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闻悉,永和县阁底乡副乡长郭海林作为我省唯一一位参加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培训学员“取经”归来,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走在了“传经”的路上,探访他此次学习的成果及下一步打算。于是,5月24日清晨5时许,记者便从临汾驱车出发,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车程抵达阁底乡人民*府所在地时竟“扑了个空”,被告知,“郭乡长一大早下乡了,去了阴德河村……”
“外乡人”成了“贴心人”家住在永和
母亲叫*河
走过千沟与万壑
乾坤湾里生了我……
伴随着《梦回乾坤湾》的优美歌声,汽车在*土沟壑间的盘山路驰骋。随着导航“距离阴德河村米、50米”的声声递进,经过一段缓坡后,一块巨大的“阴德河村”石碑映入记者眼帘,旁边小广场的健身器材完好如新,不远处有三块上书“阴德河村简介”“村名的由来”“大槐树简介”灰瓦褐墙,讲述着阴德河村的前世今生,没错,这里就是永和县阁底乡阴德河村了。
沿着一条水泥路,村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向山坡上分布着,可是,这么大的村子该去哪儿找郭海林呢?这时,一位扛着锄头准备去地里干活的村民得知记者寻找郭海林时,连忙放下手中的农具,热情地招呼我们去他家,边走边说:“以前,海林是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官,现在乡里上班,村里有啥大事小情都会回来,你们要是有急事,我给他打个电话!”
沏茶、倒水,村民郭连平和记者攀谈起来。谈到他心目中的郭海林,郭连平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好的说不烂,烂的说不好。”他说,“海林在村里那间破窑洞里一呆就是七年,替村民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前些年,郭连平一直在县城周边打零工,只是村里有红白喜事时才回来一次,村里来了个大学生村官,大家纷纷议论,“一个外乡来的年轻娃(郭海林祖籍是永和县坡头乡索驼村)能在村里干几天?大学生能受了这份苦?我倒是要看看,他能干出个啥名堂!”可一次“巧遇”彻底颠覆了郭连平的想法。
年冬季,村里一位族亲长者过世,郭连平赶回来奔丧。这时,院子里的一位年轻人冲他叫了声:“连平哥!”并示意他坐下。“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叫啥?”郭连平反问着这个中等身材、微胖,一说话就笑的年轻人。年轻人答道:“你认不认识我不重要,我认识你就行!”后来,郭连平从村民口中得知,他就是那位支着一张钢丝床住在村委会的窑洞里,担任着村民们免费“快递员”“跑腿员”“调解员”的大学生村官郭海林。“在他随身携带的那个包里,时常有村民的身份证、户口本,只要能代办的业务,他都免费帮忙。为了进城取钱方便,有的村民还把银行卡密码都告给他了,你说说看,这个人是好还是不好?”郭连平说。
“外乡人”成了“自家人”阴德河村,又名鸭子河村,位于阁底乡西南,距离永和红*东征纪念馆仅10公里,下辖阴德河、于家山、后山里3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仅亩,全村共有户口人。据郭连平介绍,有一位村民患了尿*症,需要长年透析,为权衡村民领取低保问题,海林在村里召开了会议,跑前、跑后为她办理好低保手续;前段时间,村里的“槐树爷爷”寿终正寝,海林知道消息后回来帮忙,不但上了礼金,还掀开蒙面纸跟老人作了道别;前几天,他们在乡里碰见时,海林还让他给村里的郭秀山老人捎了袋面……郭连平激动地列举着郭海林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儿,“走,我带你们去见一下郭秀山老人,他和海林的关系比父子还亲。”沿着乡间土路,穿过一片枣树林,记者见到了正在*河岸边领着重孙子放驴的郭秀山。
提起郭海林,郭秀山欲语泪流。“只要海林来阴德河下乡,总会来看看我,前几天还托人给我送来了一袋面,几天听不到他的声音,我就着急,想给他打个电话……”十几年前,一场车祸夺去了郭秀山唯一儿子(上门女婿)的生命,他们一家仅靠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海林来到村里后,时常接济我,逢年过节都会拿上油、面来看我,我心里很感激。”郭秀山说,特别是年发生的一件事儿让他感念(土语:感动的意思)不下。
那一年,郭秀山的大孙媳生孩子急需用钱,由于年龄大了,很多人不敢借钱给他,想想平时海林对自己的好,老人怀着忐忑的心情,鼓起勇气给郭海林打了一个电话,“你能借给我一万块钱吗?”没想到,正在太原帮村民卖枣的郭海林很爽快地答应了,并给他转了钱;后来得知钱不够,又给他送来五千元。郭秀山回忆道:“后来我发现,海林每个月也就只有一千多元的工资,有时给村民捎东西还经常贴钱。我就问他,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才知道都是他刷自己的信用卡来的……”郭秀山又一次哽咽了。
告别郭秀山后,记者来到阴德河村委会,想看一看郭海林曾经住过七年的地方。不料,那孔石窑已成为中国煤炭博物馆派驻阴德河村帮扶工作队的厨房。得知记者采访意图后,队长鹿晓辉深有感触:“海林是阴德河村的包村干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很多,他总是想百姓所想。”比如,为村里修路,文化广场、自来水入户、村民的大事小情等,他都能记在心上,做到实处;他还善于挖掘历史文化,将阴德河村的大槐树文化、移民文化、德孝文化、红色文化等全都撰写出来,对今后发展旅游很有益处。更为可喜的是,在驻村帮扶“三支队伍”的努力下,去年村民已经实现脱贫摘帽。放眼望去,房屋上的光伏发电板已然成为阴德河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外乡人”成了“领路人”时值正午,盛情难却,在郭连平家吃完汤面后,记者正不知该到哪里去找郭海林时,村委会主任郭文毅走了进来。他说:“这段时间,正是旅游旺季,海林从阴德河村出来去于家咀渡口检查游艇安全了,我带你们去找他。”
途经于家咀村时,一片窑洞式的二层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经了解,这正是为当地农民创收的新型产业——农家乐。抬眼望去,只见院里的照壁上,由我市著名书法家樊习一题的“*河人家”四个大字熠熠生辉。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迎了出来,他就是这户“农家乐”的主人于侯祥。
谈起“*河人家”,于侯祥激动地说:“可以说,没有海林,就没有我的‘*河人家’。”起初,他只是在于家咀渡口上面的宅基地里盖了八孔窑自住。那时,郭海林兼任石家湾村委副主任(于家咀是石家湾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看到这么好的地理优势后,便鼓动于侯祥开办“农家乐”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于侯祥始终不愿意挑这个头,急的郭海林没办法,说:“我出钱装修搞试点,赔了是我的,赚了全部归你。”可喜的是,当年就收回了本钱。此后,于侯祥一发不可收拾,在窑洞上面又盖了八间房用于住宿接待,并按照酒店的卫生、洁具布置装修。今年,他在院子的东边又盖起了一座四层楼,扩大经营规模,以满足更多的游客来乾坤湾观光旅游。
五月的骄阳炙烤着永和大地,母亲河像一条银色的巨龙在乾坤湾蜿蜒流淌,千沟万壑裸露在阳光之下,在郭文毅的带领下,记者沿着人工修筑的栈道来到了于家咀*河古渡口,远远看见一位年轻人向几位船员说着什么。经介绍,他就是郭海林,一位七年大学生村官,三年副乡长的80后。
当记者问到,是什么信念让他如此甘于付出时,郭海林笑着说:“我的信念很简单:群众少跑一天腿,就可多打一天工!”
说起此次进清华大学学习的感受,他说,很荣幸能成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训班第一期学员,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更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新农人,重点学习了乡村旅游、乡村治理、设计思维、互联网+农业、农旅融合发展、金融*策等方面的知识,聆听了全国各地优秀学员的典型分享,收获很大。
在培训期间,郭海林作为小组长,曾有过4次发言的机会,而每次发言他都会提到“永和乾坤湾”。“我们永和县拥有丰富的*河风情、绿色生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阁底乡是全县的旅游重镇,如何挖掘好农村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一直以来思考最多的问题。”郭海林举例说,比如,在这次学习中,山东省中郝峪村发展旅游的“郝峪模式”值得借鉴:发展乡村旅游,如何提高游客的体验度、留住游客、增加消费、造福于民,创新新型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通过三产拉动二产收入带动一产,盘活全村旅游与农业资源,打响“农村文化传承和感受体验农村文化”品牌。
“正如东征村的红色教育体验游逐步形成品牌,可以增加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中小学生进行研学旅游,在现有的农家乐窑洞宾馆的基础上,创新地将农村闲置院落改造后推出‘院落认领活动’,盘活农村沉睡资源、留住游客乡愁。同时不断深化‘一孔窑洞’的旅游供给侧改革,开发红枣、苹果、花椒等采摘园体验活动,垂钓、篝火等,打造*河岸畔康养基地、重点完善好‘一顿饭、一晚上、一辆车’的三个一游客服务工作,提高游客满意度,农旅融合发展。其实,发展旅游是让村民更有尊严地脱贫增收。”郭海林说。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亘古未变的*河乾坤湾上,村庄上空炊烟袅袅,记者采访结束踏上归程。在返回途中,途经永和红*东征纪念馆时看到,几辆外地牌照的大巴车上下来一批身着统一服装、佩戴*徽的人,经了解,他们是晋中市的纪检监察干部,特意来此接受红色革命教育……记者衷心祝愿郭海林的旅游规划蓝图能早日实现。
来源:临汾晚报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
?永和团县委“爱心助考”活动启航爱心车主火热招募中!
?咱永和第一人!骑着二轮摩托去“征服”西藏!
?永和人唱戏也这么有范儿,一曲《打金枝》折服多少人……
?衣服太多?扔了太可惜?在永和你这样处理旧衣物还能小赚一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