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四场发布会,同时也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省第十二次*代会以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有关情况。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省委、省*府站在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去年12月29日,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及太原、忻州两市运营中心揭牌成立,标志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吹响了“冲锋号”、按下了“快进键”。
“1+3+N”规划体系基本成型
目前,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已初步构建起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科学管用的规划*策体系。
省级层面印发了《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空间战略规划》《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年)》,以及产业转移、综合交通、生态环境、文旅康养等18个分领域实施方案。市级层面太原市印发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大盂产业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了太原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忻州市印发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了空间发展规划、启动区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县级层面全部编制了发展规划,“1+3+N”规划体系基本成型。
“1”是指省委、省*府于年12月31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行动纲领。根据《指导意见》,4月19日,《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年行动计划》印发,提出了年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事项举措和重大*策机制共计36项任务,推动《指导意见》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
“3”是指“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即建立起覆盖省、市、县(市、区)三级,以发展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截至9月底,“三级三类”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按照程序陆续印发。
“N”是指专项配套的*策措施,包括已印发的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新材料、综合交通网、生态环境、医保社保便民公共服务等9个分领域专项实施方案,以及省检察院、省文旅厅、省金融办、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省通信管理局等14个部门印发的专项工作方案。
谋划产业布局重点打造“8+6”产业链条
九个多月来,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谋划产业布局,引导产业聚链成群。
围绕“招什么”,在打造七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区域内户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提出重点打造“8+6”产业链条。聚焦七大产业集群,进一步细化延伸出特殊钢、铝镁合金、合成生物、碳基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工程起重机、煤机装备、法兰锻造等8条具有发展基础的优势特色产业链,以及大数据、半导体、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可降解塑料、节能环保等6条具有成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链,构建“链主”企业牵引带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配套,产业园区和创新平台有效支撑的产业生态。
围绕“落哪里”,在“一核双轴多组团”空间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明确“2+5+N”产业承载空间。加快推进两大新城建设,坚持把大盂产业新城和秀容新城建设作为重要引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动先进要素集聚、产城联动发展。提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五大省级工业开发区发展能级,支持中北高新区、忻州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推进原平经开区、定襄经开区、繁峙经开区提质升级,推动古交、代县开发区的设立,坚持“一园一特色”差异化发展,优化开发区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腾笼换鸟。持续打造N个产业承载板块,立足各县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转移承接重点,提高阳曲转型产业园板块、尖草坪向阳板块、尖草坪上兰板块、万柏林东社板块、杏花岭丈子头板块、迎泽马庄板块、代县工业园区、定襄庄力园区、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等承载能力。
围绕“怎么招”,组织可承接项目土地现状梳理,推动加快标准地、标准化厂房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硬件支撑。太原市集全市之力建设大盂产业新城,目前已完成道路交通、中央绿轴、公共配套、标准化厂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具备招商项目落地条件。忻州市高质量打造秀容新城,目前已完成规划阶段任务,建成后将与大盂产业新城形成南北呼应之势。重点打造太忻数据流量谷,已有50家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注册。
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年入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个
今年以来,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重点聚焦基础设施、产业转型、生态保护和重大民生等领域,谋划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目前,各大项目进展顺利。年入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计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截至9月底,开复工率达到75%。
3月28日,举办首批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掀起开局之年项目建设热潮。9月5日,举办全省开发区年第三次“三个一批”活动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推进会,其中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签约97个项目、开工个项目、投产53个项目。同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年至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个,总投资1.4万亿元。
今年1月至8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基础设施投资.9亿元,同比增长75.6%,增速高于全省67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7.2%,高于全省29.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方面,太忻大道全线通车,集大原铁路完成投资17.56亿元,滹沱河供水工程、西龙池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探洞)项目开工,雄忻高铁于10月1日正式开工,其他各项重点工程均进展顺利。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重点围绕资金、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方面,加强各级部门协同联动,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举办项目融资推介暨签约仪式,推动金融机构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设立网点,多家银行成立太忻专班。组织召开国开行、农发行*策解读暨太忻项目专题对接会,与中铁、中铁建、中建、中交建等10余家央企对接,广泛吸引战略投资者。6月20日至7月31日,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太原、忻州两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服务月”活动,构建起“点对点”“面对面”“直通车”下沉服务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策解读和问题解决,确保各类问题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持续掀起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项目建设热潮。
将科技创新作为必答题全力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和创新策源地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将科技创新作为必答题,从破题布局、解题落子、答题交卷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和创新策源地。
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破题布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密集,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拥有相对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截至年底,区域内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占全省的18.4%;高新技术企业家,占全省的18.5%;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14家,占全省的24.1%;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占全省的71.4%;省重点实验室52个,占全省的44.4%;拥有中试基地3个,占全省的60%。力争到“十四五”末,区域内高水平创新平台达到个,研发机构达到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高科技领*企业达到20家;人才团队达到个。
牵住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牛鼻子”,解题落子。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快突破,力争“抢跑”,聚焦特殊钢、铝镁合金等8个优势产业,重点突破薄规格超级双相不锈钢板材制备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半导体、信创与大数据等6个新兴产业,重点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成果转化关键点精准点穴,着力建设一批开放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承接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试)业务,构建“研发孵化在京津冀+中试及产业化在太忻”的产业合作新模式。
紧盯科技创新全要素保障,答题交卷。在创新平台建设上进一步发力。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生物科技、信息科学、智能智造等重点领域,争取大科学装置落地太忻;加快建设太原第一实验室,培育建设半导体光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中北高新区与忻州经开区合作设立太忻半导体产业学院、忻州市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杂粮研究院。在创新主体培育上进一步发力,充分发挥各类创投、风投、人才基金作用,建设一批高品质科创空间,重点打造太忻科创驱动中心、太忻双碳产业园、中北高新区研发孵化区、忻州“智创城”等,吸引企业入驻。在创新人才引育上进一步发力,实施“太忻人才行动计划”,在创新激励、创业孵化、人才公寓、股权激励、贡献奖励等方面精准支持。
截至9月底“太忻号”城际动车运送旅客22.4万人次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从成立伊始,就将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今年,主要推出了10项便民实事:
开通“太忻号”城际动车。从7月4日首发以来,上座率持续攀升,截至9月底,共运行列,运送旅客22.4万人次,太原、忻州两市实现动车开行“公交化”。
率先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截至9月底,太原、忻州两市共开通省内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共计家。取消异地就医备案以来,两市居民共有人次享受直接结算服务的便利。
加快第三代社会保障卡补换卡,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民生+N”应用服务。年7月至9月,共新发和补换第三代社会保障卡17万张。从10月份开始,区域内居民将逐步通过社会保障卡领取惠民惠农相关补贴,实现“一卡多用、多卡合一”,减轻群众用卡负担。
推动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交通出行“同城待遇”。目前,已确定施工单位,正在进行刷卡机具和系统升级改造,年底前将实现阳曲、原平、繁峙、定襄、五台、代县等剩余6个县(市)与全国个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打造“一卡在手、畅游太忻”文旅新体验。升级推出“太忻文旅年卡”,目前正在部署基础平台,同步与五台山、文庙等一批A级景区以及文娱场所洽谈签约,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范围。
推动跨市域“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率先实现全程网办。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牵引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9月14日起,实现五市异地同策、全程网办。
深化拓展“全代办”服务。全面建立项目前期研判策划、“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审批服务新模式和联动审批机制。
开通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营业执照办理业务。太原、忻州两市及12个县(市、区)完成系统改造、业务流程优化等工作,在7月15日两市同步颁发首张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的营业执照,企业融入京津冀、对接雄安新区有了新名片。
协同推进两市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互认采信。将太原市已发布的14项地方标准和忻州市已发布的31项地方标准共性领域,实现互认。建立标准化协同机制,对两市后续共性地方标准互认采信。
开展“法律服务进太忻”活动。组建太忻高端法律服务团,开展太忻法律需求问卷调查,召开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问诊把脉,为强势起步保驾护航。山西晚报记者许晶晶