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山西晚报记者路丽虹从省*协召开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主题界别协商会议上获悉,山西18%的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能达到1小时,42%的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仅为0.5个小时,40%的学生每天0.5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都达不到。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能够达到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逐渐减少,高中学生的情况最差,只占12.5%,而情况最好的小学生中,这一比例也仅占22.6%。这是参会的省*协委员、省体育局局长苏亚君说出的这串调查数字,引起在座参会者的
“看电视、上网、上楼乘电梯、以车代步、不参与家务劳动、吃垃圾食品等,这些所谓的现代生活方式是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省*协委员、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石岩表示,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导致青少年体力活动明显减少,造成体质的下降。
此外,学校体育教师缺编和教学能力培训不足,中小学体育教师“缺编”、“占编”现象非常严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短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等也是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在中小学,挤占体育课、体育课不足,甚至不上体育课的现象普遍存在,体育课“有名无实”,被任意占用,教育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委员建议:增加体育老师编制上好体育课
如何改变青少年体质现状?委员们提出建议,通过教育改革把体育融入素质教育体系中,建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估体系,增加体育在评估体系中的权重,增加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像重视竞技体育一样,增加对学生体育的投入,加强学校体育的硬件及软件的配备,打造一支适合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高素质队伍。
根据我省体育老师的实际需要,增加其编制,落实配齐学校专职体育教师,杜绝体育教师的“缺编”、“占编”现象,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及质量。
此外,最关键的,要确保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严禁学校挤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保质保量、开足上好体育课(教育部最新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4节,高中每周3节);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把中考体育分值增加到与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同分”;完善我省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定期开展不同形式、规模的体育竞赛;对不能保证学生锻炼时间的校长给予处分,甚至免职。
新规划将更
李世杰透露,下一步,各市体育文化、体育教育将进行融合,省体育局将加强指导,让融合过程平稳过渡,保证体育工作不受影响。“根据目前的体育形式来看,青少年体育多为考试加分拉动,但在今后,加分拉动将变为同分拉动。”同时,省体育局还将改进和丰富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将竞赛活动经常化、多样化,趣味化,带动青少年的兴趣,此外,今后将加强场地建设,为青少年提供锻炼的地方,可以有地方去学,有地方去练。
最后,李世杰还提出将体育锻炼达标率和社保或医保挂钩的建议。他认为,让体育锻炼和群众的直接利益结合,有了利益的驱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必定会提高。
(编辑陈志)
扫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