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与*两地相隔公里,从巍巍太行到浩浩昆仑,从三晋大地到天山北麓,7年前,自山西加入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行列,相距数千里的两地血脉相连。
为了全面展示两地交流交往交融成果,《山西晚报》于去年7月中旬起开展“山西援疆进行时”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并于日前推出《十九大时光·山西援疆故事》特刊,集中反映了援疆工作者的风采和援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百姓生活喜乐、旅游物产特色等各方面变化。
由面及点逻辑清晰纵观该特刊,其从整体到部分的总分逻辑关系贯穿于特刊的设计中。特刊封面版的评论以《雪莲花开晋疆情深》为题,全面回忆了7年来两地人民同心捧月照天山,砥砺奋进著华章的奋斗历程。特刊2版则通过专访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昌吉州*委副书记程银锁,为读者亮出一幅援疆“成绩单”以及未来规划表。其余版面则分别选取了各方面典型,窥一斑而见全豹,从细节和故事入手,分门别类地反映了三晋儿女对于*地区各个方面的援助。
援疆工作既有硬件的帮助,也注重文化的软件支撑,既注重输血,也加强造血功能的建设。这个思路在版面上则以19版的两篇新闻通讯呈现。《天山脚下山西人助力阜康发展》通过“户棚户居民住进新房”和“为阜康提供人才支撑”两部分展现了山西对阜康民生、基建、医疗和教育等多方面的帮扶成果。《生命如歌 山西故事余音绕梁》则通过《生命如歌》和《沙枣树》两部话剧展现了山西与*在文艺创作道路中的传承接力。
“7年来,‘山西力量’在祖国的西北边陲蓬勃涌动:人力、财力、物力、技术源源不断地穿越沙漠、戈壁;一批批援疆干部、援疆人才跨越千里来到天山脚下,在广袤大地上谱写出壮美的大爱篇章。”正如《山西晚报》特刊的开篇语中所提到的一样,7年来,山西全方位发展的因子已经深深嵌入到*建设和兵团建设的血脉之中。
用故事和典型打动人心无理不足以服人,无故事不足以感动人。该特刊在整体策划上,并非一味地“晒成绩,唱友谊”,而是通过采访各行各业的山西援疆干部,挖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细节和故事来反映山西援疆过程中的“晋特色”。
例如,在特刊的20、21通版中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为题描述了15个团场干部的援疆故事。在这组报道中,该报记者深入15个团场现场采访,捕捉细节,感受变化。一个个晒得黝黑的面孔,让读者似乎能切身感受到大漠边陲那恶劣的自然环境;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回答,山西人民援疆的激情跃然纸上;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又让读者感动于山西援疆干部的工作热情。
整个通版在记者的报道之外,还搭配了《写在后面的话》和《援疆干部作品》两个板块。《写在后面的话》通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所感所想,反映了从巍巍太行到沙漠边陲,两地人民虽相隔千里却又一脉相连的动人故事。《援疆干部作品》板块由援疆日记和援疆人员诗歌两部分组成。其中,*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土墩子农场援疆医生刘卫红通过日记记录了一次深夜急救婴孩的故事,通过平凡而又生动的日记为读者描述了山西援疆干部为*人民带去的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支持。
从典型人物的选取上来看,除15名团场干部外,还有山西4名援疆医生和2名援疆教师。从报道内容上来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抓取到了他们在援疆生活中的一件件日常小事。这些从细节入手的新闻报道生动且“热气腾腾”地为读者反映了援疆工作者的风采。
责编杜一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