳山,来到了郭道镇,用艰辛和血汗乃至生命,建设大中型*工企业。当时沁源有7个三线厂,有5个驻扎在郭道镇。
  

“年开始建设工厂,我记得当时为了搞建设,运输大型的机械,国家还专门在郭道镇修路、建桥,真是投入了不少。”负责接待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成员的“讲解员”王翌晖,年近七旬,沁源人,父亲是战斗英雄,跟着部队从沁源一路南下到四川,但随着三线建设,又重返故土。
  

“三线建设历时21年,实现了国家建设的重点由东部向西部的迁移,建成了巩固的战略后方,广大青年心中充满了到中西部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能参加三线建设,成为当时青年人的莫大光荣。因为历史原因,三线建设在当时是保密的,工厂也实行半*事化管理,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建设者,就这样窝在小山沟里,默默地做着贡献。”
  

王翌晖说,“三线”建设是共和国的一个特殊时期,一代三线人以“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豪情,奠定和壮大了我国的*事工业基础,也铸就了红色沁源的辉煌历程。“它绝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那是一段无数人的拼搏岁月,是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是我们现在所有安稳、和平和幸福的基础。”
  

搭乘时光机重返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翌晖是三线建设中的第一批“徒工”,他跟着师傅们学本领,也有机会跟来自清华、北大等学校毕业的学生学文化,因工作成绩优异,有了去山西财经学院进修的机会。大学毕业后,王翌晖又回到厂里,在三厂合并之后,还曾经担任过厂长一职。一辈子呆在沁源,一辈子守着“三线建设”的这些厂矿,经历了这些*工企业的辉煌和衰败。在沁源,像王翌晖这样的“三线人”有很多,大家始终觉得应该为这段历史做点什么,于是,“三线记忆展览馆”应运而生。
  

这间展览馆,由原来的长虹机械厂的旧厂房改建,总面积余平方米,总投资余万元。馆内收藏原三线厂实物0余件,照片余张。整个展馆共7个展厅,从历史背景、挺进沁源、生产历程、激情岁月、三线人物、三线情结、再铸辉煌等板块,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当年三线厂在沁源的发展历程,展馆作品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三线建设那段峥嵘岁月,展现了三线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建设精神。
  

“三线工厂转建之后,不少人就都回到家乡了,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三线职工,还有的在海外定居。不过当初说要在郭道镇建记忆馆时,不少以前的工友们都邮寄回来老照片,特别珍贵。”
  

看着面前的一张张老照片,采访团的成员们似乎搭乘上了一架时光机。“你瞧,这是70年代的照片,别的地方人们还穿着黑、白、蓝色的上衣,我们的工友们都穿上格子衬衫、喇叭裤了。”王翌晖的脸上有些自豪,那是他最为得意的时光,“因为三线厂,郭道镇成为当时沁源城里的‘小上海’,这些大城市来的职工,打扮洋气,吃穿用也都很细致,很多人会把城市的新鲜玩意带到郭道镇来。”
  

三线厂的入驻,为沁源带来了许多活力和新奇。工厂的剧社里,文艺演出比比皆是;篮球场上,到处都是运动的身影。“现在,沁源人还都喜欢打篮球,或许是受到了三线职工的影响吧。”在王翌晖的介绍下,三线建设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起来,那一张张带着生气的照片,让人找寻到了浓浓的烟火气息,真实感知到了曾经的岁月。
  

如果青春回不去至少还有记忆留下来
  

改革开放后,“三线”企业由于位置过于分散、偏僻闭塞而难有发展。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部分企业经过“*转民,以民养*”的调整改造实现了凤凰涅槃,有些成为新一代大国重器的摇篮。而有些“三线”企业或搬迁、合并,或破产、重组,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时至今日,郭道镇内的不少厂子都已拆除,“三线记忆展览馆”的存在就越发显得重要。
  

对于王翌晖来说,只要有“三线人”重回郭道镇,他总会作陪,尤其是记忆展览馆建立之后,大家都把这里当成了聚会的重要场所,都会在展厅里看看老照片,回忆过往,唠唠家常话。为了留住青春,留住大家的“三线记忆”,郭道镇还专门在每年的6月16日-21日举办“三线记忆活动周”,邀请更多的“三线人”回家重聚,每到这个时候,也是最为催泪的时光。亦如展厅中最令人唏嘘感慨的照片墙一样:那是“三线人”现在的照片,照片中的他们,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早已不是青春时意气风发的模样,正是应了王翌晖诗中所写的那样——“昔日少年重聚首,皓首白发豪气冲!”
  

展览馆内还专门印刷了当年7个*工厂的厂旗,上面除了印有厂名外,还有各个厂的厂徽,将其生产职能进行了展现。王翌晖逐一为采访团的记者们介绍,他一面一面地抚平旗帜,掷地有声地念出厂名,眼眶有些湿润,声音有些哽咽。
  

还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围绕“三线记忆展览馆”的独有特点,沁源县还要逐步拓展长虹厂、晋东厂、东昇厂全部厂区旧址,对各厂遗留厂房、宿舍、学校、礼堂等设施充分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工业遗址”公园、传统特色餐饮园、民俗文化体验园、三线影视拍摄园、工业遗存文创园,努力打造集旅游开发、爱国教育、影视拍摄、民俗文化、文创产业为一体,功能多样,业态丰富,文旅融合发展的全国“小三线”红色教育基地。
  

岁月不会停留,时光冲淡一切,但总有些东西,是不应该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的。

花坡的海拔在米左右,具有高原气候特征。山顶呈馒头形,平缓无崖,林木稀少,遍地生长着矮矮的野草和豆科植物。每当花开季节,山上五颜六色,各具形态,密如栽种,故名“花坡”。

掩映在绿树中的圣寿寺。

沁源之绿满满地铺

晋东南的山,与山西各处都有不同。

沁河源周边高山林立,形成独有的小气候,时而蓝天白云,时而大雨倾盆,时而云雾缭绕。


  

晋西北高原上的山,连绵起伏,虽不险峻,却气势磅礴;雁北的山,峭壁林立,为三晋屏障。


  

晋东南的山,陡峭险峻固然可以形容,但令人印象最深的,却是,“秀”。

生长在灵空山山顶上的油松,一根出土派生3枝后又分作笔直的9枝主干,好似9面迎风招展的擎天旗帜,因此得名“九杆旗”。


  

山上绝不缺绿树葱茏,山间绝不缺溪水潺潺。
  

树使山青,水令山润,于是,山色随之秀丽起来。

长征村周边山坡上的中药材*芩花开。


  

如果说,晋西北的山如老父般可依靠,晋北的山如战士般可信赖,那么,晋东南的山,则如美女般可欣赏。

芊林背位于沁源县韩洪乡。曾经,这里四季山风不断,呼啸不绝。太岳森林局好地方林场和将台林场林业工人坚持20余年在这荒郊野外、不见人烟的山坡上植造了总面积为8万亩的茫茫落叶松林人工林。漫步林海,如入东北大兴安岭,绿浪滔天,百鸟穿林,蝉鸣不断。


  

这样的山里,才能流出沁河这样的水呢。

沁河北源出水口。

沁河源头(指公认的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的二郎神沟)出水口。

沁河之水静静地流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河流,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江、河如是,淮、济、洛、汾如是。沁,亦如是。《说文解字》中对“沁”的释义为,“沁水,出上*远羊头山,东南入河”。但是,另外一个解释说,“沁,渗透之水”。而若作动词,便为“渗入,透出”。
  

不禁让人佩服古人的观察力。

两朵小花在沁河源头扎下了根。


  

沁河,发源自山石中渗出的清泉,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这河,也不汹涌,也不澎湃,少见百折千回,更少见一往无前的气势。

沁河源头泉水清澈。

它就是那样缓缓地慢慢地流淌,流了千里,流了万年,流过村庄城市,滋养两岸无数的人。

沁源县永和水库位于郭道镇闫家庄村东紫红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主要任务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灌溉、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


  

只是,很少有人会特意去
  

沁河的美,并不是那种夺魄惊*的美,而是那种花间独照的美。

龙头村水清草绿,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你去寻它,它就在那里;你不寻它,它便静默远去。

苍鹭在沁河河道觅食。


  

就在这种静默中,你依然会感受到它的力量,“沁”人心脾的力量。

在沁河源头,经常有游客或者市民取水饮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其沁之谓欤?

在沁河源头,演员们助力“千里走沁河”。

在沁源休闲广场,家长领着孩子散步。

沁源之人美美地活

一个地方,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

在桃花村桃园广场,村民在悠闲地下棋。


  

山山水水不会说话,但却把它们所有的性格都赋予到这一方土地上的人。
  

可是,如果沁河的山水胜景看不完,沁源人又怎么能说得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岭上村农家乐,村民正在晾晒刚采摘的野生木耳。


  

一两个词汇,并不能对沁源人作出准确的描述,或许,也不需要准确的归纳。
  

就叫“沁源人”吧。

沁源体育场游乐场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一路行来,我们见到了老人孩童,见到了工人农民,见到了球场上挥汗如雨的年轻人,也见到了穿着时髦的漂亮姑娘。
  

一路行来,我们见到了沁源围困战的战士,见到了南下八闽大地的干部,见到了来自远方的三线厂的建设者,也见到了每一个为自己梦想努力的奋斗者。
  

都是沁源人。

沁水河边的荷花池吸引了许多游客观赏。


  

即使我不能分清他们的长相,但如果,我再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的事迹,我还会在心里说:
  

哦,了不起的沁源人。

沁河日记


  

一场美食直播里不断加进去我们各种对*策的解读,各种对山西的解释,把美食秀混合出一种特殊的气质。
  

我们刷新了网友对山西的看法。
  

沁源刷新了我们对乡村的看法。
  

所以,我们头脑中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到底隔多远?
  

——节选自《沁河日记·不意直播成爆款,千万网友赞山西》

沁源县渣滩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麻纸制造坊。

八大碗和手工麻纸老传统历久弥新

手工麻纸特别受书法爱好者喜爱。

直播仨小时,炒火南峪八大碗


  

8月31日,在沁源县中峪乡南峪村,进行了“绿色沁源·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沁源站的最后一场直播。没想到,一场八大碗的美食盛宴,催生了万人次的观看量,直接炒火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峪村。网友们纷纷索要南峪村书记吴文斌的电话,都想去这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山村中,享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品尝地道的“南峪八大碗”,感受热情如火的淳朴民风。

沁源美食“八盘八碗”。


  

8月31日下午3点,直播一结束,沁源县中峪乡乡长霍宏峰也兴奋得“得瑟”起来,隔空喊话沁源县水利局阴永明局长:“您喝口水多万的观看量,我们这么多菜弄个1多万也是应该的。”
  

是什么点燃了网友的热情和
  

非也。 

套用网友所言:“从中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刷新了对山西的认知,原来你们山西的天也会这么蓝啊!不是天天灰蒙蒙,家家都有矿。”
  

看到村里每个月都要给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吃两次席,有网友感叹道:“这个村子,真有人情味儿,幸福度比城市高太多了。”
  

“我突然觉得苏州没这个地方好了,这房子这么美。”
  

“这个村里有农家乐吗?多少钱一晚?多少钱一桌八大碗的席?”
  

“到南峪村怎么去呀?有高铁吗?有飞机吗?”
  

……
  

网友们七嘴八舌
  

沁源县中峪乡南峪村,地处太岳山东麓中段,三面环山,森林面积占区域面积50%,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采访团一进村子就被村民们的热情感染了——村民自发组织了扭秧歌、唱秧歌;街边老人毫不怯场,拦着我们的摄像记者主动要求唱上两嗓子。霍宏峰介绍,南峪村的民间文艺搞得是全乡最好的。乡里文艺竞演不夺第一不甘心。龙灯、狮子、扛装、社火,每年的“转九曲*河”南峪独一无二。每年过年,村里都会自发举办文艺晚会,家家都会出节目。
  

南峪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子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年人。为了让出外打工的村民放心,村领导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传承南峪孝老、敬老的风俗,5年前办起了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月1号、15号,免费给村里60岁以上的70多位老人吃一顿席。除了国家补贴的一部分费用外,剩余不足的部分都是南峪村自筹的。
  

八盘八碗宴席,是南峪村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程序多、式样多、讲究多、场面大。由先前“六盘”“八盘”“十二盘”“五福捧寿”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成“二八八”,即“八盘八碗”,质量一路攀升,菜品名堂翻新。
  

据为老人们做菜的吴师傅介绍,八大碗包括四荤四素,有大肉(红烧肉)、肘肉、酥肉、丸子、金针海带、炖粉条、炖粉皮、蛋花汤。除了八大碗,还有根据现有当季食材选取制作的八大盘。八盘八碗全部选用当地自产的食材,每道菜都是经过炸、炒、蒸制而成,而且全部是带汤的。菜也是一道一道地按顺序上席。
  

吴师傅一边烹饪,一边介绍着八大碗,网友们隔着屏幕流口水,纷纷咨询做法。有的网友甚至
  

至此,一场简单的“八大碗”直播,从最初的一个半小时,在网友们的热情高涨下,硬生生直播了3个多小时,万多人次进入了直播间。网友们感谢晚报主播,能走下去,让不熟知山西,不熟知乡村的人,看到一个真实的山西,真实的乡村。更让很多思乡的游子,看到了正在吃席的奶奶,看到了正在做饭的二妈,抚慰着那份乡愁。更多网友抛出了橄榄枝,“千里走汾河吧”“走走山西吧”“什么时候来我们村”“希望你们一直走下去……”
  

手工麻纸,老郑家的传家宝有了盼头
  

之前就听说过沁源手工麻纸,年5月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31日,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一行来到沁源县渣滩村,探访郑变和家的祖传手工制作麻纸的手艺,亲眼见证传说中的造纸术。虽然距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已近两千年,但一脉相承的制造工艺却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郑家世代从事手工麻纸制造,年创办了手工麻纸制造坊,郑变和是第五代传人。


  

郑变和,一位黝黑精瘦的老人家,今年64岁,个子不高,露在外面的两条胳膊细却有力。郑变和热情健谈。据他讲,老郑家年创办了手工麻纸坊,已经有将近年的历史,他是第五代传人。他们家制作出来的手工麻纸,拉力大、韧性好、纸面平整、使用时间长,可以保存两三百年,书写在麻纸上的文字,历经百年依然字迹清晰,墨不褪色。
  

郑变和一边非常热心地为大家讲解手工麻纸的制作工艺,一边为大家演示着每道工序,剁料、蒸料、洗麻、下池淹纸、起纸、晒纸、蒸纸……一道道工序样样都不能少,5天时间才能出一批纸。
  

郑变和的麻纸制造坊其实就是个手工小作坊,村民都叫它纸坊。这里还保存有全套完整的麻纸生产工具,有立式石碾、洗麻料池、淹纸池、淹纸架、淹纸帘、晒纸架、晒纸刷、蒸料锅、剁麻斧等。从这些斑驳陈旧的工具中,不难看出手工麻纸复杂的制作工艺。
  

而整套工序中当数起纸和晒纸最难。光学起纸这道工序,就得三年时间,也是最显功力的一个环节。郑变和轻轻松松地演示完后,采访团记者一个个跃跃欲试,亲自体验一把,结果一个个在纸帘上画起了山水画,起纸层薄厚不匀不说,还一个个喊着腰困胳膊疼得要死。难怪老人家的手艺号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为了把老祖宗的独家手艺传承下去,郑变和把手工造纸的名誉看得很重。近期有福建商家发来一批麻皮,想请他用传统手工麻纸手艺制作一批麻纸。结果郑变和因为这批麻皮质量太脆,根本无法做出质量合格的麻纸,一口就回绝了。
  

说着,郑变和给采访团拿出了三种不同的麻皮,有河南的、福建的以及沁源当地的。三种不同产地的麻皮,质量果真不同。“沁源手工麻纸”最好用的是沁源当地产的麻皮,用当地泉水浸泡、沤洗,再用郑式独有的手工制作技艺,才能生产制作出历经两三百年墨不掉色的手工麻纸。
  

“原来麻纸大多用在糊窗户、打顶篷、糊灯笼、练字上,现在一般用在装饰、装裱和书画上。”去年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还为手工麻纸前景担忧的郑变和,今年已经没有了那份沮丧。原来,去年沁源县*府带领他们去北京做了展演推荐,招商引资后,“订单就不断,有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石家庄等地的,现在只要生产出来的麻纸就有人要。”良好的销路,让他跃跃欲试,有心扩大再生产。“现在,只要增加一个打浆机、循环泵,还有贴纸墙,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我们的手工工艺不会改变。随着用途的改变,手工麻纸的销路也越来越好。”
  

说起未来,郑变和满眼放光,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儿子,也向采访团表示,自己现在技艺还差得很远,正在一点点地跟着父亲学习,不能让这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非遗手艺失传了。

沁河日记


  

长征村的0亩青山坡地,种满了连翘,套种的亩*芪,等过了白露就能收了,十几个品种已经分销给十几家药材商,每亩0斤能卖0块呢,村民们今年指定能有个好收成,村支书张慧斌却皱着眉头——他不发愁卖,就是发愁挖不出来,实在是太多了。
  

蓝紫色的*芩花在我们腿边大片大片盛开,守着山下的村庄和村里人这甜蜜的烦恼。
  

——节选自《沁河日记·绿色红色倾城色,秋风不改沁河波》

长征村西沟自然村山坡上种植着0亩连翘、*芪等中草药材。

六千亩中药材打造长征村产业链

“绿色沁源·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一行人沿着沁河源头一路走来,在美丽的沁河两岸众多村庄中,发现一个特色村庄——交口乡长征村。
  

8月30日中午,采访团一行刚进村子就被道路两边的彩绘墙吸引了——“中国十大名医”、中药药名及功效简介、中医小故事、和中医药相关的古典诗词画……好漂亮、好有特色的村庄!据说这在沁源县也是独此一村。
  

原来,这就是靠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长征村,一个以种植中草药为主,带动相关产业链生产发展的特色村庄。

长征村西沟自然村里的植物纯露体验馆。

曾经的长征村

破街、烂房、闲婆姨 亩荒地草疯长
  

“以前就是一条街,街边也全是烂房子。”
  

“那阵儿不行,人们吃了饭,大部分人打打麻将,没做的。”
  

……
  

一提起过去,村民们都觉得不堪回首。
  

“当时回到村里,觉得乡亲们挺可怜的。我当时开着个水泥管厂,能够带动一部分劳务,另外还有几辆三轮车,但只能解决村里30来人的劳务。”提起10年前的光景,现任长征村*支部书记的张慧斌仍然历历在目。当时村里人希望他回来带大家集体致富。年,张慧斌当选为长征村村委主任。
  

刚刚上任,张慧斌就带着支村两委上山查看,一统计发现,两个自然村长征村和西沟村弃耕撂荒地多亩,地里一人高的荒蒿,人走进去都看不着。
  

如何把这些荒地充分利用起来,既能发挥它的价值,又能成为一项产业呢?张慧斌和支村两委经过调研,结合本村气候土壤环境条件等先天优势后决定种植中药材。
  

万事开头难。最初村民们都不相信,也不敢跟着种。但是,在张慧斌的带领下,支村两委坚持种植中草药。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先种连翘,后来又套种了*芪。
  

“那就是瞎种了,多少年咱们都是种地,种中药材还能行了?”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张慧斌带头种植,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随着连翘种子的下地,问题也来了。当时因为没有钱,没有请技术员,春天种上了种子,刚开始去看的时候都发芽了,再过几天去看的时候就全死了,连续种了两次都死了,损失了十来万块钱。不肯认输的张慧斌,又鼓起勇气第三次种下去。当时是六七月份,种子重新种下去后,出苗比较整齐,爱钻研的他就琢磨出,咱这儿种药材需要在雨季种植。
  

就这样,张慧斌凭着一股韧劲儿,硬是带领长征村的村民们闯出了一条成功种植中草药的脱贫致富之路。
  

今天的长征村
  

新街、新房、好收成,药王文化上了墙
  

种植中草药7年来,村民们从最初的不相信,到现在都跟着种,原先弃耕撂荒的土地也全部利用起来。张慧斌带领大家成立了一个个专业合作社,藏畛种植合作社种植中草药面积达0亩,种植连翘、*芪、柴胡、苦参、射干、桔梗等多种中草药;众康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承揽工程亩;七亩园养殖有限公司年存栏鸡0只,年产蛋3.6万斤;沁河之绿联合社的晚秋*梨基地占地亩。
  

中草药种植带动农户70多户,每户收益0余元。尤其是年张慧斌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以来,村民们发现,张慧斌是真心带他们奔小康。
  

年,是张慧斌最辛苦的一年。这一年,为了实现长征村按照县委、县*府“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北药之首名村。张慧斌带领长征村支村两委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村里面貌大变样,街道新修了一条,旧房也都翻新了,街道院落门户都整洁一新。全村旱厕改造全部完工,煤改电也完成了一半。采访团直播的时候,张慧斌带着记者去厕所里好好地参观了一番。建成的米中医药文化墙,更是为长征村增色不少,让一进村的人们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中医名人、中药典故、中药名称和功效,一一彩绘在家家的外墙上,村民们无形中也受到了熏陶,学会了不少中草药知识。在张慧斌的带领下,长征村村民们正在努力践行着“长征无闲草,认得皆是宝”。
  

药材种植有了收益,张慧斌不满足于现状,爱折腾的他又有了新想法——长征村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但区域内的知名度、开发程度都较低,以粗加工出售中药原料为主,需要进一步对中草药进行深加工,于是,他们不断通过营销开拓市场,通过产品的吸引力赢得市场。他又四处学习取经,依托成熟的技术引进中草药深加工产业、药妆生产线和药草茶生产线,聘请专家打造纯植物护肤品及特色食物饮品,以“沁兰舒”为品牌,形成了完整的康养产业链,实现了农区变景区、劳动变运动、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村域“药王文化”价值的升华。
  

“几年来,总共投入多万元吧!”当采访团记者问到他个人投入村子里多少钱时,张慧斌想了一下低声回答。
  

“到目前有收入了吗?”
  

“有。从去年12月15日开始到现在,净收入十来万吧,销售额有二十来万元。”这个回答,张慧斌的声音明显地高了八度。
  

这不仅是他的成就,更是他的自豪,也是长征村的希望。
  

在村民们的集体信任和支持下,张慧斌也越干越有劲。村民们在后方种植,他在前方跑市场、找药商。如今,张慧斌的
  

明天的长征村
  

花香、果香、药草香“合欢本草谷”里都是宝
  

为了尽快实现脱贫奔小康,张慧斌和支村两委又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转型突破口,聘请专业团队规划设计,提出建设以“合欢本草谷”为主题的综合生态旅游区,开工建设了“六馆一廊一园”(百草茶馆、中医文化馆、五行音乐康养馆、香蜡馆、百草禅意馆、芬芳手工馆、孙思邈文化廊、草本乐园);充分挖掘药王文化素材,种植山楂树、金银花、皂角树、芍药等具有药用价值的观赏性植物;建成中药文化廊米。目前投入使用的有百草茶馆、芬芳手工馆。
  

“为什么叫合欢本草谷?”张慧斌解释道,“合欢寓意好,花开像伞状,很有观赏价值,还能入药,再加上我们村种植的大多是中草药,所以就起名为‘合欢本草谷’。”
  

在目前建成的芬芳手工中药纯露馆和百草茶馆,采访团成员现场体验了中药纯露和中药面膜的疗效,品尝了蒲公英花草茶。再有一个多月,五行音乐康养馆、药膳体验馆和中医文化馆即将建成,供人们体验。
  

长征村村口有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沁源合欢本草生态谷”,一个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导产业,延伸药花观赏、药茶饮品、药膳养生、药妆体验、中医理疗等产业链条的生态康养基地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张慧斌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筹备“合欢本草谷”二期工程项目,努力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烘干提取、制作、应用、文创、运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初步实现养客的智能化安享体系,区域内所有洗护用品均为沁兰舒中药产品,真正让养客体验到中药材的魅力所在。到时候,长征村会将实现中草药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将走出一条中草药种植、中草药深加工、中草药衍生品、康养休闲、参禅修行、农业观光采摘、中医文化科普、技术输出等产业之间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的转型之路。

沁河日记


  

跟着沁河走了一周,第一次见到了大河湾,蜿蜒曲折如龙行大地,好像舍不得离开家,能多湾一会儿是一会儿,又像出远门的孩子,走一步,回一下头。
  

——节选自《沁河日记·出沁源龙行大地,探锂电未来可期》

桃园村全景。

山顶村庄打出“世外桃源”旅游牌

岭上村全貌。

岭上村


  

昔日贫困乡村 今日旅游胜地
  

久居都市的人,已经忘却了什么是最简单的自然美,但是当你到了沁源县王陶乡的花坡村、岭上村,看着青翠的草甸和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野花,你就会发现,什么叫美得天然。如今,花坡村、岭上村,就是人们眼中的“世外桃源”,但却少有人知,曾经这些深居山林的村落,是重点扶贫的对象。
  

花坡村和岭上村,地势较高,在山顶之上,遍地生长着矮草类高山植物,每年春、夏、秋三个季节,各种草花适时盛开,犹如花的海洋。岭上村村长乔生龙告诉采访团记者,曾经因为地势原因,村里没有通公路,非常闭塞,出行就是靠骑骡子。“我们村以前穷啊,生活条件非常差,而且还缺水。老人从小就告诉我们,来了客人,宁可给他吃碗面,也不能让他喝口水。”这样的日子,留不住人,但凡有点办法的,都选择了出门打工,村庄里越发显得衰败。
  

“这两年,县里大力发展旅游,带动落后村庄发展,岭上村也在规划范围内,县里给我们修了路,通上了自来水,接通了网络,我们终于不是以前那个闭塞的小村子了。”在岭上村生活了一辈子,53岁的乔生龙说自己遇上了好时候。路修好了,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传十十传百,花坡和岭上成为沁源著名的景点。县里鼓励村民创业搞经营,激发大家创建美好家园的自生动力,于是,村子里办起了农家乐、精品民宿等,比如乔生龙就带领村民开了“牛棚咖啡馆”——昔日的牛圈粉饰一新,牛槽里装上了石子,牛棚里摆放了桌椅,一旁烘托气氛的烛台释放着星星点点的光,一片温馨悠闲。如今的“牛棚咖啡馆”已成为不少游客来沁源后必到的打卡地。

岭上村的牛棚咖啡馆。

岭上村村民段文琴也看到了“商机”,年,率先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没想到生意还挺红火,有一次还接待过个人的旅行团。在段文琴的小院子里,种着绿色蔬菜,晒着野生木耳,游客在这里既能吃上沁源当地美食,也能吃上绿色蔬菜,都乐不思蜀了。因为生意火爆,在介休的儿子张远豪特意辞了职回来帮母亲一起打理。“我在后厨掌勺前,还专门去太原学习了三个月。”在千里走沁河采访团记者面前,母子俩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以前,我家在村里算特困户。全家6口人,就靠种土豆维生,年收入不足元。现在,我们收入翻了两三番,贫困户的帽子终于可以摘了。”

像段文琴一样,不少村民都看好了旅游,行动起来,有的把房子改建成了民宿,有的开起了食堂,农村淳朴的风貌与现代化装饰风格相融合,改变了整个村的形象。采访中,采访团遇到了游客郝晓明,他说自己老家在沁源的*段村,距离岭上村只有10公里,但他却从没有到过岭上村。“早就听说岭上美,可是以前要想来这,连路都没有。我记得我婶婶就是从岭上村嫁到*段村的,迎亲那天,她从早上出发,晚上才到家。”郝晓明说,现在的沁源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全县在发展全域旅游,越来越多风景秀美的村庄被挖掘出来,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桃园村
  

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8月27日,沿着沁河源头逆流而上,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来到沁源县乡村振兴样板之一的赤石桥乡桃园村。
  

初秋的桃园村绿树环绕,天蓝水碧,亭台长廊,小桥流水。一排排古朴的民居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这里的自然风光以及乡愁、乡风、乡韵使的他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桃园村紧邻平遥界,向北公路可直达平遥、太原。全村共有87户,口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种植、养殖和务工。今年以来,桃园村在县乡两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借乡村振兴的东风趁势而起,在过去荒芜的河滩上投资余万元,建设了生态护河坝平方米,修建游园2个、亭台3座、25米观景长廊1座、加固桥梁2座、刘关张结义石像3座、墙画余平方米、改善户容户貌15户、新建农家乐3户、新建人畜分离圈舍22间余平方米、新建香菇产业大棚9座,仅用3个月就实现了令人惊讶的“华丽转身”。
  

如今的桃园村,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管理民主、产业新旺,昔日旧貌换新颜,桃园村就像一块洁白的美玉,镶嵌在秀水青山之中。村里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产业,实现了人畜分离,牛羊出村,有了农家乐,甚至成了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参观旅游。
  

桃园村*支部书记董蓝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过着忙时春种秋收,闲时拉拉家常的纯朴生活。董蓝仙曾想过各种改变桃园村贫困现状的办法,但都无果而终。起初,她觉得打造农家乐这是乱投资。因为在她的印象里,挣钱的方法只能是依靠劳动力,或者搞一些小型企业,搞乡村旅游那简直就是竹篮打水。但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变化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率先带头与她的丈夫孙生光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
  

董蓝仙就寻思,这东西光凭道听途说不真切,得实地打探。于是,她找了几个散客打听情况。他们这样说:“城里的高楼大厦看烦了,快节奏的生活搞得人很压抑,还是来这幽静的乡村地方好,心灵有了归宿,精神得到荡涤。”就连一些本地人也说:“还是村里好,空气就是不一样。”董蓝仙一听才明白,原来被自己看惯了的这山这水这乡村这么受欢迎!
  

丈夫孙生光向采访团记者介绍说:“我这个农家乐起名为‘喜乐肴’,做得饭菜也基本都是农家菜,除了对外经营饭店外,还收拾出五间房子作民宿,里面有卫生间还能冲澡,可供游客住宿。一间屋子一天只收元,从五月一日开张营业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不到四个月营业额达四万多元,可比我种地强多了。”“前段时间有个平遥游客一住就是十几天,住着就不想走了,临走时还让我把楼上也收拾出来,明年他要带父母来这里多住几天”,孙生光乐呵呵地说。
  

在村*支部书记董蓝仙的带动和影响下,70岁的村民高秀香也把自家小院的五间民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开起了农家乐供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食宿。58岁的村民武昭红也不甘落后,取名桃花坞的农家乐装修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沁源县委书记金所*说:“别的地方搞全域旅游,我们希望做全域度假,搞森林康养、乡村康养,把夏季充分利用起来,把沁源优越的生态条件、清凉的气候条件、绿色有机的食材资源利用起来,让游人来到沁源游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让沁源沁人心脾,如春风拂面。”
  

正是如此,沁源县根据各乡镇不同的旅游资源,积极引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农家乐建设,全力打造“一乡一品牌”“一村一主题”“一家一特色”等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通过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断构建起“全域覆盖、全城联动、全民参与、全景联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美丽沁源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历史将被改写,回归自然,走进乡村和森林,会成为越来越多人时尚出行的选择。沁源自己设计的广告语,“冬游海之南,夏住沁之源”,是沁源手里握的底牌,更是一种气魄。

沁河日记


  

全城男女老少好像都出来玩了,难道是电视不好看,手机不好玩吗?最多的组合是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打球跑步,人人一身汗。体育中心主任董建岗特别自豪:“我干了6年主任,最欣慰的事就是看到运动成为这个地方的时尚。”
  

整个运动区域东边倚着沁河,西边环着内河,河里的景观雾随着灯光变幻颜色,河水就这么悠悠荡荡地流着,美得像世外桃源。
  

这是沁源人自在的家。
  

——节选自《沁河日记·绿色红色倾城色,秋风不改沁河波》

沁源县城。

全民健身:活力沁源的精神密码

白天的沁源,和中国大多数的小县城并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沁源天气好一点,树多一点——人少车少,就算是主干道上也很安静,只有到了些特定的地方比如商场之类,才能感到点城市的喧闹。但到了晚上,沁源的夜晚还是很独特的,人们从家里出来,涌入同一个地方,脸上没有工作一天后的疲惫,每个人都兴致勃勃的,孩子们则跃跃欲试,更多了几分期待。

沁源县广场,这里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他们都要去体育场,沁源的活力,在晚上反而迸发得更明显。

沁源县城体育场。


  

8月30日晚上,“绿色沁源·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要在县城体育中心搞一场直播。天将擦黑,我们到了体育中心外的广场上,已经看到人头攒动,七八块篮球场上,每个场地上都是人。在广场的一角,LED大屏下,是群众消夏晚会,各系统轮流主办。当天晚上是金融系统主办,装扮漂亮、服装舞美俱全的是晚会的演员,但也有身着便装上台献唱的,那就是台下的观众按捺不住要上台亮一嗓子。
  

离我们开始直播不远的地方,是一块缩小了面积、降低了篮筐,还贴心地铺上塑料膜的场地,几个小不点在上面玩——不,是比赛,还是很正式的比赛,有裁判吹哨子,有现场激情解说,更少不了助威的观众,这些幼儿园四五岁的孩子追着篮球,身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有模有样地打着。
  

我们采访团里面,并没有篮球爱好者,孩子们水平怎么样不敢乱说,但是,看孩子们那些萌萌的样子,就够让人开心了。而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孩子们跑来跑去,抱抢的,推搡的,拉扯的,摔倒趴在地上的场面时常都有,可是,没见到一个孩子生气,没听到一个孩子哭泣,围观的家长们也视为平常,没有一个会扑到场里安慰。这些小毛头们,表现得像职业球员一样。

沁源县城体育场是运动的好地方。


  

旁边的体育中心场馆里,还进行着另一场比赛,那才是真正正规的比赛,是县里组织的机关干部职工篮球赛,是传统赛事,今年估计是戒*所想加大宣传,所以叫“禁*杯”。场上的小伙子一个个生龙活虎,场边观众一声声呐喊助威,恍惚间,我还以为到了CBA比赛现场。
  

从四五岁的孩子到成人,从广场上的野球到场馆里的多项业余赛事,沁源篮球运动的发展,在周边县市乃至山西全省都独树一帜,无怪乎二青会的三人篮球比赛,就选定在沁源,无怪乎姚明的姚基金要和沁源合作,两个小学的代表队刚刚荣获了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联赛的亚*和季*。
  

“沁源是篮球之乡”,沁源县体育服务中心主任董建岗介绍,“沁源村村有篮球队,校校有篮球队,家家都有篮球队员,人人都能当裁判”,全县各乡镇村庄、企业厂矿、机关学校,没有一个单位没有篮球队,篮球是沁源人最喜爱、最活跃、最信赖的运动项目和健身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6万人,篮球爱好者有7万多人,经常打球的爱好者近万人。和其他县城不一样,不管是庙会还是什么节,“有活动必有篮球赛”,一年的篮球赛事,能举办0多场。
  

据说,沁源的篮球运动传统有80多年,是当年八路*带进来的“新鲜玩意儿”,最早在年,篮球就出现在八路*举办的郭道镇*民运动会上了,而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从外面大城市来的年轻工人、知识分子,更是为沁源篮球运动推波助澜,到现在终于开花结果,让篮球成为沁源的又一张名片。
  

不过,我觉得,这只是一种历史性的描述,还不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沁源人为何如此热爱篮球,沁源人骨子里热情、顽强、拼搏、好胜的精神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篮球只是其中一个最显著的载体,沁源人就是热爱运动。
  

我们走出体育中心的场馆,来到相邻的体育场,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已是晚上九点,山城的风已经很凉了,但体育场里人依然很多,场边的跑道上,是健步走和跑步的人,场地内是许多伙踢足球的、打羽毛球的,更有什么也不干,但就想呆在体育场里的“闲人”。即使体育场里免费WiFi的信号满格,但基本上没有低头刷手机的。
  

在我们身边,一个9岁的小男孩看上去还不是很会踢球,一脚出去,球飞得老远,然后跑过去追上,再踢一脚,又追……这样的枯燥,他却玩得兴致盎然,踢到兴起,连外套也脱了,就剩一个背心短裤。我问他,冷不冷。他小脸通红,眼睛发亮,说句不冷,又急匆匆跑开。他妈妈说,每天晚上都要带孩子出来玩,一般要到体育场关门才会走。她的邻居、同事都是这样。
  

健身,是沁源人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不独篮球,沁源其他的体育项目也颇可称道。网球获得过长治市的亚*;跆拳道,在长治市举办的锦标赛上摘金夺银,还是团体第四名;游泳,在长治市青少年比赛中荣获六金七银三铜;广场舞,是长治市规定舞和自选舞的双第一;就是老年人的门球队,也远赴延安打过比赛,并获得佳绩。


  

为了保护和促进这种运动热情,沁源县近几年也下了大工夫。整葺一新的县体育场馆、田径跑道足球场、室外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全民健身场地等公共体育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县14个乡镇实现了全民健身广场覆盖,配备健身设施件,个行*村实现健身设施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县一中心,一乡镇一广场,一村一场地”的目标。
  

沁源县体育服务中心主任董建岗对他的体育馆很是骄傲,说这个场馆属国家丙类场馆,可供进行篮球、乒乓球、排球、手球、羽毛球、武术等各类项目比赛,自建成以来,没有一天空闲,总是举办着各种各样的比赛和活动,县城有5万多人,但是,场馆一年接待达50多万人次,也就是说,在沁源,每人一年要进这个馆10次!
  

体育,就是沁源人的生活本身。
  

有了这么好的场馆设施,有了这么好的体育群众基础,很多高级别的比赛,也选择在沁源举办。仅在去年,就举办了有美国、西班牙、立陶宛职业队员参加的四国职业篮球赛,山西省GPS定向越野赛、全国青年女子篮球锦标赛、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半程马拉松赛等等。沁源人爱体育,也懂体育,对每一项体育赛事都全力支持,热情参与,每个前来的运动员,在沁源这种浓厚的运动氛围里,不由得就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了。
  

体育的追求,是更高、更快、更强,沁源人不管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一直到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今天,从不甘于人后,抗争、奋斗,跨越、突破,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体育的精神,是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乐观向上、坚韧不拔、团结友爱……每一种精神,都能在沁源精神里找到对应;体育的目标,是塑造人,强健其体魄,昂扬其精神,奋发其面貌,而这,正是我们在沁源的这几天的观感和见闻。
  

我感觉,我找到了活力沁源的密码。

沁河日记


  

总经理张留峰从去年4月开工就常驻在这里,一个月回两三次家,匆匆住一夜就又返回。“没人要求,自己心里放不下,都是主动加班。”我笑着打趣他,你这是新三线精神啊。他说:“这个项目研发了7年,一期投入生产后,能解决多个就业岗位,销售收入会达到4亿多。目前这个技术数日本和韩国最好,但我们发展的速度很快,可以为国家新能源动力电池提供战略性的新型材料。”满是创业者的雄心和激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节选自《沁河日记·出沁源龙行大地,探锂电未来可期》

沁新集团新创公司净水处理设备。

一个煤焦企业的转型创新之路

去年走*河,我们说是一个挖掘文旅资源、展现文旅发展的人文类采访。不过,到了什么地方,当地的同志总会带我们去看一些非文旅行业的企业,我们总觉得会冲淡主题,并不是太愿意去,但他们竭力推荐,盛情难却,也就跟着去了,看了之后,也总是觉得很有收获。然而到下一次,还是勉为其难的样子。


  

今年走沁河,首站沁源,就碰上类似的事情,他们要让我们看的是沁新能源集团旗下的沁新新创科技分公司。

沁新集团新创公司从日本引进的机器人。


  

沁新能源集团是一个靠煤、焦起家的企业,是长治市第一利税大户。企业壮大后,逐渐就向其他产业延伸。近几年,几乎省里所有的煤炭企业都喊转型,沁新也不例外,他们开始在新能源方面发力。

新创公司的新能源项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沁新集团新创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张留峰给我们介绍情况,带我们看厂房看设备。只是,还没正式投产,产品见不着,只有几个样品,像我们采访团这些人,又缺乏相关学科背景,对他们正在干什么,听了半天也是一头雾水。
  

最后好不容易才弄明白个大概,知道他们正在做电池。当然,这个说法并不确切,一块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离膜组成。他们做的是负极,正确的说法是“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把他们粉末状的产品涂在铜箔上,才是负极的完全形态。
  

哦,弄了半天,连一块电池的四分之一都算不上。
  

但是,张留峰很骄傲——三期共投资12.8亿,省级重点工程,专利填补国内行业空白,预期产能2万吨,全省第一全国前五,为我国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奠定基础。
  

这些话向上级汇报的时候才用得着,我们想清楚地知道,他们这个产品真正牛在哪儿。张留峰想了想,看到我们手中的苹果手机,说你们的手机是不是一到冬天天气太冷,就自动关机?我们这个产品,在低温状态下性能特别好!
  

哇哦。
  

张留峰说,这是公司在研究炭炭材料时,一个无意中的发现,于是也就成了他们公司最大的技术优势。我还想继续问下去,张留峰说,一来说了我也听不懂,二来这和可口可乐的配方一样,是“保密的”。为了我们这些记者不致于无意中泄密,有些厂房都不带我们去,尽管厂区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启用。
  

除了低温性能,张留峰还列举了其他优点。充电快,像现在的出租车,充电得两小时,用他们材料做的电池,只需要半小时;续航里程长,出租车司机再不用跑二百多公里就着急找充电桩;输出功率大,能满足叉车铲车这种大型工程机械的需要;应用广,大到汽车,小到耳机,都能为之提供可靠的动力源……听起来很完美。
  

记者嘛,一般不会相信有这么完美的事情,鸡蛋里挑骨头,也总想问点什么出来。比如说,有没有市场?张留峰说,就省里周边的几个市里,都有做新能源电池的,已经接洽过,销售是不愁的。再比如说,有没有污染?张留峰说,完全没有。我们的污染处理设备,按标准,上二百万的就足够了,我们上了一千万的。老板(指沁新能源集团董事长孙宏原)说,上级下来检查,不过呆个三天五天,我们可是天天要在沁源的。
  

只有这句话是打动我们的。
  

众所周知,山西以前的发展,靠的是煤,煤炭行业的“*金十年”让山西拥有了全国前列的发展速度。但是,那些年,煤炭行业给全国人民留下的印象,除了一些豪富矜骄的“煤老板”,就是大肆无序采煤之后满目疮痍的山河。山西的污染和山西的煤老板一起,成为山西负面形象的重要来源。
  

山西要转型发展。一个思路,两句口号。一个思路是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两句口号是“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支柱性产业”和“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所有人都清楚地认识到,山西再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但山西的优势实际上并没有变,还是文化资源和煤炭资源丰厚,关键是依托优势如何发展。
  

文旅产业先不说。十九大提出能源革命,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一个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这样的传统能源。第一个方向,去年走*河,我们就看到芮城的光伏项目让连绵的几座山披上了“黑甲”,不过,以山西的具体情况而言,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在煤焦领域大力研发科技成果,大力转移转化科技成果。
  

作为以煤炭为老本行的沁新能源集团,走的自然是第二条路。那个“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就是煤炭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其科技领先优势,足以让他们站到行业前沿。同时,这种高科技行业,又让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至于成为空喊口号。
  

山西“煤老板”,竞奢斗富,只是社会观感的其中一面,另一方面,企业发展以后,也在当地做了许多公益,修桥铺路,建学校盖公园,对故乡并非没有贡献,只是那种粗放经营对环境的破坏,并不是几件公益能够弥补。只是从内心而言,我想他们也不愿意将家乡的天变得灰蒙蒙,将山变得黑乎乎,谁还没有点故土情怀呢。只是在当时,那些个很多农民出身的煤老板,又哪懂可持续发展,哪理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课,非得跌了跟头后才能补上。
  

公开资料显示,沁新能源集团的董事长孙宏原,煤炭学校毕业,算是科班出身,还担任过县里煤炭部门的领导,起点天然就比普通煤老板高了一层,所以,沁新的转型要早了许多,1年就确立了“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到现在,在能源革命大背景大趋势下,又抢占先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是他们集团的“重大标志性转型科技项目”,科技创新驱动,绿色生态效益,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兼顾,这样的企业,才是山西最需要的企业。
  

在沁源的这几天,见识了沁源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给我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自然环境令我们赞叹;最后一天,又见识了这样的高科技能源企业,他们的实力和理念令我们佩服,即使不能深入厂房,也感觉不虚此行。
  

虽然说,有着这样优美生态环境的沁源,其文旅产业才刚刚起步,有着诸多科技前沿成果的沁源新创公司,其产品要在年底才问世。但是,后发先至,弯道超车,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而在今时今日的发展趋势之下,核心理念基本上就决定了成功的多一半可能性。沁源的明天,实在值得期待。
  

就如同贯彻同样理念的山西的明天一样。

千里走沁河沁源站共制作视频27条,视频在抖音、快手、腾讯视频、天天快报、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多个平台播放,其中抖音阅读量.43万,点赞数6万,快手阅读量64.11万,点赞数。阅读总观看量达.67万,点赞量6.7万。

干里走沁河沁源站共直播7场,在新华社现场云,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新浪微博,一直播,快手5个平台同时推送,直播总观看量达.3万,点赞量.67万。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吸沁源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大型采访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