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是文物大省,
博物馆事业近年来飞速发展,
各种展览精彩纷呈,
其中各种原创展尤其引人瞩目。
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山西各博物馆、纪念馆纷纷策划推出
一系列原创展览,
集中展示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
以及丰富的馆藏资源。
由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
山西省首届(年度)
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活动,
于年3月顺利结束。
经过资格审核、初评、观众投票、专家终评,
产生了精品奖10项、单项奖6项,
提名奖4项,特别奖1项。
文博山西相关文章
▼
山西首届(年度)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结果
文博山西推出
“山西省首届(年度)
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展示”专题,
让您欣赏和了解山西博物馆展览之美。
专题文章
▼
陶冶三晋:山西陶瓷的首次盛大呈现
中华滋味.醋:山西人生命中独特的记忆
西京风华:辽金元时期绚丽多姿的民族交融
山鹰之子:不出国门,看异域安第斯文明
临汾唱“时代赞歌”、运城吟“石之语”、地质馆探“远古物种”
望阳泉“关山烟云”、觅大同“红色记忆”、览临汾“表里山河”
赏介休“琉璃艺术”、品三晋“珐琅之美”、观晋中“青鸾耀辉”
本期共推出四个展览,
分别是:
原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河津市文物保护服务中心之
“瓷耀龙门——河津宋金瓷窑展”;
运城博物馆之
“翰墨文心——
运城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展”;
山西地质博物馆之
“晋地宝藏——
山西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之
“丰碑永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吕梁革命文物展”
瓷耀龙门:
河津窑考古发掘的完整呈现
▲展厅外景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津市文物局组织的联合考古队抢救性发掘了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发掘3个地点,清理制瓷作坊4座、瓷窑炉4座、水井1处,窑炉残渣和废品堆积坑35个,出土完整及可复原瓷器数千件,瓷片、窑具标本达数吨之多,填补了山西无相关制瓷遗迹的空白,为研究宋金时期河津窑的制瓷流程、烧窑技术、装烧方法提供了重要材料。该项目还于次年荣获了“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津窑出土的瓷器
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宋金瓷窑的发掘成果,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河津市悠久的制瓷工艺与历史,同时为迎接中国古陶瓷学会年年会暨河津窑与宋元窑业技术交流学术研讨会,河津市历经半年时间,筹备举办了“瓷耀龙门——河津宋金瓷窑展”,并于年10月18日正式开展。该展览是以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为基础的专题性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河津市*府主办,河津市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原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联合承办。
▲展览现场
该专题展位于河津市九龙公园西侧瑶池托月景区,展区面积余平方米,共计展出河津窑瓷器文物藏品余件。其中件为固镇出土标本和修复器物,10余件为运城市博物馆、河津市博物馆、当地藏家提供的完整器,10件为永济、新绛出土的河津窑瓷器标本。展品体系涵盖各类各种遗物,对典型器、特殊纹饰和质地做重点展示。
▲参展文物
展览以发现、研究脉络为逻辑框架,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河津窑的发现过程、发现成果、文化面貌及其影响和地位,共分为三个展厅:“发现”“窑火”和“瓷臻”。一号展厅为“发现厅”,主要展示固镇宋金瓷窑的发现及发掘过程;二号展厅为“窑火厅”,主要通过对固镇北宋瓷窑炉(一号窑)的整体搬迁展示,展现河津悠久的瓷器烧造工艺;三号展厅为“瓷臻厅”,集中展示固镇窑出土文物的修复器及文物标本,同时展出部分河津馆藏古瓷精品。
▲展厅入口处
展示形式采用平面、立体、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序言以典型产品——白底褐花八角枕为素材。这种八角瓷枕在国内外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但一直没有找到原产地,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可以说为这类瓷枕明确了出处,找到了烧造窑口。第一展厅图版采用大背景铺设和素材凸显的设计,配设发掘仿真场景和多媒体解读系统。第二展厅围绕搬迁复原的宋代窑炉,从窑炉结构、窑址鸟瞰、产品角度设计展示。第三展厅以解析的手法设计内容和形式,对应错落有致的台座、独立柜、展架,同时配设多媒体解读和仿真壁画。
▲窑址展示
中国古陶瓷学会年年会暨河津窑与宋元窑业技术交流学术研讨会召开期间,百余名国内外陶瓷界的专家学者还到此进行实地调研、学术交流研讨,进一步肯定了河津窑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河津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这个展览也让曾经一度明珠蒙尘、鲜为人知的山西古陶瓷,被世人重新认识并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观实景
翰墨文心:
古与今、德与艺、文与情的文化思考
▲展览现场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文明的特殊标识,代表着民族的珍贵记忆与精神符号。明清至近代的书法艺术,涂染了文明画卷的特别色块,反映了文人墨客的心路旅程。在这部心路历程中,文人士大夫之间的雅言唱和、书艺郊游和审美追寻等情愫,都在联语、题跋、中堂等翰墨遗珍中充分流露。
▲展览现场
文章千古事,其实就是道德的发扬,是情感的抒发,是文心的精华!年9月20日至年11月20日,由运城博物馆主办的“翰墨文心——运城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展”在该馆展出,为广大观众尤其是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本次展览也是运城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的首次批量展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共展出运城博物馆馆藏的明清至近代41位书法名家作品43幅,涉及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小楷、行书、行草、行楷;展品既不乏祝允明、文徵明、刘墉、翁方纲、阎敬铭、于右任等书法大家手笔,又有王文在、杨二酉、邵允恭、渠本翘、景耀月等三晋名流雅作;展览兼顾通俗性特点,注重对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馆阁体以及“册页”“手卷”“中堂”“屏条”等知识普及。
展览共分为“与古为徒”“以德为先”“文心在兹”“情深怫郁”四个单元,直观展示了传统士大夫的文脉绵长、德艺双馨和赤子情深,集中展现了明清以来知识分子坚守精神家园的人文初心,旨在展露文人墨客传承民族文脉的品格操守。
▲本次展览展出的众多书法名家的作品
第一单元“与古为徒”,旨在通过古今对话,在士大夫的文脉赓续中寻找“初心”。“古”是中国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不仅在书法中讲求“摹古”,在文学中也讲究“复古”,不仅书法中以经典法书作为“摹古”与赶超的对象,文学中也以经典诗赋作为“复古”的坐标。
第二单元“以德为先”,意在重构翰墨文人的道德品格,在骚人墨客的家国情怀里体悟“仁心”。从汉扬雄“书为心画”到唐李嗣真“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从唐柳公权“心正则笔正”到清刘熙载“书如其人”之说,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思想精华深深地镌刻于书艺人心。
第三单元“文心在兹”,重在展现传统知识分子“妙手偶得之”的文艺珍品,在坚守精神家园的执着上认知“恒心”。书学即人学,文心即人心,“文”因人而传,“艺”因文而彰。
第四单元“情深怫郁”,注重展示名流雅士书香浸润的情感寄托,在佳作的推敲琢磨间修炼“苦心”。书法是“情”与“艺”合一的艺术,因此既要根据文辞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又要任情恣性,挥运有度,表达人书合一的“高韵深情”。
▲展览现场
“翰墨文心”,铺开的是古与今、德与艺、文与情的文化思考,或许只有在追忆一幅幅书法作品的过程中才能重拾文脉延续的不朽传承。该展览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参观者尤其是书法爱好者、在校学生的一致好评,此次展览还掀起了一股学习书法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展出期间,运城博物馆还推出了“定时定点免费讲解”活动,每天上、下分两场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定期邀请书法专家来馆举办公益讲座,此外,还利用“互联网+”,制作部署该展览的网上展馆,方便观众“将展览带回家”。
▲展览现场
▲扫描上方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向广大群众普及地学知识,山西省地质博物馆从典藏标本中精选了一批兼具美观性和科学性的精品标本,并联合其他单位于年9月28日举办了“晋地宝藏——山西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本次展览设在山西地质博物馆四层临展厅,由山西省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博物馆、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主办,山西地质博物馆承办。
▲展厅环境
该展览一共汇集了80多件山西地质博物馆的精品标本,其中很多精品都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不仅有产自巴西的碧玺标本“中国尊”、澳大利亚的欧泊标本“盛世祥和”,还有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硼镁石晶体以及产自我省灵丘县的目前已知最大体量自然银单体等。展览共分为“珍品宝石”“金银之花”“精美矿物”和“晋古生物”四个单元。“珍品宝石”单元主要展示宝石级的碧玺、绿柱石和欧泊等;“金银之花”单元主要展示珍贵的自然金、银、铜标本等;“精美矿物”单元主要展示国内外形态各异的精美矿物晶体;“晋古生物”单元主要展示山西特色和其他省市发掘的珍贵古生物化石。
▲展览汇集了80多件地质博物馆的精品标本
其中,最重量级的展品是产自灵丘县的自然银——银王,它的形状比较奇特,呈发丝状。据了解,山西的银矿主要分布于阳高、天镇、浑源、灵丘、繁峙、代县、襄汾、洪洞等地,灵丘产出的自然银标本主要以发丝状为特征,在矿物晶体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此外,在“晋古生物”展厅的“择义王氏鳄”化石,可称得上是山西地质博物馆的又一镇馆之宝。“择义王氏鳄”,生存在距今约两亿四千万年的三叠纪中期,主龙形类,是比恐龙和鳄鱼更为原始的爬行动物,属于“中国肯氏兽动物群”中的掠食者。其身体上覆盖着瓦状鳞片,在我省榆社、武乡等地均有分布。这件王氏鳄标本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密集地布满了11个个体,其骨骼保存完整、清晰、关联性好。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化石中个体最多、完整程度最高的“择义王氏鳄”。
▲自然银——“银王”
▲择义王氏鳄
年底,山西地质博物馆举办了“自然之美系列”展览,其中就包括“晋地宝藏——山西地质博物馆精品标本展”。年举办的这次展览是年精品标本展的延续、升级。和以往相比,增加了新型多媒体展示设备,能够为广大网友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新奇参观体验。
此次展览是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努力把山西地质博物馆打造成为我省“一河、百里、千年”文化带上的璀璨明珠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我省广大公众科学普及水平,为全省转型发展、博物馆公益事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精美矿物”与“晋古生物”展厅
“丰碑永存”:
一部庄严厚重的吕梁英雄传
▲解放战争展厅
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最早组建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是山西省第一支工农武装——晋西游击队的诞生地,是山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权的成立地,是红*东征的主战场,是中央后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和中央西北局机关的驻扎地,是晋绥首府……在创建新中国的历程中,吕梁,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轨迹。
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是见证吕梁革命辉煌历程的最新文化客厅,是传承吕梁红色文化,展现吕梁魅力的新“名片”。年9月,由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承办的“丰碑永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吕梁革命文物展”开展,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吕梁革命文物展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件,分设为“吕梁英烈”“红*东征”“抗日烽火”“解放战争”四个展区,全面反映了吕梁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地位。
▲抗日烽火展厅
本次展览,在陈列布展上特别注重设计的新颖庄重、展线的丰富活跃以及布展文物的精品性。“吕梁英烈”展区介绍了从吕梁革命热土走出的我*早期领导人贺昌、山西早期*组织领导人张叔平、红*东征牺牲在吕梁的刘志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等。展厅的顶部被设计成了天空一般的穹顶,并将在吕梁牺牲了的多名英烈的名字一一刻在上面。展厅中,还设置了一个电子搜索屏,可以搜索到目前已知的所有吕梁英烈的名字、籍贯和事迹,方便观众查阅瞻仰。在该展区的半圆形墙体上,分列有9块长方形展板,记录了吕梁13县市的烈士陵园照片,以及“四八烈士”、贺昌、张叔平、刘志丹、刘胡兰等人的简介,庄严肃穆中尽显英烈的神圣伟大。
▲吕梁英烈展厅
“红*东征”展区和“抗日烽火”展区,不仅介绍了涉及吕梁的战事,而且陈列的全部是战争时期的一些重要文物,如缴获的日本*子使用过的自行车,八路*兵工厂生产的大瓮,缴获的日*电台、指挥刀、*衣等等。“抗日烽火”展区还按时间序列,又分为民族危机、国共合作、中流砥柱、贺龙大刀、日*暴行、抗战胜利六个部分,其中有一件重量级的革命文物,即贺龙元帅使用过的大刀,这把见证了革命战争的大刀,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贺龙大刀”
“解放战争”展区,则分设了陕甘宁晋绥两次联防、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吕梁、高家沟高级*事干部会议、中央后委在吕梁、西北*工在吕梁、毛泽东路经吕梁、晋绥干部北上西进南下、无私奉献顾大局等八个部分,全面展示反映了吕梁在创建新中国历程中的重要历史行动轨迹和重要位置。
▲抗日烽火展厅
▲解放战争展厅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故事,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光辉历史。该展览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举办该展览的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于年5月经山西省文物局、省民*厅批准成立,馆藏文物0余件。年被吕梁市委*史研究室命名为“晋绥革命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基地”;年12月被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府命名为“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8月又被山西省*区和吕梁市*区分别授牌确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侵华罪证展示
▲展览现场
重要预告
从4月12日开始,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
推出“山西省首届(年度)
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展示”系列文章,
至今共刊发17篇。
期间,
澎湃新闻、今日头条、企鹅号、
学习强国、网易新闻等新媒体平台转载推送,
得到各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