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县白浪镇、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接壤。
"一脚踏三省,鸡鸣惊三边"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郧县白浪是一九八七年撤区建乡时成立的新机构,一九九六年撤乡建镇,淅川县荆紫关镇年6月成为镇,年,陕西省商南县撤销汪家店乡,设立白浪镇。
三镇中,最有历史味的反而是不叫白浪的河南此镇
三门峡民警王娟
警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四周群山环绕,白云悠悠。一个个古旧的小村落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嵌在山腰上,镶在路边上,趴在斜坡上,说它们像珍珠,是因为村落的院墙大多以白墙为主,从绿油油的青山绿树间透出一种清清爽爽、简简单单的味道。
“这么远啊!这派出所的人去县城开个会、批个案子可不容易!”我对陪同我采访的河南省淅川县公安局的天坤大哥感叹。我们要去的地方叫荆紫关,是位于豫陕鄂三省交界,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的古镇。清中晚期,那里已是水陆商贸重镇。国共内战期间,我红二十五*曾在这里“巧夺荆紫关”,一战大捷。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曾写过一篇名为《白浪镇》的散文,写的就是这里一个三省同名同址的叫白浪镇(村)的地方。
我是第一次到荆紫关。这也是我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十多年来第一次跨区域工作——全国公安文联组织“警徽闪耀在长征路上”主题创作活动,我被省公安厅选中前来采访。
“你看,这几家窗台下的水印,就是那次大水的痕迹,看!这几家都淹到门楣了。”天坤大哥指着窗外叫我看。他说的是年7月24日,淅川因为南水北调移民期间,突然山洪暴发,丹江水暴涨的那场水灾。
车到荆紫关,时光仿佛在这里停住了一般,路还是光滑的青石板,巷道和建筑似乎隔了几个世纪,衣着朴素的村民,摆着八仙桌的门厅……荆紫关派出所的民警小祁、小付、小贾边走边给我介绍。
在我的追问下,他们先说的是那场大水灾。那天,民警们提前接到命令,上游有一只采金船被冲了,路过时如果横着冲来,很可能撞塌荆紫关丹江河桥,他们要赶快劝离拥在桥上看洪水的群众。早上7点,他们就开始在桥上警卫。11点多,挤在桥上、站在河边的群众越来越多,周围逐渐涌来足有上千人。民警来回走动着劝说时,有的群众不但不走,还吹胡子瞪眼反驳:“你们都在桥上,为啥让我们走?”“我自己的命,不用你们管!”民警灵机一动,用车载扩音器喊话:“带孩子的家长注意了,孩子的生命才刚刚开始,要珍惜!”很快,家长们牵着孩子撤走了,其他人也都陆续跟着撤了。没多久,洪水远远地咆哮而来,站在高处的群众看见了,反过来又着急了,大呼小叫喊还在桥头警戒的民警:“快跑,快跑!大水来了!”那一天,民警们一直忙到下午2点,午饭都没顾上吃。
“那采金船后来是横着过的?”“顺着过桥洞的,桥没事。”我听了微微一笑,民警这未雨绸缪的劲儿,希望父老乡亲们后来也能理解啊!
小祁在这里工作年头最长。他说,那场大水真吓人,最低处的村庄一楼都被整个淹了。好在*府和民警提前组织村民都撤离了,病号也都背出来了,最危险的地方都有民警把守。周围三个乡的20多个村,三万多人呢!洪水过后,满地疮痍,烂泥足足淤了有一尺多厚,土坯房很多都泡塌了,有的只剩了柱子。连续几天执勤,民警们的脚都沤烂了。这事要是发生在夜里,后果真不堪设想。不过想想也自豪,那次洪涝,也是淅川历史上唯一一次没有伤亡、没有疫情、没有盗抢案件的洪涝。
过了桥,就是传说中全国唯一一个“一地三省”的村镇——白浪镇(村)。民警们说,这里地界犬牙交错,一家三省人、一墙三省人的现象很普遍。这么小的一个小村镇,同时存在三种口音、三个供销社、三种戏剧、三种报纸和三色菜肴。不能不说,这些年的公安工作全仗着三省协作警务机制。说起来有趣的事很多:白浪镇有一条穿三省而过的小河,河上的“一脚踏三省”纪念碑旁边有三棵柳树,其中一棵长在河边,前几年,这棵柳树边还有座小房子,房里住着一个老人,老人开了一家理发店,理发店开了三个门,分别迎接三个省的客人。大家都开玩笑说,老人夜里睡觉,翻个身就出省了。年那年,有一家婆媳打架,婆婆是河南人,媳妇是湖北人。老太被推倒时,头枕在湖北,脚躺在河南,这可该归谁管?民警们有办法,他们主动联系了这里湖北白浪镇派出所的民警,双方一起劝说,顺利调解解决。去年,有个骑摩托车的和一个开面包车的撞了。要是按交通事故的勘查规定,应该以撞点为主判断该谁管辖。民警到场一看,是在湖北地界撞车的,可俩司机都是河南人,事儿也不大。民警想,既然去了,就不值得再移交了,当场给他们调解了。年,修了吴村丹江河桥,桥建好之前荆紫关镇有9个辖区村需要出警时,他们都要绕道经过湖北境内,路过湖北白浪镇派出所才能到达,这种“跨省出警”对他们来说,都是常事。
荆紫关派出所辖37个山村,最远的村离派出所有30多公里,高山峡谷中处警也往往比别人要艰难得多。年7月的一天,下午4点多钟,他们接了个警,一个山村发生了一起治安案件。等他们开着小面包车赶到现场、录完笔录,已是夜里10点多了。那天的雨下得可真大,山里云雾缭绕,能见度很低。小贾开车,小付得不停地给他擦眼前的玻璃,要不根本看不见路。一路上,他们要路过七八处弯道特别急的地段,护栏看不清,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小付擦着玻璃,还提醒:“小心哈,这里前不久刚翻下去一辆车。”平时到派出所40分钟的路程,那天晚上,他们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不用说,擦玻璃的也擦了一个半小时。期间,他们还迷路跑错了道,在山里转了好几个来回。两个小伙子,就这样度过了他们从警生涯中最惊险的一夜。
去年,有个小村出了事。有一家弟弟怀疑哥哥和弟媳私通,拿着菜刀要砍哥哥。这个村实在偏远,和外界相通的,就是山间一条羊肠小道。黑灯瞎火的,小付带着三个辅警只好把车停在公路边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摸黑走过去,等调解完毕,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
这样的事,他们早已见怪不怪了。他们说,荆紫关民风朴实,可别小看山民,这里家家从祖上开始就经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家教修养也好,所以,这里发的基本是鸡毛蒜皮的小案子,大案件几乎没有,更别说杀人放火的恶性案件了。荆紫关派出所只有八名民警,但因为案件少,他们并没有觉得工作有多忙。他们的家几乎都在县城,可他们也没有觉得工作有多苦。我想,在这里工作久了,也许古镇静谧的风格也融入了他们的血液,影响了他们的心态。他们待人接物淡定从容,热情大方,想必在办理案件时也会不急不躁,井井有条;调解纠纷时也会和颜悦色,以理服人。
丹江河水滋养了这里的人们,也丰富了这里公安人的内涵。采访结束,我恋恋不舍地和他们挥手道别,心里却恨不能留在这里,和他们好好相处几天,跟随他们到古镇禅房、到大山深处出出警、调调纠纷、办办案,好好感受一下行走在青石板路、漫步在羊肠小道,流连在古建筑中、穿梭在群山中,看山花遍野、听松涛阵阵,和淳朴善良的三省古镇人打交道的感觉。
我想,那样的感觉,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附:贾平凹《白浪街》丹江流经竹林关,向东南而去,便进入了商南县境。一百十一里到徐家店,九十里到梳洗楼,五里到月亮湾,再一十八里拐出沿江第四个大湾川到荆紫关,淅川,内乡,均县,老河口。汪汪洋洋九百九十里水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船只是不少的,都窄小窄小,又极少有桅杆竖立,偶尔有的,也从不见有帆扯起来。因为水流湍急,顺江而下,只需把舵,不用划桨,便半天一晌,"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假若从龙驹寨到河南西峡,走的是旱路,处处古关驿站,至今那些地方旧名依故,仍是武关,大岭关,双石关,马家驿,林河驿等等。而老河口至龙驹寨,则水滩甚多,险峻而可名的竟达一百三十多处!江边石崖上,低头便见纤绳磨出的石渠和纤夫脚踩的石窝;虽然山根石皮上的一座座镇河神塔都差不多坍了半截,或只留有一堆砖石,那夕阳里依稀可见苍苕缀满了那石壁上的"远源长流"字样。一条江上,上有一座"平浪宫"在龙驹寨,下有一座"平浪宫"在荆紫关,一样的纯木结构,一样的雕梁画栋。破除迷信了,虽然再也看不到船船供养着小白蛇,进"平浪宫"去供香火,三磕六拜,但在弄潮人的心上,龙驹寨、荆紫关是最神圣的地方。那些上了年纪的船公,每每摸弄着五指分开的大脚,就夸说:"想当年,我和你爷从龙驹寨运苍术、五子、木耳、漆油到荆紫关,从荆紫关运火纸、*表、白糖、苏木到龙驹寨,那是什么情景!你到过龙驹寨吗?到过荆紫关吗?荆紫关到了商州的边缘,可是繁华地面呢!"
荆紫关确是商州的边缘,确是繁华的地面。似乎这一切全是为商州天造地设的,一闪进关,江面十分开阔。*昏中平川地里虽不大见孤烟直长的景象,落日在长河里却是异常的圆。初来乍到,认识论为之改变:商州有这么大平地!但江东荆紫关,关内关外住满河南人,江西村村相连,管道纵横,却是河南、湖北口音,惟有到了山根下一条叫白浪的小河南岸街上,才略略听到一些秦腔呢。
这街叫白浪街,小极小极的。这头看不到那头,走过去,似乎并不感觉这是条街道,只是两排屋舍对面开门,门一律装板门罢了。这里最崇尚的颜色是黑白:门窗用土漆刷黑,凝重、锃亮,俨然如铁门钢窗,家里的一切家什,大到柜子、箱子,小到罐子、盆子,土漆使其光明如镜,到了正午,你一人在家,家里四面八方都是你。日子富裕的,墙壁要用白灰搪抹,即使再贫再寒,那屋脊一定是白灰抹的,这是江边人对小白蛇(白龙)信奉的象征,每每太阳升起空间一片迷离之时,远远看那山根儿,村舍不甚清楚,那错错落落的屋脊就明显出对等的白直线段。烧柴不足是这里致命的弱点,节柴灶就风云全街,每一家一进门就是一个砖砌的双锅灶,粗大的烟囱,如"人"字立在灶上,灶门是黑,烟囱是白。黑白在这里和谐统一,黑白使这里显示亮色。即使白浪河,其实并无波浪,更非白色,只是人们对这一条浅浅的满河黑色碎石的沙河理想而已。
街面十分单薄,两排房子,北边的沿河堤筑起,南边的房后就一片田地,一直到山根。数来数去,组成这街的是四十二间房子,一分为二,北二十一间,南二十一间,北边的斜着而上,南边的斜着而下。街道三步宽,中间却要流一道溪水,一半有石条棚,一半没有棚,清清亮亮,无声无息,夜里也听不到响动,只是一道星月。街里九棵柳树,弯腰扭身,一副媚态。风一吹,万千柔枝,一会打在北边木板门上,一会刷在南边方格窗上,东西南北风向,在街上是无法以树判断的。九棵柳中,位置最中的,身腰最弯的,年龄最古老而空了心的是一棵垂柳。典型的粗和细的结合体,桩如桶,枝如发。树下就侧卧着一块无规无则之怪石。既伤于观赏,又碍于街面,但谁也不能去动它。那简直是这条街的街徽。重大的集会,这石上是主席台,重要的布告,这石上的树身是张贴栏,就是民事纠纷.起咒发誓,也只能站在石前。
就是这条白浪街,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在这里相交,三省交结,界牌就是这一块仄石。小小的仄石竟如泰山一样举足轻重,神圣不可侵犯。以这怪石东西直线上下,南边的是湖北地面,以这怪石南北直线上下,北边的街上是陕西,下是河南。因为街道不直,所以街西头一家,三间上屋属湖北,院子却属陕西,据说解放以前,地界清楚,人居杂乱,湖北人住在陕西地上,年年给陕西纳粮,陕西人住在河南地上,年年给河南纳粮。如今人随地走,那世世代代杂居的人就只得改其籍贯了。但若查起籍贯,陕西的为白浪大队,河南的为白浪大队,湖北的也为白浪大队,大凡找白浪某某之人,一定需要强凋某某省名方可。
一条街上分为三省,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容猊,三省人是三省人的语言,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商店。如此不到半里路的街面,商店三座,座座都是楼房。人有竞争的秉性,所以各显其能,各表其功。先是陕西商店推倒土屋,一砖到顶修起十多间一座商厅;后就是河南弃旧翻新堆起两层木石结构楼房;再就是湖北人,一下子发奋起四层水泥建筑。货物也一家胜筹一家,比来比去,各有长短,陕西的棉纺织品最为赢,湖北以百货齐全取胜,河南挖空心思,则常常以供应短缺品压倒一切。地势造成了竞争的局面,竞争促进了地势的繁荣,就是这弹丸之地,成了这偌大的平川地带最热闹的地方。每天这里人打着漩涡,四十二户人家,家家都做生意,门窗全然打开,办有饭店,旅店,酒店,肉店,烟店。那些附近的生意人也就担筐背篓,也来摆摊,天不明就来占却地点,天黑严才收摊而回,有的则以石围圈,或夜不归宿,披被守地。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到这里可以买,别处见不到的东西,到这里可以见。"小香港"的名声就不胫而走了。
三省人在这里混居,他们都是炎*的子孙,都是共产*的领导,但是,每一省都不愿意丢失自己的省风省俗,顽强地表现各自的特点。他们有他们不同于别人的长处,他们也有他们不同于别人的短处。
湖北人在这里人数最多。"天有九头鸟,地有湖北佬",他们待人和气,处事机灵。所开的饭店餐具干净,桌椅整洁,即使家境再穷,那男人卫生帽一定是雪白雪白,那女人的头上一定是丝纹不乱。若是有客稍稍在门口向里一张望,就热情出迎,介绍饭菜,帮拿行李,你不得不进去吃喝,似乎你不是来给他"送"钱的,倒是来享他的福的。在一张八仙桌前坐下,先喝茶,再吸烟,问起这白浪街的历史,他一边叮叮咣咣刀随案板响,一边说了三朝,道了五代。又问起这街上人家,他会说了东头李家是几口男几口女,讲了西头刘家有几只鸡几头猪;忍不住又自夸这里男人义气,女人好看。或许一声呐喊,对门的窗子里就探出一个俊脸儿,说是其姐在县上剧团,其妹的照片在县照相馆橱窗里放大了尺二,说这姑娘好不,应声好,就说这姑娘从不刷牙,牙比玉白,长年下田,腰身细软。要问起这儿特产,那更是天花乱坠,说这里的火纸,吃水烟一吹就着;说这里的瓷盘从汉口运来,光洁如玻璃片,结实得落地不碎,就是碎了,碎片儿刮汗毛比刀子还利;说这里的老鼠药特有功效,小老鼠吃了顺地倒,大老鼠吃了跳三跳,末了还是顺地倒。说的时候就拿出货来,当场推销。一顿饭毕,客饱肚满载而去,桌面上就留下七元八元的,主人一边端着残茶出来顺门泼了,一边低头还在说:照看不好,包涵包涵。他们的生意竟扩张起来,丹江对岸的荆紫关码头街上有他们的"租地",虽然仍是小摊生意,天才的演说使他们大获暴利,似乎他们的大力丸,轻可以治痒、重可以防癌,人吃了有牛的力气,牛吃了有猪的肥膘,似乎那代售的避孕片,只要和在水里,人喝了不再多生,狗喝了不再下崽,浇麦麦不结穗,浇树树不开花。一张嘴使他们财源茂盛,财源茂盛使他们的嘴从不受亏,常常三个指头高擎饭碗,将面条高挑过鼻,沿街唏唏溜溜的吃。他们是三省之中最富有的公民。
河南人则以能干闻名,他们勤苦而不恋家,强悍却又狡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人小孩没有不会水性的,每三日五日,结伙成群,背了七八个汽车内胎逆江而上,在五十里,六十里的地方去买柴买油桐籽。柴是一分钱二斤、油桐籽是四角钱一斤。收齐了,就在江边啃了干粮,喝了生水。憋足力气吹圆内胎,便扎柴排顺江漂下。一整天里,柴排上就是他们的家,丈夫坐在排头,妻子坐在排尾,孩子坐在中间。夏天里江水暴溢,大浪滔滔,那柴排可接连三个、四个,一家几口全只穿短裤,一身紫铜色的颜色,在阳光下闪亮,柴排忽上忽下,好一个气派!到了春天,江水平缓,过姚家湾,梁家湾,马家堡,界牌滩,看两岸静峰峭峭,赏山峰林木森森,江心的浪花雪白,崖下的深潭黝黑。遇见浅滩,就跳下水去连推带拉,排下湍流,又手忙脚乱,偶尔排撞在礁石上,将孩子弹落水中,父母并不惊慌,排依然在走,孩子眨眼间冒出水来,又跳上排。到了最平稳之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家人就仰躺排上,看天上水纹一样的云,看地下云纹一样的水,醒悟云和水是一个东西,只是一个有鸟一个有鱼而区别天和地了。每到一湾,湾里都有人家,江边有洗衣的女人,免不了评头论足,唱起野蛮而优美的歌子,惹得江边女子掷石大骂,他们倒乐得快活,从怀里掏出酒来,大声猜拳,有喝到六成七成,自觉高级干部的轿车也未比柴排平稳,自觉天上神仙也未比他们自在。每到一个大湾的渡口,那里总停有渡船,无人过渡,船公在那里翻衣捉虱,就喊一声:"别让一个溜掉!"满江笑声。月到江心,柴排靠岸,连夜去荆紫关拍卖了,柴是一斤二分,油桐籽五角一斤;三天辛苦,挣得一大把票子,酒也有了,肉也有了,过一个时期"吃饱了,喝涨了"的富豪日子。一等家里又空了,就又逆江进山。他们的口福永远不能受损,他们的力气也是永远使用不竭。精打细算与他们无缘,钱来得快去得快,大起大落的性格使他们的生活大喜大悲。
陕西人,固有的风格使他们永远处于一种中不溜的地位。勤劳是他们的本分,保守是他们的性格。拙于口才,做生意总是亏本,出远门不习惯,只有小打小闹。对于河南、湖北人的大吃大喝,他们并不馋眼,看见河南、湖北人的大苦大累反倒相讥。他们是真正的安分农民,长年在土坷垃里劳作。土地包产到户后,地里的活一旦做完,油盐酱醋的零花钱来源就靠打些麻绳了。走进每一家,门道里都安有拧绳车子,婆娘们盘脚而坐,一手摇车把,一手加草,一抖一抖的,车轮转得是一个虚的圆团,车轴杆的单股草绳就发疯似的肿大。再就是男子们在院子里开始合绳:十股八股单绳拉直,两边一起上劲,长绳就抖得眼花缭乱,白天里,日光在上边跳,夜晚里,月光在上边碎,然后四股合一条,如长蛇一样扔满了一地。一条绳交给国家收购站,钱是赚不了几分,但他们个个心宽体胖,又年高寿长。河南人、湖北人请教养身之道,回答是:不研究行情,夜里睡得香,心便宽;不心重赚钱;茶饭不好,却吃得及时,便自然体胖。河南、湖北人自然看不上这养身之道,但却极愿意与陕西人相处,因为他们极其厚道,街前街后的树多是他们栽植,道路多是他们修铺,他们注意文化,晚辈里多有高中毕业,能画中堂上的老虎,能写门框上的对联,清夜月下,悠悠有吹箫弹琴的,又是陕西人氏,"宁叫人亏我,不叫我亏人",因而多少年来,公安人员的摩托车始终未在陕西人家的门前停过。
三省人如此不同,但却和谐地统一在这条街上。地域的限制,使他们不可能分裂仇恨,他们各自保持着本省的尊严,但团结友爱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街中的一条溪水,利用起来,在街东头修起闸门,水分三股,三股水打起三个水轮,一是湖北人用来带动压面机,一是河南人用来带动轧花机,一是陕西人用来带动磨面机。每到夏天傍晚,当街那棵垂柳下就安起一张小桌打扑克,一张桌坐了三省,代表各是两人,轮换交替,围着观看的却是三省的老老少少,当然有输有赢,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月月有节,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五月端午,八月中秋,再是腊月初八,大年三十,陕西商店给所有人供应鸡蛋,湖北商店给所有人供应白糖,河南就又是粉条,又是烟酒。票证在这里无用,后门在这里失去环境。即使在"文化革命"中,各省枪声炮声一片,这条街上风平浪静;陕西境内一乱,陕西人就跑到湖北境内,湖北境内一乱,湖北人就跑到河南境内。他们各是各的避风港,各是各的保护人。各家妇女,最拿手的是各省的烹调,但又能做得两省的饭菜。孩子们地道的是本省语言,却又能精通两省的方言土语。任何一家盖房子,所有人都来"送菜",送菜者,并不仅仅送菜,有肉的拿肉,有酒的提酒,来者对于主人都是帮工,主人对于帮工都待如至客;一间新房便将三省人扭和在一起了。一家姑娘出嫁,三省人来送"汤",一家儿子结婚,新娘子三省沿家磕头作拜。街中有一家陕西人,姓荆,六十三岁,长身长脸,女儿八个,八个女儿三个嫁河南,三个嫁湖北,两人留陕西,人称"三省总督"。老荆五十八岁开始过寿日,寿日时女儿、女婿都来,一家人南腔北调语音不同,酸辣咸甜口味有别,一家热闹,三省快乐。
一条白浪街,成为三省边街,三省的省长他们没有见过,三县的县长也从未到过这里,但他们各自不仅熟知本省,更熟知别省。街上有三份报纸,流传阅读,一家报上登了不正之风的罪恶,秦人骂"瞎",楚人骂"操蛋",豫人骂"狗球";一家报上刊了振兴新闻,秦人说"燎",楚人叫"美",豫人喊"中"。山高皇帝远,报纸却使他们离*策近。只是可惜他们很少有戏看,陕西人首先搭起戏班子,湖北人也参加,河南人也参加,演秦腔,演豫剧,演汉调。条件差,一把二胡演过《血泪仇》,广告色涂脸演过《梁秋燕》,以豆腐包披肩演过《智取威虎山》,越闹越大,《于无声处》的现代戏也演,《春草闯堂》的古典戏也演。那戏台就在白浪河边,看的人山人海。一时间,演员成了这里头面人物,每每过年,这里兴送对联,大家联合给演员家送对联,送的人庄重,被送的人更珍贵,对联就一直保存一年,完好无损。那戏台两边的对联,字字斗般大小,先是以红纸贴成,后就以红漆直接在门框上书写,一边是:"丹江有船三日过五县",一边是"白浪无波一石踏三省",横额是"天时地利人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