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晚报带您走进国家级的传统村落泉之头村
TUhjnbcbe - 2021/3/10 5:40:00
健康女人乱用洗液可能适得其反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12509.html
泉之头村位于武乡县西北部,隶属于武乡石盘农业开发区,因村子周边泉水众多而得名。它距离武乡县城有45公里,与晋中市榆社县的云竹镇相邻,离知名风景区云竹湖不到两公里。村子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绿树成荫,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七处泉眼的分布排列与北斗七星暗合

除了有湖泊水景,这里还有流淌清泉的古泉井,有着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遗存。村子选址讲究,布局合理,格局奇特。村中街巷沿山坡而蜿蜒延伸,民居建筑风格整体一致、局部多变,古庙、古宅、古泉、古塔,无一不在诉说着泉之头村古老的历史和沧桑的故事,也在彰显着这座古村落非凡的历史文化魅力。

下面,请跟随晚报记者的脚步,感受泉之头村的旖旎风光和古建遗存的历史风韵。

1

七星泉边起房屋,上栋下宇待风雨

四月底,杏花盛开时节。记者一行在长治日报武乡记者站站长孙发明的陪同下,前往武乡西北端的泉之头村寻幽探胜。

泉之头村有据可考的历史有多年,村子并不大,只有多口人,陈姓居多,而且是同一个始祖,世代繁衍延续至今。根据陈氏族谱记载,陈氏始祖从洪洞大槐树下逃荒至此,先落脚在涌泉乡大沿沟村,后兄弟三人分别迁居石盘村、泉之头村、榆社县向阳村。

居住在泉之头村的陈氏在这里耕读持家,后代或苦学上进、或经商学艺、或习武保家,世代繁衍人数渐增,而且代代有人才,家族遂逐渐兴旺起来,陆续修建的房屋也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现在遗存的这十几处明清民居院落都是陈氏家族各房的,至今部分院落还有后人居住。

泉之头村的村名很美,顾名思义和泉水有关。村子东边有一眼清泉流淌,清甜可口,冬暖夏凉,四季不断,养育了全村人,村子因此得名。传说这眼清泉为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所留,至于原因嘛,一说是铁拐李路过此地口渴,好心村民款待,铁拐李为报恩,故留下此泉;一说是,此地村东古时候为一片大水,铁拐李路过此地讨水喝,一口将水喝干了,人们急忙追赶,铁拐李在仓皇之中漏下了一口水,化为泉眼。

传说多附会,不必当真,但泉水却是实实在在地流淌了数百年。因为流量很大,村民们把这股泉水涌出地修成一眼泉井,出口处雕琢龙头,泉水从龙嘴处汩汩流淌而出,清冽甘甜,可以直接饮用,这眼泉井也成为村子的一景。

除了村东这一处泉井,在村子东南的田地里还有两眼泉,泉眼淌水处,小的大约五米方圆,大的十几米方圆。此时的田里还没有播种,平展展的土地上,这两处泉眼非常明显好找,泉眼四周一圈碧绿青草,大泉眼四周还有一人高的芦苇随风微微晃动。走近一看,中心水泊映天,宛若一方池塘。

▲村东的泉井四季流淌

近年来,随着泉之头村开发文化旅游的不断推进,人们惊奇地发现,留在泉之头这片土地上的泉不止这几处,大大小小共有七处。更神奇的是,这七处泉眼的分布排列位置,竟然和天上的北斗七星暗合,这不能不说是个吉兆。

再加上村子三面环山,地形较封闭,背靠大山,东南与村西小山回环合抱,呈狮头、卧虎之势。豁口处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两条河,两条河水交汇后,顺地势缓缓流向村东北,最后注入云竹湖。东南突兀的小山像一颗珠子,与两河形成二龙戏珠的绝佳地理,这在古人眼中是风水宝地的象征。

风水之说是古人的一种朴素信仰,其中迷信的东西自当抛弃,但古人据此挑选、创造宜居环境的方法和经验值得借鉴。陈氏家族就是看上了这里的好风水,才不惜财力代代兴工修建住宅院落。

从我们一行实地走访的情形来看,这里的古民居有着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那就是依据风水和易理择吉而建,依山傍河,院落位置体现长幼有序的礼制要求。具体构建上则是将宫廷规制与北方民居巧妙结合,并融合了北方的豪迈大气与江南的婉约秀美于一体。

现在保存下来的12座院落建筑风格整体比较一致,无论是一进两院,还是一进三院、五院,都是砖土木结构的抬梁式建筑,以两层四合楼院居多。特殊处在于,古民居无论正房厢房,都是悬山顶,房顶超出山墙,伸出山墙的檩条,加博风板保护,博风板上饰以悬鱼、惹草。这一方面是体现建筑等级高于普通民宅的硬山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雨,在南方民居建筑最常见。另一个特点是,大多数正房为前廊式二层楼房,檐柱外露,正面无墙,门窗一体,直通到顶,雕饰精美。

《易经·系辞下》有言:“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说的就是古人修建了土木结构的房屋躲避风雨,改变了穴居的环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泉之头村的这些古民居,既占据了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又体现了当地村民建筑智慧的结晶,也为研究北方民居独特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

民宅雕饰现龙头,百年谜题待人解

众所周知,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神物,皇帝又自诩为真龙天子,所以,在皇宫中,龙形雕刻比比皆是,它是权力的象征,又是地位的展现。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中,这样高等级的神物,普通民居建筑中是不允许出现的。就如同建筑构件斗拱一样,代表了封建礼制的严格规范,也是辨别建筑物等级高低的标志,一般民居难得一见。

然而,在泉之头村现存的这12座明清民宅中,却普遍存在着龙头雕刻。泉之头村的古民居虽然也是砖瓦木结构,但用砖少,用木料特别多,土坯墙多。正房一般都是五间前廊式楼房,檐柱外露,房梁端头伸出。无论是一楼还是二楼,正面都不设墙,全部都是通到顶的木隔扇,这种结构形式十分罕见,在我市其他古村落中未曾见到,只有南方地区多见。

▲外新院正房全貌

在这些正房向外伸出的房梁端头,全部都有雕刻,而且以龙头形居多。这些龙头雕刻大都比较简单而且形制小,唯有两家院落的正房横空飞出六个木雕龙头,霸气夺目。这两个院落一个是当地人俗称的外新院,一个是沟里院。

外新院正房的这六个外露的梁端龙头,四面雕工精湛,龙头张着大嘴,吐着舌头,龙睛鼓出,龙鼻卷翘,龙角后仰,威猛可畏,气象森严。再加上屋顶使用的是筒瓦,建筑级别很高。沟里院的龙头雕刻则藏在房檐下,斗拱朝外的那一处雕*头,虽然不及上面的大,但也是活灵活现。

▲精美的木雕龙头

为什么在这两个院落里会有这么夸张的龙头雕刻装饰?还使用了高等级的筒瓦盖屋顶?这么明显的逾制建筑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陈家为何敢冒极大风险使用皇家专用龙头雕饰?数百年来,一直是个谜。

明清时期,从王公大臣到普通庶民,建造房屋都有严格规定。如清朝在《八旗通志》、《清实录》、《清会典》等文献中对各级王宫府邸营造的规模都作了规定。据光绪朝《大清会典》卷五十八“工部”记载:“亲王府制,……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楼房旁庑,均用筒瓦。”

看到了吗?亲王级别盖房子正房也只能盖七间,雕饰也有讲究,尤其是“禁雕刻龙首”,屋顶用筒瓦。对照陈家外新院、沟里院的建筑样式,很明显是逾制了。对此谜题,最可能的答案是,这里和其他古民居常见的使用斗拱构件一样,主要源于清中后期等级制度松懈,加上地处偏僻,无人举报,所以有权有势的大家族盖房子可以放纵一些,所谓山高皇帝远没人管。

3

隔扇精品集大成,梁枋彩绘吸眼球

前面所提到的泉之头村古民居的一大特点是,正房正面无墙,门窗一体通到顶。从记者一行走访看到的实物来看,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最令人感到奇怪的一个建筑形式。一般来说,上*地区地处北方,冬天天寒地冻,建造房屋墙壁越厚,保暖隔热的效果越好,相比较于其他古民居富裕人家墙壁厚度超过半米的情形,泉之头村的古民居倒是很像江南地区的房屋。

记者一行沿着村中的小巷,逐个走访这些颇具江南风格的前廊式楼房,欣赏它们那少见的独特的一通到顶的隔扇,这也是泉之头村古民居最大的一个特点。

隔扇又写作槅扇、格扇,也有地方叫做长窗,属于传统建筑里面门的一种形式。它安装在金柱(檐柱后面的柱子)之间,整排使用,一般为四扇、六扇、八扇。泉之头村的古民居隔扇门都是一间四扇,中间两扇对开,有的人家还在外面再安置纱门,三间、五间整排使用的隔扇门看起来蔚为壮观。

隔扇是最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装饰构件,也是一座建筑物上最吸引人目光的审美中心,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艺术奇葩。

▲一通到顶的整排隔扇门

隔扇由下部绦环板、裙板,上半部的隔心(也作格心、槅心)以及顶部的横窗组成,而这隔心和横窗就成了隔扇门的点睛之处,因为这两个地方采用了复杂的装饰处理手法,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呈现了美轮美奂的装饰效果,美不胜收,极具震撼力,也极具研究价值。

隔心俗称窗棂,主要装饰手段就是用木棂条按照房屋等级和主人期望,雕刻、插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泉之头村的隔扇门隔心、横窗图案空灵剔透,纹路复杂多变,雕饰精美绝伦,寓意美好吉祥,文化内涵厚重,诸如网格、工字纹、一码三箭式、卍字纹、龟背锦纹、双交四椀样式、十字如意、盘长纹、步步锦等,以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福禄寿等图案,可谓集窗棂图案之大成。

这些窗棂图案历经数百年保存依然完整,它们不仅是泉之头村古民居在特定年代背景和特殊精神需求下产生的一种艺术,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和体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美的建筑彩绘

明清是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除了砖木石雕外,还有一个装饰手段就是彩绘。这一点我们在其他传统村落古民居中曾看到过,但像泉之头村的古民居这样大量、大范围地使用彩绘的做法,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还保存至今,十分难得。

在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本是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成为彩画。同样,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有兴趣的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泉之头村的古民居彩绘现存的一般都在门楼、梁、梁端、额枋(前后横梁)等处,根据外露面积的大小,用多彩颜料绘制不同的图案。除了吉祥图案外,大多是带故事性质的图画,能辨别的有孔子课徒、八仙过海、五女拜寿、仙女下凡等等,反映了当地村民的特色习俗和审美意趣,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研究传统建筑彩绘的实物参照。

4

文峰塔影冬探河,文脉绵延育人才

泉之头村的古建筑除了古泉井、12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大院祠堂外,还有古河道、古桥梁,以及最为村民称道的文峰塔。

古河道很窄,三米来宽,平常干涸,只有夏季偶发洪水才有水流,古河道两侧就是集中分布的陈氏各房院落,通过一座小小的古桥连接。现在古桥桥身保存完好,栏杆不存。最重要的古迹就是文峰塔,以及文峰塔带来的神奇景观——塔影探河。

文峰塔位于村东边小山半坡上,并非在山顶。石塔砂石砌成,为五层多形体石塔,没有塔基,塔座较高,塔身从二层往上逐层收缩,各层高低不一,用厚薄不一的条石砌成,富于变化。三层朝向村子一面有个小神龛;顶层为覆钵状,宝顶是村民根据资料照片后配的。

▲村中古桥

整个石塔并不高,只有7米多点,虽然气势不够高大,但古朴庄重中不乏精巧细致,颇有神韵。而且,文峰塔是文风塔的谐音,是当地的文脉所在,关系一地的文风,是古人风水学说和封建科考制度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建立在这里,会补山水形胜之不足,助文风之兴盛。

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每年冬至早晨,初升的太阳照到石塔上,长长的塔影就会从60多米高的山上,探到山下的河里。而其他日子,无论塔影随太阳照射角度如何变化移动,都不会探到河里。这是该村的一大奇观,也是古人建塔精确技艺的展现。

也许是文峰塔真有灵应,也许是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养育出了不一般的人民。泉之头村数百年来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尤以陈氏家族为最。最兴盛时期在清乾隆年间,陈氏家族在朝廷任职的多达30多位,最大的官做到刑部员外郎,大约五六品官;也有习武做官授有*功的,最高有*功六品官;还有外出北京、广州、太谷等地经商的,虽不是大富土豪,但也有自己的商号,比如商号有“鑫胜泉”“、兴晋源”“、广胜堂”等,经营银艺、典当等。

新中国成立后,陈氏家族在外工作的有多人,仅县团级以上的干部就有几十名,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着。

▲村东边半山坡上的文峰塔

这里的好山好水不仅养育着泉之头的村民,在抗战期间,也曾为抗日志士提供过滋养。由于这里地理地势特殊,三面环山,东西临河,又直通榆社、左权,加之粮丰林茂,水源充足,所以抗战期间,在这里驻扎有八路*太行三分区独立营、医院、武西县抗日*府、武西县抗日高校、县大众剧团、县毛纺厂等机构。

七星泉水长流,文峰塔影横斜,古宅沧桑藏着历史的年轮,精美民居雕饰刻进了时代的故事。记者一行走访这些民居古建,恰如逆着时空在探寻先人的生活足迹。这里的每一处古迹都记录了不止一段的历史故事,重重叠叠,难以辨清。唯一能够清晰地留下印记的,就是那些亲手触摸到的一砖一瓦一木,还有那些历经风雨沧桑仿佛会说话的老宅。

山明水秀,古韵深藏。泉之头,一个充满芳华的水润古村。

晚报融媒记者:胡海涛

编辑:陈一然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报带您走进国家级的传统村落泉之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