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要闻罕见晋城这里10个自然村全部搬
TUhjnbcbe - 2021/8/7 2:37:00
得了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416/4609706.html
“圪台村扶贫工作队的住宿办公条件,可能是高平扶贫工作队中最好的了!”9月16日,在高平市野川镇镇区所在地——大野川村梧丰小区,圪台村*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闫培仁指着自己和队员们的工作生活场所,笑呵呵地说。
  年6月,随着最后几户村民入住梧丰小区,野川镇圪台村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宣告结束。这是高平历史上罕见的一次整村易地扶贫搬迁行动,历时17个月,圪台村10个自然村的村民全部搬迁下山。在圪台山上住了3年的闫培仁和其他扶贫队员,也随着村民从山上的土屋喜迁到村委会提供的新办公场所。
  圪台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往被贫穷所困的村民,受国家扶持*策的关怀,过上了舒心幸福的生活。

革命老区亟待脱贫


  “你可真圪台儿呀!”在高平,若听到有人对别人说出这句话,看似调侃的话语其实还含有看不起之意。为啥?由于交通阻塞,生活在圪台山上的人常年下不了山。相对封闭的环境,导致了生活的贫穷。
  圪台村地处高平市的最西北部山区,与沁水县为邻。
  野川镇国土面积93.6平方公里,而地处圪台山上的圪台村就占去33.1平方公里,由圪台、模凹、北田家、十字岭、佛儿凹、秦家沟、山头、范家岭、沟底和天神头10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散布在圪台山的各个山头角落,要想到各个村转一遍,全程下来得走四五十里地。
  提起圪台村,在高平名气不小。年3月至年6月,高平县抗日民主*府驻扎在圪台山的模凹村,领导全县人民奋起抗日,被誉为高平的“小延安”。在3年多的抗战岁月里,圪台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确保了抗日*府的安全。当时,圪台村有30多名热心青年积极参*参战。受红色基因浸润的圪台村,地处偏僻山区,有67名*员,有6个村支部,是高平乃至晋城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村级*总支部。
  年,撤乡并镇时,原属杜寨乡的圪台村并入野川镇。“圪台村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山区。”年元月,在高平市工信局工作的闫培仁被派驻圪台村任扶贫队长。两年后,他又兼任村*总支第一书记。
  “近年来,在高平市委、市*府及野川镇*委、*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圪台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限制,村民致富增收依然困难,中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闫培仁说,全村在册人口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到圪台村的时候,村上仅有常住人口余人,每个自然村平均仅有20多口人,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为彻底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共享改革成果,年12月,圪台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也是高平唯一的省级深度贫困村。

全村人住进了梧丰小区


  “圪台村人均收入在—0元之间。”闫培仁还记得,年刚到圪台村时,他带领扶贫队员挨门逐户走访村民。“当时也没有车,全靠走路,一天下来,也去不了两个自然村。”在村里工作了3年,他的体重从原来的多公斤瘦到了80多公斤。
  有30多户的模凹村是圪台村最大的一个自然村,全村人口最多的时候有近口人。在年的时候,整村只剩下三四十位平均年龄将近70岁的老人,留在村里的最小的也有60多岁了。
  村民韦栓驴的屋子就在村口,是村民们爱聚集的地方。提起山上的生活,他感觉老人们下山比较困难,得搭别人的车才能下去买点吃的。“每年下山次数多的有20次,少的也就三五次。”韦栓驴说,下山基本上是为了看病买药、购置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或办一些必要事宜。
  得知镇里要对圪台村进行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韦栓驴和其他村民很高兴:“等旧房子评估了以后都能换点钱,贴补一下换个楼房住,太好了!”
  49岁的吕建立,原住圪台村十字岭自然村。由于家里穷,在村中祖上留下的小院中生活。10年前,他下山到镇上打工。年,圪台村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开始实施,村里的5间老房子给他后来的生活带来转机。
  梧丰小区的户型面积分25、38、50、75、89、、平方米共7个档次。镇上按照村民现有房屋的条件评估后进行折算,并结合人均居住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原则,根据村民的实际要求分配住房。闫培仁说:“超出面积每平方米价格元,但总的原则是,贫困户村民支付总额不得超过1万元。”
  吕建立在村里的小院有5间房屋。经过评估后,按照相关规定,他没有掏一分钱,就住进了梧丰小区一套位于4层的平方米的房子。后来,他用这些年打工积攒下的钱对楼房进行装修,并在新家迎娶了媳妇。如今,他在镇上修建的春秋蔬菜大棚工作,每年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家里用上了暖气、煤气灶,出门就是超市、医院和中小学、幼儿园,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所等便民设施。”吕建立说,住在小区与以前的生活相比确实好了许多。
  在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时,野川镇将其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搬迁安置点选定在镇区大野川村,与沟南、李庄两个村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大野川北大街改造两项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建设。
  年3月,梧丰小区开工。年6月,经过努力,圪台村户人全部搬出大山,住进了梧丰小区。已入住新居的韦栓驴觉得,修建蔬菜大棚主意不错,解决了就业问题,还能挣钱,老人们也开心。

山上的土地没闲着


  “听朋友说这边开了个新的度假民宿,就带孩子过来看看,感受感受乡村生活,来了发现这里风景好、空气好,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的姥姥家……”6月27日,趁端午节假期,高平市的李先生携家人来到佛儿凹。
  端午节期间,佛儿凹森林民宿对外试运营。沉寂一年多的圪台村又出现了欢声笑语。这是高平探索“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又一成果。
  仅有9户人家的佛儿凹是圪台村最小的一个自然村,与其他9个自然村一样,四面环山、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风景宜人。
  在整村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时,野川镇*委、*府立足当地山林、古村落资源禀赋,以晋城市实行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为契机,把打造“乡土田园—运动小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载体,聚焦将圪台山打造成为“户外运动基地”“森林休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农耕文化实践基地”的目标,分步开展了对圪台村红色革命资源、山林村落资源的开发利用。
  年,圪台山连绵起伏的地形成为山地自行车运动的乐园。随着高标准山地自行车赛道的建成,年至年,野川镇连续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圪台山名气大震,参赛选手对赛道和资源环境赞不绝口。
  年,野川镇成为高平市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镇之一。圪台村成为这项工作开展的重点。野川镇将闲置土地统一进行流转,原有古村落被完整保留下来,通过文化创意,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将圪台山包装成一道演绎乡愁的风景。
  圪台村整体搬迁后,空出土地亩。圪台村的土地多为山坡地,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不利于种植粮食,加之土质保墒情况不好,粮食种植收成较低。经过调研发现,圪台山上非常适合种植连翘。
  承担服务三农职责的高平供销社积极和当地*府协商,在多亩流转土地上统一种植中草药,解决搬迁后的遗留问题。为此,在高平市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的主持下,高平市鸿蒙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采取合作社统一组织牵头,统一规划中药材品种的方式,在流转的亩土地上,规划种植了亩的连翘、多亩的紫苏、牡丹、芍药、薰衣草等具有经济和景观双重效益的中药材品种。至此,圪台山区不仅形成景观种植带,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还将助推乡村旅游的发展。

继续巩固扶贫成果


  作为历史上的“梨园之乡”,在圪台山上有梨园亩、20年树龄的老梨树余株。闫培仁觉得,这些老梨树是村里的“宝贝”。
  今年“七一”前,在闫培仁的策划下,“红色圪台”老*梨树认养活动开始。“只要花元,就可以认养一株老*梨树。”闫培仁说:“到了秋季,认养者可分得斤大*梨,并免费进果园、体农耕、吃农家饭。在享受佛儿凹民宿代金券的基础上,还可到圪台蔬菜园区免费领取一箱蔬菜或红薯,免费参观山上各类人文自然景观。”
  目前,圪台村的老*梨树认养数已超千株,为村里带来三四十万元的收入。
  去年,搬到梧丰小区的村民牛俊杰闲不住,又上山承包了亩梨园,返回山上劳动,成为山上的“工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争取把*梨产业做大做强。
  创立于年的“三个农夫”,是中国首家专注于为校园提供坚果、果干等配餐的零食品牌。年4月,山西“三个农夫”食品有限公司入住梧丰小区,开设扶贫车间,带动贫困人口就业。扶贫车间投入生产后,年产量至少可达万袋,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开设扶贫车间只是野川镇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年,圪台村成立高平市圪台红种养合作社,种植连翘产生收益后为所联结的贫困户分红;蔬菜大棚82栋,安排圪台等村60余户贫困户就业。
  与此同时,野川镇先后投资万元,为与圪台村同时因沉陷区改造搬迁的沟南、李庄两村,同步建起了综合办公大楼,配套修建了文化活动室、医疗卫生所、便民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由于为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也为圪台村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率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9月16日18时,山西晚报记者漫步梧丰小区,许多老人、抱着孩子的妇女坐在文化广场长廊内聊天。在一座楼房前,有五六位老人在聊天。
  “那就是长期担任圪台村*总支书记的田晚栓老人。”闻听闫培仁的介绍,山西晚报记者蹲下身与一位老人交谈。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田晚栓任圪台村*总支书记。在任期间,他带领村民发扬自力更生的老区精神,修公路、搞水利,彻底摆脱了羊肠小道和村民吃不饱肚子的历史。老人虽说已84岁高龄,但身体硬朗,只是端东西时右手出现颤抖,听力也大不如前。年,他和老伴从山上搬到小区居住,分到了一套位于2层的楼房。据闫培仁介绍:小区楼房最高6层。在分配住房时,村委会从楼层、朝向均作综合考虑,老人们大多分在3层以下,房屋的日照时间充足。
  作为离任的长期工作在基层的村支部书记,田晚栓每年享受国家补助2元。闫培仁说,最近国家将调高相应补助,老人的相关情况已经上报等候批复。“为充分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们日常生活,村里这部分老人已全部享受社会低保。”

链接

圪台村扶贫成果


  圪台村在册人口户人。现有贫困户户人。截至目前,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无新增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0。
  “三保险、三救助”*策、“”医疗兜底保障*策、健康扶贫“双签约”“1+5”脱贫(返贫)综合保险等扶贫*策,该享受的贫困户均已享受。经过努力,在各级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下,圪台村村民全部搬入梧丰小区,圪台山所有房屋10个自然村全部清退。
  总投资21.万元的圪台村光伏发电站为30KW光伏发电站,年11月4日并网,光伏电站所得收益为集体收益,用于贫困村集体收入破零和贫困户脱贫。
  投入资金总额为65.万元的连翘种植产业项目,是国家扶持的环保项目,直接用于贫困户增收脱贫。第一年每亩收益约元,第二年每亩收益0元。
  年,总投资.3万元的圪台村春秋大棚项目投入使用,当年收益54.9万元,劳务工资40万元。贫困户利益联结,人均元,共元,每个贫困人口人均增收元。
  圪台村的劳动力全部就业,其中全劳动力人,31人是公益性岗位。60岁以上半劳力52人,在村上合作社打工。

赶紧扩散出去吧

获取晋城热点生活资讯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闻罕见晋城这里10个自然村全部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