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县城,是坐落于晋阳古城遗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县城,建筑布局精巧有致,文化底蕴深重浓厚,是晋阳古城的延续,晋阳文脉的传承。▲俯瞰太原古县城
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太原古县城的城墙分东、南、西、北四面,全长米,高11米,下宽13米,上内宽7.95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设有城楼4座、角楼4座、望楼36座、魁光楼1座、瞭望楼1座,穿墙门洞6处12孔,城墙以石为基,采用梅花丁的砌筑方法建造而成,古朴而威严。古县城内现存文物建筑79处,其中,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字街交叉点太原日报站在古县城十字街的叉点,放眼四望,东西南北呈十字状的四条主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在十字街的古风建筑中融汇了生活配套、非遗文创、餐饮美食、特色零售、酒店民宿等功能。▲太原古县城街道太原日报据了解,不同的业态将分布于太原古县城不同的街区:南街以非遗文创、博物馆、展馆为主,北街主要是山西的特色小吃,东街以文庙、进士第、县衙等历史文化景点为主,搭配正餐、小吃、冷饮等休闲餐饮业态,西街以休闲、休憩为主。其他区域有国潮、喜庆、萌宠等各种主题乐园,以及古玩市场等。与平遥古城内建筑以明清原生建筑为主不同,太原古县城内既有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也有近年修建的传统汉族风格建筑。因此,太原古县城的定位也与平遥古城不同——平遥古城重在展现五百年晋商辉煌,太原古县城则是中华文化传承之城、中国国潮第一城。太原古县城内的县衙、布*分司署、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王琼府等等建筑,将成为主要景点。位于十字街东街的县衙,东西宽约.5米、南北长约米,总占地面积平方米,是太原县地方行*长官行使职权的场所,也是县级官吏、差役办理公务之所,体现出“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是古县城内一个比较庞大的建筑群。位于古太原县城内的文庙为第七批国保,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年)。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相传孔子及其72弟子均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棂星门寓意即为天下英才汇聚。文庙内部建制完整、布局严谨、庙宇高大、古树参天、环境幽深……太原古县城开放之后,金牛湖公园将举办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在城墙上,还会举办舞龙、舞狮、拔河、丢沙包等传统运动项目。▲城内的金牛湖太原日报此番,太原古县城作为年晋阳古城文脉的延续“重见天日”,以太原的区位优势,它会成为太原新的IP吗?拭目以待!明太原县城抢先看!
简史:明太原县城的前世
地方志书明确记载,明太原县城从明洪武八年()始建,到清顺治五年()克绪而成,计历年。追溯历史,明洪武四年(),位于汾河东面的平晋县城,被洪水溢灌后,山西巡抚、太原知府才不得已批准,把太原府下辖的平晋县治,迁到汾河之西的古晋阳城遗址上的南关村。▲道光六年的明太原县城洪武六年(),知县潘原英组织人力、财力,又把原建在平晋县的文庙整体迁到南关村。洪武八年(),地方长官上报朝廷,经核准后,将平晋县名改称为太原县。同年,潘知县组织编批太原县城建规划和改造南关村的拆迁安置计划,并在规划的县城东街北侧开始动工建筑县衙、布*分司、按察分司等行*办公场所。到明景泰年间,在已成形的街巷、行*机构等周围,知县刘敏按照城建规划建筑了夯土城墙等附属设施,形成了形似长方形,城墙周围七里、高三丈,城壕深一丈,东南西北各筑城门一道,东曰观澜、西曰望翠、南曰进贤、北曰奉宣(内曰德化)的格局,并在四个城门之外建筑起了具有*事防御功能的瓮城,瓮城上的门额书分别是:东汾聚秀、西兑金汤、桐荫晋阳、古原屏翰。北瓮城城门东向,形似丹凤朝阳之势,瓮城内门洞口两侧各有一眼水井,似凤凰的一双眼睛;南瓮城门直南,且门对关外的高耸入云的宝华阁,就像高高翘起的凤凰尾羽;东瓮城门、西瓮城门都是向南开门洞,恰似凤凰展开两只翅膀向北飞翔。城中央十字街高高隆起,形成当地人称的“好汉坡”“凤凰腹”,时人美其称为“凤凰城”。为了上下城便利,又在四道城门内的一侧夯筑了上下城墙的马道。到明正德七年(),时任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的王琼,告假回太原县河东柳林(现小店区刘家堡)家中奔母丧期间,向时任太原县知县提议,经白晟与梅宁两任知县相继组织,修缮了颓废的城墙段;建起了四个城门上面的重檐式城楼和四个城角处的角楼,使太原县城宏伟壮丽,更易防御。正德十四年(),擢升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的王琼,闻边报日急,民心惶惶,为了提高太原县城的防御功能,又倡议太原县令吴方,增高太原县城墙五尺,在夯土城垣之上外缘处,用砖筑起高六尺的垛口。嘉靖二十一年(),本县东庄人、以浙江按察副使卸任还乡的高汝行,与王琼的长子王朝立等绅士,劝众输材赀,在时任太原知县等的配合下,组织人力、物力对城墙进行补修,并在四周城垣的38处马面(墀头)之上,建筑敌台共32座,极大地增强了太原县城的防御功能。隆庆二年(),知县王世业,又组织民力对周围夯土城墙的里端增宽一丈,使太原县城垣底宽达到三丈、顶宽为二丈、高三丈五尺的内敛外直形状,提升了城垣坚固防御的能力。也在隆庆年间,王永亨、王琼父子在县城东街东段北侧选址卜建了“方岳重寄”府第。万历十八年(),知县陈增美利用僧人妙峰组织石匠在大井峪石厂早已凿好的石条,分别对四座城门洞两侧外墙和部分城墙段进行了包砌,并在环城壕之外环城筑女墙,形成太原县城的羊马城(亦称羊马垣),这在全国当时县邑中实属鲜见,使太原县城的城防工事又增加一道。还于女墙之外开挖了阔十丈、深三丈的护城壕,在城壕侧栽植柳树,既起到了固壕的功能,又改善了生态,美化了环境。同时,又从城的西北处五里之外,引进风峪沟河水和晋渠北派智伯渠中的水,注入城壕,形成护城河。水经环壕后,从城的东南角水门退于汾河,这样更增强了太原县城的坚固性,使其成为一处拱卫太原府西南方向上的*事堡垒。崇祯年间,知县朱万钦与乡绅李中馥等劝率士庶捐金,并用砖包砌了东、西、北的三面城垣及其城堵(马面),唯剩南城垣未包砖。到清顺治戊子年,知县郜焕元才组织将南城垣及其城堵用砖进行了包砌。在这次包砌的白灰泥中,使用了一定比例的吸铁磁粉新材料,敌人来攻城攀垣时,吸铁磁粉能吸住其铁制盔甲兵器,起到有效拒敌护城作用。次年,郜知县就凭借新包砌的南城墙,抵御了自西南而来的万余农民起义*的攻城。从明洪武八年()始建到清顺治五年()竣工后,明太原县城城内形成了东、南、西、北街和巷通街的格局及东南金牛湖、西北西寺圪垛(水潭)、东北东寺圪垛(水潭)水系。县衙、察院、布*分司、文庙等集中建于东街北侧,符合封建社会风水观所讲究的“东为大”“东为上”。在北街东建了按察分司。在南街东建有惠民药局、僧会司、道会司等机构。在城内西南隅建了预备仓、养济院。道光六年()在县署后创建了晋泉书院(后易名桐封书院)。东街有鼓楼、东寺、太山庙、三官庙;西街有玉皇庙、隆恩寺;南街有城隍庙、南寺、财神庙、神召会教堂;北街有老爷庙、三代阁等。在四条大街街面两侧相继建起了余家作坊店铺;在四条大街上共建有旌表、进士等牌坊13座;余处官宅、商宅、民宅分布四条街里,并有小巷互通出进,人口也从明初城内余人逐渐增长到余人。在城关的东门外建有八蜡庙、文昌祠、先农坛;南门外建有宝华阁、龙天庙、仙翁庙、将台、风云雷雨山川坛、空王寺、赵襄子庙、观音堂等;西门外建有尹公祠、社稷坛、邑厉坛、金公祠、戏楼等;在北瓮城内建有玄帝庙;在四个城关外先后建了40余个车马店、旅店等。县城内外,署司、学、楼、庙、坛、仓、寺、牌坊、宅院、商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繁花似锦。在以后的康熙十七年()至乾隆二十九年(),时任知县曾先后对西、北城墙损毁段组织修缮,对环城壕疏浚植柳。“乾隆三十三年七月初三日夜,大雨如注,风峪水爆发,浪高数丈,怒吼如雷,西郊尹公词、戏楼逐波倾圮,居民庐舍为之一空,坏西城四十余丈,越明年,知县江二仪始为补葺,七阅月而工乃竣。”(清道光《太原县志·城垣》)。从同治七年()三月至光绪元年()四月的七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太原县官府先后组织重修了太原县城的四周垛墙共计长丈、高四尺五寸;补筑了东南马道91丈、西南马道87丈、北马道32丈、东马道70丈、南马道丈;重修了北城外墙长31丈、高三丈一尺,并全部用砖包砌;补碹了东城门的石硂一层;补修四个城门扉16页,并全部用铁皮包门;又补修了四周城墙外损毁的基础共20丈;重建了四个城角砲楼共计24间、高一丈五尺、深一丈七尺、阔28丈八尺;补修了四座城楼;又补修了出现残损的城垣外墙,补修时全部采用了当时具有科技含量的磁灰嵌缝新材料。从明初到清末余年的时间里,明太原县城经历了从始建到逐渐完善的曲折艰难过程。但其建筑布局承袭了古晋阳城“城池凤翔余”的形制,成为继晋阳古城被赵宋于公元年、年焚毁水灌后,又一座屹立于晋阳古城南关村的“凤凰城”。▲年《北支蒙疆的居住》中的明太原县城航拍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后来,因战乱等原因,明太原县城的城垣人为损毁殆尽,仅存北城门洞及其瓮城门洞和瓮城东残垣一段,遗存西城门洞及其南北两翼一段残垣,遗留西北隅城墙残垣和南门洞西侧的一截残垣等。城内的历史建筑,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上自明及清所建的13个牌坊悉数拆尽,东街段上的鼓楼已不存,县衙成了学校,隆恩寺、太山庙、文庙、财神庙、老爷庙、春秋楼等成为印刷厂、粮食局、棉织厂、缝纫厂、纸箱厂等的车间或库房。四个城关外的古建筑,尹公祠、先农坛、社稷坛、风云雷电坛、观音堂、邑厉坛、空王寺等荡然无存。明太原县城自明洪武八年()始建,终明一代,是太原县署、布*分司、按察分司、察院各司其职,既独立又配合办公的四个行*、民*、*事、监察机构的治所。虽然历经了历史沧桑,但她与晋阳古城的历史文化传承却未曾中断,使明太原县城的今生更加辉煌。编辑张启亮审核晓兵来源山西日报山西晚报文博山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