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6月号山西晚报封面人物李尚师中
TUhjnbcbe - 2020/12/19 17:19:00

简陋而整洁的家中,无论寒冬酷暑,李尚师都在埋头著史。

李尚师: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5年前,他以一己之力,撰写出版了50万字的上中下三册巨著《晋国通史》;一年多前,他又撰写出版了70万字的《治国方略史鉴》;78岁高龄的他还有新著交付出版社,而且下一部史学著作正在撰写中……

一个人从多低的起点干一件大事才算不疯狂?
  

一个人从多大年龄开始为理想奋斗才算不晚?
  

一个人为了不相干的“伟大事业”承受多少苦难和付出才算高尚?
  

这一连串的问题,其实是对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东峪村村民李尚师的惊叹。

李尚师的作品《晋国通史》

 

这位今年78周岁的退休中学教师,一辈子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偏僻的大山中,只有高中学历。而5年前,他出版了50万字的巨著《晋国通史》,为年晋国立史,以一己之力,不花国家一分钱,完成了需要国家级团队长时间且花销巨额经费才能做完的事情,震惊学界。
  

一年多前,他又出版了70万字的《治国方略史鉴》,纵横上下五千年历史,梳理历代治国脉络,评点治国理*得失,以史为鉴,为国设谋,著名学者李伯谦、晋保平、宫长为同时为该书写序,再次引来学界内外一片赞叹。
  

近八旬高龄,李尚师还有新著交付出版社,而且下一部史学著作已经在撰写中。
  

著名历史学者李伯谦教授赞誉李尚师是:“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

著书之余,李尚师站在自家庭院注目远眺。

上拉可看全文

自费著史“一个人总得为国家做些事情” 
  

6月日上午,芮城县东峪村村内,小径上一位老人缓缓而行,高大身量,白发稀疏,戴一副眼镜,衣着朴素干净。正是约好的李尚师。来到李尚师的家,院中种着蔬菜。菜畦一角长着一丛竹子,房廊下养着各种盆栽花卉。
  

坐进坐北朝南的正房,李尚师老伴端出一盆洗净的胭脂杏待客。二儿子李光达斟好茶介绍,这是竹叶茶,采自院里的竹子,加了些野生的*芪。
  

李光达是《治国方略史鉴》的第二作者,李尚师介绍:“唐以后的部分就是光达写的。”
  

喝着热茶,尝着甜杏,打量屋内陈设,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样式,除了一个单开门的冰箱,再看不见一样家电。似乎除了电,这个家就不耗费外界的资源,自产自销,极简。
  

古老的八仙桌上,码着不少书,每本书都包着白色的书皮,书名写在书脊上。最成规模的一摞,《晋国史》《晋国人物评传》《先秦三晋两个辉煌时期暨治国思想》《晋国通史》上中下三册、《治国方略史鉴》。
  

这些都是李尚师的作品,或者是以他为主完成的著作。而且都是自费写的,几乎没有报酬,更没有科研经费支持。
  

震惊学界的《晋国通史》出版后,出版社给了李尚师00套书,每套定价08元。《治国方略史鉴》出版时,出版社给他支付了万元稿酬。著史30余年,这是他迄今拿到的最丰厚的一笔报酬。
  

几乎没有报酬,其实是一直在贴钱,还不是本职工作。几十年呕心沥血青灯*卷为什么? 

“一个人活着,总得为国家做些事情”。这是李尚师的答案。
  

命运弄人一再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李尚师出生于94年。年少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好在天资加勤奋,学习成绩一直拔尖,初中就考上了运城市内的康杰中学,一直到高中毕业。
  

年,李尚师高中毕业,因为家庭成分,他不被允许参加高考,回村做了一名代课教师。家里藏着的一些史学典籍如《汉书》,是曾祖父和祖父的遗物,李尚师一直拿来读,以此消遣。
  

李尚师有一位族叔叫李孟存,比他年长岁,在山西大学历史系工作。“文革”期间,李孟存回到东峪村老家长住避乱,与李尚师很谈得来,两人谈论最多的是历史。
  

后来,李孟存离开村子返回学校时嘱咐李尚师,一定要上大学。
  

年,李孟存来信,让李尚师准备考试。
  

“父亲大病,住院数月,我是家里独子,全程陪护,直到父亲病逝。”李尚师说。上有老母要侍奉,两个儿子都已经上了小学,没有了父亲持家支持,他也就没有机会走出东峪村了。
  

此时李尚师已经由代课教师转成公办教师了,工作出色,有固定的工资,为家尽责,为母尽孝,就这么过吧。和李孟存教授也就不联系了。
  

点燃理想不惑之年启程学术研究
  

年,李尚师小有积蓄,扒掉了老宅旧北房,重新盖起,新房子还没有收拾好,一家人就在南房暂时栖身。
  

天黑下来,院门关了,有人在外边拍门喊他,是多年未见面的李孟存。
  

李孟存当时已经调到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总支书记,还组建了晋国史研究室,任主任。
  

李孟存称得上是一位战略型的学者,在晋国史尚少人专门研究的时候,他主持开拓,其时已经和同事也是下属的常金仓合作写成《晋国史纲要》一书,即将出版。这本书是晋国史专著的开山之作。但遗憾的是,后来成长为著名史学家的常金仓考取了博士,去辽宁就读,要离开山西,李孟存需要补充一个助手。
  

“跟我做研究,写晋国史吧。”“我怎么能行?连大学都没有上过。”“你的水平我知道,可以胜任。”“我已经43岁了。”“有恒心,再迟也不晚。”
  

叔侄二人,也是师徒二人,一盏油灯,从个人学识素养说到人生规划,生命价值,再到家国命运。深夜分别,李尚师答应,无论是否参与,第二天给个答复。
  

第二天一早,李孟存就要离开村子回学校,几乎彻夜未眠的李尚师赶过去告他:“我干了!”
  

疑事无成再难也不放弃
  

李孟存随后将自己收集的晋国历史研究的文献、考古发现论文等资料,成系统地交给李尚师,而且布置了任务——写一部《晋国史》。
  

李尚师自此起步,扎入晋国史研究。
  

山西是晋国根本,年晋国霸业,疆域扩张到河南、河北、山东、陕西,但其根本在山西,国都一直在山西南部。坐在晋国的土地上研究晋国史,李尚师每每有一番慷慨激昂的情怀,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自豪之情不言而喻。
  

自43岁改变生活的方向,投入一件有使命感而没有报酬的宏图伟业中,李尚师却也被现实碾轧得遍体鳞伤。
  

时间和钱,都很紧张。
  

李尚师很要强,教师本职工作他不仅不糊弄,还要持续出色。
  

工作之外,他还得和爱人耕作家里的十几亩庄稼地。
  

两个儿子都在上学,而且都是好学生,前后脚考上了大学。教师薪资微薄,他原本负担两份学费就很吃力,不敢因为研究历史而耽误了地里的收入,也不能把地里的活儿狠着心扔给妻子一人。他用于晋国史研究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熬出来的。
  

最难的还是缺钱。
  

李尚师想尽办法去省钱,在岭底中学工作,他舍不得上灶吃饭,用家里带着的馒头咸菜对付了很多年。
  

但是,有的钱是必须花的。需要买书,需要参加学术会议,需要去晋国遗址实地调查……钱真的不够,他就开始借,借遍了周围的亲戚朋友,总还不上,免不了挨奚落;借不到的时候,他就贷款,芮城县贷不到了,他设法到邻近的平陆县贷。
  

一次,儿子开学前需要生活费,正是寒冬,李尚师骑着自行车到十多公里外的一家亲戚家借,钱借到了,天也黑透了,回去的路上,自行车陷到了冬浇过的泥地里,他死命地推,一步一趔趄地跋涉。风凛冽,水刺骨,心情沮丧,高大的汉子在荒野里淌下了泪。
  

老母见儿子艰难,劝他不要继续了。
  

可一想到放弃,他就不甘心。他想,如果放弃了,自己不就是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人生价值、情怀抱负何以证明?
  

他想,为什么李孟存会选中他来做晋国史的研究?不是他专业水平真比人家科班出身的人还高,而是别人不能去吃他这个苦。
  

“司马迁说,疑事无成。要干就豁出去干,再难也不放弃。”李尚师说。
  

知行合一著作接二连三出版
  

年,李孟存协调教育部门,让李尚师以“山西师范大学晋国史特约研究员”的身份,专职从事历史研究。
  

研究不光是待在家里苦读书。李尚师考察晋国遗址,考古发掘之后的晋侯墓地,天马曲村晋国故地、晋献侯墓的车马坑、代表当时最高工业水平的晋国铸铜遗址,侯马盟书出土处,晋国宫殿遗存,山谷平地,村村寨寨,与晋国相关的地方李尚师都踏寻过多次,而且都是自费。
  

石刻、古碑、陶片,承载历史信息的每个细微之处他都仔细研究,民俗、文化、地理,搜集到点滴信息他都加以记录,再参考文献和考古发现一一比对,苦苦思索,每每有新发现,经常有创见。
  

在家里,白天耕作田地,夜深之际,家人都已入睡,万籁寂静,一盏孤灯下,李尚师铺开稿纸,钢笔吸满墨水,一笔一画地沉浸于书稿写作。
  

他从来不发表论文,一旦拿出来都是几十万字的书稿,他的书作也一本接一本被出版发行。
  

0年,当他带着《晋国通史》书稿去见李伯谦时,这位著名史学家震惊到了,李伯谦感慨:“百万字的手写书稿,装满整整一大箱子,仅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个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
  

05年,50万字的《晋国通史》出版发行,拿到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李尚师提起钢笔在封底写下这句话:
  

“兴趣只是开端,信念和使命感才是支持人生跨越诸多挫折、实现飞跃的根本。”

李尚师: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晋保平说,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高深的学术背景,没有雄厚的学术团队,没有任何科研经费,数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默默无闻,为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宫长为说,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下河东,无出其右。

李尚师

居于穷乡僻壤,困于白丁之身,常陷生计艰难,久怀报国之心,历经三十余载,终成惊世之学。这就是李尚师。
  

09年9月8日上午,省城太原,三晋文化研究会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和《治国方略史鉴》出版发行会一同举行。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原副秘书长晋保平莅临,他是为李尚师而来。

《治国方略史鉴》

“李尚师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高深的学术背景,没有雄厚的学术团队,没有任何科研经费,数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默默无闻,为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尚师老师仅凭一己之力,用一腔热血和情怀,编写了50万字的《晋国通史》,接着又出版了70万字的学术巨著《治国方略史鉴》,让人钦佩。”晋保平先生说得动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下河东,无出其右。”这是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长为对李尚师的赞誉。
  

众多著名学者给了李尚师其人至高的评价。那么他的学术著作又价值几何呢?

上拉可看全文

独特的记录方式
  

李尚师的家,东南西北都有房屋,是一个农家四合院,但区别于别的农村院落的是,房屋墙壁上镶嵌着青石板刻的楹联,别有一番雅致。联是李尚师给自己修史经历做的总结。
  

南屋的入户门的对联是“写一国历史成败得失,评二百人物功过是非”。记述的是,年9月,李尚师与族叔也是他的人生和学术领路人,导师李孟存合著的50万字《晋国史》出版,之后二人合著近30万字《晋国人物评传》出版发行。
  

北屋正房,对联是“记先秦三晋两个辉煌时期历史,述古今中华一条治国思想主线”。是纪念年,李孟存和李尚师再次合作发表的学术专著《先秦三晋两个辉煌时期暨治国思想》。
  

院子大门正对面的照壁两边,是“修晋国六百年经世霸业巨作,铸中华五千载治国方略史鉴”,这是纪念04年出版的《晋国通史》。《晋国通史》算是李尚师目前最重要的著述,所以对联算是挂在了院子最显眼处。
  

东屋上挂着的是儿子李光达拟的对联,“卜荀思想振千古华夏,唐虞方略兴万方神州”,这是为纪念父子二人合著的《治国方略史鉴》,08年出版。
  

西屋和院门外上,都还留有可以挂楹联的位置,将来也空不下。据李尚师介绍,他的另一部晋国史研究著作《晋国史稿》已经撰写完成,并且交到了出版社。另外一个专题著作,是对司马迁《史记》中关于晋国内容的辨异,正在进行中。
  

虽然承认自己已然高龄,体力脑力都常有不逮,但是李尚师并不打算封笔,他对学术尤其是晋国历史的研究与创作,心中的计划一个接着一个。
  

“我试着写过一部小说《叔虞封唐》,已经写了一部分,中间搁下了,以后可能会捡起来写完。还在张罗和朋友拍摄一部晋国历史纪录片。”李尚师说。严肃的学术创作之外,他显然还计划把晋国的历史用通俗普及的艺术方式做表达。
  

为什么要写《晋国通史》,写的是什么
  

与李孟存教授合作的《晋国史》出版后,无论学者还是爱好者,都希望再版,但是李尚师自己则觉得,他的这部专著存有很大的不足,仅采用本末体写了事件部分,没有纲,没有人物传记、地名等。
  

春秋94年历史,晋国称霸近30年,绝非偶然;晋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是一个个千古传颂的典故。
  

相对于晋国的辉煌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晋国史学术研究只是刚刚起步。晋国史研究不应该这样。说干就干,尽管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都很辛苦,尽管他的写作方式足够原始,但是,李尚师不惧。
  

0年,《晋国通史》撰写完成。李尚师把钢笔书写的一箱子书稿拿给史学家李伯谦看。
  

“李尚师对文献史料的重视和掌握,是很少有人能够匹敌的。”先是大吃一惊,随后李伯谦用二十天时间通读一遍,做出了这样的感叹。
  

04年,经过曲折的过程,《晋国通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上中下三册,共50万字出版,轰动学界。
  

《晋国通史》记述了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国开始,到公元前年晋国被赵、韩、魏三家所灭,约年的地方断代史。全书收录人物0多位,包括30余位国君、80余位执*卿、卿及其他人物。
  

所谓“通史”,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课题如*事、文化、艺术等,内容可以不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
  

所以,做不到第一点不配称作通史,而要做到第二点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著者的才华、积淀和理论素养。
  

李尚师所写《晋国通史》,能得到史学界的普遍认可,著名史学家也对其加以称赞,关键的一点,就是他能够给出一个丰富而系统的晋国史,还把考古学中对晋国的发现成果予以了系统呈现。
  

更为可贵的是,李尚师对于一些史学疑点,提出了自己有价值的判断。
  

《晋国通史》是国别通史,还兼具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志书的特点,被史学界称为“新型史学专著”。
  

不惑之年实践理想,三十年深山修史,李尚师和他的《晋国通史》成为一个话题,一个传奇。
  

“先生在晋国史研究领域,堪称天下独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难有人超越先生。”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者吕文郁专门写信给李尚师,赞叹之后还表示“受益匪浅”。
  

《治国方略史鉴》,让历史告诉今天
  

李尚师的成果是惊人的,而他的勤奋则是成果的支撑。0年《晋国通史》写作刚刚完成,出版尚面临未知的困难,他就已经开始了《治国方略史鉴》的写作。
  

研究历史,李尚师发现了一条贯穿中华文明历史的脉线,或者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古代的*治,到底是更遵从儒家还是法家?李尚师结合史实来思考。
  

战国时的魏文侯“重法尊儒”,魏国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秦始皇,实行纯法家思想治国,统一了中国,但仅仅5年就短命而终;汉宣帝以“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治国,使汉代因此而强盛;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实行“王道”治国,也是仅存5年。东汉至清,凡“儒法并用、德主刑辅”治国的,国家就繁荣昌盛。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起到凝聚作用的是儒家思想,促进社会发展变革的是法家思想,两者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位微不忘忧国志,盛世亦思国难日。”李尚师说出自己的创作动机,“我研究了三十多年的晋国历史,受益匪浅,把自己多年以来的思考,把中国古代社会治理进行总结,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这句话给了我最大的鼓舞。”
  

以史为鉴,以治为题,以方为主,让历史告诉今天,这就是李尚师的《治国方略史鉴》。
  

《治国方略史鉴》的宗旨是讲治理,而不是统治,统治是实现统治者的单独目标,治理是强调*治共同体的共同目标,*治统治是自上而下的单项行为,而*治治理是上下互动的双向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晋保平对《治国方略史鉴》评价说,这部著作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过去我们研究中华文化,研究思想史,更多是把它放在文化和学术的方面来研究,这方面的著作不少,但是把传统文化、思想文化与国家的治国理*结合起来研究,并且能够出版70万字的大作确实少见,治国理*要看科技实力,要看经济实力,要看社会基础,但是真正的核心还是要看文化和思想,能够把中国几千年来儒家、道家、法家历史文化与治国理*基本走向结合起来进行阐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本书的出版,对我们当前如何科学地理解治国理*,如何树立正确的治国观念,进一步提高我们执*水平和执*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李尚师创作《治国方略史鉴》时,二儿子李光达受父亲多年熏陶,对历史研究有了深厚兴趣,参与其中,撰写了唐代之后的部分,并承担了许多基础工作,该书由父子二人合作,也成为史学界美谈。
  

山西大学原*委书记相从智说:“李尚师先生和李光达先生所著的《治国方略史鉴》,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治著作、文化著作、社会学著作。用几千年中国历史主要王朝得失兴衰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治国理*的经验教训,深刻阐明了德法并用、德主刑辅治国方略的意义,把中华优秀传统的*治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渗透力。”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学会原常务会长孟世凯评价,他独立完成了一个重大理论性课题,具有创新意义,围绕“治国思想主线”,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梳理出中国两千载治国思想的主流:“隆礼重法”,这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当今也具有借鉴意义。

李尚师:父子共修史竹院生书香他与儿子李光达共同撰写了《治国方略史鉴》,从第二十二章开始均由李光达所著。每当向人说起这部书时,他都会专门介绍一下。从他的微笑和话语中,透着欣慰与自豪。他告诉儿子,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不挣钱,也不指望挣钱,可是,这才是给国家、给社会、给我们之后的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李光达和父亲李尚师共同撰写了《治国方略史鉴》。

6月日,芮城县陌南镇北峪村,天空下着零星小雨。站在李尚师小四合院里的葡萄架下,看着葡萄藤上的一串串绿色小葡萄。时光变得悠闲而惬意,仿如世外桃源。

院子里种着一丛竹子,既能观赏,也供一家人采叶喝茶。


  

李尚师的小四合院中间有一块菜地。地里种着西红柿、豆角、茄子等蔬菜,乒乓球大小的青色西红柿和成熟的豆角挂在菜架上。红色的石榴花、青葱的竹叶,在雨水的冲洗下,格外好看。“苏轼都说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竹子是我亲手种的,竹叶当茶泡水喝,清热泻火,适合夏天饮用。”李尚师说。
  

村子外,尚保留了一块田地耕作,这是李尚师休息的方式。

说起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李尚师都会不经意间,拿各种历史人物与典故来做注释。

李尚师和老伴王姣女

上拉可看全文

妻子,是伴侣也是毫无怨言的支持者
  

李尚师是一个生活中话不多的人,每当说起自己的书时,他会变得很健谈。而老伴王姣女总是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面带微笑,安静地听他讲着。
  

王姣女比李尚师小一岁,今年77岁。清瘦、个头小,干起活儿来手脚利索。农村简陋的灶具丝毫不影响她的操作,烧柴、切菜,一会儿的工夫就炒好了6个菜。听到夸自己能干,她说:“家里的事全靠他,我就是干些小活儿。”
  

“记不住是哪年结的婚了,我只记得我9岁时嫁给了他。”
  

“是年结的婚。”
  

被问起哪年结婚,王姣女已经记不清了,李尚师在旁边脱口而出。被丈夫说成糊涂蛋的王姣女,笑得很开心。
  

年,李尚师因故没能参加高考,回到村里的小学,做了一名民办教师。作为家中的独子,李尚师的父母希望他可以娶一个贤惠能干的农村姑娘,操持家务。经过精心挑选,父母为李尚师和王姣女订好了亲事。
  

“我小学毕业就没有上学了,他有文化,一心想考大学,这门亲事人家并不是很愿意。他是很孝顺的,父母订好的事,就照办。那个年代都是这样。”王姣女说。
  

婚后,李尚师每天去学校代课,王姣女操持家务。休息时间,李尚师对自家地里的农活也很在意,毕竟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地里的产出。 

“他一回到家,就去地里干农活。十二亩的庄稼,累活、重活全是他干。他在家比我操的心多。”王姣女说。
  

起初的包办婚姻,在夫妻两人生活几年后,变得温馨而幸福。李尚师在空闲时间,会给妻子讲历史。而只有小学文化的王姣女,总是对丈夫所讲的历史故事充满兴趣,听得津津有味。
  

李尚师几十年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书中。是乡里乡亲中公认的“书呆子”。有时,村里人和王姣女闲聊时,总是打趣说:“他天天那么写书,能挣多少钱呀?”“这么大的年纪了,每天累死累活地写书,图什么呀?”
  

“没指望靠这个挣钱,他就爱写书,只要他喜欢就行。图什么?就图写书是他的心愿。”王姣女说。对于王姣女而言,丈夫干的是大事,好事。让李尚师安心写书,帮他达成心愿,是最要紧的事。
  

但是,看着丈夫每天伏案写作,她就很焦心。早些年,李尚师没有退休之前,在镇中学的毕业班担任班主任,还给整个年级代课。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总是等晚上回家,备完课后,熬夜写作。
  

“就是担心他的身体。年轻的时候,熬夜写书。退休了,每天更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写书。”王姣女说,“每次往桌子前一坐,几个小时都不起来。我总要过去叫他到院子里走走,让眼睛和脖子都休息一下。院里种的那些菜,其实就是为了让他多活动身子骨。”
  

儿子接棒晋国文化研究,李尚师的事业与精神被传承
  

李尚师与王姣女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亚夫年出生,在临汾市的一家国企工作。李亚夫对父亲的事业非常支持,父亲使用至今的电脑,就是李亚夫给购置的。
  

李亚夫六岁那年,李尚师受到同族叔叔李孟存的影响,决定报考山西大学的研究生。“小时候的印象,就记得父亲很忙,每天看书复习,学俄语,要考研究生。”李亚夫说,“后来,因为爷爷生病,父亲放弃了考研。可他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在他的书桌上,看的书籍里,写满了各种励志的诗句。”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句话是李亚夫在刚识字时,父亲教给他的,也一直写在父亲资料书的书皮上,是父亲的人生座右铭,几十年来对生命的注解。所以,李亚夫记得清楚。
  

小儿子李光达比哥哥小四岁,生于年。原先在长治市一家企业从事技术研发项目,是技术上的佼佼者。后来因受到父亲影响,兴趣爱好全部转到历史文化研究中,逐渐离开理工类的技术岗位,直到完全辞职。李光达现在长期驻扎在省城太原,是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副秘书长。08年出版的《治国方略史鉴》,就是李光达与父亲李尚师共同创作完成。
  

在小儿子李光达的童年记忆中,父亲在闲暇之余,最喜欢给他们兄弟讲历史,尤其是晋国的历史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父亲的睡前故事最让他期待,岳飞传、薛仁贵……
  

“小时候就喜欢听,现在想来,兴趣爱好就是从那时候受到了父亲熏陶,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渐渐地受到了影响。”李光达说。
  

上小学、中学,再到上大学、参加工作,父亲在李光达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写不完的书稿,看不完的参考书。虽然,从小他就不能理解。但是,父亲对于写作的专注、对于晋国文化学习研究的坚持在无形中一直影响着他。
  

还有,李光达对于父亲的另一个记忆,就是穷。
  

“我和哥哥从小上学,学费都需要父亲找人借。一直到上大学,都没有改变。父亲的工资本就不高,加上他需要写书,各种花销,总是入不敷出。这种情况一直到我们大学毕业上班后,才渐渐好转。父亲一生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写作上。不然以他的学识,想挣钱并不难。”李光达说。他有一段时间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直到成年后,父亲的精神让他觉得自己必须传承下去。
  

李尚师虽然一心扑在晋国历史的写作上,对于两儿子的教育,却一直没有缺席。李亚夫和李光达兄弟俩从小就品学兼优,并先后考取了大学,这在农村家庭中非常少见。
  

只不过,从小听着父亲的历史故事长大的两兄弟,都选择了工科。“过去大伙儿总是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所以,我和哥哥都选择了工科。其实,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我对历史是很感兴趣的。”李光达说。
  

参加工作后,李光达从普通技术人员到技术中心主任,工作能力得到了发挥和认可。但是,他却一直觉得,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后来,李光达选择了辞职,高薪被聘到民营企业,自己创业办工厂……虽然挣了一些钱,但是李光达并不是很喜欢。
  

李尚师撰写的《晋国人物评传》出版后,给两个儿子和儿媳,每人送了一本。
  

李光达无聊的时候随手拿起翻看,一看就再也放不下了。书中精彩的历史人物故事,人物性格让他着迷。从此开始,他将父亲所写的书,全部认真看完。
  

“越看越有意思。我当时就决定,传承父亲的晋国文化研究。”李光达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转变。
  

父子互相学习,让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李光达开始主动向自己的研究靠近,李尚师很是欣喜。自己用了半生来完成的事情,在儿子这里要继续下去,这让他感到欣慰,也着意培养儿子。

在自家院内,李尚师和二儿子李光达研讨史学。


  

大量阅读历史书籍,上网查论文,枯燥的学习在李光达这里变成了乐趣无穷。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亲再难也要坚持晋国史研究。
  

毕竟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李光达的研学之路走得很快。从一开始,他只是帮李尚师做一些书稿校对。到06年,他已经着手开始与李尚师共同写作。
  

“我孟存爷爷,我父亲,再到我,一家三代人投入到晋国史、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这应该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李光达说。
  

李尚师与李光达共同撰写的《治国方略史鉴》,从第二十二章,唐朝的治国思想及治国方略概况开始,均由李光达所著。李尚师每当向人说起这部书时,都会专门介绍一下。从他的微笑和话语中,透着欣慰、自豪。
  

儿子在向李尚师学习的同时,李尚师也从儿子那里学会了“新技能”。多年来,李尚师一直坚持用钢笔写作,查参考书籍。在和儿子共同写作后,李尚师学会了用电脑打字,上网查资料。“刚开始,打字慢,一天只能打一百多个字。这两年,好多了。比写字要省力气,就是时间长了,眼睛受不了。”说到儿子教自己打字的事情,李尚师笑得很开心。
  

李尚师希望晋国文化学术研究能一直延续下去,不光是自己的儿子,还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05年开始,他就一直在留意各高校历史系的好苗子。每当大学中有人提出相关的研讨,李尚师都是尽己所能,提供一切帮助。
  

在村里,李尚师一直是另类的存在。一生清贫,倾尽半生心力财力,用在学术研究上。现在,得知李光达也将继续父亲的写作。亲戚朋友有人劝他说:“整那些虚的东西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养家糊口。”
  

“我和父亲讨论过这个问题。父亲告诉我,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不挣钱,也不指望挣钱,可是,这才是给国家、给社会、给我们之后的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让中华文化可以传承,这是父亲的事业,也是我的努力目标。”李光达说。

李尚师,生于94年,今年78周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东峪村人,退休乡村教师。他少时品学兼优,高中毕业时因故未参加高考,从而没能上成大学,回到偏僻山村的家乡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后来,他在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历史学的学习。年,43岁的李尚师投入晋国史研究。一无经费支持,二无多余时间,历经生活困顿,李尚师始终未曾放弃。
  

李尚师参加学术研讨会。(资料图)

年9月,李尚师和李孟存教授合作出版50万字的《晋国史》,之后二人合著《晋国人物评传》《先秦三晋两个辉煌时期暨治国思想》等专著。
  

几年前才学会了使用电脑,李尚师说方便多了。

04年,李尚师出版了50万字的《晋国通史》,被著名历史学者李伯谦教授誉为“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

《晋国通史》出版后,举行活动的留影。(资料图)

08年,李尚师出版和其子李光达合著的《治国方略史鉴》,再次轰动学界。并且还有多本专著正在出版和撰写中。
  

著名学者晋保平(右)是李尚师坚定的支持者,专程到李尚师家中拜访。

历经艰难,为国著史。李尚师的研究成果为学界认可,他的传奇更成为激励后人奋斗的精神。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胡增春

通讯员王琳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胡增春

通讯员王琳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闫婷

山西省内权威教育类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6月号山西晚报封面人物李尚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