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家娃在家门口上好学
前不久,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部署会在孝义召开。时隔月余,1月8日《山西日报》聚焦“孝义现象”——一个县级市的教育改革实践,发表题为《把教育办成幸福的事儿——孝义市义务教育改革发展调查》的重点报道。由此让我们看到,一个让人民满意、让孩子幸福的教育,一个让农家娃情愿在家门口上学、也能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教育。
孝义的可贵在于:破除了素质教育落地难,解决了学生课外负担重,改变了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也是当前义务教育改革面临的难点和痛点,亟待进一步破题。有感于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对孝义市义务教育进行调研之后,不无感慨地说:“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尤其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让农家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不再是奢望、难事和梦想,着实令人感佩。
对笔者而言,“孝义现象”三大改革,触动最大的也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块。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部去年确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而孝义早在年就已先行一步,本着城乡学校一个标准、一样美丽,5年投资8亿元,新改扩建64所农村学校,不仅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而且实现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由此带来的变化是:10年前,孝义市的家长们纷纷送孩子远赴北京、天津、太原、太谷、平遥等地求学,每年中考成绩前20名的学生几乎全部流失;近几年,绝大部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外出求学现象基本不复存在。
也许有人会说,孝义是“全国百强县”,经济实力摆在那里,能在孝义行得通,别处未必做得到。持这种态度者,不妨再把眼光放到晋中市。年,晋中均衡教育上了央视《焦点访谈》,通过千校达标、万师交流、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缩小城乡、区域间学校差距,不仅提供了教育均衡“晋中样本”,而且导演了农村学生“凤还巢”,如张庆中学,农村学生不再羡慕城市学校,当地95%以上的生源都在此就读。
这就告诉我们,正如野百合也有春天,农村学校也有明天,关键就看会不会适应农村学校微型化的发展形势、能不能满足农村学校师资质量亟待提高的现实需要、肯不肯为了让农村群众对教育满意而下大力气。从当前看,上述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委*府的重大关切,也是广大教育专家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