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游山西读历史的另类解读二张行健
TUhjnbcbe - 2021/3/18 18:31:00

接续上期,再邀临汾、运城、晋中、忻州、吕梁五市作协主席带我们游山西、读历史。他们不同的解读方式和角度将呈现出不一样的地域文化,这是一次文化乐旅。

刊发于年第2期

yingxiang

游临汾linfen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02

张行健

山西省作协副主席临汾作协主席

这是一片神奇又质朴、古老又崭新、丰饶也苍凉、英雄也凡俗、沸腾又不甘落伍不甘沉寂的、多彩而缤纷的土地……临汾,因濒临古老而著名的汾河而得名;其中尽管有唐、尧都、平阳、平水、香平、晋州、白马、卧牛、晋宁等一系列古称,但沿用临汾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了,是自隋开皇三年始叫临汾而从未改过的鼎鼎响名;尧都,因四千多年前的文明始祖帝尧陶唐氏在这里建都,平阳遂成为统一的部落方国而得名。尧都是从大平阳的概念里衍化而来的,是意象临汾的一个更具象更凝聚的体现和表达。是的,在这片曾经苍凉浑厚的*土地里,从梿枷声中走出来的尧都人在一步一步实现心目中的大预言,而千千万万个来这里寻根和探访的游客,也力图追寻和揭示*土高坡的远古之谜。这周边土塬罗列、沟壑纵横而腹地坦荡如砥的尧王古地,一亿年前,曾是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三百万年前,则是湿润的大草原,在丰泽滋润的草原上,奔跑着犀牛、三趾马、羚羊、狍子和各种熊类,生长着浓密青翠的松树杉树樟树和新芦木……在相关联的林林总总的各类化石上,透过完整的轮廓和清晰的纹路,你能从每一条纹路和皱褶里,感觉到远古岁月的悠悠风尘,倾听到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传说中尧天舜日的灵光大约是在这泽润草丰的开阔时代之后的两万余年后开始起来的。圣主神佑的平台就是从这原始太平时期的两万余年之后垒筑起来的。可以想象到,磬鼓齐鸣的时候,龙形图腾;百兽共舞的时候,国运绵延;渔猎耕耘的岁月图使洪荒变颜,深沉凄壮的击壤歌把鸿蒙辟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一首歌,一首祖先的歌,吟唱了五千年,唱出了祖先降龙伏虎的力量,也吟唱出这片*土文化的凄涩历史和浑厚丰蕴。今天,一百万尧乡儿女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背负着沉重如山的历史积淀,沐浴着新时代的清爽春风——他们披荆斩棘,趟过泥潭;他们励精图治,书写传奇。带着新生活的新理念和新思维,脚踏实地走进新的蓝图……在这片土地上行走,从西边的姑射山到东边的卧虎山,从西南的平山到西北的秦王山,可以看到平原之外的丘陵和台地,看到大片的*土塬和狭长的谷地,看到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的美丽汾河,由东朝西流淌的涝河洰河,由西朝东奔涌的岔口河、西郭沟,由东南朝西北流淌的柏壁河,由西北朝东南流淌的大洪峪、小洪峪,还有石门峪、南磨河……这山水相依、河流纵横的美丽土地上,生长五谷杂粮生长上古神话,形成了优美的地域文化。山峰与土塬在某种意义上象征了文化艺术的高峰,潺潺汩汩奔流不息的大河小溪则似乎在暗示着这方土地上自古至今人们的艺术颖悟和如水的智慧;再看这片土地上的草木百禾灵性植物,我理解为这方土地上人们的艺术感觉和艺术触须……在这方土地上,仅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就有多处:高堆、金城堡、羊舍、伊村……其历史之久和面积之大令人惊奇;流传至今的有关帝尧生活的神话及传说人们能如数家珍……尧娶鹿仙、尧造围棋、尧制历象、帝尧访贤、尧访康衢、尧舜禅让……我们的脚步不妨谨慎地走到金殿龙祠一带去寻觅尧都之墟;不妨到帝尧故里伊村,探寻汉魏时代树起的“神尧屋碑”的标志,北魏时就建有尧帝祠,明代建有“帝尧故里”的牌楼和“帝尧茅茨土阶”石碑;不妨到康庄“击壤处”聆听康衢谣古朴悠长的吟唱——“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不妨到尧庙自北魏至明清的国祭帝尧之所,看看帝尧亲凿的水井,仰望晋唐四棵古柏;不妨到古尧陵,到丹朱墓……这些壮观的尧文化现象,是尧都本土文化的源泉和亮点……让脚步带动我们到河东的陈堰村、伍级村、乔化村、西亢村和城内东关,那可是诞生于尧舜时期的中华第一威风锣鼓的家乡,民俗文化所用的吹鼓僧道乐应有尽有,特色尽现。金殿、土门、贾得一带的民俗花馍、剪纸艺术,自明清以后数百年来相沿不衰。剪纸在更年轻的艺人手中更有所革新和创造。笔者曾采访过一位从事剪纸艺术的大学生,从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一系列立体剪纸、编纸、撕纸、烫纸等新品类的应用,明显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拓展了传统的剪纸技法,也突破了以往尧都剪纸内容的贺喜志庆、祈福祷寿的日常生活题材,触及社会*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广阔领域,更可看出这门古老艺术形式的生命力和鲜活性……我们不妨到魏村牛王庙、东王后土庙和王曲东岳庙,去领略现存的元代舞台的格局和建筑风格;去仙洞沟、周家庄、太涧、土门、王村、南席、鹅舍、县底,二十多个村落,看看清代舞台,比较元清舞台的异同后,不难感受“中华戏曲摇篮”的古老博大和积淀厚重,为我们探讨中华戏曲在尧都的渊源再添生动的资料……从城中南禅寺的北齐佛造像碑,大云寺的铁佛头及砖塔四周的明清巨型石雕,如射仙洞的明代悬塑艺术,土门、亢村、魏村的近代木雕、石雕、砖雕,都能感受到传统艺术的迷人魅力。尧都的书法绘画同样源远流长,最为著名的是宋金时代平阳姬家雕即《四美图》《义勇武安王图》,还有大量的木版年画,清代民国年间的贾铉、陈履亨、陈风标父子的书画作品,都是尧都大地放射光华的文化珍品。谈到文学作品,当推上古的《尧戒》《神人畅》《击壤歌》《康衢谣》,她们开启中国诗歌的先河,另,尧都人氏霍去病的《琴歌》、曹植的《帝尧赞》,之后的岑参、范仲淹、元好问、孔尚任等名家的大量诗篇,是他们对尧都悠久文化和人文的衷心赞叹……而《平水韵》作为一部韵书,则是金、元以后官方指定的诗人用韵规范。直到今天,无以计数的诗作者依然在按平水韵的声律在创作诗歌……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清代剧作家孔尚任来过这里,曾留有《清音亭记》这样的美文和百余篇诗作;20世纪30年代末,萧*、丁玲、萧红等一群进步的青年作家来过这里。曾写下《八月的乡村》的萧*在这里创作了《汾河也变得狭细了》《一个节日》;曾写过《莎菲女士日记》的著名女作家丁玲,在这里居住了数月,创作了《临汾,伟大的城啊》的美文;作家杨朔写下了《昨日的临汾》和《征尘》记叙在临汾的一段抗战生活。新时期文学之初已获人身自由并被平反昭雪的作家从维熙满怀感激地写下了描写落难时期在尧都临汾所受到的关爱、照顾的佳作《尧都情》……21世纪,尧都这片土地上也涌现出有个性、有见识、有本土情怀的作家。张行健的系列小说《故里物语》《远逝的村景》曾获得赵树理文学奖,散文《婆娘们》曾获人民文学奖,表达的是本土文化和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命运;获得赵树理文学奖的乔忠延的《弯弯的桃树》和《水磨谣》也书写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民俗乡情;严格用平水韵创作的诗人翟耀文,已创作有十余本诗词著作;高树德的《老宅子的火》《秋雨人家》在叙述人们生活情状的同时也在揭示人们的命运轨迹;更年轻的文学新锐杨遆峰的系列小说和代冰洁的系列散文,意在表达故土的文化意蕴和对人性的深层考问……这片土地培植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文化人才和有出息的作家,才使她显得丰润而博大,而文人作家们的感恩情怀和生花妙笔又使这片母地庄严美丽多姿多彩……说到现代,这里则是新的中心——湿地氧吧、医院、运动中心、主题公园、蓝天碧水。东城成为尧都区*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机关的东迁,已实现了行*中心的转移,带来了商业贸易、文化娱乐中心的转移,建成了东城行*区、住宅区、商贸区、教育区、科技服务区。功能齐全、环境宜人、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东城新区已具规模。魅力东城,成为大手笔、高起点、多功能、有特色的现代城市,成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美丽城市,成为宜居、宜憩、宜商的生态新城。有人说,东城以一幅油画的优雅精致,让河水轻柔地漂摇着它们,把它们揉碎在静波里……有人说,东城以一副水墨的韵味,让亭台楼榭远山近水舒展开诗意,人们已融入城市花园、丹青山水之中。湿地的假山湖水给人以诗意的柔美并延展了人们遐想的空间。随着涝洰河生态公园、新二中、解放路学校、脸谱大桥、国道改线、跨洰河大桥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的启动和完工,东城已成为临汾经济社会腾飞的鲜活标杆。乔李机场的飞行营运,标明空港经济的全面腾飞,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尤为壮观。依托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巨大的人流、物流,延伸发展出地产经济、会展经济、商务旅游、机场购物、文化娱乐一系列相关产业,为经济发展架起空中桥梁。东城商圈正处于一个繁华时段,康桥地产、临汾投资集团、万众和房地产、金圣地产、兴丰源地产已争相进驻这片崭新的*金地段,逐鹿新城,凭借其规模效应和开发商完整长远的规划,吸附更多商机。当春季来临,请到东城看看,你会理解绿肥红瘦、风姿撩人、竹影婆娑、蝶舞花丛的含义;你会感受木桥青石、鸟鸣楼间、空尘不染、暗香浮动的状态;你能领悟到清心清爽、悠然淡雅、放飞心灵、惯看秋月春风的诗意;你能体会到充盈丰润,清幽飘逸,情愫舒缓,光景绵长的蕴含……河西区的发展更早更先于河东区,她的巨大变化和锦绣面貌是笔者笔力难以独扛、表述力有未逮的,河西新区建设的辉煌成就,鸿鹄高飞,一举千里,振聋发聩,令人荡气回肠。笔者于此特意“留白”,为没去过尧都和尧都河西区的人们留出想象的空间,空出绵长构思的天地,大家天高任鸟飞,河深凭鱼跃吧……热爱生活的人们,热爱命运的人们,请来临汾吧,到尧都吧,看看这片崭新的土地上演绎着怎样励精图治又惊心动魄的神奇。

游运城yuncheng

感受孕育德孝忠义文化的大运之城

(李云峰运城作协主席)

要介绍运城的景点,就想起那句流行的顺口溜:“……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运城。”说真的,从上古一百七十万年前的西侯度第一把圣火,到*帝战蚩尤,到尧舜禹禅让,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晋国、韩国、魏国都城、墓冢遗存,再一直到唐宋元明清的建筑文化支撑起来的文化艺术呈现……我正这么天马行空地想着,脑海中罗列出可以前往印证的历史文化景点,恰好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条新闻,在运城市的夏县师村遗址,出土距今六千年的石雕蚕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不但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年在夏县西阴村发掘的半颗人工切割的碳化蚕茧提供了印证,也让今天的人们脑洞大开,大胆地想象一下六千年前,已经具备雕刻工艺蚕蛹的中华先民,是怎样的衣饰打扮,过着怎样的文明生活?历史文化历来就是运城旅游的特色,迄今已举办了31届的关公文化旅游节,举办了3届的“中国·运城舜帝徳孝文化节”,突出的也是“文化”内涵。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曾经强调:“要挖掘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而两大块内容,就在运城,也是市文化旅游产业上竖起来的两块醒目的招牌。

盐池畅民/摄

虽说尧庙和陶寺都在现在的临汾市,但临汾亦属大晋南的范围,从历史文化的大坐标系上考量,是不能够人为分割的。更何况,史书有载,尧帝初都之地就在蒲坂,现在永济段的中条山上,还有尧王台,相传就是尧帝传位给舜帝的禅让所在。所以舜帝的都城也是蒲坂。这蒲坂一路发展而来,唐代还作为中都,以丰厚的历史阅历与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我们留下一座蒲州古城遗址。遗址而今正在得到恢复。届时行走官街民巷,相信会让你凭借一块历经沧桑的青砖,洞穿上千年时空,看看大唐盛世期间被大唐铁牛扯起来的蒲津渡浮桥的车水马龙,窥视一番香火缭绕香客云集的普救寺里张君瑞如何追求崔莺莺,仰望一眼登高歌赋“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及待舜帝退休后,大禹就在运城北郊的鸣条岗上筑起一座宫殿供他安享晚年,现在遗存在宫殿门内的大照壁上,还有一幅舜帝抚琴歌南风的浮雕画面。而在市区南边的盐池神庙,曾经有一座熏歌楼,便是纪念舜帝当年席地岗上,面对如雪似练,孕育了华夏文明肇始的盐池,有感而发,弹唱《南风歌》的情景,歌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舜帝去世后就安葬在其鸣条岗寝宫后面,为后世留下一座中华文明史的标记——舜帝陵。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虞舜文化旅游节,正成为让人们承继发扬虞舜德孝美德的绝好仪式。

鹳雀楼

本文写作之际,适逢自己刚从福建参加完关公文化交流活动回来,便又记起那边的关庙之多,建筑形制的丰赡,殿堂内部的金碧辉煌,还有信众的虔诚崇敬的神态,特别是见到来自解州关帝祖庙的人,那种热情的神色,显然是把对关圣帝君的无限热爱,转嫁到他“老乡”身上了。到过没到过关帝祖庙的,都流露出毫无遮掩的向往之情,有到过的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那么雄伟的庙宇宫殿,那么英武传神的关老爷啊!有一位义务给信众解签的退休女士,特别告诉我,知道关老爷是山西运城人,就特别爱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并且当下就深情哼唱出“你看那汾河的水呀……”离开时,关庙负责人和信众们总是恋恋不舍地要求能常去传经送宝。可以说,他们对关老爷发自内心的敬仰崇拜之情,让我的内心非常受震动,我们与祖庙近在咫尺,好像没觉得多么的优越呀?唯一的解释,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和对精神偶像的顶礼膜拜。所以萌生出一个念头,回来了,一定安排时间,重新感受一次关帝祖庙,好好拜望拜望让我们得到高接远送之荣光的关老爷关圣帝君。而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更不能只满足于从理念上理解和宣传关公的“忠义仁勇”,还应该像习总书记来山西考察时提出的,要把挖掘出来的关公忠义精神,切实践行于当下的为人做事和为实现中国梦而付出的努力当中。

解州关帝庙

尽管很是骄傲地讲说了这么多,其实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发虚,因为这许多有价值的去处,并没有让运城形成旅游大区的热闹效应,原因何在呢?以笔者的粗浅推断,一个是许多精彩与辉煌,不是被文字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当中,就是被岁月埋藏在谜一样的地下。再一个,以历史遗存和文物为主的景点,由于所披挂的历史与沧桑的沉重,很难形成以游乐为特色的娱乐景观并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知识与历史情怀,有多少游客愿意驻留徜徉其间?看来,以历史遗存为主题的景点区域,真的存在一个好听不好看的问题。近期参观了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葬博物馆,出土文物内容类别之丰富,博物馆规制格局之宏大,令人震撼和惊叹。同行的原河东博物馆杨明珠馆长表示,在我们运城地域内,比这个遗址时间早、规制高、文物珍稀的墓葬不在少数,可惜我们这一步没有跟上,那些可以建起一座又一座遗址博物馆的地方,都重新回填了,文物也都调走了。比如最近国家博物馆将要推出的一个重磅考古展览《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就让他感到心痛,本在闻喜县出土,为什么不可以申请在遗址上就地建起一座像海昏侯一样的墓葬遗址博物馆,在这里永久陈列和展出呢?这也给本省和当地*府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能让游客对地面的文物感兴趣?又如何让地下出土的文物遗址像陕西兵马俑和各类皇帝墓葬景区那样产生出持续的吸引力,进而转化成带动地方旅游收入的经济效益?再以我们视为孕育中华民族摇篮、晋商发源地的的七彩盐湖为例吧,摄影家们借助无人机的俯瞰视角,拍出它美轮美奂的七彩景致,并借助电视、报纸、期刊和网络媒质,广而告之,使之蜚声海内外。可是平心而论,当人们坐车路过,或者上山俯瞰,却很难直观目睹到这样的画面。记得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亲临其境,面对茫茫湖水大失所望。看来,如何使无人机视角里的美景,真正成为让更多游客寻常得见的一道美丽的风景,这还真是个课题呀。我曾提出,在南山山麓合适的位置设立观景台,或者在盐湖上飞架一座彩虹桥,效果可能就出来啦!只要你是一位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游客、旅行者,来一趟运城深度游,绝对会不虚此行的。

游晋中jinzhong

依太行而襟汾水,孕贤达兮育晋商

(郝汝椿晋中作协主席)

晋中位于三晋腹地,得天独厚:左依太行之雄奇,右襟汾水之灵秀,远有*河文明之沉积,近有三晋文化之浸润,山川竞胜,风物争辉,形成了晋中历史天空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早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晋中大地上就出现了让我们仰望的一个个高大先贤,让我们欣赏的一桩桩盛大美事——

俯瞰平遥古城王希平/摄

封地于榆社、太谷一带的箕子,官居太师之位,智著《洪范》之篇,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被后世尊为“中华第一子”。隐身于介休绵山的介子推,患难时割股啖君,功成后则隐身避君,其忠烈壮举和高风亮节可谓惊天动地,被后世以寒食节(清明节)永久纪念。封地于祁县的祁奚,年壮任事,创造了在“中*尉”这个*队核心位置上经历四任国君而不变的千古奇迹;年老退休,他又留下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千秋佳话……这些先贤或道德昭昭,或功绩煌煌,为殷商西周一统的王道乐土,为春秋战国的璀璨夜空,奉献了一束束美丽的光彩。

绵山抱腹寺董西平/摄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中挟三晋雄风,据山川形胜,美事迭现,英才辈出:进则出将入相称王霸,退则著书立说弘教化,功业赫赫,文章煌煌,或如旭日之大光,或如宝石之多彩,为中国封建集权社会“开门红”的盛景奉献了一束束五彩缤纷的光芒——且看帝王:居于代地(今平遥为代王都城)的汉文帝刘恒和生于代地的汉景帝刘启开创了中国封建集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其底蕴正是氤氲在这片土地上的陶唐遗风。而生于榆社的羯族人石勒创造了耕奴成为皇帝的神话,其禀赋正是弥漫在这片土地上的太行雄魄。再看将相:东汉护羌校尉温序,守气节以赴死,含须髯而切腹,义薄云天,气壮山河。东汉司徒王允,巧设奇计,勇诛董卓,威慑逆贼,功延汉祚。曹魏陈仓守将郝昭,带一千余人,据弹丸之地,挡几万*队,守二十余天,最终竟让诸葛亮吃了败仗。东晋大将*温峤,施智勇平定二逆,抱忠烈拥戴三帝,几度力挽狂澜,千秋功在社稷……这些英才人物一个个文韬武略,在*坛上呈现了一道道让人惊羡的彩霞,在疆场上划过了一道道让人惊叹的闪电。再看文坛:东汉大名士郭泰,激浊扬清,为三万太学生领袖;弘文传道,为数千儒弟子导师——何止一代儒林宗师,乃是千年文坛盛事!西晋诗人孙楚一句“漱石枕流”,已入神妙之境;东晋诗人孙绰一篇《游天台山赋》,更有金石之声。而东晋史学家孙盛一部《晋阳秋》,则可谓董狐之笔。祖孙三人在两晋文坛上前后辉映,诚孙氏一门之美事,亦晋中千年之胜景!隋、唐时期,晋中袭历代圣贤之风,英才赫赫,盛事煌煌,为隋、唐天空奉献了一束束灿烂的金光银辉和一颗颗璀璨的文星武宿——且看将相:“温氏三杰”温彦弘、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辅佐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直至开创“贞观之治”盛世,既是开国功臣,又是治国能臣,成为千秋佳话。边陲名将王忠嗣,大败吐蕃,再败突厥,威震二番,官佩四印(河东节度使兼河西、陇右、朔方节度使),遥制万里!再看文坛:诗佛王维,学养深厚,气韵高雅。写边塞诗则气吞山河,气象万千,颇有王风霸气;写田园诗则随心缘情,恬静空灵,颇见道心佛性。可惜,做官不顺难为王;庆幸,写诗如意竟成佛!诗王白居易,从*则殚精竭虑,务实务果,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造福一方;写诗则为事为民,易诵易懂,《琵琶行》《长恨歌》,流传千古!“花间鼻祖”温庭筠,虽才华横溢,却穷困潦倒;虽用心考试难及第,却随手填词成鼻祖,成为后来汪洋恣肆、独领风骚数百年的“宋词”的源头先河。到了明、清两朝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晋中再次呈现英才璀璨、盛事煌煌的宏伟壮丽的气象,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历史天空奉献了一道道美丽的晚霞——*治上,以素有“一门四翰林,三代帝王师”之称的祁韵士、祁寯藻父子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继续书写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丽梦想。文化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集历代史话之大成,写帝王将相之宏业,演天下分合之精义,由此,中国文学进入了长篇章回小说时代,可见其开山之功。建筑上,雄伟壮丽、美轮美奂的平遥古城、祁县古城、平遥双林寺、介休后土庙,以及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一大批古代建筑矗立在晋中大地上,不仅彰显着晋商的极度辉煌,更代表着晋中乃至整个中国有史以来县城建筑、寺庙建筑和民居建筑的最高工艺水平。武术上,心(形)意拳伴随着晋商的崛起而在祁县、太谷诞生,传播,流行,出现许多武术大师,成为一门武林显学,并跻身于中国四大名拳之列,堪称晋中一大奇观。

祁县乔家大院任五刚/摄

而最让晋中引以为豪的是清代晋中商人在中国商界“强势崛起、迅速鼎盛并持久称霸三百年”这一千古大观奇观:由于清初戴廷栻、顾炎武、傅山等仁人志士在晋中进行反清复明运动所造就的高深商业文化、高妙商业制度和高超商业人才,再加上康熙统一蒙古后出现在晋中商人面前的巨大汉蒙贸易市场,雍正时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中俄恰克图条约》后出现在晋中商人面前的巨大中俄贸易市场,雷履泰发明票号后出现在晋中商人面前的巨大金融市场,晋中商人垄断汉蒙贸易市场近年之久,垄断中俄贸易市场近年之久,垄断中国金融市场近年之久,那气象是何等壮观,那利润是何等肥厚!由此,清代晋商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最壮丽的气象,成为晋中历史上最辉煌的天空。前者已矣,后者来哉!晋中大地的过往风物值得我们观瞻和敬仰,而晋中大地的未来风物也值得我们呼唤和期盼。

游忻州xinzhou

忻州的城与河

(彭图忻州作协副主席)

如果有人来游忻州,我想介绍两个地方,一是忻州古城,一是*河老牛湾。城与河,都有代表性。一、忻州古城的前世今生忻州古城迄今已有一千八多年历史。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年)“省塞外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内迁于今忻州市境内,置新兴郡并九原县,筑九原城为郡、县治所。九原初次置县,即为郡治所在。这座建于东汉年间的九原城就是今天忻州城的始建城。城叫九原,一因河套五原郡郡治九原县,受匈奴、鲜卑、乌桓等诸胡侵扰,东汉朝廷无力抵御,所以将五原郡九县吏民(一般指官吏与富户,乃至愿意内迁的普通百姓)集合到九原县,内迁到今忻州地面筑城而治;二因筑城选址时,此地有九龙岗,据说是赵国王家的墓地,也叫九原。可能决定内迁四郡的曹操认为两个九原巧合,所以才将新建的新兴郡城与九原县城址定于此地。九原城历经曹魏、西晋、五胡十六国,二百余年一直叫九原城。隋开皇十年(),废平寇县,开皇十八年,置忻州,重筑州城,废秀容郡,秀容县迁入州治。当此时,古城方有忻州与秀容之名。古城建城以来,历代皆有修葺。见于史志记载的主要有:北魏肃宗熙平二年()九月,扩建肆州城。隋初重筑州城。唐太宗时在旧基上再重新修筑,周九里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护城河池深一丈七尺,城池规模就此定了下来,直到明万历年间。明洪武三年(),知州钟友谅重修。嘉靖十六年()知州李用中加修。嘉靖二十八年,因积雨,城墙塌毁十之六七。知州周梦弘倡议捐修,亲自监督,众力齐心,筑城清河,修城墙壕堑,增设敌台,一个多月完工。万历二十四年(),巡抚魏允贞用赋税课金作资金,以砖石砌墙,万历二十六年十月完工。砖厚七重,石基八尺,高四丈二尺,周长两千一百九十丈。城壕三重,深二丈,阔丈余。四门,东门迎晖,更名永丰;南门康阜,更名景贤;西门留映,更名新兴;北门镇远,更名拱辰。忻州城墙修竣后,四座城门,连同洞门八座,洞门城门重重相对,彼此相通。清乾隆十八年()、同治七年()到九年,两次重修。乾隆年间系小修小补,同治七年到九年为大修,共用白银六万余两,城墙之上增修了垛口,重建了门楼,并建堙门。今日所见忻州老城面貌,即同治年间修葺后的遗物。古城一直为州制规模,从东汉建安二十年始建,即为新兴郡郡城,后又为肆州、忻州治所。北倚雁门、宁武、偏头三关,县境内又有忻口、石岭、赤塘三处险隘。南屏省府太原。城内南北大街是太原以北唯一通道,为“晋北咽喉和门户”。西汾河、东滹沱,两河源头数代皆在州境之内;县境内又有云中、牧马二河。群山环绕,襟山带水;关隘林立,四通八达。进则如掌使指,退则坚实如拳,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必争之*事战略要地,故南城门楼匾书“三关总要”;北城门楼匾书“晋北锁钥”。古城背依九龙岗,东临牧马河,平面势成椭圆,俗称卧牛城,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堡垒。城内有不少庙宇古建如秀容书院、遗山祠、关帝庙、财神庙、泰山庙等,都是忻州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城是一座雄伟壮丽的集中国建筑精华的州城,然而在近代冷兵器战争结束以来,却日渐颓毁。年忻州全境解放前,古城四门四座箭楼中的东西二楼先后被毁;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阎锡山*挖战壕、修碉堡,城墙亦有较大损毁;后来,由于城区建设,城墙逐步有所拆除。现东南西北四面仍有断壁残垣。城内历史遗存丰厚,街区格局完整,风貌古朴典雅,保存了明清至民国等历史时期的古街、古巷、古城楼、古城墙,见证了忻州的历史兴衰。随着时代的推移,古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已不复存在。为了保护和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忻州旅游业的发展,忻州市委、市*府从年开始局部修复古城,保护城内传统民居与建筑,年启动古城保护改造项目,包括秀容书院、泰山庙、关帝庙、财神庙、东城门楼及城墙、南城瓮城及城墙6个项目。忻州古城保护改造工程是忻州市*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沉寂上百年的忻州古城重获新兴。二、九曲*河老牛湾奔腾不息的*河在忻州境内蜿蜒穿行三百里,将忻州的河曲、保德、偏关三县串连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长城与*河为伴,农耕与游牧结邻,特殊的地理形成了这里特殊的人文生态。这里就是老牛湾。老牛湾堡,建于明崇祯九年(),明代驻兵名,马2匹,弓箭46副,鸟枪28杆,快枪78杆,三眼枪、糜针枪30杆,佛郎机手枪2把,虎爪炮3门,百子炮、生铁牛腿炮14门,大小炮弹1颗,生铁炸弹80个,负责着里的外边及里的*河边防务。望河楼雄踞崖上,俯视*河,在古代是瞭望报警的敌楼。此楼修建在万历年间,早于老牛湾堡40多年。当时三关兵备道赵彦“大修边*,广建空心砖楼”,望河楼当修于此时。从这些*事设施与*械配备,可约略看出偏关在明代的战略地位。清雍正八年(),偏关土著民户,20多人,而永乐年间(—)驻兵就有,马匹。嘉靖二十六年()本路总领官*,援*官兵,额设旗*,这还不算两掖散兵及奇兵、游兵二营之兵。在明代和清朝康雍以前,偏关一带商贾不绝于道,驿使往来,牛羊成群,富户迭出。这样多的驻兵,人要吃穿,马要草料,兵器要更换,*需转运路程远,耗费高,所以明朝*府采取“开中制”,将运输*需的任务交给商人。商人们长途转运*粮也不容易,看到偏关这样多无人耕种的土地,便改运为种。《明史?食货志》载:“明初各边开中商人召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正是开中制造成了晋商的崛起。明清之际,茶马交易时,这里马嘶人喧,人来车往,帐篷遍布,胡汉杂处,热闹非凡。站在这里,我们能想象出当年时而硝烟弥漫,时而商贾云集的情景吗?俱往矣,历史皆成陈迹。箭蚀斧朽烽火息,残堡望楼巍然立。水上悠悠游艇,树头累累果实。画家写生,诗客采风,农民开店,旅人如织。长城*河交汇处,风景绝。这里还有举世闻名的万家寨水电站。万家寨引*入晋工程由万家寨水利枢纽、总干线、南干线、连接段和北干线组成,引水线路总长.4公里。引*入晋工程是一项世界级的跨流域引水工程,它的兴建将从根本上缓解山西水资源紧缺问题,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引*功在千秋。忻州可游之处甚多,以后有机会再介绍。

游吕梁lvliang

右手一指是吕梁

(马明高吕梁作协副主席)

吕梁极有古意,有山有河,是一片神奇的地方。山,是吕梁山,雄居群山之中,在其境内,由北至南,横亘八百里,构成了晋西高原的主干。晋西高原呈穹窿形状,整个地形以东北至西南为中轴,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吕梁山脉正居于其中轴线上,宛如一条脊梁。故,先人在古书《列子》中,称其为“吕梁”。吕,古字其形为上下两个口,中间有一小撇。上下两个口象征着根根相承的脊骨,中间一小撇象征着脊骨之间的联系。梁,乃为阻水的山石。所以,先人在《文物掌故集》里说:“吕梁山,即谷积山,亦书为骨脊山,骨脊之意,与吕梁相通,吕,骨脊也。骨脊山再南为*芦岭,有向阳峡,古今锁关也。再南为薛颌颉岭,均一脉也。”还说:“吕梁之名,由来已久,吕氏春秋载吕梁未发,盖河水中有石绝处也。今离石西有此悬绝,世谓*梁。石绝水为梁,大石在水中,禹发而通之。”吕梁山主峰孝文山,海拔米,是山西第二高峰,形如剑峰,直刺苍穹。骨脊山、云顶山、白龙山、黑茶山、柏洼山、上项山、云梦山、宝峰山等等,一派苍苍莽莽,紧随其前后,簇拥其左右。峰峦起伏,山势雄伟,高耸入云,雄姿美景,各有千秋。每每远远望去,让人精神一振,灵*惊叹。大地久矣,山河久矣,自然,古籍多有记载。《尔雅》谓吕梁山为晋望。吕不韦言:“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郦道元《水经注》载:“吕梁之石崇,河流激荡,震动天地。”河,自然是指*河。*河进入山西,顿时气象万千。它撞开偏关老牛湾,劈开*土高原,冲出一条深邃的秦晋大峡谷,在两岸陡峭的山间一路狂奔。山河真的有了约定,*河从兴县牛家洼进入吕梁境地后,就与吕梁山遥遥相望,仿佛携手兄弟,亦是由北向南,弯弯曲曲,千回百转,愈发恣意狂躁,进入其最艰难的一段行程。从兴县、临县,一路浪涛奔涌,冲刺搏杀,至柳林孟门关,浪急滩多,明漩暗涡,杀机四伏。两岸大大小小,有一级支流40余条,汾河、岚河、文峪河、孝河、三川河、蔚汾河、湫水河、屈产河等等,如一条条银色飘带,缀满珍珠。排列起来,宛如一部独立的《山海经》。狂奔到石楼县辛关镇,陡然向东,接连转了两道几乎为度的大弯,形成一个壮观曲折的S形河道,犹如一幅天然太极图。*河在此一改狂放激越、浩浩荡荡之性格,将其另一面表现得完美到极致,婉约,清秀,美丽。然后,悠悠然,从石楼县北头村出吕梁境。*河从北向南,一路洒下数十个渡口码头。三交渡口,在柳林县与石楼县的交界之处,对岸是陕西的绥德县与清涧县的交界处,自古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说法。*河在这里,四季摄*,处处动魄。春回,*河流水,如万马奔腾;夏归,*河怒潮,现惊涛骇浪;秋至,*河深啼,乃洪钟大鼓;冬来,*河凌汛,似银蛇蹈舞。到了这里,你一定要坐上游艇,在*河中尽情冲浪。河中,浪花翻滚,起伏跳跃;两岸,峭壁凛立,奇石夺目。远处的山上,忽然飘来了妹妹的“摇三摆”,哥哥的“亲圪蛋蛋”,山歌醉人,民歌动听。恍若画中,犹如梦中。三交古镇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却与别处的大不相同,是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夫人坐化成一座石山的故事。禹离家时,妻子已怀孕。可他三年不归,妻肚子里孩子亦不出世。妻急,千里迢迢,骑骆驼来寻夫。禹夫人吃尽苦头,找到大禹的治河工地。她远远望见丈夫,兴致勃勃。忽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山上飞起纷纷巨石,一个巨大的人影飞跃于山坡,用身体挡住了即将落下的巨石。她抬头一看,正是自己思念的丈夫。于是,不顾一切,朝丈夫冲去,不知何处来的神力,将其冲出数十丈远,落在丈夫身后。她顺手将夫推出几十丈远,用身体挡住那纷纷落下的巨石。一刹那,禹夫人肚子里的孩子,叫一声,呱呱坠地。禹被其景大惊,回首望时,妻已坐化成一座石山。其抱起刚刚出世的婴儿,禁不住心中的悲痛,对着汹涌的*河,发出一声呼号,惊天动地。其激起巨大*河波涛,一泻千里,力量无比,逢山变谷,遇石成粉。这样,秦晋间的千里峡谷,就被这一声呼号喊通了。因此,禹的儿子起名为“启”。启后来当了王,建立了华夏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开启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先河。于是,后人便尊*河为“母亲”,尊启的母亲为“*河的母亲”。来到这里的祭母台,就可以瞻望*河母亲山。禹王娘娘坐化后的山头,特别像一个仰脸眺望女人,她正凝视着滚滚*河,脸上现出微微笑容。那头秀发正随风向后飘曳着,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动人风釆和神韵,那么美丽,那么安详……吕梁山脉向东绵延,是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有众多的汾河支流,又靠近汾河盆地,河的两岸适合人类生存。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址,在交城的范家庄,文水的上贤村、西峪口外,在汾阳的峪道河、北垣底、杏花村东堡、段家庄,孝义的杜村、贾家庄、张家庄、临水村,都有遗存。到了汾阳市,走进峪道河的谷口,一眼可见,两岸*土山崖,连绵不断。崖壁上有河水冲刷的痕迹清晰祼露,仿佛诉说着地质年代的久远。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峪道河进行了考查,认为,这一带的遗址,跨越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经历了夏、商、周历史时期。范围之大,年代延续之久,在山西其他地方罕见。峪道河遗址,由南向北,从李贞沟到田禇、水泉,东扩至崖头、峪口等自然村,面积约万平方米,与东堡、上贤遗址,连成一线。文化遗存丰富,有罕见的瓮葬棺群,长方形竖穴坑,东西向。墓穴内,有瓮棺两件,两瓮口对口对扣在一起。有大量陶器残片,包括小口尖底瓶、弦纹罐、彩陶钵、彩陶盆、泥质盆、蛋形三足瓮等,还有石斧、石刀、陶刀、盆状器、鬲、豆、甑等。峪道河,又名禹导河,肯定与大禹治水有关。其著名,在于有一股好水,源于白彪岭下的原公泉,尊称“马刨(páo)神泉”。峪道河分十二池,截清洪水轮灌,有好多“水磨坊”遗址,民歌唱道:“峪道河好地方,九十九盘水磨坊。骡马拴在柳树上,麦子扛到水磨上。”峪道河全长17公里,属汾河水系,流水清澈,两岸草木葱茏,鸟兽群集,幽静恬适,是山西的著名风景区、避暑胜地。宋朝大将狄青之墓在这里,峪道河刘村东。宋嘉佑四年()狄青归葬于此。嘉佑七年,追赠为狄武襄公,并始建祭祠性的建筑显庆寺、狄公祠等。今墓地尚存“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系清宣统元年()遗存。宋仁宗亲书篆额。碑身高4.6米,碑文约0字,简叙了狄青的生平。民国年间,有一美国传教士叫恒慕仪,喜欢自然情调,在峪道河买一水磨坊旧址,改装成度假别墅。年夏天,梁思成和爱人林徽因,还有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相约来此消暑。他们在这里度过十几个昼夜,享受了“流水别墅”的幽静生活。那些日子里,他们每人戴一顶白色大阳帽,林穿白裤子宝石蓝衬衫,梁着咔叽布服装,坐驴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车把式唱着民歌,老腔土调,让他们深受感染。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以峪道河为根据地,考察了附近的古老遗存,留下了知名论述《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正是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峪道河的自然风光,不仅吸引了诗人、建筑师、才女林徽因,更吸引了民国年间的一代伟男冯玉祥。年,经历中原大战后,冯归隐于峪道河,画画,写诗,每日逗留在水磨坊间,峪道河的清波抚平了他颠沛流离的忧伤,吕梁山脉的沧桑变迁浓缩了他对中国苦难的认识。他开始兴建求知平民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几百名革命者。他甚至将自己双亲的尸骨从安徽迁到这里,合葬于赵庄村。如今,“冯玉祥双亲墓”那里,古松森森,高可参天,当地老百姓把它叫作“百树坟”。吕梁,的确是好山好水好风光,所以,吕梁山的儿子,孝义籍人,当代著名作家马烽编剧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有一首主题歌流传至今(歌词作者为乔羽):“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PICS

相关链接:

游山西、读历史的另类解读(王宏伟任勇侯讵望李志斌任慧文)

记忆|山西作证(张石山)

人物|张健民,账里账外“平民官”(文_蒋殊图_冯岩)

《映像》荐稿“学习强国”一览表

《映像》杂志社

主管主办:中共山西省委*刊社

编辑出版:《映像》杂志社

-zhongguo

邮箱:sxyx

.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山西读历史的另类解读二张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