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朔州市开发区文远路和振武街交叉路口东南角供暖管道发生跑水。朔州市再生能源热力有限公司立即组织抢修,从23日上午9时到24日凌晨5时,连续奋战20个小时。
山西晚报记者亲眼目睹了抢修师傅们的艰辛和坚韧。
山西晚报整版报道
路边雨水箅子下突然冒热气
11月23日9时许,有读者向山西晚报热线反映,朔州市开发区文远路和振武街交叉路口东南角的一个雨水箅子下,热气腾腾,他怀疑是暖气管道坏了,希望记者能和有关部门联系,不要让老百姓受冻。
图源:山晚数字报
山西晚报记者立即致电朔州市再生能源热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他毫不迟疑地说:“抢修队伍已经到了现场,正在寻找漏点,实施抢修。”
记者记录现场
山西晚报记者驱车赶到现场时,该公司运行二分公司经理杨成磊已经在现场,正和维修管理处分管安全生产的处长马聪明用测温枪,测量雨水箅子周围的地表温度,确定供暖管道的漏点。
在雨水箅子北侧、靠近振武街的人行道边,地表温度较高,他们立即安排抢修人员设置围挡,挖掘机开挖“疑似漏点”地面。
让人遗憾的是,下面不是暖气管道,而是南北走向的一个废弃水泥管,里面冒着热气。他们再次怀疑漏点是在雨水箅子的南侧,可能是水泥管道内压力小,热气跑了进来。
漏点在一个弃用的老旧管道上
当挖开雨水箅子南侧的“疑似漏点”时,还是那根废弃的水泥管,仍然看不到漏点。马聪明果断指挥挖机司机:“砸开水泥管,看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气!”
十几分钟后,水泥管被砸开一个大窟窿。他纵身跳下,站在水泥管里,用长柄改锥在管壁上来回听,用照明灯往管道的南北方向看。最后确定:“漏点肯定在管道南面不远的地方,管道里的水和气流声都是从南面来的!”
挖掘机再次轰隆隆开工。果不其然,挖开马聪明怀疑的地方,热气顿时冒得老高,下面是一根毫米的供热管道。维修管理抢修二队39岁的刘海龙师傅,穿起连身雨衣裤,跳进了热气腾腾的泥坑里,蒸汽、蒸汽产生的水,顿时涌了出来。他们一边用抽水机排水,清理漏点水管周围的泥水,一边用鼓风机吹坑里的蒸汽。
经过仔细排查,刘海龙说:“是暖气管道上裂了一条十几公分长的缝儿。位置在管道的下面,焊接起来比较麻烦。”
杨成磊介绍说,这个管道不是他们的供热管道,“这个位置有咱们的暖气井,它的走向和我们的不一样,很可能是原来供热公司的。”
“原来的供热管道现在怎么会有暖气?”山西晚报记者有点不解。
他解释说,接手原来的供热公司后,一些管道资料没有完全移交,很可能这个管道还没有从换热站彻底关闭,“虽然不用,但它却存在。”
后来证实,杨成磊所言不虚。他们找来原供热公司一位老员工,确定了这个管道的走向,准备停暖后彻底切除。
夜晚的抢修现场冰火两重天
天色渐渐暗了,呼啸的风声刮过……
在一个小小的面馆里,11个抢修人员匆匆扒拉了两口刀削面,又返回了抢修现场。在他们热情的招呼下,山西晚报记者也蹭了一碗面,身上顿时觉得热乎乎的。
此时,时针已经指向20时。焊接堵漏的模具抢时间焊好,运到了现场。
山西晚报记者靠近模具吊装现场,瞬间体会到什么叫冰火两重天!蒸汽的热浪烫脸,街头的寒风凛冽!
焊工兼队长卢强和刘海龙两个人穿着雨衣裤,跳进了蒸汽弥漫的水坑里。坑的周围是不停移动照明灯的、控制抽水机的、挪动鼓风机的、递交焊枪的队友,没有一个人躲进车里偷懒。
22时,山西晚报记者在朋友圈发了一张他们抢修的图,立马引来67个点赞。多位朋友感叹,自己之所以能在寒冬里享受温暖,正是因为有了一群群这样甘于奉献的劳动者。
记者在堵漏现场跪地拍摄视频
卢强和刘海龙不停地用焊枪清理管道外壁上的锈斑,因为站在烫脚的水里,两条腿不住地变换着姿势。
突然,山西晚报记者看到,刘海龙把一个纯净水瓶子扔在脚下的热水里,一分钟后,他捞出水瓶,拧开瓶盖把水直接倒进了嘴里。
这时,记者想起了晚上他们吃刀削面时狼吞虎咽的模样。为了这座城市的人民,他们付出的,有多少人了解呢?
24日零时,朔州市区的气温降到了-8℃。马聪明见山西晚报记者满脸倦容,劝说道:“我们估计得干到四五点,您也熬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我怕您吃不消。”
看着“带压堵漏”的师傅们正在一丝不苟地忙碌着,山西晚报记者真的不忍心离开,真的想拍到堵漏成功的画面,真的想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真的觉得自己是当了“逃兵”……但是,为了不让他们分心,凌晨1时,记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抢修现场。
街头车少人稀,灯火明亮。扭头看看现场,焊花飞溅,蒸汽升腾,人影幢幢……
24日清晨6时,山西晚报记者致电马聪明,询问现在是什么情况。电话那端,他气息微弱地说:“我刚进门,5点才把漏点堵上。”
记者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师傅们辛苦了!”鼻子突然觉得酸酸的,眼眶里有泪水在打转。
支付宝又发红包了打开支付宝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