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你知道武夷山下梅的ldquo三坊七巷
TUhjnbcbe - 2021/6/27 8:08:00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在福建,

一提到“三坊七巷”,

人们往往会想到福州古城建筑遗存。

其实,

在位于武夷山市东部的下梅村

也有“三坊七巷”,

那就是少微坊、中坑坊、百岁坊,

达理巷、鸭巷、新街巷、芦下巷、邹家巷、东兴巷和下陈巷。

当年的三坊,坊坊繁华;

当年的七巷,巷巷兴旺。

虽然这些古坊古巷大多已成遗迹,

但走进今天的下梅村,

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景象。

下梅村落建于隋朝,

里坊兴于宋朝,

街市隆于清朝,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武夷山的大红袍天下闻名,而下梅村与茶的缘份更像一个传奇。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可见,当年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经贸活动在下梅十分活跃。晋商常氏与闽北隔了万水千山,商业嗅觉却异常敏锐。以常氏为首的山西商帮看中了武夷茶的生意资源,把经商触角延伸到了下梅的茶坊街市。《常氏庄园儒商文化书系·榆次车辋常氏家族》中记载,年,晋商常氏来到武夷山,与当地邹氏达成协议,在下梅的芦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罗厝坊设立了茶号,雇请当地茶工,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乌龙茶、砖茶。每年茶期,远道而来的“西客”们汇聚在下梅,茶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足斤足两——起运码头——吉时已到——响鼓喧声……”手脚麻利的伙计们将茶箱堆放在码头岸边,经现场验重、验货、封箱等手续后,将茶叶搬至渡口边的竹筏上,船工驾筏顺梅溪西进崇阳溪,往江西方向载去。竹筏至江西河口(沿山县),由船帮改为大船运至汉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而后雇佣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过*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仑、恰克图。从武夷山的下梅茶市起步,到中俄贸易城恰克图,全程约公里,其中水路公里,陆路公里。茶道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这条茶叶之路延长到公里之多,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里茶路”。鸦片战争后,清*府开放五口通商,下梅邹氏租用洋船,将武夷茶贩运到东南亚各地,其南下贩茶的路程也有多公里。如今,穿行在当溪两旁的骑楼边,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商店门楣、码头旧址,还有镇国庙、邹氏祠堂、大夫第等30多座清代古建筑,一溪两街,三雕称奇。置身其中,依稀可以想象当年舟来楫往、南下北上的热闹与喧嚣。

(滑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知道武夷山下梅的ldquo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