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
▲铜山字形器
中山国,
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
因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
它嵌于燕赵之间,
国小而悍勇,
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
在史籍之外,
它另有一个名号:战国八雄,
成为仅次于7个“万乘之国”的“千乘之国”,
是战国史上的一个奇迹。
文博山西之“中山三连击”
▼
最后的戎狄:“战国第八雄”何以成失落王国?
最后的戎狄:铁血孤狼中山国的征服与被征服
最后的戎狄:一脚踏出的大墓宝库和中山国灭亡
▲中山国位置示意图
年,
一个寒冷的冬季,
中山国王陵被发现,
珍宝尽出。
其中,
中山王鼎、中山王方壶和中山王圆壶,
分别刻有字、字和字铭文,
记载了中山王世系和中山国史上的重大事件,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合称为“中山三器”。
▲中山三器
年8月,
河北省博物院副研究员郝建文
编撰的《战国中山三器铭文》
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以书法部分作为主体,
有三器的照片及其简要说明,
铭文拓片的局部或全部,
以及全部释文。
读者既能看到单字的样貌,
又能对器物本身有更深的体会,
可谓两兼。
▲《战国中山三器铭文》
本期推出的是,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袁永明
在中国文物报刊发的一篇读后感。
近日,收到了河北博物院郝建文先生编撰的《战国中山三器铭文》一书。披览是书一过,获益良多。当即致电表示祝贺,并聊到书前书后的一些事儿。放下电话,仍觉意犹未尽。索性展笺,谨陈数语,略发拜读之后陋见,亦求稍尽钦敬前辈及同道之鄙意。
众所周知,在汉字发展史中,战国时期列国文字的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差异极大。这种差异固然并非体系的不同,仍旧统属于汉字系统。但就其外在表现而言,与此前的商周文字和此后的秦汉文字相比,缺乏统一性。这一特点,造就了战国文字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而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出土发现的战国中山国文字,则是战国文字百花园中极为鲜亮的一束花朵。四十多年来,战国中山国文字逐渐从古文字学等学术研究的材料扩展为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对象和创作源泉。这个过程中,考古文博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厥功至伟。
其中,率先摹制中山国出土文字材料的老前辈张守中先生无疑应居首座。他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编》于年甫经中华书局推出,即告风行四海,而且其影响远超学术界,逐渐引领了社会上的一股书法新潮,进而战国中山国文字有“中山篆”之名。不过,如今年逾八秩的张守中先生从不以此自矜,只是一贯低调做人行事。
▲中山王厝铁足铜鼎
▲中山王厝铁足铜鼎拓片
战国中山国文字见于铜器、玉器、木器及守丘刻石等物质载体之上,而以著名的“中山三器”(即王厝铁足大鼎、王厝方壶、胤嗣圆壶)最为著名。而诸多习练、创作者的参考资料,除了集体科研成果的考古发掘报告之外,无疑还是相关出版物上披露的那些文字。惜乎这些资料就书法练习而言,无论是拓本、照片还是摹本,普遍字体偏小,有的还比较模糊,不容易由此体会古人书法(包括铭刻/铸)的技法、思想和神韵。如果有一本字帖,该有多好!
正当此时,郝建文先生慨当此任,在短时间内推出《战国中山三器铭文》一书,可谓应时之作。是书以书法部分作为主体,每页上有摹本,中有隶定之字,下有对应文字放大的拓片。拓片上的文字高约寸许,大约为原大的三四倍,笔画格外清晰。有的拓片还是四十多年前文物出土不久由著名学者商承祚先生手拓,可谓弥足珍贵。此外,还有三器的照片及其简要说明,铭文拓片的局部或全部(并附比例尺),以及全部释文。这样的安排,可以使读者既能看到单字的样貌,又能对器物本身有更深的体会,可谓两兼。
▲夔龙饰刻铭铜方壶
▲夔龙饰刻铭铜方壶拓片
向左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