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山西省委组织部公示拟任职干部
TUhjnbcbe - 2020/12/29 10:06:00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临猗县委书记于鹏飞的邀请函

*河从雪域高原奔腾而来,一路大浪奔流、惊涛拍岸。但进入临猗境内却河床开阔、河流舒缓,展示出母亲河温柔、滋润的另一面,绘就出一幅神奇壮美的自然画卷,成为千里*河中最富有内涵的一段,是华夏之根、*河之*最明显、最精华、最标志的展现。
  

临猗位居母亲河中游秦晋豫金三角地带,是连接秦晋的重要枢纽。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9.6万,耕地万亩,下辖14个乡镇,个行*村。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晋陕豫*河金三角中心地带,距西安公里,郑州公里,太原公里,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同时,紧邻运城市区,是运城的“后花园”,20公里的生活圈内,运城机场飞达天下,大西高铁和即将开工的*河大桥横贯东西,河运高速和正在修建的蒙华铁路贯穿南北,国道、省道纵横交织,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称郇阳,尧舜时为甸服之地,夏代在此建有猗国。春秋时期,大商人猗顿在这里栽果务桑,畜牧牛羊,富甲天下。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文学批评家司空图、书画理论家张彦远、楹联大师乔应甲等文人名士各领风骚,傅作义、姬鹏飞等当代名人彪炳史册。有锣鼓杂戏、临猗眉户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眉户剧团曾八进北京,四进中南海、一进人民大会堂,受到*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是全国戏剧大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山西省文化强县。
  

这里以果兴县,享誉全国。县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万亩,林果面积达到万亩,年产水果50余亿斤,面积产量居全国之首,先后跨入了“中国苹果三十强县”和“中国枣业十强县”行列,被评为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出口认定面积30万亩,出口国家37个,“万保苹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这里机遇叠加,蓄势待发。集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晋陕豫*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原经济区三大“国字号”招牌于一身的临猗,正在成为各种资源要素的汇聚之地。为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振兴崛起,我们大力实施支持企业提规模、增效益的“龙腾虎跃”计划,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群星灿烂”计划,支持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凤还巢”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极具“含金量”的招商引资优惠和企业扶持*策,全面推行行*制度审批改革,建设了*务大厅,探索实施并联审批制度,努力实现行*审批最大程度便捷化、高效化。
  

这里产业良好,春风正度。临猗是新型工业崛起之县,初步形成了“两区四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依托楚侯高科技工业园区和临猗工业园区,明确了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主攻产业,新型化、绿色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为产业转移和链条拓展奠定了良好的承接基础。在现代农业示范区,我们依托农产品加工园、楚侯农产品物流园和苹果、鲜枣、鲜桃三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进一步招商引资、提效扩容,奋力打造辐射平方公里、果业特色突出、三产融合发展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今天的临猗,正在乘着改革的东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省上下“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的建设和*的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在市委“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和打造“一区五带”产业布局的生动实践中,突出*建立县和建设运城峨嵋果品博物院,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奋力开创“绿色、和谐、智慧、美丽”临猗建设的新局面。
  

勤劳善良、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临猗人民,诚邀社会各界人士,来临猗饱览美景、品味经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临猗吴王古渡,与陕西合阳隔河相望。这里*河水面开阔,是水流舒缓的三十里长滩地带。

*河临猗段

临猗县境内有河流两条,即*河干流和涑水河。*河从临猗县西边呈南北方向流过,北从孙吉镇南樊村流入,流经孙吉、角杯、东张3乡镇24个自然村,南由东张镇西仪村流出,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至年,临猗县只有吴王渡和南赵渡可以通航。2年,临猗县*府与河对岸的陕西合阳县*府为了改善民生民计,协商启动建桥工程,终于在8年11月,实现了恰川——吴王*河浮舟桥全线贯通。此桥开通,使陕西合阳县和山西临猗县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公里,实现了两岸人民的千年夙愿,谱写了*河水上交通史的篇章。该桥全长米,桥面宽18米,车道宽10米,最大载重吨,是*河上最长的浮舟桥,也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浮舟桥。
  临猗县的涑水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流经楚侯、猗氏、牛杜、嵋阳、庙上、七级6乡镇,在七级镇王肖村境内流入永济县境内。吴王古渡看桌子戏高调高腔吼出粗犷苹果树下听眉户剧大情大爱唱尽缠绵11月26日,山西晚报千里走*河采访团来到了第十四站——临猗。
  “面对*河一声喊,不由得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喊声震响河两岸,喊的腔调是乱弹。喊声传了五千年,祖祖辈辈把大戏传……”11月27日,在吴王村的吴王古渡上,*河在坡底舒缓流淌,历史悠久的地方曲种桌子戏在这里上演,*河岸边人用特有的腔调,唱响内心的粗犷、豪迈,也用最接地气、最具地方特色的形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山西晚报千里走*河采访团。

吴王村村民演出队的桌子戏《面对*河一声喊》

都说临猗人爱唱戏、爱听戏,这一特点传承了几千年之久,当桌子戏的旋律奏响,吴王村内的大爷大妈、姑娘小伙子们就都“冲”了过来,跟着哼唱了起来。如今在临猗,广为流传着锣鼓杂戏、晋南眉户、桌子戏、地台戏、蒲州梆子、道情6大剧种,在一个县,拥这么多种类的戏剧形式,在全国都是少有的。桌子戏,跳上桌子亮高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中,让“桌子”当主角,这恐怕就是指桌子戏了。戏曲演唱到高潮时,演员们会瞬间跳到桌子上,声音高亢雄浑、表情生动饱满,成为全场最闪亮的焦点。
  临猗桌子戏发源自吴王村,距今已经有年的历史,是蒲剧早期的形态,展现了*河汉子的粗犷豪放。吴王村村委主任谢忠义介绍,他们建村已有两千多年,村子依河而建,因渡而存,曾名“吴王寨”,历史可追溯到秦末汉初,是“魏王豹”建造,曾经的寨门还有“魏王寨”的匾文。后来因村里吴姓和王姓居多,便更名为吴王村。
  吴王村村民演出队的桌子戏《面对*河一声喊》据史料记载,吴王渡最早是在公元前年,由晋文公重耳所建。重耳即位后,曾来此巡视,认为这里西依*河,三面环沟,只有一条古道与外界相通,是一处不可忽视的*事重地,于是拓通道、筑码头,建成了沿用至今的大渡口。谢忠义说,吴王村内曾经四方商贾云集、各种商铺林立,南来北往的客商纷纷驻足于此,由此也成为文化融合之地。
  如此说来,桌子戏在吴王村诞生顺理成章。我们不妨畅想一下,辛苦一天的商人雇工,天色将晚,三五围坐一起,喝着小酒,哼着小曲,酒劲上来,蹦到桌子上吼那么一嗓子,豪情壮志,或者是心酸愤懑,化为歌声,和*河一起流向天尽头。
  岁月如梭,吴王古渡口早已不见昔日的繁华盛景,桌子戏也渐渐悄歇,但只要看过的观众,都对它念念不忘。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角色之分,人人都是乐手,人人都有戏码,一会儿从拉胡琴的人口中冒出来高亢的旋律,一会儿吹笛子的人又蹦到了桌子上面,激情开嗓……在十多分钟的演出中,表演者酣畅尽致,尽显粗犷朴实的乡土风情。眉户剧,六十六年只演现代戏

在运城地区,家家都听眉户戏,人们称呼该剧时的发音为“迷胡”。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口音问题,但该剧种最开始的写法就是“迷胡”。临猗县文化馆张建*馆长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迷胡”的说法由来已久,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入迷而得名,俗称曲子戏。

梅花奖得主、临猗眉户剧团团长闫慧芳在果园特意为采访团唱了一曲《大家喜欢》


  

张建*多年致力研究临猗县的剧种,他发现关于晋南眉户的发源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陕西华县、华阴一带,流传到晋南后,同当地民间小调结合而形成;一说源于蒲(州)解(州)的民歌俗曲,然后在*河金三角地区传唱开来。抗战时期,临猗有个叫崔斗斗的民间班社,班社中有个名叫李卜的民间老艺人,逃难到了陕西,当地有位戏曲大家,帮他整理了眉户戏的相关曲牌。后来在命名时,却以陕西眉县、户县来命名。如今这段历史已经厘清,但名字就不好再改。8年,晋南眉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眉户在临猗群众基础非常深厚,剧团的演出一年可以达到三百多场,同时村村有班子,人人会哼唱,节庆喜事,都要用眉户助兴。在临猗县最为知名的农民企业家吴中定的果园里,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临猗眉户剧团团长闫慧芳特意唱了一曲《大家喜欢》,清冽的嗓音,高亢的腔调,用最质朴的语言,唱出了浓浓的幸福感。
  

临猗县的眉户剧团还有个特色,从年建团开始,就以创作和改编现代戏为主,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由此成为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中8个理事团里唯一的一个县级团。剧团八进北京、四进中南海,一次进人民大会堂,仅近年来,就获得了全国多达余个大奖……六十六年的历史,留下了太多的辉煌,是临猗永远的光荣。

锣鼓杂戏,中国戏剧“活化石”

听了眉户戏,看了桌子戏,这还不能说尽临猗的戏曲。临猗还有“锣鼓杂戏”,这是最古老的戏剧形式,是说唱艺术向戏曲转化的过渡形式,被称为中国戏剧发展的“活化石”,6年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锣鼓杂戏源于唐代,距今已经有1多年,相传唐朝时河东节度使马燧平定了李怀光叛乱后作《定难曲》,让将士们歌之舞之,这才流传下来。从宋金杂技到元曲再到清戏,锣鼓杂戏这一民间艺术从未间断过,并对后来的蒲剧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早在年,中央电视台就先后两次来临猗,对锣鼓杂戏的表演进行了录制。锣鼓杂戏表演之时,顶盔贯甲,对打都是真刀实剑。《辞海》也有记载,说锣鼓杂戏流行于山西临猗等地,演出形式相当古老,现在表演所穿的服装用硬纸和皮料缝制,采用的依然是刀枪剑戟等各种真家伙,表现两*交战,真打实挡,一招一式,必到实处,兵器砍杀招架,叮叮当当不绝于耳,使观众亲临其境。
  

同样产生自*事历史背景的,临猗还有一个珍稀小剧种,就是流传在角杯乡吉家营村的“地台戏”。据考证,吉家营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约年历史,因吉姓*户落户而得名。这种小戏大约也是他们带来的,演出的剧目大多数是明代以前以战争为题材的戏,因此专家初步判断,“地台戏”就像锣鼓杂戏一样,也是以前部队活跃*营文化的一种方式。
  

山西被称为戏曲大省,在全国戏曲艺术普查过程中,山西以38个剧种名列全国第一,而临猗县,就拥有6种,足以彰显其厚重且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戏曲艺术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文化变迁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的精华。来吧,到临猗来,听听这些唱腔,美太太哩!

石榴冬枣苹果浩瀚果园香漫猗顿故里农业文化观光全域旅游福荫郇阳古道

“临猗平方公里,境内没有一块石头,是山西唯一没有山的平川县。”11月26日,山西晚报千里走*河采访团进入临猗县。一路随着*河穿峡谷、过险滩,冲出龙门、恣意汪洋,到临猗却一马平川,唯一的高地就只有峨嵋岭,也只能算是*河岸边的一处台地。峨嵋岭将临猗拦腰截为两半,南边平坦而水浅,北边塬高而起伏。

庙上乡冬枣示范基地。全县10万亩冬枣这里种有8万亩,今年收成好,鲜枣全部上市,库存为零,户均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临猗没有山水,只有瓜果”。在临猗座谈会上,我们了解到,临猗的旅游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游园、赏花、品果香的农、文、旅一体的全域旅游——临猗未来要建设座有特色的果园,如今已经有二三十个具备了游园、观光、品鉴的条件。

一条标语里的精神古今通用11月26日下午,采访团走进临猗的第一站便是先去看一位两千多年前靠着种植养殖发家的巨富——猗顿。坐落在临猗牛杜镇王寮村的猗顿墓
  《孔丛子》说早年的猗顿是:“鲁之穷士”。无奈之下,他背井离乡,四处奔走,像今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一样,他满世界奔波,从鲁国一路颠沛到今天的临猗县落户生根。这里南倚中条山,北枕峨嵋岭,中有涑水河潺潺流过,特别是*河冲积,留下了良田万顷。猗顿在这里将从陶朱公范蠡那儿学的致富之道运用到实践中,“兴三园、畜五牸”,广植果桑,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贩运珠宝,十年之内便富甲天下。致富后,猗顿“达则兼济天下”,广施仁义,赈济一方,被奉为“商业之祖”。
  猗顿祠前悬挂一幅宣传标语:发扬猗顿精神,创新农业科技。可以说2年前的猗顿,便是一位以科技创新的开拓精神创造财富的人物。春秋时,管子提出了“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种粮食只能吃饱饭,而发展畜牧业、种植经济作物才能发家致富。
  临猗是传统的农业产区,长期以来以粮棉种植为主,由于单一的粮棉种植,虽然沃野千里、地肥水美却难以过上富足温饱的生活。直到20世纪的90年代,临猗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开始种植苹果树、梨树、枣树、桃树等经济林,农民收入节节攀升,林果业成为当地农村主要发家致富的产业。
  临猗全县万亩耕地,万亩都成为了果林。“坡上苹果坡下枣,半坡石榴品质好”,不同的地理条件适合不同的果业发展,用科技理念来提升果业品质,未来还将靠着果业发展旅游经济。家乡的果园就是奋斗的事业

原本以为冬天的果园除了落叶、干枝无它,全然是一片荒凉感。临猗人也一直万分遗憾地表达着,这个时节是临猗最没有景色的时候,若是春天……如果是秋天……哪怕是早一个月……惋惜、遗憾都是希望能把最美的临猗展现给采访团。
  

但当我们踏进果园时,才发现这里藏着“宝”,这宝不为外人知,虽不具备观赏性,但却是临猗春天赏花、秋天品果最重要的宝贵阶段。
  

庙上乡的冬枣树大棚里,李刚正在给枣树剪枝。跟他打听剪枝的技术难度,他坦言:“在地里干个六七年,都能成专家。”李刚大学学的是汽车管理,毕业后便回家帮忙打理果园,他说哥哥也是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后,回自家果园了。家里很早就承包了80亩果园,这几年主要种植冬枣,根据市场行情也更换过几次品种。他指着一棵枣树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是一株已经被更换过三次品种的树,每次都是锯掉树梢,在树干上嫁接新品种。现在种冬枣,不仅是品种问题,大棚也很重要,钢架单膜棚、钢架双膜棚、钢架棉被棚,投资最大的是坑棚。坑棚的冬枣比其它大棚的价格要高,关键就是打了个时间差,要的就是人无我有,能比别的枣早上市,每斤能卖到上百元。

冬日果园的繁忙是为了来年的繁茂

科技含量与果实的市场含金量成正比。越来越多的果农早已意识到了这点,冬日的果园里一点都不冷清。11月28日上午,在临猗县角杯乡上豆氏村忠定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苹果示范园里,正在进行一场果业培训,省里植保站的专家们正在给农民们授课。
  

忠定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吴中定是临猗苹果界的知名人士,他的果园是国家级示范园区,连国外的一些水果专家都曾到他的果园里参观交流。
  

采访团来到了老吴的果园,一进园区,果然与众不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门口的两株果树分外夺人眼球。苹果不是早该摘了吗,为何老吴家的苹果还没有收?
  

老吴说,两株还没有摘的苹果树是准备留着等下雪,下了雪之后的苹果就叫雪果,他想看看这两株雪果的营养成分以及口感等。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收获果子,果树需要不断提供营养,对果树的生长是会有影响的,为了搞实验,这两株树就只能牺牲一下了。枝头红彤彤的苹果,隔着塑料膜还在向外飘散着香气,引得麻雀在苹果上不走,一颗苹果已经被啄破塑料膜,啄了核桃大一个窟窿。果园里的苹果树正在进行冬季保养,根据比例调好的石灰糊被涂抹在苹果树的枝干上,确保它安全过冬还可防虫害。
  

吴中定的果园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苹果高光效树形试验示范基地”,简单说就是通过减株、减行、用支撑杆把果树树枝撑高等方式方法,让果树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光照。这样不仅让果树不减产,还要达到增加果品品质的效果。
  

老吴和果园技术人员马忠祥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以前果园的植株每亩地要达到到株,而现在每亩地减少到20多株,老吴示范园里还将继续减少,要减到16株。在老吴的果园里有两株苹果树王,其中一棵树的果子能卖到0多元,另一株树龄30年的红富士苹果树则卖到了元,真的可以说是摇钱树。老吴说,苹果树管理得好可以百岁以上都挂果,而且老树的果实更甜,只要精心管理,就能实现老树新枝挂出幸福果。

43年卖苹果做出了驰名商标

11月27日,天色将黑的时候,采访团从吴王古渡到了卓逸村的王万保果品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
  

老王种植销售苹果43年了,今年又跟着商务部走访了十多个国家,让他大开眼界。苹果销售到国外,身价立刻倍增,老王已经在琢磨如何让苹果进入国外高端市场。合作社门前的空地正在施工中,整体投资余万元,包括一条万元的流水线,这样苹果清洗、挑拣、分级、分糖、包装等程序将实现自动化,也就是说苹果进了车间就不用怎么管了,最后直接把装箱了的苹果运走就可以了。
  

这几年电子商务盛行,老王合作社苹果的销售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份额来自网络。说起卖苹果的故事,老王几天都说不完,有一个跟他做了四年生意的广州人,双方从未见过面,就靠着手机
  

火龙果是一种亚热带植物,在冬日萧条的北方大棚里看到这种植物开花、结果,真是一件稀奇的事。负责这里技术工作的王耀宇是专业从事农艺研究的,他说,火龙果这种植物在0℃—40℃之间都可以生存,不过开花结果就需要适宜的温度,目前大棚里生长的是最后一批火龙果,这让冬季的果园有了几分喜洋洋的气氛。大棚里其它的反季节水果正在孕育中,正在开花的草莓,到春节期间就可以采摘了,到时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石榴园则是另一番景象,十几人围着一株石榴树转悠,一年长者拿着一根细棍,指指点点,每指一处,就有人赶紧将这一处的石榴枝剪掉。这是正在修剪临晋江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景观石榴树。这株老石榴树主干呈螺旋状盘旋向上,俗称扭筋转骨,树干上布满优美的树瘤,分枝经过修剪四散匀称。来年挂满红彤彤、咧嘴笑的石榴时,极具观赏价值。
  

临晋江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行立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眼前这株石榴树有百余年历史,可以说是临猗最老的石榴树。老许说,这些年流行石榴树盆景,很多人庭院种植或者是盆景栽种都会挑树龄老的石榴树。这几年石榴盆景走俏,好的一盆石榴盆景多则十几万,少的也要大几千,心思活络的人到处搜罗上了年代的石榴树,愈发让一些老石榴树成了宝中之宝。

冬日荷塘里的打藕人

除了这些苹果、石榴、反季节果蔬可看可吃,在临猗孙吉镇的*河滩地上,正在开发养殖*河大闸蟹、鲤鱼、小龙虾,辐射鸡鸭鹅、猪牛羊等畜牧业。一眼望去,鱼塘里曾种满了荷花,若是夏日可赏荷叶连田田的美景。冬日已是残荷枯枝,不过却正是打藕的季节,刺骨寒冷的荷塘里,泡着辛苦劳作的打藕人。

冰冷的池塘里,大家要泡两三个小时打藕


  

为啥不叫采莲而叫打藕?原来打藕人要用高压水枪将淤泥冲散,才能将莲藕拔出,故而称为打藕。来打藕的有对岸陕西人,也有孙吉镇薛公村人,每天大约打千余斤藕,工钱三百余元,住在附近的薛公村人中午会回家匆匆吃一口,而对岸陕西的打藕人则拿着肉夹馍,就着开水,顶着冷风在地头简单吃几口,便继续下水工作了。
  

在孙吉镇薛公农业养殖示范园。打藕人每天能挖取斤莲藕,地头收的价钱在一块六七。

收莲藕的车,装了七千多斤已经清理干净的莲藕,在午后一点左右出发了,这荷塘的莲藕主要供应太原和西安市场,收藕人说这车藕是送往太原市场的,一天只跑一趟。
  

临猗可赏的美在春、夏、秋,可品味的美却在四季。

临猗庙上乡冬枣园旁的高铁交叉路口

临猗果业是种植优势更是旅游商机

这个世界并不公平。


  

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采访中,文旅发展是最重要的内容。一路走来,每每感叹造物的厚此薄彼。有些县市条件好,底子厚,搞起旅游来顺理成章得心应手。比方说,碛口就在临县,壶口就在吉县,秋风楼就在万荣,鹳雀楼就在永济,别人既抢不走也仿效不了,只能是羡慕:“老天爷赏饭吃啊!”但有些地方就差点儿。
  

吴王古渡一角

临猗县地势平坦,是山西少有的平川县,连座山也没有。当地人笑说,全县都找不到一块石头;虽然也沿*,但此段*河平缓宽阔,波澜不兴。当然历史很悠久,出的名人也很多,最有名的是千古商圣猗顿,但只留下一座破败的陵园。元代的临晋县衙大堂是国保,修复的工程才刚完工,我们去的时候,大堂里的脚手架还没挪走,什么时候能对游客开放,或者说,什么时候能打造成个景点还不知道。换句话说,临猗的旅游发展,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既无山川之美,也少人文之胜的情况。我要是临猗的旅游局局长,我准会说,“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本来嘛,临猗的优势在农业。没来之前不知道,来了之后,还小小地吓了一跳。临猗人口59.6万,县域面积平方公里。然而,就是这个占全省人口1/63、全省面积1/的小县,小麦产量却是全省的1/7,棉花产量是全省的1/6,说一句山西赖之足食丰衣,也不算过分。
  

更厉害的是,全县耕地面积万亩,林果面积就达到万亩,其中苹果有70万亩,枣有20万亩,桃、梨、石榴等小杂果20万亩,年产水果50多亿斤,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都是全省第一,并且还有“全国苹果二十强县”和“全国枣业十强县”的称号。
  

我们走访临猗的果园,听到庙上乡的枣农,家庭收入普遍在20万以上,还有能人在河南三门峡包了50万亩枣园,年收入万元。看到论个儿卖的吴中定的苹果,一个居然能卖到十块钱;也见到了中国流通协会授予的全国水果销售第一名王万保,他的“万保”牌苹果,还是全国水果类五个驰名商标之一,在全省更是独一份……
  

于是,我就会想,发展某一项产业,总要因地制宜才好。就如同挖矿一样,明明没有非要挖,那就算再更新设备再严格管理再革新理念,没有就是没有啊。临猗把农业搞好,让水果种植再上个台阶,照样可以富民强县,也不一定非要指着旅游业吃饭吧。
  

不过,转过头一想,旅游业还真有不得不搞的理由。倒不是完全出于省委省*府一再强调“要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我省支柱型战略性产业”的原因,而是旅游业,对于一个县的发展,真有莫大的好处。
  

搞旅游,并不是开放个景点然后坐着收门票那点收益,它能够带动一个地方的餐饮、住宿、文创、演艺等产业一起综合协调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完整链条,而这六大要素,都有很直接的富民作用和很可观的吸纳就业能力,且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这还只是表面的好处,深层次来讲,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举个例子,从文旅资源来说,江苏省的国保单位有处,不到我省处的一半,但是江苏的5A景区却有23处,几乎是我省的3倍。相对应的,我们也能看到,江苏的GDP是我省的将近6倍(今年前三季度,江苏是亿元,山西是亿元)。经济强省,同时也是文化强省,是旅游强省,这个规律体现得十分充分。尤其是在讲“全域旅游”,追求产业深度融合的今天,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将会更加凸显。
  

要想发展旅游业,最起码交通等基础服务设施要完善起来,城市建设不能“脏乱差”,公共服务环境也要做到廉洁和高效,就算是一个普通居民,也要向外地的游客展示热情好客的一面,这当然对城市从内到外的面貌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做好这些,自然就会听到游客对本地的赞誉,由此而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反过来又会推动本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能看到各县市现在喜欢举办文化旅游节,最重要的目的不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检验城市的发展,并集中展示城市发展的成果以及文旅资源的优势吗?
  

临猗的优势在农业,在果业,同时也有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级戏剧大县、全国楹联文化县、全省文化强县等称号。在历史文化渊源上,两千多年前的商圣猗顿,也是靠着“三园五牸”(桃园、杏园、桑园和母牛、母马、母猪、母羊、母鸡)之术致富,即使是为了接续这个悠久传统,他们在旅游发展上定下的思路也是“农业、文化、旅游”融合。我们走访过的一些苹果园、枣园、石榴园、银杏园,甚至还有一个南果北种的高新科技农庄,负责人都介绍说,要在园区增添观光、采摘、休闲、康养的内容。我们去的时候,不巧在林木凋敝的冬日,但只听他们眉飞色舞的描述,也很神往那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果蔬满园的景象,纷纷约定,一定要在明年春暖花开、瓜果成熟的时候,再次走访临猗,也很相信,不久的将来,临猗会为河东旅游增加满溢果香的内容。
  

只不过,农业果业都是季节性很强的产业,就像我们今天的遗憾一样,到了冬日,就只能听人描述美景了。临猗“农、文、旅”融合的旅游业,也许会受到季节的限制。如何突破这个限制,是下一个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

美女陈舫为家乡代言临猗遇到“可好吃”系列

沿*河一路行来,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挖掘地方美食,多是当地朋友推荐,挑选一两款有代表性的吃食。行走至临猗却不然,每天忙于工作,总有采访团记者顾不上吃饭,热情的宣传部美女陈舫每日里招呼我们吃喝时,总要推荐一番当地美食,必定不忘加上一个定语“可好吃了”。三五次之后,我们看到陈舫都会说“可好吃了”,于是这一路采访过的大刀面、炸油糕、花股麻花、馒头干等临猗地方小吃都被归入“可好吃”系列。


  

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热爱,最根本的是对美食的热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物产,一方物产又养育了一方人民,最深的爱往往来自胃的召唤。
  

采访团行至孙吉镇,恰遇这日有市集,只是来得太早,天气太冷,并无太多摊点开业。陈舫极力推荐这里的炸油糕,“软*米面做的,可好吃、可好吃了,每人一个……”一番“可好吃”的盛情之下,明明刚刚吃得饱饱的,还是把一大块热乎乎、软糯糯、甜滋滋的枣馅油糕塞进了嘴巴。
  

每个人大概都会对集市上的某种味道念念不忘,或甜、或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热烈、喧哗、渴望中品尝的滋味。孙吉镇是临猗县西北的一大重镇,紧邻*河边,自古商贾往来频繁,每个月逢二、五、八都有集市,这里聚集了南来北往客,自然也就汇聚了东西美食,荞麦黑烧饼、关公大刀面、孙吉羊肉泡……都是被当地人念念不忘的最美吃食。

孙吉美食关公大刀面,这把刀18斤。左手按面,刀起刀落,切成细如发丝的面条,下锅十几秒即熟,浇上羊汤撒上香醋芫荽即可使用。


  

乡愁的滋味往往最先来自胃的思念。李海丽是一个从陕西嫁到临猗的山西媳妇,从一个打工女变成女老板,靠得仅仅是晋南人离不了的馍,远离家乡的游子最思念的就是故乡的味道。在传统蒸馍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加工改造,把白面大馒头变成了特色小馍干,让那些漂到山西之外的娃们起了思乡情,解了思乡味,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些各种各样的、添加了南瓜汁、菠菜汁、番茄汁的小馍干也成了陈舫嘴里“可好吃、可好吃”系列的临猗特色。

胃你好馍干工厂制作工序


  

在临猗还有一款小零食算是“可好吃”系列中的经典,那就是花股麻花。“出城五里上北坡,年前户户支油锅,男人压面女人搓,花股麻花香得多。”说的是临猗人家喻户晓的花股麻花。沿临猗县城北上,有一条绵延数里的缓缓长坡,当地人形象地称为“五里坡”,它将临猗县分为坡上与坡下,朱柿花股麻花就产于临猗县的坡上。与晋南地区传统麻花不同,朱柿花股麻花用发酵和未发酵两种面搓成,加配特色水果朱柿,一股浅*色一股橘红色,搓制成浑股麻花,口感酥脆香甜,如今又增加了五香、麻辣、孜然等十多种口味,粗细、长短都做了不同规格,更加适应现代市场,从地方小吃做成了食品工业,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地方风味的脚步也应该迈出世界化的节奏。“可好吃”是每个人对故乡滋味的最佳推广词。

*河在这里宽得一望无际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这首歌的景象,我们在*河边得到了印证。


  

一眼望去,这里的河面看不到边,吴王古渡的人说,有十几里宽咧,最窄处就是8年建成的浮舟桥,米。在河边拍摄时,我们惊讶地看到30里长滩居然有浪拍岸,它宽阔闲散得都不像一路走来看惯的那条河了。岸边的稻,更是几千年来第一回种,去年才开始在*河滩试种了亩。

*河大闸蟹,秋天吃*,冬天吃肉,现在公蟹正好卖


  

这是临猗给我的第一个意外。


  

这么温柔的一条河,蕴育出的文化却不温柔。

桌子戏,汉子和女子会跳上桌吼:面对*河一声喊!锣鼓杂戏是真刀真枪地上道具!守着*河却缺了几千年的水,流传下来的祈雨民俗文化,扎马角要用钢钎把面颊刺个对穿以感动上天垂怜!社火表演血故事,更是断臂剖腹演得逼真。


  

为什么?


  

临猗人说,好我的哥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抢河滩地抢了几千年,不彪悍咋能活!以前就连说个媳妇第一句也要问:你娃扎过马角么?


  

这是临猗给我的第二个意外。


  

你以为这文化会养出一方粗汉子蛮女子,那就又错了!别忘了,这里是河东,中华文明最早发源的地方。

人家是山西省首批文化强县,文化馆图书馆都是国家一级馆,文化部给认证的。年建的临猗县文化馆,馆牌是郭沫若给写的。


  

现在各地都在抢救传统剧种,可对于由地摊说唱和临猗民歌发展而来的眉户剧,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在临猗地面上,眉户人人会唱,已经打破传统收徒模式,成了群体性、村落性的传承,不下个庄户剧团能自编自演小戏,每年的演出场次多得让人无法统计,而且可不止在田间地头热闹,县眉户剧团从上世纪50年代成立至今,八次进京四进中南海,是中国县级剧团里上得庙堂级别的。

这是临猗给我的第三个意外。


  

和周边县份国保单位扎堆不一样,临猗人说起文物来有点底气不足:哦我们的文化特点是八个字——听音,游园,看景,美食。看看,这里面都没文物什么事,可只说一样,就让人心生崇敬,临猗的来历也和他有关——布衣起家,晋商鼻祖,春秋时的猗顿,因为他才有了猗顿古城。


  

再说到这里就是果粮川,那更是意外连成片。


  

万亩果田,年产50多亿斤,北方水果在这儿全都能找到。县里人都替我们可惜,入冬了来得不是时候,我们依旧摘到了路边甜如蜜的小柿子。


  

我们走访的每一个果园,家家都在上课,利用农闲给果农培训。


  

临猗苹果王吴中定,他的果园代表果业最先进方向。6+2苹果管理技术,独有管理模式,每年培训几千农民,涵盖三省。一个农民科学家。

全国劳模王万保,在全国都有销集网点,万保牌苹果是山西省唯一水果知名商标。他一年要给农民销售苹果一亿斤。一个农民销售王。


  

不能再说了,虽然我不怕临猗骄傲。


  

这就是我们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行至临猗,山西晚报千里走*河采访团已经连续作战不间断报道51天

山西晚报千里走*河系列

美烫了!!!*河入晋第一湾全景呈现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采访活动首站——飞越偏关

美翻了!!!千里一曲,*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采访活动一一行走河曲

美萌了!!!城保于德,景奇于河。*河在这里比了个剪刀手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釆访活动一一领略保德

美红了!!!拜谒晋绥边区,*河在这里染上“红色”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釆访活动一一放歌兴县

美亮了!!!古事多多,古韵悠悠。*河在碛口"造"了个镇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采访活动一一鸟瞰临县

美震了!!!云飞浪卷三交镇,*河在这里可以"触摸"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采访活动一一遇见柳林

美醉了!!!石叠如楼,河美如绣。*河在这里画了个"金葫芦"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釆访活动一一舞动石楼

美疯了!!!蛇曲龙行,折转回旋。*河在这里一口气拐了七个弯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釆访活动一一一情动永和

美大了!!!大吉大宁,美不胜收。*河在这里遇见女神!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采访活动一一漫步大宁

美惊了!!!飞流直下,*水沸腾,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天下*河收壶口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釆访活动一一放歌吉县

美飞了!!!师家滩:文脉厚重地,宁静温柔乡!大禹治水从这里开始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釆访活动一一感悟乡宁

美嗨了!挟昆仑之神威,荡峡谷之绝响!*河在这里跃出龙门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釆访活动一一行吟河津

美哈了!!!看汾河入*,听万荣笑话。*河岸唱*河调,秋风楼吟秋风辞,*河在这里笑起来丨山西晚报千里走*河大型釆访活动一一巡礼万荣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谢燕李雅丽

孙轶琼胡增春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马立明胡续光

王晋飞杜金栋

航拍: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王晋飞马立明

视频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李永江赵亮

拍摄: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永江赵亮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闫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省委组织部公示拟任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