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水:永远跟*走
写在前面的话每位英雄都是一座不朽丰碑,每名老兵都是一部热血历史。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在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决战时刻,成千上万的长治儿女加入中国共产*领导的革命*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如今,英雄老去,但他们铸就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力量,让英雄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我们向老兵致敬,与英雄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勇往直前!
面容清瘦,双眼有神,一身*装更显身形挺拔。忆及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93岁的退役*人李金水思路依旧清晰,那段红色记忆早已铭刻在生命中,永不磨灭。17岁参*,18岁入*,先后参加上*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等众多战斗,历经枪林弹雨,见证共和国成长,李金水始终坚定信念跟*走。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远赴“八路*的故乡”武乡县,拜访了老八路李金水。听着老人掷地有声的讲述,我们的思绪也被牵引回那段淬炼着热血与磨难的年代,一幅写满英勇和无畏的历史画卷在脑海中徐徐展开。出身贫寒
少年勇参八路*
年,李金水出生于武乡县监漳镇下北漳村一户贫苦人家。13岁那年,父亲离世,这让本就度日艰难的一家人雪上加霜。次年,为了生计,母亲含泪将他送到地主家做工,14岁的李金水当起了“羊倌”。每日天未亮就要起身劳作,日落西山才能赶着羊群回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少的李金水早已懂得生活的艰辛,干起活儿来格外卖力。然而,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李金水的命运。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山上放羊,突然天空一阵惊雷,羊群四散,慌乱间一只受惊的山羊坠入山间。李金水吓得连滚带爬,急忙赶到山下抱起了羊,结果发现羊摔断了腿,无法行走。冒着雨,抱着受伤的羊,他一路艰难地将羊群赶回家中。不料,因羊摔断腿,地主对他一顿打骂,克扣了工钱后将其赶了出来。带着伤痛,满身狼狈的李金水不断问自己,“穷人的出路究竟在哪儿”。老八路李金水向记者讲述战斗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仅有14万人的武乡县,9万多人参加了各类抗日团体,1.46万人参加了八路*,可谓“村村住过八路*,户户出过子弟兵”。李金水所在的下北漳村更是“前方鲁艺”(也称“晋东南鲁艺”或“太行鲁艺”)学校所在地,村中一直驻有宣传抗日救国的八路*和文艺界精英。每日看着他们用歌声、舞蹈等鲜活的形式宣传抗战,李金水萌生了参*的念头。年2月,17岁的李金水告别家人,毅然加入八路*。同年10月,他跟随部队在故县作战,左腿中弹负伤。次年3月,李金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在战火硝烟中,李金水与战友们浴血奋战,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书写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从攻打故县、解放段村,再到参加上*战役,他从未退缩,立下赫赫战功。英雄无畏
热血锻铸*功章
年5月,伤愈出院后,李金水随即再次加入战斗。年下半年,他所在的部队与阎锡山的人马在晋中市昔阳县井上村正面相遇。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李金水和战友们与敌方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从最初包抄后路,到后来硬拼手榴弹,那场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最终消灭对方一个营。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李金水说歌词里写的就是他们当时的情形。战斗结束后,李金水和战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开始搜寻武器弹药。他回忆道:“因为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悬殊很大,所以敌方在战场上留下来的武器,对我们来说很珍贵,不管多难我们都要用手挖出来。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这些装备无疑是重要的补给之一。”
老八路李金水向记者讲述战斗故事。
这次战斗结束三天后,为缓解当时陕北战场的压力,李金水跟随部队转战河南,一路南下,不断“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年5月左右,他们与国民*青年*新三师正面相遇。面对这支装备精良的强悍敌*,李金水和战友毫不畏惧,凭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一步步将敌方引入自己的包围圈。“记得那天下着大雨,我们一路边打边退,一直将敌人引到了河边,最终借着地势将敌*围困其中,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回忆起那场战斗,李金水仍有些激动,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随后,李金水一路跟随部队挺进大别山,后来参加了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诸多重大战役,和战友们打出了解放*的*威,为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打开了胜利之门。“当时在安庆渡江时,我们乘坐的都是小木船,最大的船搭载不超30个人,有的甚至只能容下六七个人,但是每个人心底都充满必胜的信心,那一刻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冲!”李金水说。
历史不会忘记。一枚枚*功章挂在李金水左侧胸前,勋章随着岁月的洗礼已不再光鲜,但每一枚来之不易的纪念章背后都倾注着老一辈*人不朽不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这个时代愈加熠熠生辉。
忆苦思甜
四世同堂念*恩
年,李金水调往中国人民解放*海*司令部速成中学学习半年。“这在从前是不敢想的啊,穷苦人家的孩子,哪有机会读书识字,很多人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说话间李金水拿出一本“特殊”的记事本,上面除了汉字,还有各种标记,“虽然只学了半年,但是咱一辈子都受益。”李金水边说边翻看着自己的记事本。
年,李金水转业回乡,先后担任武乡县服务公司经理,县机床厂、电器厂支书兼厂长。然而,作为战争的亲历者,他深感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至今他仍记得战斗时的情形,因为白天易被敌*发现,战士们只能趁着天黑吃饭,一天两顿饭,全不见太阳。“那时候什么都吃过,高粱黑豆是好饭,野菜树皮能充饥,夏天节约下来粮食,留到冬天蒸成馍馍。冬天的馍冻得像冰疙瘩,那也要就着雪咽下去。”回想起过去,李金水不禁再次感叹,“今天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后人一定要珍惜啊。”
如今,李金水一家已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每每家人团聚,他都不忘教育后人要忆苦思甜念*恩。他说:“现在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都得益于*和国家给咱们百姓谋幸福。作为一名老八路,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加入了中国共产*。”
“永远跟*走!”是李金水一生执着的信念,更是共产*人无悔的选择。
文/图长治日报记者安勇张瑞英编审:魏晓*
编辑:王梦然
版权声明武乡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