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重磅消息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又开始征!稿!啦!
ladiesandgentlemen
是时候一展身手啦!
杂志简介《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创刊于年,以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为学术支持单位,力图搭建一个文史哲与新闻传播学对话的学术交流平台。年,《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转型为由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与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半年刊,由全国百佳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本辑刊的主要栏目有华夏传播研究、盐文化传播研究、贤文化与组织传播研究以及其它涉及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各方面的传播学研究成果的专栏。《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一直坚守“华夏传播,文明传承,文化自觉,民族复兴”的办刊理念,努力阐扬中华文化的传播智慧,积极开展中外文明对话,为建构“共生交往”为特质的人类文明传播理论体系而不懈奋斗。
栏目主持人共约作为综合性学术集刊,《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致力于打造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特色专栏,同时刊发新闻传播学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形成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共同体。集刊由全国百佳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每年两期,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本集刊目前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为进一步提高本刊的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尽快进入CSSCI来源集刊方阵,诚邀海内外新闻传播学界的同仁共襄盛举,或自荐、或受邀担任各专栏主持人。
现将专栏主持人的共约阐述如下:
第一,主持人应当坚持正确的*治方向,严把稿件的*治导向关,凡*治导向存在问题的稿件一概不用。
第二,主持人可结合自己擅长的领域提出相关专栏主题的申请,并与主编商量确定。主题最好能够围绕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主题确定后主持人可自主向海内外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约稿,在截稿(上半年4月30日前、下半年9月30日前截稿)前一个月提交拟刊用论文的齐、清、定稿,如遇特殊情况,不迟于截稿前半个月提交。
第三,每个专栏下可有3-5篇同主题未曾刊发过的原创稿件,若发现一稿多用情况,一概作退稿处理。每篇论文字数当在—字以内,最多不超过字。稿件作者尽可能为“三高”(高职称、高学历、高层次课题资助),且作者单位当适当分散,研究生的文章最多1篇。
第四,主持人有义务按本刊格式与质量要求,积极督促作者调整好自己的论文格式,并遵循学术规范,发扬原创精神。
第五,主持人在认真研读和编辑来稿的基础上撰写主持辞,要求字以上,阐述该专栏主题的研究现状,点评每篇稿件的学术亮点,对该专栏主题的深化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六,主持费与稿费在每期刊物出版后由编辑部向主持人和稿件作者支付,优秀稿件稿酬从优。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编辑部
年10月
往期概览(《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五辑)
目录
一、大道和生学探究(主持人:陆元祥)
“大道和生学”新的生命哲学
——我对“大道和生学”的探索与构建.....钱耕森6
大道和生学视域中的荀子养生思.....姚春鹏9
“大道和生”视角下的“六和养生”.....苏珣16
同声相应,大道和生
——现代企业对传统“贵和”思想的传承与实践.....孙鹏钟海连21
儒家“和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陆元祥28
中国人交往之基石:以和为贵.....A.R.M.Imtiyaz33
二、贤文化与组织传播研究(主持人:孙鹏)
孔子圣贤观的治道思想发微.....奚刘琴41
从夷齐典故看唐前“贤文化”内涵的易变.....刘育霞51
文化融合在效益提升中的作用
——以中盐集团两企业合作为例.....刘永红58
三、盐文化传播研究(主持人:郑明阳)
国内盐文化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蒋银65
盐文化题材影视剧中盐*、盐商与盐工.....史歆雨王正中74
四、中华文化与文化创意研究(主持人:孙顺华)
以中国传统美学为茶文化产品创意加值.....刘洋80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傅琳雅田宇87
中华殡葬文化与文创商品加值现况分析
——以龙岩公司为例.....邱琪瑄94
五、乡贤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主持人:郭凌燕)
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治理.....李正元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乡贤的文化参与及社会认同
——以山西晋中白燕村为考察对象.....郭俊红刘文娟
能者归来
——新乡贤参与赣南地区旅游扶贫的动机与模式研究.....金灿
乡贤文化自觉与传统乡贤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苗永泉高秀伟
六、华夏传播研究(主持人:谢清果)
习近平讲话
——中华传统语言文化的智慧传播.....柴俊星羊至刚
中国传统文化域外传播方式的探究
——以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为例.....樊宝英
华夏文明传播的新媒介与新领域.....孟建煌郑长征
作为仪式的传播
——《尚书》诚传播观念的性质、流变及其意义....王仙子周之涵
七、传统文化与大众传媒研究(主持人:晏青)
“尚圆”视域下“中国学派”动画传播的认同建构与启示.....曹海峰
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自我主体性重建
——基于《摘金奇缘》传播现象的讨论.....谭思铭
八、当代文学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主持人:王晓平)
《王的盛宴》的叙述龃龉与美学混乱:权力争夺还是理念斗争?...王晓平
林湄笔下的欧陆文化之遇
——《天望》中被边缘化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李碧春
论《长江图》中的“女神崇拜”与“反现代性”视角.....*文虎
“东方”战胜“西方”的假象:论《战狼2》中中国主体性的缺失...杨晨仪
九、台湾文化传播研究(主持人:沈毅玲)
受众研究视野下的两岸传统艺术影视传播对策研究
——偶动漫电影《奇人密码》之鉴.....沈毅玲
浅谈文化传播对地方文化保存重要性
——以台湾老街再造为例.....陈建安
十、福建文化传播研究(主持人:林凯)
超越生态位:16—20世纪闽粤赣边区客家的生计方式与海外播
——兼论客家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余达忠
文化线路遗产视角下的海丝文化探究
——以福建马尾区为例.....张晓娴
武夷茶的对外传播与文化交流意义.....叶国盛
论妈祖女神符号传播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的积极作用.....田素美谢清果
来稿规范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一律采用脚注,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
二、具体注释规范与示例
(一)中文注释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年,第43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年,第11-12页。
2、析出著作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9年,第-页。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第页。
3、著作序言、引论、前言、后记
示例: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北京:人民出版社,4年,“序言”,第1页。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傅敏编:《傅雷家书》(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年,第2页。
4、古籍刻本、影印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影印)页码。
示例:
《太平御览》卷《服章部七》引《魏台访议》,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3册,第页下栏。
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7年影印本,子部,第88册,第73页。
5、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示例:
叶明勇:《英国议会圈地及其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年第2期。
6、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
示例:
李眉:《李劼人轶事》,《四川工人日报》年8月22日,第2版。
《上海各路商界总联合会致外交部电》,《民国日报》(上海)年8月14日,第4版。
7、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
示例:
方明东:《罗隆基*治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年,第67页。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年6月,第9页。
8、转引文献
无法直接引用的文献,转引自他人著作时,须标明。
示例:
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年10月,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年,第页。
9、电子网络文献
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示例: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8年8月16日,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
PeterBrooks,TroublingConfessions:SpeakingGuiltinLawandLiterature,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pp.48-49.
2、期刊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期刊名/卷册及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
HeathB.Chamberlain,“OntheSearchforCivilSocietyinChina,”ModernChina,vol.19,no.2(April3),pp.-.
(三)其他说明
1、再次引证,项目简化
同一文献再次引证时只需标注责任者、题名、页码,出版信息可省略。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第24页。
2、引用先秦诸子等常用经典古籍,可在文中夹注(夹注应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
示例:
这也就是所谓“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尚书·皋陶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
关于我们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